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夜夜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91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91在线电影-免费a网址-免费v片网站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15篇)

2023年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30 16:45:45
2023年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15篇)
時間:2023-03-30 16:45:45     小編:zdfb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一

本章學習重難點

【本章重點】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能夠根據具體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組.

【本章難點】列方程組解應用性的實際問題.

【學習本章應注意的問題】

在復習解一元一次方程時,明確一元一次方程化簡變形的原理,類比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同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要認真體會消元轉化的思想原理,在學習用方程組解決突際問題時,要積極探究,多多思考,正確設未知數,列出恰當的方程組,從而解決實際問題.

中考透視

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題目中,單獨知識點考查類題目及多知識點綜合考查類題目經常出現,在實際應用題及開放題中大量出現.所以在學習本章內容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其他相應的知識與方法,本章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圍繞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命題,能根據具體問題的數量關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體會方程是描述現實世界的一個有效模型,并根據具體問題的實際意義用觀察、體驗等手段檢驗結果是否合理.考試題型以選擇題、填空題、應用題、開放題以及綜合題為主,高、中、低檔難度的題目均有出現,占4~7分.

知識網絡結構圖

專題總結及應用

專題1 運用某些概念列方程求解

【專題解讀】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二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數的指數是一個字母或關于字母的代數式,讓我們求字母的值,這時巧用定義,可簡便地解決這類問題

例1 若 =0,是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則a=_______,b=_______.

分析 依題意,得 解得

答案:

【解題策略】準確地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定義是解此題的關鍵.

專題2 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專題解讀】方程組是描述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城市規劃及國防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關鍵是尋找相等關系,尋找相等關系應以下兩方面入手;(1)仔細審題,尋找關鍵詞語;(2)采用畫圖、列表等方法挖掘相等關系.

例2 一項工程甲單獨做需12天完成,乙單獨做需18天完成,計劃甲先做若干后離去,再由乙完成,實際上甲只做了計劃時間的一半因事離去,然后由乙單獨承擔,而乙完成任務的時間恰好是計劃時間的2倍,則原計劃甲、乙各做多少天?

分析 由甲、乙單獨完成所需的時間可以看出甲、乙兩人的工作效率,設總工作量為1,則甲每天完成 ,乙每天完成 .

解:設原計劃甲做x天,乙做y天,則有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原計劃甲做8天,乙做6天.

【解題策略】若總工作量沒有具體給出,可以設總工作量為單位1,然后由時間算出工作效率,最后利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列出方程.

專題3 反復運用加減法解方程組

【專題解讀】反復運用加減法可使系數較大的方程組轉化成系數較小的方程組,達到簡化計算的目的.

例3 解方程組

分析 當方程組中未知數的系數和常數項較大時,注意觀察其特點,不要盲目地利用加減法或代入法進行消元,可利用反復相加或相減得到系數較小的方程組,再求解.

解:由①-②,得x-y=1,③

由①+②,得x+y=5,④

將③④聯立,得

解得 即原方程組的解為

【解題策略】此方程組屬于 型,其中| - |=k|a-b|, + =m|a+b|,k,m為整數.因此這樣的方程組通過相加和相減可得到 型方程組,顯然后一個方程組容易求解.

專題4 整體代入法解方程組

【專題解讀】結合方程組的形式加以分析,對于用一般代入法和加減法求解比較繁瑣的方程組,靈活靈用整體代入法解題更加簡單.

例4 解方程組

分析 此方程組中,每個方程都缺少一個未知數,且所缺少的未知數又都不相同,每個未知數的系數都是1,這樣的方程組若一一消元很麻煩,可考慮整體相加、整體代入的方法.

解:①+②+③+④,得3(x+y+z+m)=51,

即x+y+z+m=17,⑤

⑤-①,得m=9,⑤-②,得z=5.

⑤-③,得y=3,⑤-④,得x=0.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專題5 巧解連比型多元方程組

【專題解讀】連比型多元方程組通常采用設輔助未知數的方法來求解.

例5 解方程組

解:設 ,

則x+y=2k,t+x=3k,y+t=4k,

三式相加,得x+y+t= ,

將x+y+t= 代入②,得 =27,

所以k=6,所以

②-⑤,得x=3,②-④,得y=9,②-③,得t=15.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專題6 轉化思想

【專題解讀】對于直接解答有難度或較陌生的題型,可以根據條件,將其轉化成易于解答或比較常見的題型.

