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寫作名人篇一
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蕓、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環(huán)、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huán)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1. 以其外形特征命名: 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云:“未發(fā)為菡萏,已發(fā)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 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蕓、水旦、水目、澤芝:由于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贊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3.以荷花圣潔高雅的氣質(zhì)命名: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huán)等。據(jù)《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huán),不久,他發(fā)現(xiàn)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huán),但“折之乃絕”,后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huán)。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舍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并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荷花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花葉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驕陽而不懼,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zhì)。所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豐興的預兆,是佛教中神圣凈潔的名物,也是友誼的種子。
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jù)說晴雯死后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zhì),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雖然后世的紅學專家們都認為這不是過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贊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lián)系在一起的。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guān)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荷花是印度國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發(fā)源地,所以荷花在印度與佛教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無論畫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蓮花臺座。為什么佛要坐在荷花上呢?據(jù)佛典介紹,主要是因為佛法莊嚴神妙,而蓮花軟而凈,大而香,所以“蓮花臺,嚴凈香妙可坐”。
蓮花成了佛教四大吉花(優(yōu)曇華、曼陀羅花、蓮花、山玉蘭)之一,又是八寶,又稱八瑞相、八吉祥(法輪、寶傘、吉祥結(jié)(又稱“盤長”)、右旋螺、蓮花,宅瓶(又稱“罐”)、金魚、寶蓋)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征(塔、法輪、蓮花、光相、卐讀作“萬”、念珠、菩提樹、曼陀羅、六色旗)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余的菩薩,有的手執(zhí)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墻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繡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guān)系何等的密切。
佛經(jīng)中還有一則“蓮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只鹿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子,仙人將她撫養(yǎng)成人。她走過的地方,會有蓮花長出來。這便是“步步蓮花”一詞的由來,人們現(xiàn)在用它來比喻經(jīng)歷的輝煌。
高考寫作名人篇二
8. 酸甜苦辣都是營養(yǎng),成功失敗都是經(jīng)驗。
14. 能受苦方為志士;肯吃苦不是癡人。—— 《格言集錦》
15. 寧吃少來苦,不受老來貧。—— 《治家格言》
高考寫作名人篇三
種子沖破巖層的禁錮影響;迎向光明;
雄鷹風暴的陰遏影響,飛向云霄;
駿馬突破韁繩的束縛影響,奔馳原野;
海燕則沖向更猛烈的暴風雨。(《自由》)
是什么,來得悄無聲息,走得不留痕跡,卻激起所有色彩的輕舞飛揚?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跡,來得悄無聲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傾情歌唱?
是什么,輕輕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獲的季節(jié)留下飄垂的金黃?
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輕輕地來了,為沉寂的大地紡出潔白的夢想?
哲人對著藍天微笑:“是時間。”
孩童握著風箏拍手:“是風。”
流浪者說:“什么都不是,只是一個夢。”(《擁有答案的幸福》)
如果事業(yè)中摻雜了感情因素那事業(yè)注定要不成功的;我們的公司的管理人員決于能長著相似的臉。(福特《把心放正》)
