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一
1、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個句子的意思,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2、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3、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借助圖畫,想象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
一、導入新課
1、我聽說咱們一小的經(jīng)典誦讀搞的很好,我們就來聊一聊“經(jīng)典誦讀”吧。在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你背誦了多少首唐詩?哇噻!太了不起了,古人云:背會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謅。你已經(jīng)可以成為一個詩人了。除了古詩還背誦的有什么?(當學生提到宋詞的時候)說到詞以宋代的最為有名,所以我們常說唐詩宋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南宋詞人辛棄疾。(介紹辛棄疾)
2、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辛棄疾在江西上饒閑居時寫的一首詞《西江月》,板書課題,這個題目和以前學的詞的題目有什么不一樣?
(比較《憶江南》《長相思》 副板書:詞牌、題目。橫排中間加點)
3、“夜行黃沙道中”說明這首詞寫晚上詞人在黃沙嶺的所見、所聞、所感。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西江月》,(課件出示全詞)
1、老師相信大家的.自學能力,自己來讀一讀,不僅讀得正確,而且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讀,正音
(讀得好的就夸--最后一句“見”我們應該感謝他,沒有他的提醒,我們可能還發(fā)現(xiàn)不了呢。――再讀最后一句,其他同學聽他的字音。你怎么就知道讀xiàn呢?(風吹草低見牛羊)。太了不起了,你真會聯(lián)系舊知識學習新知識”)
(讀得不對就質(zhì)疑:你讀得有板有眼,還有感情,但有一點老師給你提個建議?!耙姟边@個字我們以前學的哪首詩句里也有?!帮L吹草低見牛羊”。在古代“見”和“現(xiàn)”意思相同,比較一下讀哪個音更合適。(我們要學會聯(lián)系舊知識來學習新知識。)
3、再讀文本,注意停頓
請你把這句再讀給我們聽聽,好嗎?(師指點學生這樣“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讀。體會如何停頓。)
4、師配樂范讀課文。生閉目想像畫面
(謝謝你們的掌聲,老師讀得好,那是因為老師邊讀邊想像畫面,把自己融入到了詩境中,你們也像老師這樣老讀好嗎?)
5、生像老師這樣讀詞。邊讀邊想像畫面。
6、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讀了這么多遍,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生:讀著“……”我仿佛看到了……)
三、細讀課文,進入詩境
1、好一個“明月別枝驚鵲”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張繼《楓橋夜泊》中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深秋的明月無情的落下,留給詩人的只是一片孤寂。而這里的“明月別枝驚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呀!“明月、樹枝、烏鵲”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中有景啊,板書“景”。“驚鵲”“鵲”即被驚醒會怎樣呢?(離開樹枝,鳴叫)這真是“此地無聲勝有聲”啊!(板書“聲”)不寫啼而啼自現(xiàn)。烏鵲對月光十分依戀,月食時烏鵲會驚叫不安。“別”這是怎樣的一種別呢?(依依惜別、戀戀不舍)明月的離別有著多少的不舍呀!好一個“明月別枝驚鵲”這里面有景、有聲、更有情啊(板書)
(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前兩句)(從你的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受到了非常恬靜優(yōu)美的山間夜景。)
2、炎熱的夏夜,行走在綠樹環(huán)繞的山路上,聽著蟬鳴蟲叫,感受著迎面的徐徐涼風,多么的愜意,深深地呼吸這清新的空氣。啊,我仿佛聞到了稻花的香味?正如作者所說的“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3、說豐年?都有誰在說豐年?他們又對誰說豐年?
(小青蛙對大青蛙說:“爸爸媽媽,你們捉了那么多害蟲,使水稻長得好,豐收的果實里有你們的功勞?!贝笄嗤苷f:“孩子,多學本領,多捉害蟲吧,我們可是這些莊稼的衛(wèi)士呀?!睅煟憾嗝幢M職盡責的父子呀!)
(辛棄疾自言自語地說:“聞著這稻花的清香,今年的水稻一定能夠豐收,百姓們就能過上好日子了。”師:好一個憂國憂民的辛棄疾!)
(白發(fā)蒼蒼的老翁對老伴說:“孩子他娘,聞著這稻花的香味,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錯?!薄笆茄?,再也不為揭不開鍋而發(fā)愁了?!?
(天真的孩童對父親說:“好香的稻花呀,終于可以有白米飯吃了?!薄昂呛?,就你嘴饞?!?
