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參觀報告篇一
我們此次參觀實習的電廠均為熱電廠,且兩個電廠都是利用煤作為燃料生產電能,它的基本生產過程可概括為:燃料在鍋爐中燃燒加熱水使之成為蒸汽,將燃料的化學能轉變成熱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熱能轉換成機械能,然后汽輪機帶動發電機旋轉,將機械能轉變成電能。概括的講,電廠就是能量轉化的工廠,而具體到我們太原的一電廠與二電廠,就是將儲存在煤礦中的化學能轉換為電能與熱能的工廠。
在上午的行程中,我們坐車去了位于晉祠路上的太原第一熱電廠。到達電廠之后我們并沒有被安排立刻開始參觀整個廠房,而是由老師帶隊到電廠的辦公樓去聽電廠的師傅給我們先進行理論上的講解。
這期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于一電廠的歷史與發展軌跡,得知太原第一熱電廠創建于1953年,屬"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五十年來,經過六期擴建,逐步發展成為擁有裝機容量127.5萬千瓦的現代化大型熱電聯產企業。至20xx年底,為國家發電1020.53億千瓦時,供熱2.63億百萬千焦,負擔著太原市1000萬平方米,80萬居民的集中采暖供熱和部分工業熱負荷,為省城清潔生產和全省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xx年全廠發電量突破80億千瓦時大關,20xx年全廠實現安全生產600天。
之后師傅又給我們講解了太原一電廠現今正在運行的機組以及工作原理,這在后面的段落我會做具體報告。最后是強調安全,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依然需要我們萬分注意。師傅給我們提出了要檢查自己的鞋帶是否系好,安全帽是否戴規范,以及行進中的種種要求。總結為“四不傷害”
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讓別人傷害自己,保護別人不被傷害。”
講解完之后就是由師傅及老師帶領我們參觀整個電廠的生產流程了,我們由廠門進入依次參觀了原煤倉,運輸皮帶,磨煤機,送煤器,鍋爐,汽輪機與發電機,水冷塔等機組。對這些之前只是在書本上有所學習,卻從未謀面的機器見了第一次面,現場切身感受到了電廠的工作環境。真正的感覺到了現實與書本的差別是多么巨大,上午的實習可以說主要是開闊了視野,在琳瑯滿目的機器面前,我還是有些暈,不能完全跟上思路。
在參觀完整個電廠之后,我們就乘車回到了學校,準備下午再參觀太原第二熱電廠。
午休之后的我們帶著略微的倦意登上了參觀太原第二電廠的旅程,到電廠之后依然是由一位電廠的工程師為大家講解第二電廠的歷史:太原第二電廠始建于1956年,地處山西省太原市西北方向尖草坪區,是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全資直屬企業,注冊資本金5340萬元,先后經過幾代人五十余年的艱苦奮斗,歷經六期建設,截至20xx年底,在役總裝機容量110萬千瓦。一期、二期機組現已退役;三期三臺5萬千瓦機組于1967~1971年投產;四期兩臺20萬千瓦機組于1994年投產;五期一臺20萬千瓦機組于20xx年6月投產;六期兩臺30萬千瓦空冷供熱脫硫機組,第一臺于20xx年12月22日順利投產,標志著我國首臺30萬千瓦直接空冷供熱機組投產發電,第二臺計劃20xx年3月投產。全廠現有員工2900余人。
了解了太原第二電廠的歷史之后,我們由師傅帶領著參觀二電廠的生產線,與上午的感覺不同的是,這次我們與這些機組不再是初次見面,同學們的眼光中更多的不再是驚訝,而是回憶與思考我們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過整個理論的流程與實際的區別與聯系。參觀了磨滅機、鍋爐、汽輪機等機組之后,我們主要又參觀了二電廠的水冷設備。這里冷卻的方法有直接水冷,間接水冷以及直接空冷三種。三種方法效果不一,但耗費的成本也高低不同。這三種方式同時存在于二電也有其歷史原因,這讓我們更加了解到一個電廠不是理論上建立起來就一成不變的,而是也在隨著時代的發展再進步,他有稍顯落后的機組在運行,也有極為先進的機組在工作,他是一個有機的,時間與空間上結合的整體。
整個參觀過程中,不同于電廠嘈雜的環境,電廠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還是很舒適的,在控制室中用計算機遠程控制檢測著電廠各個環節的運行,而不是我們原先想象的那樣要在炙熱的鍋爐旁盯著儀表。這讓我們了解到現代電廠的工作也是人性化的,也讓我們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之所以要把這部分拿出來單獨報告,是因為上午下午主要參觀實習的內容就是參觀電廠工作流程,而兩個電廠的機組雖然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大致相同。所以我認為總結的談談我們認識到的電廠運行流程。
