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廬山西海柘林湖導游詞篇一
蘆林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景致優美。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兩峰之間。1954年在二峰間筑壩蓄水,次年建成。大壩高32米,長120米,寬12米,全湖面積約9萬平方米,蓄水120萬立方米。湖水潔凈清澈,碧清如鏡,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兩小亭,外觀秀麗、精巧,為湖面增光添彩,內則分別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蘆林湖所蓄之水目前為廬山牯嶺鎮1.3萬居民的主要水源。
冬游蘆林湖[1]景色更為別致,很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冬季游玩蘆林湖,在岸邊朝著對岸望過去成片的樹木上結成霧凇,就像童話世界一樣的美麗。
在二三百萬年前,廬山處于第四紀冰川期,當時這里是廬山最大的屯積冰雪的谷地。
湖上有蘆林大橋,高30米,橋壩一體,攔水成湖。
蘆林湖四周群山環抱,蒼松翠柏,景致優美。此處原是蘆草叢生、野獸出沒的蘆林谷地,介于玉屏、星洲兩峰之間。1954年在二峰間筑壩蓄水,次年建成。大壩高32米,長120米,寬12米,全湖面積約9萬平方米,蓄水120萬立方米。湖水潔凈清澈,碧清如鏡,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兩小亭,外觀秀麗、精巧,為湖面增光添彩,內則分別用作汲水塔和溢洪道。蘆林湖所蓄之水目前為廬山牯嶺鎮1.3萬居民的主要水源。
毛澤東生前曾多次于湖中擊水暢游。1993年于橋頭建“毛澤東詩碑園”,以紀念其百年誕辰。碑上鐫刻著毛澤東手跡《登廬山》、《題仙人洞》和古詩多首。
蘆林橋建于蘆林湖大壩壩面。大壩體積達3萬立方米,系用石塊和水泥混交筑成,雄偉寬坦。大橋橋身上段有5個橋孔,溢洪時,五孔噴流,似五條龍飛吼而下,成為壯麗的人工瀑布。此景可立于“蛟蘆橋”上觀得。蛟蘆橋在壩旁峪谷澗底,由橋南踏石階而下百余級即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