4、小結:人人展望著豐收,都透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悅。帶著這種喜悅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指導朗讀)
5、同學們,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常識,在水稻揚花的時候來一場及時雨是再好不過了!真是天隨人意呀,瞧,天變了,怎么變了?(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生:下雨了,
師:“兩三點雨”又是什么樣的雨?
(豆大的雨點,榆錢般的雨點,這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師:這真是好雨知時節(jié)呀!有了這場及時雨,水稻一定能夠大豐收了?!弊髡卟坏珜懗隽藘扇c雨,也寫出了天氣變化的過程。“七八個星天外”“七八個星”說明什么?
生:說明星星很少,有烏云遮住了星星。
師:是呀,滾滾的烏云遮住了明月,擋住了星星,帶來了一場及時雨。
7、現(xiàn)在我們來回想一下,樹枝和烏鵲對明月那么依戀,明月依然告別,明月是無情的告別嗎?(不是,明月是主動地告別,心甘情愿地告別,她要把天空讓給烏云和大雨。)好一個善解人意的明月,她別出了一場及時雨,別出了一個豐收年。)
8、天要下雨,趕路的辛棄疾怎么辦?(找地方避雨)(出示: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忽見。)“路轉(zhuǎn)溪橋忽見”的是什么?“舊時茅店社林邊”。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時候,舊時的茅店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這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還用擔心淋雨嗎?(唉,太美了!這真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處處和諧,皆大歡喜。)讓我們帶著這份喜悅再來讀詞。
9、再次感情誦讀全詞
此時此刻你就是辛棄疾,望著窗外的大雨,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吟誦出這首詞。(看,同學們都陶醉在你的朗讀中了。)
(這首詞流傳很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讀法。我們來用不同的身份朗讀課文。)
四、課外拓展《破陣子》
在西江月中辛棄疾為農(nóng)民的豐收而喜,可詞人一生的夢想又有幾人知。(出示《破陣子》,聽朗讀,比較和西江月不同的畫面。)
可憐辛棄疾“男兒七尺軀,愿為祖國捐?!笨捎钟袔兹死斫馑男鄄糯笾狙?,到頭來只能白發(fā)生。
從詞中我們了解了一位詞人,洞察了一個時期。每一首宋詞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婉動聽的歌,希望同學們以后多讀唐詩宋詞,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 烏云 陣雨 景
喜 聲
豐年 情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二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不同的語氣。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尤其是對兔媽媽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或投影片、小兔、兔媽媽、烏龜、駿馬的頭飾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
1、細讀第1自然段。
2、自讀課文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3、從中可以體會到兔媽媽對它的孩子怎樣?
4、指導有感情朗讀。
讀出兔媽媽對孩子們的關心、愛護。
細讀第2--4自然段。
5、兔媽媽提著一大籃蘑菇回來了,它是怎么問她的孩子的?孩子們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名分段朗讀2--4自然段。
6、從兔媽媽的問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1)用親切的語氣讀讀媽媽的問話。
(2)小黑兔回答媽媽的問話時心情是怎樣的?
(3)同學們談一談小黑兔的話,體會體會。
(4)指名分角色朗讀媽媽與小黑兔的對話。
評議,他的讀能讓我們體會到小黑兔的心情?
(5)請同學們再讀讀這句話,體會體會小黑兔的心情,想一想它是怎樣說句話的?
(6)指名讀,評議,再讀。
同學們通過朗讀,體會到了小黑兔的心情,大家能不能加上動作說句話?
生邊做動作邊朗讀課文。
小白兔又是怎樣的心情呢?同學們讀一讀小白兔的話,體會體會。
指名讀。
評議,再讀。
(7)同學們體會得真好,現(xiàn)在你能通過做動作有感情地讀一讀小白兔的話嗎?
自讀,指名讀,齊讀。
分角色朗讀2--4自然段。
7、細讀第5--7自然段。
(1)對于兩只小兔的回答,媽媽十分驚訝。
(2)讓我們讀出兔媽媽驚訝的口氣。
(3)那么小白兔和小黑兔又是怎么回答的?
從中能體會出它們的`心情怎樣?
指名說,相機觀察插圖。
(4)有感情地分別讀小黑兔和小白兔的回答。
(5)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8、細讀8--10自然段。
(1)這次兔媽媽是怎樣說的?指名讀第8自然段。
(2)你體會到兔媽媽的心情怎樣?
(3)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來的?
