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醫學生自我鑒定篇一
我們提前一天來到上海的住宿點,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長時間,勞累了一天的我們也感覺又餓又疲憊。第二天一大早我們懷著激動又憧憬的心情到了醫院,見到了傳說中的朱秉老師,朱老師按照我們的需要和上崗要求給我們做了簡單的介紹:一、醫院概況簡介。二、學生治理的有關規定。三、治安治理的一般常識。四、醫德醫風教育。五、醫療文書的書寫。六、有關護理知識的講解。然后朱老師給我們分配好了科室,就這樣我們一幫蘇州的小姑娘在上海開始了近一年的實習生活。我們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好好的實習,與醫院融為一體,不辜負老師們對我們的期望。
每周科室的代教老師還會給我們講課,解決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對醫院的情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學到了好多新的知識。同時,各科室代教老師在教學治理方面對我們也作了嚴格的治理規定,讓我們一開始就樹立嚴謹的作風和認真的工作態度,形成我們良好的的思維方式,為將來參加工作打好基礎。醫德醫風教育讓我切實感覺到了作為一名康復治療師的神圣和務實性,我們必須樹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堅持原則,才能更好地維護"白衣天使"的神圣職權,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關于臨床上具體工作,如病例的書寫,讓原本只具備理論知識的我們熟悉到了臨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把握理論知識是不行的。實踐出真知,實踐長才干!在第一次臨床實踐中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領悟到良好醫患關系的重要性。沒有實踐的考驗,再多的理論也只是紙上談兵。良好的醫患關系促進病人康復。我們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有一次我和我的一個病人關于他的康復計劃多聊了一會,一位病人說:“你們治療師職業是最高尚的!我們癱瘓了,經過你們的康復我可以下床走動了。他還說,是你們,讓我們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機會;是你們,用親切話語安慰我們,讓我們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是你們,細心的照顧,讓我們迅速康復;是你們……”我感動,我激動,我會為我即將展開的事業奮斗終生!
接下來,我也去了言語治療室、理療室、門診針推、病房針推、門診器械。在每個科室我都學習到了很多不同的知識,很多事書本上沒有的經驗和技巧,代教老師都和藹可親,耐心、細心、專心的教給我各項操作的注重事項和應把握的內容,在這半年中,使我從一個完全不懂醫務社工的學生,直到變成一個可以獨立面對病人與家屬以及了解如何連結其他資源的「半個實務工作者」,心中確實有點成就感。
短短大半年的時間與病人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讓我離開真有點依依不舍的感覺。走進病房,少了一份生疏,多了一份親切;少了一份孤單,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擔心,多了一份真誠!在這里,我不僅真正學到了知識,還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工作!……
發自肺腑之言:感謝帶教老師的細心教育,耐心指導,感謝所有老師的關心愛護,感謝各病人對我的信任,感謝華山醫院康復科分中心
給我的栽培!
最后,感謝華山醫院給我實習的機會,也感謝各位代教老師在工作忙碌之時,還要帶領實習生,教導我們正確的方向;也很開心與其他實習生,在緊湊的實習生活中不但互相學習,并且還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雖然實習時間持續較久,難免覺得疲累,但這段時間卻給了我無比大的收獲,除實務工作上的學習外,人際關系的拓展、職場文化的百態、還有一些活動的參與都讓我獲益良多,這樣充實的生活,我想會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
醫學生自我鑒定篇二
這個學期,我們到xx醫院實習了一個學期,都受益頗多,現將實習情況做一個自我鑒定:
通過臨床的實習,我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望、聞、問、切”,知道了如何“理、法、方、藥”。盡管只是膚淺的認識,但畢竟是入門了,現在一個不太復雜病情的病人來到我們面前,我們不再手足無措,懂得從哪里著手,診斷處方。
首先,中醫被人們認為最神奇也最考驗醫生技術的就是把脈了。通過臨床的實習,我們跟隨老師認識了幾種常見的脈象,把抽象的理論現實化。并且我們還懂得了要把我們得出的脈象與病證相結合,分析各種脈象出現的原因,考慮藥物的應用。當然,我們都只是粗劣的認識這些基本的幾種。很多脈象根本就無法感受出來,比如濡脈,今后我們一定要加強這發面的體驗。藥量的運用是一大學問,我們挨了不少批評,主要就在于不善于從病情分析,考慮整個藥方的藥量,病有多重,得用多大的量;寒熱虛實,方該便溫還是清,或補或消。還有我們甚至不知道很多藥物的性狀,把質輕的藥開得很大量,把質重的藥量開得很小量,惹了很多笑話。通過實習,我們掌握了不少藥量的運用方法,也懂得了要深入了解藥物還要進入藥方,真正的認識到藥物的性質。而且實習期間,同學們大都捧著方劑和中藥書在開方,實際上這是一個復習的過程。我們鞏固了方藥知識,加深了對其的理解,這是很一大收獲。所以我覺得以后的實習中,更應該及時復習運用到的知識,真正的吃透這些知識。
我們早就知道了同一病人不同的醫生可以開出不同卻同樣有效的方,但通過實習,我們才真正體會到這句話的精湛。就拿xx老師和xx老師來說,同是我們中醫系德高望重的老師,醫術和療效是肯定的。面對同樣的舌苔厚膩,脾虛濕困,xx老師可能認為不用生熟地黨參健脾,濕就會源源不斷的化生;而xx老師則可能認為滋補會助長濕邪,而且濕太重根本無法補。因此,我覺得我們應該認真揣摩,形成一套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發現老師大多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吳老師對脾胃系疾病很有一套辦法,xx老師在婦科疾病是專家,xx老師對腫瘤的治療有較多認識,朱老師擅長運用經方。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老師,有側重的學習,了解各領域的用藥偏重,掌握不同病癥的用藥方法。