大學參觀報告篇二
20xx年xx月xx日中午12點50分,大家準時集合在實驗樓旁。經過了約半小時的車程,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位于千佛山校區的機械類實驗室。
這次的實習我們總共參觀了三間實驗室。
我們首先來到第一實驗室,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一些傳統的加工方式,傳統車床,加工齒輪的滾齒機,銑床,牛頭刨床。隨后,老師向我們展示了測量表面粗糙度的儀器,精密測量的三坐標測量儀以及放大倍數很高的超級顯微鏡。三坐標測量儀是指在一個六面體的空間范圍內,能夠表現幾何形狀、長度及圓周分度等測量能力的儀器,又稱為三坐標測量機或三坐標量床。三坐標測量儀又可定義“一種具有可作三個方向移動的探測器,可在三個相互垂直的導軌上移動,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功能應包括尺寸精度、定位精度、幾何精度及輪廓精度。
第二間實驗室與第一間相反,展示的是一些先進的特種加工方法,不同于傳統的機械類加工方式,在這所實驗室中,機械零件的加工方式主要是利用電能、熱能、聲波等新型工具,來高效節能快速安全的完成加工零件的工作。
由于時間原因,老師只向我們詳細介紹了電火花加工的幾類機器:電火花加工時,脈沖電源的一極接工具電極,另一極接工件電極,兩極均浸入具有一定絕緣度的液體介質中。工具電極由自動進給調節裝置控制,以保證工具與工件在正常加工時維持一很小的放電間隙。當脈沖電壓加到兩極之間,便將當時條件下極間最近點的液體介質擊穿,形成放電通道。由于通道的截面積很小,放電時間極短,致使能量高度集中,放電區域產生的瞬時高溫足以使材料熔化甚至蒸發,以致形成一個小凹坑。
數控電火花成形加工:該方法是通過工具電極相對于工件作進給運動,將工件電極的形狀和尺寸復制在工件上,從而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
精密電火花線切割加工:該方法是利用移動的細金屬絲作工具電極,按預定的軌跡進行脈沖放電切割。按金屬絲電極移動的速度大小分為高速走絲和低速走絲線切割。
最后我們來到了高級數控機床實驗室。其中很多均是從國外數控機床公司進口的,其中一臺德國進口的數控機床能實現五個方向的運動,使加工產品的適應性更強;有的機床轉速能達到6000—8000r/s,遠遠高于普通機床,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效率更高,精度更高。其中還有幾臺機床是xxxx大學和沈陽機床廠聯合設計定制生產,價錢高,轉速快,讓我們感嘆學校機械專業技術的先進。
參觀完最后一個實驗室,我們的第二次實習到此也就告一段落。這次的實習讓我認識了很多的機械制造工具,開闊了眼界,也了解了很多關于實際操作生產零件的流程,獲益良多。
大學參觀報告篇三
20xx年8月25日,我懷著一身愉悅的心情坐車去參觀xx水工機械廠,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寬闊平坦,潔凈。不禁有些期待今日的實習了。我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學習關于水工機械的一些基本內容,通過工程實習,使自己鞏固、印證、加深、擴大已學過的基礎理論和部分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基本的生產實際知識,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了解工廠的組織情況,管理方法及生產車間和有關科室的關系,使學生對工廠組織管理機構有一初步認識。
先介紹一下xx水工機械廠吧,xx水工機械有限公司前身為xx水工機械廠,成立于1955年,是部屬大型骨干企業,外貿進出口自營企業,是為水利水電、城建交通等建設工程生產制造施工機械、金屬結構和永久設備的專業廠家。xx水工機械有限公司始終把提高產品質量放在企業管理的首位,產品曾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一枚,銀質獎四枚;多次獲部、省級質量管理獎;1995年11月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1999年被中國質協評為全國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先進企業。20xx年榮獲水利部“大禹獎”;20xx年6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我公司生產的混凝土攪拌樓、站骨料倉頒發了新型專利證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發揮產品技術優勢和質量優勢,先后為三峽、小浪底、葛洲壩、萬家寨、二灘、龍灘、漫灣、李家峽,拉西瓦等幾十個國家重點水電、火電工程提供優質的設備和服務。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連續取得了四項“國家重
