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前方等待著我們的是新的機遇和挑戰,是時候開始寫計劃了。怎樣寫計劃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計劃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計劃書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一
2011年職業衛生工作要繼續堅持“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以深入貫徹《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為重點,進一步強化職業衛生監督管理,全面推動公司職業衛生工作的開展。
一、繼續深入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在2010年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做好職業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工作。針對油庫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汽油、噪聲,油品質檢化驗室使用的有害化學試劑:苯、酸等,發放宣傳材料、深入宣傳、培訓交流、懸掛宣傳橫幅、擺放宣傳看牌等多種形式充分宣傳《職業病防治法》,提高油庫負責人的法律意識和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二、加強職業衛生監督監測,控制或者消除職業病危害。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強對油庫的勞動環境監督檢查。(1)職業健康檢查體檢率要達到100%。(2)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要達到95%。(3)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點合格率要達到95%。(4)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驗收率要達到100%。
三、搞好職業健康監護,保障職工身體健康。繼續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爭取做到上崗前體檢率達到90%以上,在崗期間體檢率達到100%,離崗勞動者健康體檢率達到90%。維護勞動者健康權益,杜絕職業病病人的發生。
四、做好突發職業中毒事故應急工作。繼續深入做好專項整治工作,從源頭上防止突發職業中毒事故的發生。做好突發職業中毒事故演練工作,提高應急隊伍的快速反應能力,將職業中毒事故的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二
---低職業病發病率,構建職業健康安全長效機制,全面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深化精細化、無塵化建設保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有效運行,為職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保障職工職業健康。
(二)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綜合治理,控制職業病危害源頭,采取設備、技術、個體防護和健康管理等綜合治理措施,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2、突出重點,有序實施。
既著眼長遠,不斷完善制度和監管體系,又立足當前,著力解決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按照“源頭治理、科學防治、嚴格管理、依法監督”的基本要求,以防治煤礦塵肺病為重點,加強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基礎建設,全面提高公司職業健康水平。
3、依法依規,規范落實。
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關于職業病防治和作業
2---到90%以上,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100%以上。
5、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100%。
6、實現全員工傷保險全覆蓋;職業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妥善安置,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7、工作場所、職業健康監護等職業病防治的監督覆蓋率比2014年提高5%以上,嚴重職業病危害案件查處率達到100%。
8、修編、下發落實山西煤銷集團左權盤城嶺煤業有限公司《2015年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及《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9、按照相關規定為員工繳納社會醫療保險,確保勞動者依法享受職業病傷害后社會醫療保險救助。
4---
患職業病人數。
山西煤銷集團左權盤城嶺煤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
類。
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點數、各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點的濃度或強度及評價。
各種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設備的名稱、數量、運行狀況、防護效果及對存在問題的治理。
個人防護用品的種類、發放數量、是否有職業衛生檢驗報告書、實際配帶情況等。
16、及時更新、完善2015年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內容包括:
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勞動者職業健康培訓記錄、試卷及培訓合格證。
6---的問題和不足,規劃2016年職業病防治管理工作。
25、將山西煤銷集團左權盤城嶺煤業煤業2015年度職業衛生防治管理措施現場落實情況列入到質量標準化達標體系檢查項目中,進行檢查并考核。
三、組織領導
組長:趙獻榮
常務副組長:趙亞林
謝晉紅
宋
劍
副
組
長:段文軍
白守江
李文碧
李
明
田書堂
張玉鎖
劉永紅
謝晉軍
李占華
郭瑞鴻
常晉生
成員:霍樹友
義晉華
尚瑞臣
李克愛
蘇光祥
賈陳海
劉
榮
張曉飛
趙于民
孫永強
3、職工個人防護用品發放率達到100%,使用率達到95%。
10---處理制度3、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
5、職業健康監護制度
6、化學危險品安全管理制度7、職業衛生防護設施維修保養制度
8、職業衛生個人防護用品發放與使用管理制度
㈡ 宣傳教育培訓和具體實施部門及進度
2、每年開展“安全職業衛生保健知識”競賽活動;
6、結合開展職工職業安全衛生活動,采取各種形式分批舉辦職工職業衛
12---作規程并嚴格實施。
3、衛生宣傳普及防毒知識。車間內設立兼職安全員和衛生員,并開展防毒培訓,增加急性中毒時的自救、互救知識。
二、職業衛生措施
1、加強個人防護。
2、做好就業前、在崗時、離崗前的職業衛生健康檢查。
