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 導游詞篇一
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民眾俗稱前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明代前門大街是正東坊和正西坊的分界線,
前門大街舊景以街中心分界,東屬正東坊,西屬正西坊。又因正陽門是京師正門,故前門大街一帶比其他城門大街寬。在城市建制上,明北京城突破了元代所遵循的"前朝后市"的定制,正陽門周圍以及南至鮮魚口、廊房胡同一帶,形成了大商業區。明朝中葉,由于商業的發達,前門大街 兩側出現了鮮魚口、豬(珠)市口、煤市口、糧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門大街才成為一條商業街。北京最著名的"大柵欄兒"也在其中。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為了解決進京應試舉子的住宿問題,在前門大街兩廂建立了各地會館。舉人們常到前門大街來購買生活用品或飲酒作樂,這樣也促使前門大街成為一條繁華的商業街道。清初把東城的燈市挪到前門一帶,而且為了維護皇權的尊嚴,戲院、茶園、妓院只準許開設在城外,于是前門大街較前又有了進一步的繁榮。
清代大街兩側陸續形成了許多專業集市,如鮮魚市、肉市、果子市、布市、草市、豬市、糧食市、珠寶市、瓜子市等。附近胡同內隨之出現許多工匠作坊、貨棧、車馬店、旅店、會館以及慶樂、三慶、華樂等戲園。大街的席棚之房逐漸改建成磚木結構的正式房,形成了東、西側房后有里街的三條街。東側里街為肉市街、布巷子、果子市,西側里街為珠寶市、糧食市。前門外正街的店鋪創立時間大部分晚于里街的店鋪,路東有全聚德烤鴨店、便宜坊烤鴨店、會仙居炒肝店、永安堂藥鋪、黑猴帽店、都一處燒麥館、正陽樓飯莊、瑞生祥、九龍齋鮮果店、通三益干果海味店、正明齋餑餑鋪等。路西及西里街有永增和錢莊、瑞蚨祥綢布店、天蕙齋鼻煙店、同仁堂藥鋪、六必居醬菜園、一條龍羊肉館等。
前門大街清末,前門大街已有夜市。光緒二十七年(1901)后,在前門箭樓東、西兩側設立了前門火車站東站西站,前門大街成為北京同外省聯系的交通樞紐。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共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余家。前門大街東側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鋪、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前門大街 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全長845米,僅前門大街兩側,建筑面積就共計6.6萬平方米,約容納180家商戶。
廣和樓又名"廣和查樓"或"查樓",是前門大街不可不看的一處景觀,這里封存著老北京對梨園文化最初的記憶。廣和樓建于明末,曾為京城最早最出名的戲樓,與華樂樓、廣德樓、第一舞臺并稱為京城四大戲園。查樓本是私家花園里的戲樓,它的繁華初始于康熙年間。那時查樓已經不再是私家園林里的寂寞臺榭,改成了對外營業的茶園,初名查家茶樓、查家樓,后改稱廣和茶樓。康熙曾到此看戲,并賜臺聯,一時間風光無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電影、電視等新潮文化"入侵",許多老戲園在城市建設的推土機里化為灰燼,廣和樓雖然有幸免于劫難,但為了維持生計,它放過電影,舉辦過交誼舞比賽,還一度做過游戲廳,廣和樓也因此改名廣和劇場。自1996年后,這里再也沒有舉行過京劇演出。
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地區共有私營商業基本戶800余家。
前門大街夜景 前門大街東側從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館、慶林春前門大街茶葉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廳、天成齋餑餑鋪、便宜坊烤鴨店、老正興飯莊、普蘭德洗染店、億兆棉織百貨商店、前門五金店等店鋪;西側從北往南有月盛齋醬肉鋪、華孚鐘表店、慶頤堂藥店、一條龍羊肉館、盛錫福帽店、公興文化用品店、祥聚公餑餑鋪、龍順成木器門市部、前門大街麻繩店、前門自行車商店、前門信托商店等店鋪。1979年以后,在原有老字號商店和傳統經營特色基本保留下來的同時,又陸續開設了五金交電、服裝百貨、自行車、食品、鐘表、化工油漆等新店。前門大街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這里的許多中華老字號,如六必居醬園、同仁堂藥店、瑞蚨祥綢布店、長春堂藥店、內聯升鞋店、張一元茶莊,還有月盛齋的醬肉店、都一處的燒賣店等16處老字號分列道路兩側。
在鮮魚口、打磨廠等胡同內,也是店鋪、飯館林立,不過這里已沒有享有很高聲譽的老字號,而是外地人在此開設的條件簡陋的美容美發店、小飯館。記者到時正值中午時分,每家飯館都有一兩個伙計站在店門口招徠過往行人,吆喝聲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