大技術裝備研制科技攻關項目”成果,主要有:三峽工程4×4.5立方特大型預冷微控混凝土攪拌樓、龍灘工程2×6立方超大型預冷微控混凝土攪拌樓等項目,并通過了國家級技術鑒定及驗收。產品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并出口亞非、中東等世界各地。在水利水電系統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為我國水電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現混凝土攪拌設備在國內城建商品混凝土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我進入水工機械廠的一剎那,我忽然有種異樣的感覺,感覺和前幾天去過的廠子不是很一樣,然后自己忽然明白了,原來水工機械廠不是和很吵,相對于前幾個廠子它則顯得更為寧靜,好似讓我以為進入了辦公場所一般。隨著工作人員一邊帶隊一邊介紹儀器和產品,我已經進入了水工機械廠的裝配車間。工作人員首先給我們介紹了廠子的典型產品,那就是固定式卷揚機,也稱為啟閉機,是通過轉動卷筒,將纏繞在卷筒上的鋼絲產生牽引力的起重設備。可以垂直提升、水平或傾斜拽引重物。卷揚機分為手動卷揚機和電動卷揚機兩種。現在以電動卷揚機為主。看完卷揚機,我們又看到了邊上的滾筒,就是輸送帶下的滾筒,做工精細,雖然已經生銹,但是還是看得出其較高質量。工作人員同時介紹了一些外國產品,雖說進口產品精度確實是高,但是不適用魚于我國國內,原因在于進口設備一旦壞損就不便維修,維修費用昂貴不說,而且還得返廠,耗時耗錢;然而國產產品價格低廉,維修比較方便,基本無重大問題,成本不高,隨時可以更換。工作人員還提到廠子的4×4.5立方特大型預冷微控混凝土攪拌樓,其攪拌量為4.5立方,4個攪拌樓同時工作。
接著我在成品發運車間也看到學到了很多內容。攪拌樓在現代水利中使用頻繁,用途廣泛。主要應用于混凝土攪拌等混凝土機械工程建設,高質量的攪拌性能主機采用意大利技術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運轉平穩,攪拌能力強,對干硬性、半干硬性、塑性及各種配比混凝土可實現裹石方式攪拌工藝,大大提高混凝土質量。另外,聽工作人員介紹了弧形工作門,其為水電站必備,無論三峽還是小浪底,都不可缺少,它需要合理分節。我們還在車間看到了水工機械廠自己生產的起重機,起重機的優點在于覆蓋面積大,無死角,能夠較容易地搬運重大物件到指定地點。但是其體積龐大,占用面積光。它是靠地下電纜傳輸電能運作的。
在結構車間我們一行人目睹了南水北調產品,精度在±1mm,難以想象如此龐大的物件擁有如此高的精度。疊梁門是最原始的形式,每一疊有一定位裝置,比較可靠,安全性能好。接著我們看到了等離子下料機,顧名思義利用等離子下料,它是針對有色金屬的,是數控設備,精度高。看完等離子下料機,工作人員將我們領到七滾平板機前面,七滾平板機是將鋼板壓平用的機器,一般鋼板會起弧,所以利用平板機加以修正。邊上的鉚焊車間是冷做工,現在一般只是焊,不鉚了。刨邊機是將鋼板邊緣處理的設備,這樣做是為了利于焊接。液壓矯正機是為了消除焊接變形的設備,以利于加工。銑頭機是專門加工需光潔頭部的產品。
在沒有實習之前我對水工機械產品的生產不是很了解,以為生產水利設施就是生產大壩所需的產品。當我進入xx水利機械廠參觀后,我發現我的認識是多門膚淺。這次實習讓我從很多方面了解了水工機械的產品和生產方式和一些設備。我親眼看到了生產出來的真實的產品,而不再是網上所泛泛的照片或模型之類的東西,這樣就加深了我對產品的認識。而且我也看到了了解了一些水工機械設備的信息,這樣對自己以后走進工作崗位打好了基礎,給了自己小小的鋪墊。為期一個半小時的實習時短暫的,但是有時收獲頗多發人深思的一次實習。我明白了企業的基層工作的基本情況,原來要做的一切是那么的實際具體。要想進入企業的高層,就得從企業的基層做起。
總之,這次實習我受益匪淺,十分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實習的機會。
大學參觀報告篇四
:經過為期兩周的認識實習,我們一共參觀了重大主教學樓、巴山變電站、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和賽力盟電機有限公司,以及觀看了兩次視頻教學,對一些電機、變壓器生產以及供配電和變壓等一系列的實際生產工作中的情況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對于已經和即將要學到的知識有了具體的直觀的認識。