例6 二元一次方程x+y=7的非負整數解有 ( )

a.6個

b.7個

c.8個

d.無數個

分析 將原方程化為y=7-x,因為是非負整數解,所以x只能取0,1,2,3,4,5,6,7,與之對應的y為7,6,5,4,3,2,1,0,所以共有8個非負整數解.故選c.

【解題策略】對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時,往往需要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出另一個未知數,從而將求方程的解的問題轉化為求代數式的值的問題.

專題7 消元思想

【專題解讀】 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思想即為消元思想.

例7 解方程組

分析 解三元一次方程組可類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代入法和加減法,關鍵是消元,把三元變為二元,再化二元為一元,進而求解.

解法1:由③得z=2x+2y-3.④

把④代入①,得3x+4y+2x+2y-3=14,

即5x+6y=17.⑤

把④代入②,得x+5y+2(2x+2y-3)=17,

即5x+9y=23.⑥

由⑤⑥組成二元一次方程組 解得

把x=1,y=2代入④,得z=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解法2:由①+③,得5x+6y=17.⑦

由②+③2,得5x+9y=23.⑧

同解法1可求得原方程組的解為

解法3:由②+③-①,得3y=6,所以y=2.

把y=2分別代入①和③,得 解得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為

【解題策略】消元是解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將復雜問題簡單化的一種化歸思想,其目的

是將多元的方程組逐步轉化為一元的方程,即三元 二元 一元.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二

1.使學生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理解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體現的“化未知為已知”,“變陌生為熟悉”的化歸思想方法;

3.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逐步滲透樸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重點: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難點: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1.誰能造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為什么你造的方程組是二元一次方程組?

2.誰能知道上述方程組(指學生提出的方程組)的解是什么?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3.上節課我們提出了雞兔同籠問題:(投影)一個農民有若干只雞和兔子,它們共有50個頭和140只腳,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設農民有x只雞,y只兔,則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組

對于列出的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我們如何求出它的解呢?(學生思考)教師引導并提出問題:若設有x只雞,則兔子就有(50-x)只,依題意,得2x+4(50-x)= 140從而可解得,x=30,50-x=20,使問題得解.

問題:從上面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過程中,你能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串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找出它的解法) (1)在一元一次方程解法中,列方程時所用的等量關系是什么?(2)該等量關系中,雞數與兔子數的表達式分別含有幾個未知數?(3)前述方程組中方程②所表示的等量關系與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等量關系是否相同?

(4)能否由方程組中的方程②求解該問題呢?

(5)怎樣使方程②中含有的兩個未知數變為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呢?(以上問題,要求學生獨立思考,想出消元的方法)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作出講解.

由方程①可得y=50-x③,即兔子數y用雞數x的代數式50-x表示,由于方程②中的y與方程①中的y都表示兔子的只數,故可以把方程②中的y用(50-x)來代換,即把方程③代入方程②中,得2x+4(50-x)=140,解得x=30.

將x=30代入方程③,得y=20.

即雞有30只,兔有20只.

本節課,我們來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

二、講授新課例1解方程組

分析:若此方程組有解,則這兩個方程中同一個未知數就應取相同的值.因此,方程②中的y就可用方程①中的表示y的代數式來代替.解:把①代入②,得3x+2(1-x)=5,3x+2-2x=5,所以x=3.把x=3代入①,得y=-2.

(本題應以教師講解為主,并板書,同時教師在最后應提醒學生,與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樣,要判斷運算的結果是否正確,需檢驗.其方法是將所求得的一對未知數的值分別代入原方程組里的每一個方程中,看看方程的左、右兩邊是否相等.檢驗可以口算,也可以在草稿紙上驗算)教師講解完例1后,結合板書,就本題解法及步驟提出以下問題:1.方程①代入哪一個方程?其目的是什么?2.為什么能代入?

3.只求出一個未知數的值,方程組解完了嗎?