(3)有感情地練讀第8自然段。
9、對此,小黑兔非常不理解,它非常生氣,齊讀第9自然段。
(1)兔媽媽最后一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2)指導有感情朗讀全文。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1、你們讀得真出色,你們能告訴老師,你們怎么知道讀哪只兔子的話該用什么語氣呢?
分角色朗讀課文。
2、老師獎勵你們,我們一起表演課本劇,好嗎?
自由組合表演。
上臺表演。
評選最佳表演。
不獎小黑兔得意跟烏龜比
蘑菇該獎給誰敢于和高手比
獎小白兔難不情跟駿馬比
1、學生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
2、學生能夠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了敢于和強手競爭,才能顯示出真正本領。
3、對于新部首&“字頭&”有一部學生鞏固的不好。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三
1.認識17個生字,學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女媧補天的目的是從苦難中解救人類,體會母愛的偉大。
3.使學生們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女媧是人類的母親,她看到自己的兒女遭到巨大的苦難,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補好殘破的天空。經(jīng)過好她勇敢頑強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把天補好的志向,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早期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渴望認識自然、戰(zhàn)勝災害的理想,反映了人類在與嚴酷環(huán)境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
教學這篇課文時可由學生準備,講述有關女媧的故事 。
這篇課文許多同學都知道對于生字的教學是個重點,可以采用分段獨立識字、讀書,說一說每段大意。分段學習生字。學生之間互相查讀書和識字的情況。
對于課后題的教學,對于前一個問題可以對照第二段讀書,讀好“她心痛極了,發(fā)誓要……”后一問對照第三、四段讀書。女媧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說明方法,應想想女媧所承擔的使命多么艱巨,體會她遭受的磨難。同時復習這兩段的字詞。
一、把詞語補充完整,讀一讀。
噴( )而出 日月( )辰 腰酸背( )自告奮( )
環(huán)( )四周 若有( )思 晝夜燃( )筋疲力( )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排列句子 ,把序號填在前面的( )里。
( )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決心修補殘破的天空。
( )她又用大龜?shù)哪_把天撐起來,天再也不塌了。
( )遙遠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處是烈火洪水,人類面臨滅亡的災難。( )女媧熔煉五色石子,填補好了天上的缺口。
《女媧補天》教學設計(一)
一、激趣導入,引入情景
1.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聽過哪些神話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板書:女媧補天)生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提問題)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這個神話故事。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⑴自由讀文,標出小節(jié)。⑵畫出不認識的字,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讀準字音。
2.檢查識字情況。利用字卡或電腦出示本課生字,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生自讀課文,解決開始提出的問題。(指導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
2.再讀課文,小組內(nèi)談談對女媧的看法。(老師相機引導女媧的不畏艱難)
3.小組匯報學習討論的結果。
4.指名讀課文,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指導學生帶著對女媧的欽佩、喜愛再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出示生字條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騰、禍”
1.觀察這兩個字的結構,想一想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漂亮?
2.師范寫,生書空。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四
1.學習部首查字法,掌握根據(jù)不同情況提取部首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能通過查字典來解決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逐步養(yǎng)成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好習慣。
重點:學會部首查字法,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難點:會從一個字的多個義項中選擇正確的義項。
⒈多媒體課件。
⑴動畫卡通猴。
⑵填表。(見教材)
⑶結合句子給小猴講講生字的意思。(見教材。)
⒉每組一張作業(yè)紙,作業(yè)內(nèi)容如下所示:
要查的字部首除部首外幾畫讀音意思喉嚨盛滿背著囤里
⒊每人一本字典。
兒童是用圖畫、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能把學生帶到“伊佃園”中,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氛圍中積極思考、樂于動手、善于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本課教學中卡通猴與小朋友交朋友、請小朋友解決難題等一系列情境創(chuàng)設無疑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動力支持。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部首查字法”是學生首次接觸的知識實踐能力,在教師示范引導的基礎上上,指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實踐探究過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知識,勇于觸摸知識盲點,在心與心的碰撞中不斷體驗成功的歡樂。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⒈教師激情介紹。(多媒體出示卡通猴畫面。)
小朋友,你們認識他嗎?
他聰明又好學,可喜歡讀書了,因此大家又叫他博士猴。
⒉動畫導入。
小朋友,很高興認識你們。昨天,我借了一本童話書,里面遇到好幾個字不認識,(出示“腔、糧、酣、敲”。)這些字的上面又沒注音,真是急死我了。你們能幫幫我的忙嗎?
