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劉公島研學體會篇一
他們是景仰還是輕蔑,是善意還是惡意,我無從知曉。但我卻清楚地知道,另外的一群的確是不懷好意的美國人,就要駕駛著“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到黃海這片最敏感的海域來了,以其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猛戳中華民族感情上的痛處,狠揭中華民族心頭上的傷疤。
他們不顧我國多次提出的嚴正警告,窮兵黔武、一意孤行,必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后快,執意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讓那些信奉和推行所謂“普世價值”的人,鋒芒在背、惴惴不安。他們陰險狡詐、心懷叵測,首先是分化、西化中國,妄想頤使中國社會失去應有的警惕和對抗的意志;
繼而借反恐之機,在中國周圍排兵布陣,形成戰略合圍,企圖迫使中國,進入為其量身定制的戰略軌道;現在終于在亞洲挑撥離間的同時,以武力相威脅,擺出一副專橫跋扈的姿態,向中國拍門叫板了。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太平洋上不太平。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貫奉行和平友好、互利互惠、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走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
可是美國卻完全不尊重中國的國家利益,他們一方面把中國作為第一假想敵,在國內進行太空戰、網絡戰的軍事準備,始終保持著隱性的戰斗姿態;在國際,則極力武裝中 國的周邊國家,唆使、縱容其屢挑事端,肆意踐踏和侵害中國的主權。
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重大關切上,一方是無休止的緊逼,而另一方已經沒有退路。中國在許多地方已經忍無可忍、讓無可讓。中國不可能因為對方是超級大國,就不敢保衛自己的重大利益。
如果美國天馬行空、拒不收斂,兩國在未來發生沖突乃至戰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實證明,中國要想和平崛起,這是多么艱難、多么復雜、多么不容易啊。
當然,這次“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要到黃海來,也不完全是壞事,他起碼給我們提了兩個醒兒:一是提醒那些對美國心存幻想的善良人們:對話是建立在斗爭基礎之上的,對話并非是唯一的金科玉律和靈丹妙藥,對話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霸權主義所實行的,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當羊真誠的向狼頂禮膜拜時,狼卻為又獲得一頓豐盛的美餐而狂喜。因此,不要指望或可憐巴巴、或聲色俱厲的多說幾遍要尊重中國人的感情,理解中國人的感受,就會得到山姆大叔的同情、諒解和安慰。
試想,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進北京再到朝鮮戰場上的殊死搏斗,帝國主義什么時候理解和尊重過中國人的感情呢?
要知道美國的自由民主只是一件虛假的華麗外套而已,霸權主義才是其本來的面目;要知道美國始終是把中國列為第一假想敵的,必要時不惜以武力打壓中國的振興和發展,是其既定的主張和做法;要知道必須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尤其是準備軍事斗爭,中國的切身利益只能靠堅決的斗爭來捍衛。
解釋和說明是必要的,但不是低聲下氣、懇求哀告;韜光養晦是應該的,但也不是委曲求全、任人宰割。只有豎起自己的戰略旗幟,展開自己的謀篇布局,做到思想上堅持,意志上堅定,行動上堅決。
用事實證明,中國絕不是大而無力、富而不強、言而無為的泥足巨人。惟其如此,才能在國際事務的捭闔博弈中掌握主動權。
這一點,中國老一輩的共產黨人,已經為我們樹立了極其光輝的榜樣。二是提醒我們必須加強海防建設,做好一切軍事斗爭的準備。
世界上早有專家預言:21世紀必定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是世界海洋大國之一,過去有海無防的的歷史,曾造成了沉重的民族災難,現在雖然有防,但是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大。
鍛造一支與履行新形勢下我軍歷史使命的強大人民海軍,的確是迫在眉睫的歷史使命。
況且,人民海軍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戰士絕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獨生子女,少部分人把和平時期的參軍當做轉業后好就業、特別是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跳板,還有個別人的雇傭思想作祟等等,所以害怕戰爭,不愿意參加戰爭。