3、定期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進行監測,在危險崗位貼警求標志。
三、現場處理措施
1、控制事故源,阻止毒物擴散,并迅速通知醫務人員到現場。
2、吸入中毒:迅速將患者搬離中毒場所至空氣新鮮處,保持患者安靜,并立即松解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道暢通,并注意保暖。
3、經皮膚中毒:將患者移離中毒場所,脫去污染衣服,用清水洗凈皮膚。如眼睛沾染酸堿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并送眼科處理。
4、休克病人在采取一定急救措施的同時送醫院搶救。
14---
一、指導思想
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及集團管理制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通過教育培訓提高全員職業健康衛生意識,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依法保護職工健康權益。不斷完善集團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保障各項職業衛生工作的正常進行,控制職業危害因素,努力防范職業病危害事故。
二、職業危害防治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安委會,安委會設在安辦,安辦主任具體負責各項工作的開展和監督工作。
領導小組職責:
1、制定各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16---總結提升,定期、不定期組織對公司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處理,或上報領導小組處理,落實部門按期解決。
落實法律法規的其他相關要求。
三、總體目標
1、全體人員要認真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健康教育活動,普及職業病防治法有關知識,增強接觸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防護意識,提高個人職業防護的能力。
1)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資料,保證真實反映各單位職業衛生狀況。
2)按時進行每年一度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及時更新技術和設備,保護員工身體健康不受傷害。
3)加強對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監控工作。
4)對存在有毒有害作業因素的場所作業人員配備相應的防護用品。
18---法》,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的監督管理和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的個人防護,定期檢查各單位防護用品發放情況,檢查防護用品是否能起到防護作用。
3、利用多種形式加強職業衛生防護的宣傳和教育,形成強大宣傳聲勢,讓職業衛生防護知識走進班組,讓“職業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4、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
5、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其他工作。
四、時間進度
1、企業主要負責人及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在4月份,進行一次培訓。
2、6月份進行一次全員培訓。
3、下半年完成對有毒有害作業場所監測工作和對接觸有害人員的體檢工作。
4、每月檢查各單位防護用品發放情況。
5、新進公司的員工職業衛生健康和安全教育同時進行;要把公司有毒有害崗位情況告知新進公司的員工。
20----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三
為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等文件精神以及結合山東省、海陽市安監局對工業企業職業衛生健康工作的要求,結合本企業實際生產情況,特制訂職業衛生三年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
一、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及地方相關政策要求,杜絕職業病例。
(一)生產性粉塵治理方面
1、改革工藝過程。通過改革工藝流程使生產過程機械化、密閉化、自動化,從而消除和降低粉塵危害。
2、密閉、抽風、除塵。對本企業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塵飛揚的場所和工藝環節,采用密閉、抽風、除塵的方法,加設密閉設備、吸塵罩、通風管、除塵器等設備。
3、個體防護和個人衛生。
4、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培訓、現場的安全檢查以及對防塵的綜合管理。
(二)生產性毒物治理方面
1、通過“通風化、自動化”解決生產車間異味、廢氣的泄露,規劃方案《職業病防治計劃及實施方案》。
2、對于產品生產過程產生的有毒性氣體,采用局部排氣并對有毒氣體進行沉降、降溫、凝聚、洗滌、中和、吸收和脫水處理,以實現安全排放。
3、為員工配備個體防護設施。
(三)物理因素危害治理方面
2、縮短接觸噪音、高溫等物理因素從業人員的作業時間;
3、加強個人防護和監護。
二、完善職業衛生培訓教育制度,堅持不懈搞好“三級培訓教育”。
三、堅持職業病“三級預防”原則,搞好員工職業健康體檢工作。
四、合理安排具有職業禁忌癥員工的崗位,以免引發職業病。
五、對產生職業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每年委托具備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一次檢測,及時整改不符合項目。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四
用人單位職業衛生主要負責人和管理人員。
(一)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二)職業病危害預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識。
(三)職業衛生管理和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等相關知識。
西寧、海東、海西、海南、海北等地區于5月底前完成培訓,并根據培訓覆蓋率,增加培訓班次。其他地區結合實際,適時組織開展培訓。
(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當接受職業衛生培訓。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嚴密組織好培訓工作。
(二)為確保培訓取得實效,各地區的培訓計劃提前5天報省局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處審查,授課專家由省局從職業衛生專家庫中提取確定。
(三)培訓結束后由省局統一組織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企業職業衛生主要負責人培訓合格證書》和《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培訓合格證書》,參加培訓學員需準備身份證復印件1份及二寸彩色免冠照片2張。