⒊揭示課題。
要想幫小猴解決這個難題,我們只有學會一種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查字法。
1.掌握提取部首的方法。
⑴學習對話。
①學生自讀對話內(nèi)容。
②師生分角色朗讀。
⑵領悟方法。
學生交流師生對話的主要內(nèi)容——提取部首的兩個知識點。
①一個字中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個部首里去查。
②如果一個字的兩個部分都是部首,就按照取左不取右,取上不取下,取外不取內(nèi)的方法來提取部首。
⑶反饋練習。
出示“葦、取、困”,讓學生找出它們的部首并說明理由。
2.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找漢字。
卡通猴:我的難題就要解決了,我們快來找一找吧!
⑴教師示范。重點指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時,在檢字表中找到要找的部首項,然后在相應的筆畫數(shù)中就可找到我們要查的字的頁碼了。
⑵學生練習,完成書上的表格。
⑶集體交流。
3.學習選擇正確義項。
卡通猴:字是認識了,可我還不懂得它們的意思,你們能給我講講嗎?
(1)教師講解示范:(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白一個字往往有幾個義項,必須根據(jù)這個字所在的詞語或句子的意思從字典上找出正確的義項。)
(2)學生實踐練習。(人人動手查字典,同桌共同討論生字的意思。)
(3)全班交流。
1.小組合作填寫作業(yè)紙。
2.全班交流。
3.評出優(yōu)勝小組。
卡通猴:小朋友真了不起!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一種新的本領——部首查字法。大家以后遇到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可要勤查字典哦!這樣,我們可以看更多的書、讀更多的報、學更多的知識了。洛克說:“兒童學習任何事情的最合適時機是他們興致高,心里想做的時候?!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nèi)驅(qū)力,這樣的學習才會最有效,最主動。一上課,教師就采用學生最喜愛的卡通畫與大家見面的方式明確了本堂課的學習任務,使學生無負擔地、很樂意地投入到新知識學習中,且表現(xiàn)得興致盎然。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課堂上,教師摒棄繁瑣的說教,還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對話朗讀,暢談學習收獲,感知提取部首的基本方法。
傳授正確的學習方法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最大的收效。部首查字法是學生以前未涉及的知識領域,教師有必要向?qū)W生示范講解。另外,學生練習、同桌合作練習的方式都給了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本質(zhì)。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補充了教材中沒涉及到的訓練內(nèi)容,如:“盛”上下結構、多音字,“囤”全包圍結構,它不僅讓學生鞏固了從各種結構的字中提取部首的方法,更讓學生探究了一個了有多個讀音時該選哪個讀音的方法,拓展了學生學習的知識面,增強了學生實踐應用的能力。同時,小組競爭的練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集體主義精神。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五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體會作者心情的變化,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過程與方法】
1.理解文章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2.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刻畫人物的語言魅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游戲中蘊含的道理。
2.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童年的眷戀,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豐富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正在經(jīng)歷著的童年生活。
重點
引導學生隨著作者的敘述,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作者情感的變化,并在學習中提出問題。
難點
在品讀課文中,學習梳理問題,解決問題,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老師:準備有關高洪波的錄像資料、圖片、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查閱高洪波的相關信息。
2課時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自己體會比較深刻的地方作批注。
3.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
重點
了解課文內(nèi)容,對自己理解深刻的句子作批注。
難點
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課文時開動腦筋,積極思考的習慣。
本課中用了很多成語,把自己喜歡的成語抄寫下來。
1.請你從中找出描寫戰(zhàn)斗性強的詞讀一讀,讀這些詞語你有什么感受?
2.簡介作者高洪波,看多媒體課件,從這些詞語中你能看出小作者有怎樣特點。
3.默讀課文,在自己體會比較深的地方作批注。
根據(jù)提綱把文章分成下面幾部分。
1.陀螺的名字
2.陀螺制作方法
3.陀螺的玩法
4.“我”制陀螺
5.叔叔送“我”陀螺
6.陀螺給“我”帶來歡樂和自豪
7.明事理
抄寫本課的生字詞并識記。
陀螺
毫無怨言??重整旗鼓
不甘人后??好勝心強
?
抓住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重點
抓住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
難點
理解和體會“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義。
1.玩陀螺曾經(jīng)由于什么原因讓“我”感到懊惱?又是怎樣從懊惱變成了自豪?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引導)
2.教師引導從關鍵語句來體會情感的變化。你能找到描寫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的文字嗎?