認識實習是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專業的集中性必修實踐教學環節,要求學生在完成基礎課和部分技術基礎課學習之后,通過參觀生產企業、聽取學術講座和觀看教學錄像片,結合工程實際問題,進一步了解各種主要電氣設備的基本結構和作用、電能的生產和輸配方式、電氣設備的控制與檢測方法。為今后專業課程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現場實習,學習了工廠工作人員的優良品質和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初步了解與電氣工程領域相關的儀器、儀表和設備,熟悉企業的生產、運行和管理等情況,培養了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勤奮學習、樹立為我國電氣工程發展作貢獻的思想品質和業務素質。
2.1、學習和了解主要電氣設備(含建筑電氣設備)的種類、名稱、結構、作用和主要參數;
2.2、學習和了解變電站主要控制室和開關站的作用和布置方式,電氣主接線的類型;
2.3、學習和了解發電廠的主要設備及其參數和技術經濟指標,電能的生產和輸配方法;
2.4、學習和了解同步電機、感應電機、變壓器、直流電機、斷路器、隔離開關、熔斷器、跌落式保險器、電容補償器等電氣設備的作用、主要參數、制造材料和制造方法;
2.5、學習和了解計算機控制、plc、電力電子等技術在電氣行業中的應用。
20xx年9月2日,我們抱著期待來到研究生樓706教室參加實習動員大會。在大會中,雖然天氣有點冷,但是李景燦老師依然講得汗流浹背,堅持向我們耐心講解實習過程的一些細節和注意事項,特別是讓我們在實習中安全第一,注意自身的保護。一定要按照工廠要求穿戴,如不能穿拖鞋,短褲,背心等。在聽完老師細心的講解后,我們便期待著能夠進入工廠中觀看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以增長我們的工程實踐知識,有助于我們以后的學習。
重慶大學主教學樓作為重慶大學現代化建設的標志性建筑,由廣廈重慶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建,是集教學、科研、辦公為一體的綜合樓。主樓地上27層,地下3層,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核心筒結構;主教學樓由于設計體系新穎、技術運用先進,已經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頒發了“詹天佑大獎”,該獎也是中國土木工程設立的最大獎項。
9月5日,我們參觀了重大主教,此次參觀的目的在于對建筑電氣的了解,我們先來到了高壓配電室,高壓配電室為整個主教樓供電,其中有10千伏的進線柜,裝有主短路器。高壓配電室配有母聯柜、計量柜、pt柜、隔離柜等,各種設備各司其職且相互配合,老師對這些設備進行了介紹,使我們了解了建筑電氣的相關知識,
這為我們今后選擇研究方向有著借鑒意義。低壓配電室與高壓配電室設備大致相同, 有進線柜、補償柜、聯絡柜和出線柜以及變壓器組成。
從配電室出來,老師向我們介紹了大樓的防火報警系統,防火報警系統裝有感應器,可對溫度和煙氣進行感應,一旦有異常情況發生,將會自動報警。老師同時給我們介紹了大樓內的消防系統、消防用水和排煙管道,以及照明系統。
監控室中有多個屏幕,可對整裝大樓的監控設備進行顯示,當有人靠近監控室器時,屏幕上會有顯示提示,這位全樓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巴山變電站隸屬于國家電網公司集團,其主要負責重慶市區220kv變電站的運營和維護。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是輸電和配電的集結點,變電站主要分為:升壓變電站,主網變電站,二次變電站,配電站。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的流向和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它通過其變壓器將各級電壓的電網聯系起來。
變電站是把一些設備組裝起來,用以切斷或接通、改變或者調整電壓。為了把發電廠發出來的電能輸送到較遠的地方,必須把電壓升高,變為高壓電,到用戶附近再按需要把電壓降低,這種升降電壓的工作靠變電站來完成。用巴山變電站工作人員的話來說,變電站就像一個插線板,這也是一個較為形象的解釋。按規模大小不同,稱為變電所、配電室等。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是輸電和配電的集結點,變電站主要分為:升壓變電站,主網變電站,二次變電站,配電站。
變電站是電力系統中變換電壓、接受和分配電能、控制電力的流向和調整電壓的電力設施,它通過其變壓器將各級電壓的電網聯系起來。
巴山變電站是進線220千伏的變電站,擁有兩臺主變,電壓等級分別是220千伏和110千伏。
