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報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校本研修工作總結報告篇一
我們結合學校教師及教學實際情況,以校本研訓專題 優化教學課堂導入設計為中心,組織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旨在提高教師教學及研究能力。
1.集體備課。由于學校各科任老師人數較少,現將各組重新整合為文科教研組和理科教研組兩大組。兩組教師各自進行集體備課。教師結合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確定研究主題,利用集備時間共同研究備課,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策略,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研討教學中的困惑,存在的問題及目標的價值取向等,提高教師們的專業水平,提升我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公開課。每位開課老師的課雖然不很成熟,也有缺點,但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有可以借鑒、學習的地方,有較大的進步。這樣的活動,既為老師們提供了教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潘伶俐老師和徐雙雙老師分別開出了多節縣級公開課。
3.評課議課。教研組組織科任教師通過 觀課、議課 ,突出學科特點,體現教學方法,相互學習,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次的評課議課要求每位老師發言,結合設計闡述自己的理念,反思創設生動的情境,優化課堂教學導入。此活動不僅打破了老師以往"閉門造車"的現狀,也提高了教師的聽評課能力,更提高了教師研課、上課能力,極大的推動了青年教師的成長。
4.片內共同研討。本學年學校開展了基于課堂觀察的xx英語教研活動. 此次活動在xx副主任親自指導下,形成主題式“課堂觀察”模式,英語組雖然人不多,但通過聯片活動,全體教師就形成一個共同體,他們從確定研究主題到備課,從磨課到上課,到最后課堂展示,大家全程都要參與。這樣的模式,基于課堂觀察,立足生本,不僅提高了教師校本研訓的積極性,同時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發展,提升教學質量,也為小學校上課難,難上課提供了操作模式。
(二)扎實開展培訓活動
在教師培訓工作中,學校給予了人力、物力上的大力支持,我們主要從基本功培訓、專題培訓、師徒結對、專業引領幾方面,采取集中培訓與教師自主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工作。
1.強化基本功訓練。我們組織40歲以下的教師進行粉筆字、鋼筆字、朗誦練功,通過兩個月的練習,青年教師的書寫已經有了明顯的提高,已初見成效。學校組織開展了 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推出一名優勝者吳帆老師參加了縣教師基本技能比賽,并獲得可喜成績。
2.讀書活動。我們為本次研訓方案的實施特地布置了任務:自選一本有關教育教學的書。并做讀書筆記。為這次的研訓主題作充分的準備。讀書已成為生活習慣、生活需要。伴隨著一系列讀書活動的開展,教師們已養成了每天閱讀的生活習慣,把讀書當做一種生活樂趣,當作一種生活需要。每位教師在閱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的基礎上開始走進古今中外名篇名著,汲取各種營養,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為把自己打造成智慧型教師不斷努力,積極進取。我們始終堅持讓教師多閱讀教育名著、多觀看名師視頻,并寫好自學筆記。學年初定下讀書數目,學年末上交一篇讀書心得。
3.注重青年教師的培養。我們在常規教學的各個方面去關注青年教師,我們將青年教師與名師、骨干教師結對子,師傅們言傳身教,手把手指導。同時將這些青年教師派出去學習,開拓視野,以專業培訓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為主要手段,幫助青年教師盡快適應工作崗位,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4.專題培訓。這一學年,學校還針對老師的各個方面制定了多項專題培訓。xx老師的《如何制作優秀的微課》,xx老師的《三筆字培訓》,xx老師的《作文評價》,xx老師《做一個幸福的教師》,xx老師的《如何撰寫教育論文》,以及xx老師的班主任培訓等,這些,無一不讓老師們受益匪淺。
5.走出校門,學習實踐 雙結合 。外出培訓是教師開闊眼界、提升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學校歷來非常重視和支持教師外出培訓。我們主要采取 借腦充電 的方式,參加外出培訓的老師回來后向全體教師做學習匯報,采取專題講座、經驗交流、上匯報課等形式傳授 真經 。從而達到了 一人充電,共享光明的效果。本學年和暑假期間,我校教師積極參加省級指令性培訓和自主選課培訓。多人次參加市、縣各級各類培訓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