(四)培訓工作由各市、州安全監管局具體組織承辦,省局屆時將派員帶相關專家前往授課指導。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五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加強我礦職業衛生與健康管理,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身體健康,促進煤礦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根據《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20xx—20xx年)的通知》(國辦發〔20xx〕43號)精神,編制本規劃。
本規劃旨在闡明20xx年—20xx年期間,同發煤礦在職業病防治領域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明確主要任務,落實保障措施,動員全員共同參與,保障職工的健康權益,促進集團公司安全發展、和諧發展。
同發煤礦歷來高度重視職工安全與健康工作,各單位加強粉塵和有毒有害物質監測、綜合防塵措施落實、職業危害勞動合同告知、職業健康監護及個體防護用品配備等工作,著手建立技術支撐體系,加強職業安全衛生教育培訓,積極開展職業危害防治,煤礦全體職工職業危害防治責任意識不斷增強,基礎工作不斷穩固,職業健康工作總體上不斷發展進步。
當前,煤炭生產行業進入危害較為嚴重的領域,國家有關部委不斷加強職業健康管理,鞏固煤炭生產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基礎,高起點開展煤炭等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全面治理職業危害防治的薄弱環節,切實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保護勞動者健康為根本目的,認真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等職業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落實各級責任,加強領導,規范管理,依靠科技進步,立足煤礦實際,突出煤礦重點,全面推進職業病防治工作,促進煤炭生產持續健康發展。
(二)基本原則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綜合治理,控制職業病危害源頭,采取工程技術、個體防護和健康管理等綜合治理措施,預防控制職業病危害。
2、突出重點,有序實施。
既著眼長遠,不斷完善制度和監管體系,又立足當前,著力解決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煤礦企業按照“源頭治理、科學防治、嚴格管理、依法監督”的基本要求,以防治煤礦塵肺病為重點,加強煤礦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基礎建設,全面提高煤礦企業職業健康水平。
3、依法依規,規范落實。
全面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落實關于職業病防治和作業環境職業危害的有關部署和要求,規范職業病危害防治工作。
4、宣傳動員,全員參與。
廣泛開展職業病防治宣傳教育,增強各單位的法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充分發揮職工工會等監督作用。
(三)規劃目標
建立煤礦統一領導、部門協調配合、用人單位負責、規范管理、職工群眾監督的職業病防治工作機制,著力提高職業病綜合防治能力,增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職業病防治意識,改善工作場所作業環境。
——到20xx年,煤礦企業新發塵肺病病例年均增長率控制到5%以內;杜絕重大急性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有效減少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主要急性職業中毒事故,主要慢性職業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職業性放射性疾病。
——到20xx年,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負責人、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達到90%以上,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10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達到90%以上,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率達到70%以上,粉塵、毒物、放射性物質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達到80%以上。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建設項目預評價率達到100%,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100%。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體檢率達到100%,接觸放射線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率達到85%。
——到20xx年,職業病防治能力、應急救援能力不斷提高,管理能力不斷提高。職業病防治監督覆蓋率100%。
——到20xx年,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工傷保險覆蓋率達到100%;職業病患者得到及時救治,各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要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設置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組織、配備專職或兼職專業人員。
二是加強各級管理人員培訓,配備必要的設備,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
三是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采取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職業危害防治管理機構。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為我礦提供服務。
(二)著力抓好職業危害源頭控制
握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濃度或強度,以監測促防治;必要時,委托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檢測與評價。
(三)加強對作業環境中職業危害管理和控制
一是通過優化生產布局和工藝流程,使有害作業和無害作業分開,確保從事無害作業的職工避免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盡可能減少接觸職業危害因素的職工數量。
二是加強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評價與控制,為勞動者提供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要求的工作場所、環境和條件。