(1)“為此不知挨了多少責罵,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個孩子無論如何是削不出高質(zhì)量的陀螺的,因此,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的世界堆滿烏云,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把“快樂”比作“過冬的燕子”這一修辭手法)
(2)“這消息曾使我一整天處于恍惚的狀態(tài),老想象著那只陀螺英武的風姿?!?/p>
(幸福得感覺有點不真實)
(3)“尤其當我看到這枚‘鴨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滾珠時,更是手舞足蹈,恨不得馬上在馬路上一顯身手!”
(極度的興奮)
(4)“我的陀螺剛一露面,就招來了一頓嘲笑。”(突出陀螺的丑,不倫不類,士氣也大受挫折)
(5)“這真是個輝煌的時刻!我嘗到了勝利的滋味,品到了幸運的甜頭。無意中獲得的‘榮譽’,雖然小如微塵,對于好勝的孩子來說,也足以陶醉許久了——直到現(xiàn)在我還能興致勃勃地寫下這些文字,便是一種有力的證明吧!”
?3.你們能通過朗讀來體現(xiàn)我從懊惱到自豪的這一情感變化嗎?(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文字,分別讀出懊惱、自豪的語氣。)
4.“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這句話你怎么理解??
5.小結:一個不起眼的小陀螺主宰了“我”童年的憂傷與歡樂。與它相伴,“我”的童年生活無比精彩。
教師總結寫作方法。
1.用成語進行描寫,生動。
2.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傳神。
3.注意刻畫人物的心情。
讀課文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體會。這句話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表面寫的是陀螺,更像是說誰呢?談對自己的啟示。
陀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不能只看外表
童年生活,因為無憂無慮而快樂,因為有了夢想而精彩,通過這篇課文,我們看到了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一種難言的親切感和溫馨會久久地縈繞在我們心頭。在學習課文時,我引導學生感受童年的美好,享受童年,珍惜童年,并在閱讀中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豐富語言積累;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明理。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六
1、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通過自學、討論等學習形式來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通過對具體語言材料的賞析,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和對我這位殘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殘疾青年樂于助人的美好品質(zhì)和我對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搜集相關事例、課件。
1.板書“欺騙”并理解“欺騙”。
2.生活是復雜的,并不僅僅是幾句話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一場特殊的欺騙。齊讀課題:別餓壞了那匹馬
3.關于這場欺騙,你們想知道什么?
(1)誰欺騙誰?
(2)為什么欺騙?
(3)怎么騙?
[評:通過欺騙導入課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帶著疑問去了解文中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欺騙故事,讓學生邊讀邊思考,生活中為什么有這樣的欺騙?它是善意的嗎?]
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
2.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么?
3.反饋交流。
(1)文章主要寫了什么事?
(主要寫了酷愛讀書的“我”在失去看書機會時,擺書攤的殘疾青年謊稱家中有馬,買下馬草,讓“我”繼續(xù)看書的事。贊揚了作為書攤主人的殘疾青年不計一己得失、想方設法讓“我”讀書的良苦用心,表達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幾次寫到“別餓壞了那匹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殘疾青年叮囑“我”以后把馬草賣給他時說的;第二次是“我”擔心馬餓壞了,急著推門進去時說的。)
(這兩次的意思不一樣,第二次是“我”真的擔心誤了喂馬時間而餓著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殘疾青年讓“我”以后把馬草賣給他,不要耽誤時間,餓壞了馬。實際上,根本沒有這樣一匹馬,殘疾青年怕“我”因賣馬草耽誤時間,耽誤學習而善意地欺騙了我。)
(3)為什么會有這個欺騙故事?這場欺騙的動機是什么?
(為了幫助我能繼續(xù)看書。由此可以看到殘疾青年善良、寬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靈!)
[評:根據(jù)課文前導語的提示,學會自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印象,以及從根據(jù)第一印象而產(chǎn)生的一點點體會和感受。]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殘疾青年美好的心靈?
2.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隨機出示:
a.他先是一愣,繼之眼睛一亮對我笑道:“過來,讓我看看你的馬草?!保槭裁聪仁且汇?,繼之眼睛一亮?此時,攤主是怎么想的?)
b.他盯著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聽見沒有,快把馬草提進去?!保ü媚锩H坏难劬φf明什么?)
c.“別別別……”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雙手拼命地搖著輪椅,想擋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來拿!”(他為什么急了?)
d.可是遲了!我已經(jīng)走進他家的后院,看見了一堆枯蔫焦黃的馬草──這些日子我賣給他的所有的馬草!那匹馬呢?那匹香甜地吃著我的馬草的馬呢?(同學們,“我”走進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著馬草的馬嗎?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請大家把句子再讀讀,看哪個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馬草一天天多起來,青年仍把馬草收下來,說明了什么?)