4.把已求出的未知數的值,代入哪個方程來求另一個未知數的值較簡便?在學生回答完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教師指出:這種通過代入消去一個未知數,使二元方程轉化為一元方程,從而方程組得以求解的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例2解方程組

分析:例1是用y=1-x直接代入②的.例2的兩個方程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即用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未知數),所以不能直接代入.為此,我們需要想辦法創造條件,把一個方程變形為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y(或含y的代數式表示x).那么選用哪個方程變形較簡便呢?通過觀察,發現方程②中x的系數為1,因此,可先將方程②變形,用含有y的代數式表示x,再代入方程①求解.解:由②,得x=8-3y,③把③代入①,得(問:能否代入②中?)

2(8-3y)+5y=-21,-y=-37,所以y=37.

(問:本題解完了嗎?把y=37代入哪個方程求x較簡單?)把y=37代入③,得x= 8-3×37,所以x=-103.

(本題可由一名學生口述,教師板書完成)

三、課堂練習(投影)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組:

四、師生共同小結

在與學生共同回顧了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著重指出,因為方程組在有解的前提下,兩個方程中同一個未知數所表示的是同一個數值,故可以用它的等量代換,即使“代入”成為可能.而代入的目的就是為了消元,使二元方程轉化為一元方程,從而使問題最終得到解決.

五、作業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組:

5.x+3y=3x+2y=7.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三

1.會用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能根據方程組的特點,適當選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3.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消元方法,經歷從“二元”到“一元”的轉化過程,體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化“未知”為“已知”的“轉化”的思想方法.

加減消元法的理解與掌握

加減消元法的靈活運用

引導探索法,學生討論交流

買3瓶蘋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要23元,買5瓶蘋果汁和2瓶橙汁共需33元,每瓶蘋果汁和每瓶橙汁售價各是多少?

設蘋果汁、橙汁單價為x元,y元.

我們可以列出方程3x+2y=23

5x+2y=33

問:如何解這個方程組?

活動一:1、上面“情境創設”中的方程,除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以外,還有其他方法求解嗎?

2、這些方法與代入消元法有何異同?

3、這個方程組有何特點?

解法一: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式得③

把③式代入②式

33

解這個方程得:y=4

把y=4代入③式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5

y=4

解法二:3x+2y=23①

5x+2y=33②

由①—②式:

3x+2y-(5x+2y)=23-33

3x-5x=-10

解這個方程得:x=5

把x=5代入①式,

3×5+2y=23

解這個方程得y=4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5

y=4

把方程組的兩個方程(或先作適當變形)相加或相減,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這種解方程組的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eliminationbyadditionorsubtraction),簡稱加減法.

例1.解方程組x+2y=1①

3x-2y=5②

解:①+②得,4x=6

將代入①,得

解這個方程得: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鞏固練習(一):練一練1.(1)

例2.解方程組5x-2y=4①

2x-3y=-5②

解:①×3,得

15x-6y=12③

②×3,得

4x-6y=-10④

③—④,得:

11x=22

解這個方程得x=2

將x=2代入①,得

5×2-2y=4

解這個方程得:y=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x=2

y=3

鞏固練習(二):練一練1.(2)(3)(4)2.

解方程組:

1、掌握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靈活選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習題10.31.(3)(4)2.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四

①使學生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與一次函數的關系。

②能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操作,力圖提示出方程與圖象之間的關系,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組圖象解法,同時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提示出方程和圖象之間的對應關系,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

2、能根據一次函數的圖象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近似解。

經歷觀察、思考、操作、探究、交流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并體會方程和函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即數形結合思想。

師:請同學們思考,我們已經學過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有哪些?

生: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

師:請你猜測還有其他的解法嗎?

生:(小聲議論,有人提出圖象解法)

師:看來的同學似乎已經提前做了預習工作,很好!那么對于課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你想提什么問題?

生:二元一次方程組怎么會有圖象?它的圖象應該怎樣畫?

生: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怎么做?

師:同學們都問得很好!那你有喜歡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嗎?

生:(比較害羞)

師:看來大家比較害羞,那么請大家把各自喜歡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留在心里。讓我們帶著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從二元一次方程開始今天的學習。

判斷上面幾組解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生:和不是,其余各組均是方程的解。

師:請在學案上的直角坐標系中先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再標出以上述的方程的解中為橫坐標,為縱坐標的點,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與一次函數圖象上的點有什么關系?