心睛的時候,雨也是睛;心時候,睛也是雨。(汪國真)
哈姆萊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說:“人啊,看清這個世界。”(《擦亮眼睛看世界》)
美學大師羅丹曾經(jīng)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智慧的眼睛》)
馬克吐溫說過,“一只腳踩編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了你的腳上。這就是寬容。”(《寬容,從這里開始》)
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千百年來,人們講求誠信,推崇誠信。誠信之風質(zhì)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充盈中華,誠信之光越普照華夏。誠信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誠信》)
有位母親總是認為自己的兒子是個天才。即使他在做服務員時打碎了不下十個碟子,做售票員第二次出車就丟了錢夾,做郵遞員時竟把別人郵寄的信件給人家全關(guān)了回去。
終于兒子去當兵了。三年后母親自豪地去參加兒子的檢閱儀式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出人意料,這位白發(fā)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這位學者的答話得到了與會科學家的贊同。(《智慧的起點》)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汪國真《高考作文心靈的選擇》)
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冰心)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遠和近》顧城)
高考寫作名人篇四
(1)我迷上了電腦——奶奶迷上了電腦(人物特殊化)
(2)我跟爸爸看表演——我騎在爸爸肩上看表演(方式特殊化)
(3)縣長巡視保密室——縣長被擋在保密室外。(事件特殊化)
(4)學校里響起了歌聲——村頭廣場響起了歌聲。(地點特殊化)
蘇格拉底喝下綠色的毒酒;伽利略軟禁在不見天日的室內(nèi)細細擦拭著望遠鏡;居里夫人在實驗室吐出一口鮮血,染紅了操作臺……政治打壓、宗教迫害、放射性毒素侵害……科學家們不顧這些,他們堅持真理,拖著歷史的車輪向著正確的方向滾動。
這位考生沒有羅列科學家們的成就,而是將歷史人物放入特定場景,描述他們在困境中堅守之姿,當鏡頭語言在時空中橫掃,我們油然而生對偉人的無限敬仰之情。
其實,“慢鏡頭”語言就是給歷史人物創(chuàng)設一個場景——何時、何地、何景,人物在這樣的場景中何為,尤其要將人物的動作和神情細致描繪。當筆力集中于此,寥寥數(shù)語亦足以動人心魄。
因此,平時作文中,在平凡平淡的素材中有意識地;加入這樣的“芝麻雖小、香氣撲鼻”的有趣的生活細節(jié)。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些素材看起來與文題關(guān)聯(lián)不大,但如果善于變通,巧妙處理,完全可以成為文題合適的題材。因為一個感情材料,客觀對象,都是多種規(guī)定的復雜的統(tǒng)一體,其內(nèi)涵往往是多層的、多義的、多向的,都具有多層次開發(fā)、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下面的素材就可以作多角度的開掘。
袁隆平:一生以水稻為伴,被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科學家,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時候,已經(jīng)具有顛覆世界權(quán)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nóng)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第一,從做事持之以恒的角度立意:再平凡的工作,只要用心去做并且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出偉大的成就。
第二,從探索科學真理的角度立意:要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只有如此,知識才能創(chuàng)新,科技才能進步,當然了挑戰(zhàn)權(quán)威要具備非凡的膽識和學識,是能干而非蠻干。
第三,從品德修養(yǎng)的角度立意:無論名聲有多大,都不能忘本,淡泊名利,癡迷于自己的追求,才會收獲最大的財富。
第四,從人生目標的角度立意:人生要有遠大的目標,要以天下為為己任,把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類作為最大的幸福,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這樣的人物才是最風流的。
由此可見,同樣一個材料,只要你取舍得當,挖掘得當,是可以適應許多不同的題目的。這里,關(guān)鍵看你會不會多角度多側(cè)面地看問題,善于分析,善于化大為小,化虛為實。
這是20xx年安徽考生《抓住機遇,成就偉岸》中的文字,不說語言的流暢優(yōu)美,但就素材的使用,《前赤壁》《赤壁懷古》,哪個不為我們熟知?語文課本就是一個蘊藏豐富素材的寶藏啊!
曾經(jīng)才華橫溢的江淹,讓無數(shù)的后人為他的凋謝而惋惜。少時家境貧寒,江淹卻勤于讀書,苦于學習。優(yōu)越的天賦與不懈的努力最終造就了他的文學成就。然而,聲名鵲起動搖了他寫作的原則。為了名與利,他不再用心屬文,直至靈感消逝,文思減退。漸漸步入寫作的低潮,終以“江郎才盡”名留文壇。
該考生將成語變素材,既可見其文學積淀,又顯其考場機智,值得我們深思。很多成語就是一段悲歡故事,一個生動靈魂,像“臥薪嘗膽”“握發(fā)吐哺(周公)”“高山流水”“韋編三絕(孔子)”“曳尾涂中(莊子)”“開天辟地(盤古)”“精衛(wèi)填海”等等不可勝數(shù)。
引用詩句,列舉詩人,既展示了非凡積淀,又讓文字得染詩情畫意。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豐富的詩文素材。
把史料與自己的感受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收到了強烈的表達效果,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一個有追求、能擔當?shù)那嗄甑膹娏业男穆暋XS富真摯的情感為文章增色不少。