這是中國的國情,中國的軍情。因此,在加強國防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的同時,加強軍隊的革命化建設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劉公島研學體會篇二
高聳的忠魂碑前,游人云集。有的是瞻仰,有的是憑吊,有的是探尋,有的是獵奇。在目的和神態各不相同的人流中,一群美國人也在那里指指點點,他們時而議論,時而大笑,時而又手舞足蹈。
他們是景仰還是輕蔑,是善意還是惡意,我無從知曉。但我卻清楚地知道,另外的一群的確是不懷好意的美國人,就要駕駛著“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到黃海這片最敏感的海域來了,以其昭然若揭的狼子野心,猛戳中華民族感情上的痛處,狠揭中華民族心頭上的傷疤。
他們不顧我國多次提出的嚴正警告,窮兵黔武、一意孤行,必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后快,執意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
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讓那些信奉和推行所謂“普世價值”的人,鋒芒在背、惴惴不安。他們陰險狡詐、心懷叵測,首先是分化、西化中國,妄想頤使中國社會失去應有的警惕和對抗的意志;
繼而借反恐之機,在中國周圍排兵布陣,形成戰略合圍,企圖迫使中國,進入為其量身定制的戰略軌道;現在終于在亞洲挑撥離間的同時,以武力相威脅,擺出一副專橫跋扈的姿態,向中國拍門叫板了。真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太平洋上不太平。
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一貫奉行和平友好、互利互惠、以鄰為伴、與鄰為善的和平外交政策,走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
可是美國卻完全不尊重中國的國家利益,他們一方面把中國作為第一假想敵,在國內進行太空戰、網絡戰的軍事準備,始終保持著隱性的戰斗姿態;在國際,則極力武裝中 國的周邊國家,唆使、縱容其屢挑事端,肆意踐踏和侵害中國的主權。
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重大關切上,一方是無休止的緊逼,而另一方已經沒有退路。中國在許多地方已經忍無可忍、讓無可讓。中國不可能因為對方是超級大國,就不敢保衛自己的重大利益。
如果美國天馬行空、拒不收斂,兩國在未來發生沖突乃至戰爭,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實證明,中國要想和平崛起,這是多么艱難、多么復雜、多么不容易啊。
當然,這次“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要到黃海來,也不完全是壞事,他起碼給我們提了兩個醒兒:一是提醒那些對美國心存幻想的善良人們:對話是建立在斗爭基礎之上的,對話并非是唯一的金科玉律和靈丹妙藥,對話不能解決一切問題。
霸權主義所實行的,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當羊真誠的向狼頂禮膜拜時,狼卻為又獲得一頓豐盛的美餐而狂喜。因此,不要指望或可憐巴巴、或聲色俱厲的多說幾遍要尊重中國人的感情,理解中國人的感受,就會得到山姆大叔的同情、諒解和安慰。
試想,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進北京再到朝鮮戰場上的殊死搏斗,帝國主義什么時候理解和尊重過中國人的感情呢?
要知道美國的自由民主只是一件虛假的華麗外套而已,霸權主義才是其本來的面目;要知道美國始終是把中國列為第一假想敵的,必要時不惜以武力打壓中國的振興和發展,是其既定的主張和做法;要知道必須丟掉幻想,準備斗爭,尤其是準備軍事斗爭,中國的切身利益只能靠堅決的斗爭來捍衛。
解釋和說明是必要的,但不是低聲下氣、懇求哀告;韜光養晦是應該的,但也不是委曲求全、任人宰割。只有豎起自己的戰略旗幟,展開自己的謀篇布局,做到思想上堅持,意志上堅定,行動上堅決。
用事實證明,中國絕不是大而無力、富而不強、言而無為的泥足巨人。惟其如此,才能在國際事務的捭闔博弈中掌握主動權。
這一點,中國老一輩的共產黨人,已經為我們樹立了極其光輝的榜樣。二是提醒我們必須加強海防建設,做好一切軍事斗爭的準備。
世界上早有專家預言:21世紀必定是海洋的世紀。我國是世界海洋大國之一,過去有海無防的的歷史,曾造成了沉重的民族災難,現在雖然有防,但是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大。
鍛造一支與履行新形勢下我軍歷史使命的強大人民海軍,的確是迫在眉睫的歷史使命。
況且,人民海軍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戰士絕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獨生子女,少部分人把和平時期的參軍當做轉業后好就業、特別是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跳板,還有個別人的雇傭思想作祟等等,所以害怕戰爭,不愿意參加戰爭。