在針灸科的實習,我們最大的收獲可能在于每個人都學會了進針,拔火罐的技術更是熟練。在這期間,我們從驚嘆老師的手法到自己學會針灸,滿意的看著病人身上一個個拔火罐后的痕跡,這是個巨大的進步。現在我們都敢于給自己同學甚至病人進行一些比較安全穴位的針灸,基本上掌握了常用穴的尋找方法和進針方法。學會了對不少疾病的針灸治療的取穴方法。這里有很多知識是書本上無法學到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收獲應該是我們知道了嚴謹的重要性。針灸是有創性的治療方法,我們要嚴謹,以防止漏針和或按壓不充分而流血,這后果是難于想象的。并且我們學會了要與病人交朋友。很多病人對針灸帶有一種恐懼感,甚至可能導致暈針,在針灸時適當的與病人交談可以放松他們的情緒,有利提高療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情況,告訴他們恢復健康應該做到或避免的東西。
現在想來,實際上我們沒有把握很多學習的`時刻,比如起針,我們都做到厭煩了,就像拔草似的把針給一根根的拔起來,沒想到這是認識穴位的很好時機,我們可以認真辨認穴位的取法,進針的方向。還有一點我覺得我們實習管理不夠完善,比如很多同學沒去,老師也不會發現或者發現了也不會管,自由度很大。這樣會導致一些同學懶散起來。還有我們輪到跟隨比較年輕的老師時,他們病人往往比較少,同學們就無所事事地在那閑聊一下午。因為人多,也沒辦法在那里自習。這樣的話,我覺得老師可以準備一些他們以前的病例,也可以讓我們掌握更多的知識,不至于虛度光陰。
醫學生自我鑒定篇三
眼看著一年的實習生活即將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發生的種種事情,經歷的各種事,依然心里不能平靜,因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得到了很多,這是一段彌足珍貴的經歷,讓我感受到實踐是一種怎樣的感覺,親身體驗了自己所學知識帶來的成就感,我會銘記這段經歷一生。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于臨床的工作處于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于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各科室的情況,介紹一些規章制度、各級醫師的職責等,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臨床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技能操作。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診療技能。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于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余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病例討論,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我們在內、外、婦、兒各個科室里,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對各種常見病,多發病能較正確地進行預防、診斷和處理。比較熟練的掌握了臨床常用診療技能。本著三基、三嚴的精神,培養和提高了我們獨立思考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在這次實習中,我收獲了很多,這些東西不是只言片語能夠說清道明的,我想我的收獲會在我以后的生活中一一展現。在實習期間,我感受到了團結的力量,在醫院領導的指導下,在同事的熱心幫助下,我認真的做好了每一件事情,這為我以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醫學生自我鑒定篇四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血管外科實習小結
一轉眼,血管外科實習生涯將告一段落。雖然這段實習有點苦有點累,還是挺讓人開心的。查房、換藥、寫病程記錄、跟手術、寫出院小結,每天的生活在這樣重復的忙碌中度過。在血管外科,早上八點半就查房,之后換藥。當然,在血管外科最苦的就是跟手術,往往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學習開化驗單,寫病歷,換藥、拆線、上手術等,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看似簡單的操作實施起來竟然這么困難。手術雖然不是每個都積極的上臺,但是跟過王兵、崔文軍、安乾、秦龍飛、司江濤、王穎、丁語等主任的手術,即使跟臺看看還是很長見識的,靜脈曲張手術:(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激光治療術)、造影術、支架治療術等等。對移動dsa系統技術的了解還有介入治療都讓我耳目一新。
在一個科室待久了,感覺大家真的如同家人一樣,老師的關心,整科室的協作,讓忙碌的工作變得充實而快樂。血管外科醫生大都是性情中人,平時再好,一旦做錯事,他們批評起人來不給你留一點面子。忘不了第一次看朱剛教授做截肢手術,朱剛教授做的真的非常完美,無可挑剔,同時也明白看好病是花大錢的。更忘不了的是7月21號一個急診外傷車禍入院的一位59歲的老伯伯,左足嚴重開放性毀損、尿道斷裂、右髂外動脈栓塞,從晚上八點半進手術室忙到凌晨兩點半手術才結束,送病人進入icu,至到第二天中午十一點病人才脫離危險,從icu安返普通病房。
這段血管外科的實習經歷,其中復雜的滋味也許只有親身經理的人才體會,酸甜苦辣,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挺值得回味的。當然更重要的是知道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朋友,或許這比書本更有價值吧。在此感謝那些幫助我的人,感謝上級醫生和護士,再次感謝我的那些帶教老師王兵、崔文軍、安乾、秦龍飛、司江濤、王穎、丁語等。
姓名:朱顯威
日期:20xx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