由此可見,當我們貼近這些材料中的人物的心靈,用文字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些材料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或陳舊的印記,而是存在于生命長河的錦緞華彩,它們有質(zhì)地,有光澤,它們有血有肉,它們有溫度,有氣質(zhì)。
高考寫作名人篇五
2、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3、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蕭繹
4、歡娛不惜時光逝(英國)
5、時間比理性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湯姆·潘恩)
6、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言之隱(托·富勒)
7、心中有鬼的人總是膽戰(zhàn)心驚(皮爾佩)
8、心中有鬼的人無事也會憂心忡忡,他擔心每片樹叢中藏著狗熊————(羅·沃特金斯)
9、凡是有才能的人總會受到外在世界的壓迫(歌德)
10、因為無能,才變得無用(巴爾扎克)
11、他們之所以做得到,就因為他們認為他們能夠做到(維吉爾)
12、一個本領(lǐng)超群的人,必須在一群勁敵之前,程才能夠顯出他的不同凡俗的身手(莎士比亞)
13、高貴的出身是一種湊巧的事情,并不是一種德行。白手起家才算是真本事(維爾加)
14、時間無和私,歷史無情
15、 “年”教給我們許多“日”不懂的東西(愛獻生)
高考寫作名人篇六
劉大爺和老伴在長春市耆享園昌興養(yǎng)老中心入住。“一個大房間一個月要6000元,可被褥床單都要求花錢買養(yǎng)老中心的。再就是伙食問題,早中晚三餐是35元標準,如果只吃一頓,也得按35元標準收錢。”昨日,劉大爺早早地撥通了“天天3·15”霸王條款征集熱線,問問這算不算霸王條款。
劉大爺和老伴的子女長期不在身邊,兩人體弱多病沒人陪伴,于是住進了耆享園昌興養(yǎng)老中心。“我對這家養(yǎng)老院的服務挺滿意,但有些事讓我想不通。”劉大爺說,他和老伴住的大房間每月住宿費要6000元,而被褥則要求另付費。“連賓館的備品都免費,為什么養(yǎng)老院要另收費?”劉大爺說。
劉大爺搬進養(yǎng)老中心后,工作人員告訴他,不能用自家的被褥,必須花720元錢從養(yǎng)老中心買新的,這樣方便標準化管理。可劉大爺覺得,自家的被褥還很新,而且已經(jīng)用習慣了。后來經(jīng)過協(xié)商,工作人員才同意,但要求劉大爺必須購買養(yǎng)老院統(tǒng)一的床單、被罩和枕巾等備品。
“我和老伴體弱多病,三天兩頭要去醫(yī)院。子女們之所以花這么多錢選擇這家養(yǎng)老院,就是因為它離醫(yī)院近。”劉大爺說,有時去醫(yī)院驗血,早上就不能吃飯,經(jīng)常在醫(yī)院待一天,中午無法回養(yǎng)老中心吃午飯。可按養(yǎng)老中心規(guī)定,只吃一頓也要花一天的錢。養(yǎng)老中心一天伙食標準35元錢,早餐8元、午餐15元、晚餐12元。“每餐的標準很清楚,我沒在養(yǎng)老中心吃飯,為什么還要讓我交錢?”劉大爺認為,這些合同中的條款屬于霸王條款。
耆享園昌興養(yǎng)老中心梁經(jīng)理說:“房間備品和伙食收費問題都在合同上標得清清楚楚,不是強買強賣,這是行業(yè)中的普遍做法。”合同上的這兩條并不是霸王條款。
她介紹,養(yǎng)老中心為老人準備了冬夏兩套被子、褥子、枕頭,老人入住前都會征求老人的意見,如果老人考慮到家里的被褥很多不想要可以不買。但她表示,老人必須花200元購買枕巾、床單和被罩。這是因為老人通常兩人住一間,被褥五顏六色不方便統(tǒng)一管理。
梁經(jīng)理表示,不退伙食費是出于浪費的考慮。她說,現(xiàn)在養(yǎng)老中心有36個老人,飯菜原料都是經(jīng)過計算的,采買都是提前一周與供應商預定。老人們平時出門看病和去兒女家住幾天是經(jīng)常的事,如果老人不提前告訴管理員一聲,容易造成浪費。
“其實我們這些做法都是為了養(yǎng)老院整體化管理,之前沒有老人反映這事。我們絕不是為了掙老人的錢才這樣的,我們從來都是這樣的規(guī)定,希望老人能夠理解。”梁經(jīng)理說。
昨天,新文化記者調(diào)查了長春市的3家養(yǎng)老院,發(fā)現(xiàn)要求老人購買房間備品、伙食費按天收費的做法,已成為行規(guī)。“我們這里住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體弱多病,有些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們抵抗力弱,萬一有老人帶的.被褥有細菌,會傳染給其他老人。”對于老人是否可以從家里攜帶被褥的問題,二道區(qū)一家養(yǎng)老院的王院長表示,除非老人有保暖需要添加被褥,敬老院才會考慮,而且要經(jīng)過同屋老人同意才能帶被子。
而對伙食費問題,3家養(yǎng)老院都明確表示,不能按頓扣除伙食費,而且老人離開養(yǎng)老院7~10天才能退伙食費。“我們主要是考慮經(jīng)營成本。”綠園區(qū)一家養(yǎng)老院的林院長介紹,目前養(yǎng)老院收費低,大多每月只有一兩千元,其中伙食費占收入的20%左右,退費會影響?zhàn)B老院的收入。而且養(yǎng)老院飯菜都是提前準備,如果老人經(jīng)常不在養(yǎng)老院吃飯,容易造成食物浪費。
“雖然養(yǎng)老服務機構(gòu)應該對住宿費、服務費、餐飲費明碼標價,但在老人沒有消費或不愿消費的情況下強買強賣,屬于霸王條款。”長春市消費者協(xié)會秘書長鐘萍表示,耆享園昌興養(yǎng)老中心要求老人購買房間備品、按天算伙食費的做法屬于典型的霸王條款。而目前養(yǎng)老機構(gòu)沒有統(tǒng)一的收費標準,經(jīng)營成本也不透明,導致多收費、亂收費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權(quán)益。
她介紹,一些養(yǎng)老院的合同普遍含有違背公平自愿、單純體現(xiàn)經(jīng)營者意愿的霸王條款。《合同法》第四十條明確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quán)利的,該條款無效。
20xx年12月,民政部、國家工商總局聯(lián)合制定印發(fā)《養(yǎng)老機構(gòu)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對養(yǎng)老機構(gòu)服務合同的內(nèi)容作出明確要求,養(yǎng)老機構(gòu)服務過程中各環(huán)節(jié)必須明確當事人雙方的責、權(quán)、利關(guān)系,避免因合同缺款少項和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不確切而出現(xiàn)顯失公平和違法的條款,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quán)益,加強對養(yǎng)老機構(gòu)服務行為的監(jiān)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