這是中國的國情,中國的軍情。因此,在加強國防現代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的同時,加強軍隊的革命化建設是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劉公島研學體會篇三
在我國6000多座島嶼中,劉公島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一座。
每次到威海來,無論春夏秋冬,只要能抽出一點時間,總要上劉公島轉一轉,這倒不完全是為了去那里欣賞世所罕見的千年鯨骨、國內僅有的青銅水琴、彩玉精琢的巨幅壁畫、如夢似幻的海市蜃樓、神秘莫測的東海龍宮、別具洞天的海島風光。
而是為了探望長眠在那里已經一個多世紀,在甲午戰爭中奮勇殺敵,血灑海疆,為保衛祖國神圣的領土主權,譜寫了絢麗篇章的那些可歌可泣、感人至深、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們。
為的是在麻井子船塢幫他們保養保養戰艦;在旗頂山炮臺幫他們擦拭擦拭大炮;在龍潭幫他們洗一洗滿身的征塵;在神龜石陪他們放松的散散步;在黑魚咀請他們開心的品品鮮魚;在忠魂碑前與他們拉拉話,排遣排遣百年孤寂和對家鄉、對父母、對妻子兒女、對所有親人的永久思念與企盼……
這次再到劉公島來,正好趕上了“晴日暖風生麥氣”、“千里鶯啼綠映紅”的季節,同時也趕上了“胡星曜精芒”、“天狼窺紫宸”的日子。
美韓近期欲在令中華民族傷痕累累、刻骨銘心的黃海海域,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并有“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參加。
美國雖然聲稱此舉是為了威懾朝鮮而并不針對中國,但誰都知道這是玩的項莊舞劍的把戲。且不說“華盛頓號”航母具有很強的偵察預警能力,但就其10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就足以覆蓋我國的華北、遼東的絕大部分地區。對此事件,政府重視,軍方義憤,世界關注,國人憂心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島上的所有炮臺,現在已全部辟做了旅游景點。在溫暖明媚的陽光下,在蔚藍青碧的籠罩中,澎湃著濤聲的蒼松翠柏,流淌著嫩綠的萋萋芳草,曼舞著蜂蝶的美麗鮮花,飛翔著歌聲的活潑小鳥……
這一切都緊緊圍繞、簇擁著那斑駁的大炮,迎接著來自地北天南、風韻各異、熙熙攘攘、神采飛揚的游客。導游員眉飛色舞、一身的輕松;解說員妙語連珠,一臉的愜意。還時不時的插科打諢,以博得游客的笑聲。
而我,望著那靜靜昂首、滿腔烈火、沉默中蘊藏著萬語千言的大炮,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遙想那年甲午,也是這個艷陽高照、草木繁華的時節,也是這個萬頃碧濤、煙波浩渺的黃海,空中卻是寒流滾滾、戰云密布,海面卻是艦鳴炮吼,烽火連天。
日本國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突然襲擊、侵我海疆。一場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民族的獨立和尊嚴的反侵略戰爭,打的是何等嚴酷,何等慘烈。電嘯雷怒、濤掀浪滾,硝煙彌漫、彈片橫飛。壯士怒發沖冠,英雄憤懷激烈。
直殺到志遠艦沉淵,鄧世昌溺水殉國;定遠艦自爆,劉步蟾飲彈成仁。他們骨亮滄波,血染碧澤,笑傲豺虎,視死如歸。他們敗的英勇,死的壯烈,浩氣感天地,凜然萬古存。然而,在英勇、在悲壯的失敗,畢竟是失敗。
甲午海戰后,日本國獲戰利品價值一億多日元,獲中國的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白銀,徹底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一躍成為亞洲的暴發戶和最大的強國。
而中國卻因此賠款割地,財富外流,財政破產,舉債度日,國勢頹廢,自信泯滅。帝國主義瓜分狂潮的席卷,晚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腐敗,致使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一陣海風吹來,清涼濕潤,在淡淡的咸味中,讓人品出一絲苦澀。
島上山巒疊翠,峰嶺起伏,鳥語花香,景色優美。“龍柏三兄弟”依然郁郁蔥蔥,劉公泉依然清流汨汨,劉公廟依然香煙裊裊,唯獨宏偉高大的北洋水師提督署,卻少了往日的肅穆威嚴,多了今天的嬉戲熱鬧。
劉公島,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露出振興中華曙光的地方。當年北洋水師在這里宣告正式成立時,威嚴的海軍公署、威風的海軍將領、威猛的水兵隊伍、威武的艦船編隊,雄赳赳的紅衣大炮,虎生生的水師學堂學員。劍吼長風,龍旗如云……
國人欣喜、遐思、慰藉,以為萬里海疆從此永保太平,以為中華民族從此走向復興。劉公島,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讓中華民族蒙受奇恥大辱的地方。甲午一戰,日本侵略軍登上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
北洋水師在家門口折戟沉沙、全軍覆沒;日本兵血洗旅順,慘絕人寰;李鴻章馬關簽約,卑躬屈膝……國人悲愴、怨憤、哀嘆,從此,中國走向了衰敗沒落,中國人民墜入了黑暗的深淵;