三是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場所要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在產生嚴重危害的作業崗位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
四是使用有毒物品作業要依法取得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
五是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設備,制定應急救援預案。
六是要依法如實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確保申報率達到100%。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六
1、高危行業生產經營企業。高危行業一直以來就是安監系統重點監管對象,但是,近幾年來事故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對高危行業的監管將是永恒不變的話題,重點把那些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儲存或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及生產過程生成有毒物品、危險性程度較高、作業條件比較差的行業確定為重點企業進行重點監管。(如化工行業、船舶修造行業、煙花爆竹行業、冶金行業等)。
2、存在重大危險源的生產經營企業。一些企業的工藝技術裝備落后、陳舊、簡陋、自動化水平低,企業負責人產意識薄弱,平時疏于管理,安全經費投入不足,特種設備、壓力容器等不按規定定期檢測,大量使用或者儲存危險物品超過規定的臨界量,生產作業現場條件惡劣,存在安全隱患,存在重大危險源,一但發生事故將會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因此,這類存在重大危險源的企業也要納入重點企業來進行重點監管。
3、事故多發企業。一些企業自認為所屬行業不屬于高危行業的范疇,從而就降低了對安全生產的要求,企業負責人對安全生產工作不聞不問,不按規定為機器設備增加防護裝臵,不為工作人員配備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對企業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及時治理,企業員工不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從而造成企業員工傷亡事故時有發生,這類企業也應納入重點企業的范圍。
1、結合產業結構、行業特點、職業危害程度、往年事故情況等,做好調查摸底工作,確定重點企業,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安全監督檢查和執法監察制度,明確行政執法依據、檢查內容、檢查形式以及檢查重點等,建立健全重點企業的基礎檔案,分析掌握重點企業的安全生產現狀、主要生產工藝裝備情況和事故特點,掌握重點企業安全檢查方法和安全隱患及危險源辨識方法,以滿足安全監管工作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制定日常安全監管的工作思路。
2、對重點企業的安全監管,要以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和保持安全生產行政許可條件為目標,以日常預防性安全監督檢查為主要方式,著力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切實提高安全監督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
1、制定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加強安全監管。安監系統應依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標準要求,加強對重點企業的安全檢查和業務指導,增加對重點企業安全檢查的頻次,并建立重點企業監管檢查臺帳,有針對性地確定監督檢查的內容和方式方法,切忌“走過場”。對于技術性比較高的行業可邀請有關專家進行專業安全檢查。安全生產監督檢查應當嚴肅認真,做好檢查記錄,及時向企業反饋查出的安全問題和事故隱患,對安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隱患,要下達隱患整改指令,實施動態跟蹤、閉環管理,隱患整改完成后進行復查,沒有及時整改的,要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導致發生事故的,要依法追究責任。同時,安監系統要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定期組織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相關職能部門或政府(社區)對重點企業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工作,凝聚執法合力,共同推進企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切實提高企業事故預防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
2、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高企業本質安全度。
(1)督促企業制定完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確保安全生產投入。企業法人要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行業特點和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各項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和各崗位操作規程,并建立考核機制。同時,企業要按照《安全生產法》的有關規定,保證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配備符合標準的設備、設施,為從業人員配備符合國家或行業標準的勞工防護用品,加強職業病的防治。
(2)督促企業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從業人員超過300人的,應當設臵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與其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不足300人的,應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企業法人要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的責任,切實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保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穩步推進。