變壓器:變壓器是變電站的主要設備,其工作原理很簡單,這在我們中學代就有過學習,即一個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通過同一個鐵芯連接,由于電磁感應和能量守恒原理,如下示意圖,可得:
u1n1 =u2n2
其中n1、n2分別為初級線圈和次級線圈的匝數,u1、u2分別為兩端的電壓。 由此可知,可以通過控制n1和n2來控制電壓,達到變壓的目的。
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它們的工作原理和變壓器相似,它們把高電壓備和母線的運行電壓、大電流即設備和母線的負荷或短路電流按規定比例變成測量儀表、繼電保護及控制設備的低電壓和小電流。
開關設備:它包括斷路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高壓熔斷器等都是斷開和合上電路的設備。斷路器在電力系統正常運行情況下用來合上和斷開電路故障時在繼電保護裝置控制下自動把故障設備和線路斷開,還可以有自動重合閘功能。隔離開關(刀閘)的主要作用是在設備或線路檢修時隔離電壓,以保證安全。它不能斷開負荷電流和短路電流,應與斷路器配合使用。
大學參觀報告篇五
作為一名剛接觸專業知識的我,對于這個專業并不十分了解,現在終于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我感到十分開心。經過一個多月的實習,我們參觀了施工現場、學校、xx國際機場和上了安全教育課,看了廣州塔的建成過程及建筑的相關視頻,通過旁站、近距離的看施工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和基礎的知識。通過參觀學習使我對建筑施工和結構有了初步認識,這對我將來的學習和實踐起了引導的作用。
我從安全教育、參觀施工現場、看視頻和參觀已建好的學校、機場四方面談談我的體會和反思,對自己一個多月的實習進行必要的總結。
在參加工地之前需要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由于建筑行業是第二危險行業,每年都會因施工安全這方面做不好,導致人員傷亡、重傷,因此安全教育不容忽視。所以每次在建筑工地上都能看到“不戴安全帽不準進入施工現場”、“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等標語,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于企業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和企業帶來了很大傷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墻圍護起來的,只有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我們去工地參觀也要經過他們的批準。聽完后讓我真正的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告誡我們在施工中不得拿生命去開玩笑,嚴肅對待,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可能不太在意這些事情,嘻嘻哈哈,但當我們真正進入施工現場工作中遇到時,卻感受到安全是無比重要的。因此,在今后從事建筑行業的我們,應時刻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珍惜生命,也為自己的家人著想。
我們最先參觀的是施工現場,老師說工地正在做基礎,我從外面望了一下也大概看出了它是筏板基礎,眾所周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基礎才顯得如此重要。為了使建筑物安全、正常的使用而不遭到破壞,這就要求基礎在荷載作用下不能產生破壞。因此,在建立基礎的時候要考慮基礎和地基的容許荷載、地基無滑動的危險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們戴好安全帽進入工地后,在建筑工地監理員的引導下,參觀小組同監理員一起走向了正在施工建造的工地。邊走邊講,監理員一面向組員們介紹施工狀況一面隨時回答組員們提出的問題。走走停停,一組人的足跡踏遍了建筑工地的每個角落。參觀過程中讓我知道了在做地下室之前必須先打樁、排水等施工工序,保證施工安全和順利進行。