“我”一直將馬草賣給青年,以為他真的有那匹馬?,F(xiàn)在看到了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剛才我們通過仔細閱讀課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讀課文就是要學會從字里行間讀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難道僅僅只看到了馬草嗎?
3.現(xiàn)在就請大家讀這段課文,仔細體體會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殘疾青年有著美好的心靈嗎?你還看到了誰的善良和美好?
(父親也很善良。父親雖然贊同“我”看書,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艱難,所以忍痛打了“我”,讓“我”去扯馬草換錢。他還不忘利用匆匆翻書的機會,在書里夾上幾張毛票,維護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樣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著哥哥把謊言維持下去。)
5.作者是怎樣表達出這些人物的美好品質(zhì)呢?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7個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認識秋天的一些特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課件、生字卡片、小動物圖片。
板書:
秋天
小鳥圖:藍色
小牛圖:金色
小鹿圖:紅色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新課文《秋天》,秋天是怎么樣的,它有些什么特征,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
是
藍色
小牛
金色
山
田野
火紅火紅
指名讀,開火車讀,集體讀。
3、讓學生帶著以上生詞再讀課文。
思考:課文講了幾種小動物,它們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
二、學習第一句話:
1、指名讀,集體讀。
2、提問:小朋友讀了這句話知道了些什么?師板書:藍色。
3、再看圖,認識晴朗的天空。
4、指導朗讀:藍色、碧藍碧藍要重讀。
三、同法學習第二、三、四句話。
四、小結。
1、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知道了秋天的天空是藍色的,秋天的田野是金色的,秋天的`楓葉是火紅的,那么我們小朋友生活在校園里,我們所見到的校園秋天有些什么特征?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幫助學生說出秋天的特征。
2、齊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秋天的天空是()。
遼闊的田野是()。
滿山的楓葉是()。
2、復習生字,找朋友游戲。
五、作業(yè)。
指導寫字。
小學語文教案三年級篇八
這次“積累運用”安排了“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
熟讀、背誦對子,豐富語言,增加積累,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閱讀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短文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可與過去學過的寫景文章在寫作順序上進行比較。在雙相互動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能把自己的經(jīng)歷、見聞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寫下來,寫完后要認真閱讀,仔細修改。
在雙相互動中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能把自己的經(jīng)歷、見聞或想法不拘形式、自由的寫下來。
逐題進行練習,使學生學會積累知識,并能在閱讀和習作中加以運用。
學生課前:1收集對子,2 收集有關描寫四季景色的文章,3 收集有關環(huán)境被破壞和被保護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熟讀、背誦對子,豐富語言,增加積累。閱讀短文《四季的美》,了解短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短文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談話激趣。我們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勤勞智慧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燦爛奪目的文化瑰寶。老祖宗創(chuàng)造了一種文體,上下兩句十分對稱,叫“對子”,可有意思了。大家想見識一下嗎?
2 教師范讀,培養(yǎng)學生傾聽。
3 指導學生朗讀,熟讀成誦。
(1)要讀出對子的韻腳。
(2)要讀出對子的節(jié)奏,要按照相對的詞語正確停頓。
(3)反復朗讀,引導記憶。
讓學生在讀出韻味和停頓的基礎上,自由讀。
師生互對,同桌互對,小組互對,男女互對。
提醒注意兩組對子的前兩對,意思都是相反的;后三對意思相近或相似。讓學生找找,并幫助學生記憶。
4 檢查背誦。
5 交流收集的對子。
6 推薦閱讀《幼學瓊林》。舉行對對子競賽。
7 把對子抄在摘抄本上。
1 談話導入。
2 自由讀短文,要求做到正確、流利。
3 再讀課文,了解短文的主要內(nèi)容。輕聲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從短文中可以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 指導閱讀,完成文章后面的練習。
(1)作者認為每個季節(jié)什么時候,什么景色最美?
(2)帶著問題再讀短文,把你認為美的語句用筆畫下來。(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動手腳。)
(3)交流自己喜歡的語句,要求要讀出它們的美,讀出對它們的喜愛。
(4)歸納四季的美。
(5)了解短文敘述順序。這篇短文的敘述順序和我們學過的哪篇文章相似?和學生一起回憶《高大的皂莢樹》的敘述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