師:教材在《四邊形》這一章《引言》里有這樣一句話:把一個長方形折疊就可以得到一個正方形。現在請同學們拿出一個長方形紙條,按動畫所示進行折疊處理。

師: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正方形。下面請同學們拿出三角板(刻度尺)和圓規,我們來研究正方形的幾何性質—邊、角以及對角線之間的關系。請大家測量各邊的長度、各角的大小、對角線的長度以及對角線交點到各頂點的長度。

鼓勵學生將測量結果與鄰近同學進行比較,找出共同點。

找一兩個學生表述其結論,表述是要注意糾正其語言的規范性。

師:這些性質里那些是矩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矩形性質。]

師:同樣在這些性質里尋找屬于菱形的性質。

[學生活動;尋找菱形性質。]

師:這說明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質。

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師:根據這些性質,我們能不能給正方形下一個定義?怎么樣給正方形下一個準確的定義?

師:請同學們回想矩形與菱形的定義,可以根據矩形與菱形的定義類似的給出正方形的定義。

學生應能夠向出十種左右的定義方式,其余作相應鼓勵,把以下三種板書:

“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學生活動:討論這三個定義正確不正確?三個定義之間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這出教材中采用的是第三種定義方式。]

師:根據定義,我們把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它們之間的關系梳理一下。

生:我發現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相對應的一次函數圖象上的點的坐標。

師:很好!反過來,請問:一次函數圖象上的點的坐標是否是與其相對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呢?

生:是的。并且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中的、的值就是相對應的一次函數圖象上點的橫、縱坐標的值。

師:非常好!那下面的題目你會解嗎?

(學生讀題)題目:方程有一個解是,則一次函數的圖象上必有一個點的坐標為______.

生:(2,1)

(學生讀題)題目:一次函數的圖象上有一個點的坐標為(3,2),則方程必有一個解是_________.

生:

師:你能把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轉化成相應的一次函數嗎?

(學生讀題)把下列二元一次方程轉化成的形式:

(1)(2)

生:第(1)題利用移項,得到,所以

第(2)題利用移項,得到,兩邊同時除以2,所以

師:如果將和組成二元一次方程組,你能用代入消元法或者加減消元法求出它的解嗎?

生:能,我算出

師:很好!你能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畫出一次函數與的圖象嗎?

生:可以。(動手在學案上畫圖)

師:觀察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這兩條直線相交,并且交點坐標是(2,1)。

師:通過以上活動,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生:我發現剛剛求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剛好就是一次函數與的圖象的交點坐標(2,1)。

師:很好!你能抽象成一般的結論嗎?

生:如果兩個一次函數的圖象有一個交點,那么交點的坐標就是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師:非常好!用一次函數的圖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

師:你能學以致用嗎?

y=2x-5

y=-x+1

題目:如圖,方程組的解是___________.

生:根據圖象可知:一次函數與的圖象的交點是(2,-1),因此,方程組的解是。

師:回答得真棒!

例題:利用一次函數的圖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師:請大家在學案的做中感悟欄內上大膽地寫出解題過程。

生:(投影展示解題過程)略。

師:很好!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老師準備的解題過程(略)

師:你能就此歸納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的一般步驟嗎?

生:先將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方程化成相應的一次函數,然后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找出它們的交點坐標,就可以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師:非常好!我們可以用12個字的口訣來記住剛才同學的步驟:變函數,畫圖象,找交點,寫結論。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在學案上的鞏固強化欄內利用圖象解法求出你心里埋你所喜歡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生:(各自動手操作,教師展示學生求解過程)

師:觀察你作的圖象,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我發現有些一次函數圖象的交點比較容易看出來,而有些一次函數圖象的交點不容易看出來是多少。

師:是的,所以在這里老師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用圖象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組的解得到的是近似解。

師:請大家比較一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代數解法——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相比,那種方法簡單一些?

生: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簡單。

師: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既不比代數解法簡單,且得到的解又是近似的,為什么我們還要學習這種解法呢?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讓我們學會從多種角度思考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二是說明了“數”與“形”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密切聯系,有時我們要從“數”的角度去考慮“形”的問題,有時我們又要從“形”的角度去考慮“數”的問題,這里是從“形”的角度來考慮“數”的問題;三是為了以后進一步學習的需要。

師:看來大家都很愛動腦筋,那么接下來我們將例題加以變化。

題目:用圖象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兩條直線相交于點(2,-4),求一次函數的關系式。

師:請一位同學來分析一下。

生:由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2,-4)可知,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就是,把代入到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可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數的關系式為。

師:非常好!