從此,也徹底改變了亞洲的格局,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進程。這一片黃海、這一座劉公島,也就必然成了中華民族感情上長期的痛、心頭上永久的傷。
劉公島研學體會篇四
在我國6000多座島嶼中,劉公島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一座。
每次到威海來,無論春夏秋冬,只要能抽出一點時間,總要上劉公島轉一轉,這倒不完全是為了去那里欣賞世所罕見的千年鯨骨、國內僅有的青銅水琴、彩玉精琢的巨幅壁畫、如夢似幻的海市蜃樓、神秘莫測的東海龍宮、別具洞天的海島風光。
而是為了探望長眠在那里已經一個多世紀,在甲午戰爭中奮勇殺敵,血灑海疆,為保衛祖國神圣的領土主權,譜寫了絢麗篇章的那些可歌可泣、感人至深、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們。
為的是在麻井子船塢幫他們保養保養戰艦;在旗頂山炮臺幫他們擦拭擦拭大炮;在龍潭幫他們洗一洗滿身的征塵;在神龜石陪他們放松的散散步;在黑魚咀請他們開心的品品鮮魚;在忠魂碑前與他們拉拉話,排遣排遣百年孤寂和對家鄉、對父母、對妻子兒女、對所有親人的永久思念與企盼……
這次再到劉公島來,正好趕上了“晴日暖風生麥氣”、“千里鶯啼綠映紅”的季節,同時也趕上了“胡星曜精芒”、“天狼窺紫宸”的日子。
美韓近期欲在令中華民族傷痕累累、刻骨銘心的黃海海域,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并有“喬治·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參加。
美國雖然聲稱此舉是為了威懾朝鮮而并不針對中國,但誰都知道這是玩的項莊舞劍的把戲。且不說“華盛頓號”航母具有很強的偵察預警能力,但就其1000多公里的作戰半徑,就足以覆蓋我國的華北、遼東的絕大部分地區。對此事件,政府重視,軍方義憤,世界關注,國人憂心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島上的所有炮臺,現在已全部辟做了旅游景點。在溫暖明媚的陽光下,在蔚藍青碧的籠罩中,澎湃著濤聲的蒼松翠柏,流淌著嫩綠的萋萋芳草,曼舞著蜂蝶的美麗鮮花,飛翔著歌聲的活潑小鳥……
這一切都緊緊圍繞、簇擁著那斑駁的大炮,迎接著來自地北天南、風韻各異、熙熙攘攘、神采飛揚的游客。導游員眉飛色舞、一身的輕松;解說員妙語連珠,一臉的愜意。還時不時的插科打諢,以博得游客的笑聲。
而我,望著那靜靜昂首、滿腔烈火、沉默中蘊藏著萬語千言的大炮,卻怎么也笑不出來。
遙想那年甲午,也是這個艷陽高照、草木繁華的時節,也是這個萬頃碧濤、煙波浩渺的黃海,空中卻是寒流滾滾、戰云密布,海面卻是艦鳴炮吼,烽火連天。
日本國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突然襲擊、侵我海疆。一場保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衛民族的獨立和尊嚴的反侵略戰爭,打的是何等嚴酷,何等慘烈。電嘯雷怒、濤掀浪滾,硝煙彌漫、彈片橫飛。壯士怒發沖冠,英雄憤懷激烈。
直殺到志遠艦沉淵,鄧世昌溺水殉國;定遠艦自爆,劉步蟾飲彈成仁。他們骨亮滄波,血染碧澤,笑傲豺虎,視死如歸。他們敗的英勇,死的壯烈,浩氣感天地,凜然萬古存。然而,在英勇、在悲壯的失敗,畢竟是失敗。
甲午海戰后,日本國獲戰利品價值一億多日元,獲中國的戰爭賠款二億三千萬兩白銀,徹底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一躍成為亞洲的暴發戶和最大的強國。
而中國卻因此賠款割地,財富外流,財政破產,舉債度日,國勢頹廢,自信泯滅。帝國主義瓜分狂潮的席卷,晚清政府的昏庸、無能、腐敗,致使中國完全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
一陣海風吹來,清涼濕潤,在淡淡的咸味中,讓人品出一絲苦澀。
島上山巒疊翠,峰嶺起伏,鳥語花香,景色優美。“龍柏三兄弟”依然郁郁蔥蔥,劉公泉依然清流汨汨,劉公廟依然香煙裊裊,唯獨宏偉高大的北洋水師提督署,卻少了往日的肅穆威嚴,多了今天的嬉戲熱鬧。
劉公島,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露出振興中華曙光的地方。當年北洋水師在這里宣告正式成立時,威嚴的海軍公署、威風的海軍將領、威猛的水兵隊伍、威武的艦船編隊,雄赳赳的紅衣大炮,虎生生的水師學堂學員。劍吼長風,龍旗如云……
國人欣喜、遐思、慰藉,以為萬里海疆從此永保太平,以為中華民族從此走向復興。劉公島,這個在中國近代史上,曾經讓中華民族蒙受奇恥大辱的地方。甲午一戰,日本侵略軍登上劉公島,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
北洋水師在家門口折戟沉沙、全軍覆沒;日本兵血洗旅順,慘絕人寰;李鴻章馬關簽約,卑躬屈膝……國人悲愴、怨憤、哀嘆,從此,中國走向了衰敗沒落,中國人民墜入了黑暗的深淵;
從此,也徹底改變了亞洲的格局,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歷史進程。這一片黃海、這一座劉公島,也就必然成了中華民族感情上長期的痛、心頭上永久的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