(3)督促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企業要抓好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以及其他重要工種人員必須做到持證上崗,定期開展“三級教育”,加強新進廠工人特別是流動性比較大的工種和危險崗位人員的安全知識、技能培訓,使其熟悉有關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不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設備,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并對從業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對相關培訓情況及員工的考試成績等要登記建檔備查。同時,必須加強對協作單位及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管理,明確相關方的安全生產責任和義務,做好資質審查和安全培訓,加強工程施工安全監管,將外來施工單位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安全管理落到實處。
(5)督促企業制定安全生產事故處臵的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企業要根據可能發生的事故及危害程度,制定安全生產事故處臵的應急預案和信息報送制度,成立應急救援組織,配備相應的設施,并定期進行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通過演練,要提高企業員工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提高企業對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處臵水平和能力,讓企業員工了解、熟悉并掌握發生事故后的處臵救援程序,同時提高相關協作部門應急救援的協作配合能力。
3、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
近年來,為進一步夯實企業的安全管理基礎,落實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的穩定好轉,國家在冶金、煙花爆竹、磚瓦等行業開展標準化達標建設工作后取得了一定的實效,企業的本質安全度得到不斷提高。在新形勢下,要積極探索安全管理的有效辦法,引入科學的安全理念和先進管理方法,根據各行業特點,深入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達標工作,切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燦爛的青春之花,會在安全的沃土上開得絢麗多姿,也會因事故的肆虐變得淡然無光。展望未來,我們每個人該走的路還很長,肩負的責任也很重。在新形勢、新目標下,我們的一舉一動應當更穩健更成熟。當我們看見紅艷艷的驕陽蓬勃而起,每一個靜止的、運動的生命體都被渲染的蓬勃、美麗。我們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感嘆:生命竟是如此美麗而精彩!然而,有兩個字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如果沒有這兩個字的相拌相依,我們將無法感受和擁有這美好的一切,這就是“安全”!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七
為認真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防范和減少職業危害事故發生,保障職工全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結合公司實際,制定20xx年度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計劃。
一、組織領導
組長:陳志江
成員:趙鑌、陶源發、鄭燁仙、陳曉群
公司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環科,由其具體負責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監管。
二、工作目標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上級安全生產監
督管理部門的具體要求,落實企業職業衛生管理責任主體,督促公司各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各級政府關于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相關部署和具體要求。認真解決職業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通過有效工作,改善生產(工作)場所的作業環境,建立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的長效機制。
三、具體工作
公司各單位在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4、訂立或變更勞動合同時向員工客觀、真實的告知職業危害情況;
9、制定重大突發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
10、購置的職業健康防護用品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具備“三證、一標志”)
11、按規定做好接害崗位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并認真做好記錄。
四、失職問責
2、各接害崗位和相關輔助部門的單位領導,要加大職業
衛生日常工作和現場檢查力度,對存在的隱患或不足限期予以消除。對工作不作為、相互推諉、影響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大局的單位和個人,公司將給予嚴厲處罰。
五、具體要求
1、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是改善生產(工作)環境、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各級領導要端正思想、明確態度,充分認識抓好此項工作的重大意義,通過不懈努力,實現公司年度安全生產奮斗目標。
4、安全監管部門和各基層單位要加大宣傳和教育培訓力度,盡快提高廣大職工對職業危害的認知程度,使廣大職工遠離職業危害。
職業衛生工作計劃有篇八
1、20xx年10月份公司下文成立了職業衛生科,明確了專職管理人員。為礦井職業衛生管理工作走上常態化管理軌道奠定了基礎。
2、根據上級相關文件要求,職業衛生科編制了礦井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晉城粉塵檢測中心對我礦的粉塵含量進行了定期檢測工作。
3、購進了兩臺粉塵采樣儀,儀器在晉城煤礦高新技術服務中心鑒定后到晉城煤礦粉塵檢測中心已經備案。已經具備礦井定期粉塵采樣條件。
4、完成了礦井職業衛生預評價編制工作,現已上報到晉城市煤炭局審核。
5、開始了職業衛生健康監護檔案建檔工作。
6、完成了職業健康體檢及職業病情況匯總上報工作。
1、完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構。
2、完善職業衛生健康監護檔案,做到一人一檔,規范管理。
3、完成職業衛生預評價和安全防護設施專篇的編制及審核報批工作。
4、按時完成職業危害申報工作。
5、按時進行粉塵采樣送檢。
6、按照培訓計劃對職工進行崗前和崗中職業危害防護培訓。
7、及時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和職業病情況匯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