在和監理員交流的過程中,知道了看圖紙的重要性。即看圖就是要你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的尺寸;柱和梁的斷面、高度和跨度;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板的配筋要求,各層所用的混泥土強度等級以及要求。監理員還對我們說,圖紙使用前需要進行審核,主要是為了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而我自己在看圖紙的過程中還有很多看不懂,產生對讀圖困難的擔憂,生怕自己剛工作時很多不會看,無法勝任這份工作。所以,在接下來的專業學習中,我會更加努力的鞏固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在參觀完后我也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學習建筑差不多一年了,在學習房屋建筑學的時候也只是通過老師的幻燈片去了解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中的環節,而這次實習提供了我們一次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機會。
記得第一天到施工現場參觀的時候,也第一次目睹了工地上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可以說是我今后的工作環境。我很難相信他們在那樣惡劣的工作環境堅持下去,甚至有些民工在那樣潮濕的環境中能酣然入睡,而這些所見讓我開始做好吃苦的準備。如果我們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很難在那種環境工作下去,而我這方面仍欠缺,就需要我現在培養這種精神,所以,我會堅持的。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理論與實踐的差距,有時在實習的途中與老師交流一些問題,感覺自己的知識儲備離一位建筑人應有的基礎相差實在太大了。在這段時間,我不僅僅學到了新奇的知識,如鋼筋的綁扎,底層基礎鋼筋的綁扎首先要放樣,每一跨度里鋼筋的接頭數只有25%,讓我看到更多的是自身應掌握的一些常識。
前幾天通過現場參觀,我們對建筑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對施工的過程與一些細部的問題和可能發生危險的問題知道的比較少。為此,除了老師給我們看廣州塔建造過程的視頻外,我也專門找了一些與建筑有關的視頻觀看,從錄像里看到了鋼筋混泥土結構建筑的建造過程,也看到了比較先進的施工生產技術,如泵送混泥土的澆注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術等,這些技術在生產中的運用帶來了很高的效率。我此時也感嘆技術的先進帶給我們的方便。
在參觀完施工現場之后,緊接著參觀已建好的建筑物——學校和xx國際機場。在參觀學校的過程中,老師每走到學校的一角,就告訴我們它的做法,為什么這樣做?如:踢腳是為了防止掃地時污染墻面,同時保護墻腳;臺階是為了室內和室外不同標高設置的供人們行走的階梯;墻裙是為了保護墻體等等,而這些都是我在房屋建筑學課上都有學到。可是,在老師問我們它的名稱時卻說不出來,讓我感到很慚愧,也反映了我的專業基礎知識不牢固,需要我在今后的學習中彌補。
而參觀機場的鋼結構卻讓我體會建筑的含義更深。建筑是為了滿足社會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在科學規律與美學法則的支配下,通過對空間的限定、組織而創造的人為的社會生活環境。這給我們學建筑的人一個提醒,我們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對它進行延伸和擴展,讓我們有更好的設計思路和設計出更好的建筑藝術風格。老師在每一次講解都提到它的形狀來源于何種動物的形體、這樣做的好處,我越聽越有興趣想了解更多。最后,老師提到了一門聽過卻沒有接觸過的學科-——仿真學,強調仿生是設計思想和創造發明的源泉,而現在科學家對于生物學的研究也只停留在描述生物體精巧的結構和完美的.功能上。工程技術人員在有意識的向生物界學習的同時,依賴他們卓越的智慧,辛辛苦苦的努力,進行著人工的發明。但由于時間關系,老師并沒有深入的分析,只是讓我們在大腦里有一些閃光,給我們一些啟蒙。在房屋設計的過程中,結構設計只是固定架,還應模仿動物身體結構去改變建筑結構的單一組合,使建筑得到更好的體現。所謂靈感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細心地觀察生活的每個事物,學會去研究它,不斷從它們身上得到啟示。從而豐富我們的生活經驗,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很好地運用。
一個多月的實習見習生活結束了,我由剛開始的新鮮激動,到中間曾今萌發過工作后轉行,再到最后的堅持,不僅考驗了我的心理素質,更重要的是鍛煉我堅持不懈的毅力。實習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學習卻仍在繼續!今后的學習中,我會謹記老師的教誨,不斷的理解和領會書中所學到的知識,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運用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