師:再請同學們思考,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成的一次函數的圖象沒有交點,那么所對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什么呢?

生:我想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成的一次函數的圖象沒有交點,那么所對應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應該無解。

題目:不畫函數的圖象,判斷下列兩條直線是否有交點?它們的位置關系如何?每組一次函數中的有什么關系?

(1)與;

(2)與

師:你會怎樣分析這道題?

生:我們只要求解一下由這兩個一次函數所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的情況就可以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如果方程組有解,那么相應的兩條直線就是相交,如果方程組無解,那么相應的兩條直線就是平行的位置關系。

師:很好!抽象成一般結論怎樣敘述?

生:對于直線與,當時,兩直線平行;當時,兩直線相交。

題目:利用一次函數的圖象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問:(1)這兩條直線有什么特殊的位置關系?

(2)這兩個一次函數的有何特殊的關系?

(3)由此,你能得出怎樣的結論?

師:哪位同學來嘗試一下?

生:(1)這兩條直線是垂直的位置關系;

(2)這兩個一次函數的相乘的結果等于-1;

(3)仿照剛才的結論,我得出的結論是:對于直線與,當時,兩直線垂直。

師:太棒了!那下面的這一題你會做嗎?

題目:已知直線和直線

(1)若,求的值;

(2)若,求垂足的坐標。

師:誰來試一下?

生:由前面的結論我們可以得出,如果,則,解得:;如果,則,解得,將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組,可得,求出方程組的解就可以得出垂足的坐標。

師:請你根據這節課中的例題(或習題)在學案中編(或出)一道題。看誰出的題新穎、精妙!

生:(暢所欲言,踴躍嘗試)

師:(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2)你還存在哪些疑問?

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總結)

本節課的兩個知識點: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對于學生來說都是難點。就本節課而言,前者較為重要,后者難度較大。確定本節課的重點為前者,是因為學生必須首先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在數與形兩方面的聯系,在此基礎上才能解決好后面的難點。在重難點的處理上,為了解決學生對重點的理解,用一組二元一次方程組串起一節課,加以變式,既使得學生理解了重點內容,又為后面的難點突破留下了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本節課的教學,主要以問題為線索,注重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認真操作、分組討論、合作交流、師生互動,這對本節課的重難點的突破還是有效的,同時也體現了新課改提倡的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培養。另外,對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判斷直線的位置關系作為補充,滲透數形結合思想,也對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又一方面體現。

這節課以“回顧、先思”為先導,以“操作、思考”為手段,以“數、形結合”為要求,以“引導探究,變式拓寬”為主線,從舊知引入,自然過渡、不落痕跡。首先提出學生所熟知的二元一次方程并討論其解的情況,為后面探究二元一次方程與一次函數之間的關系作了必要的準備,結構安排自然、緊湊。在操作中,提出問題、深化認識。一切知識來自于實踐。只有實踐,才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只有實踐,才能把握知識、深化認識。先讓學生畫出一次函數的圖象,在畫圖的過程中發現:“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象上。”在應用結論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時,也是在操作中來發現問題。這樣,就給了學生充分體驗、自主探索知識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找到了快樂,深化了認識。以能力培養為核心,引導探究為主線,數、形結合為要求。能力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新課程關注的焦點。能力培養是以自主探究為平臺。“自主”不是一盤散沙,“探究”不是漫無邊際。要提高探究的質量和效益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為達到這一目的,教案中設計了“探究導學”、“例題變式”、“例題再探”、“學會創新”和“拓展提升”。新課程理念指出:教師是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者。這就要求我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認真研究教材,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此基礎上,設計出既體現課程精神,又適合本班學生實際的教學案例。本節課前半部分時間有些慢,后半部分例題再探和學會創新時間不夠。建議有針對性的學生板演多一點,進一步加強雙基的落實。

本節課教師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思考、操作、探究、合作交流。問題的設計層層遞進,通過問題的逐一解決,師生最終形成共識,達到了揭示二元一次方程組與一次函數的圖象關系的目的。(李曉紅)

在例題教學及學生動手嘗試時,教師在學生大膽嘗試之后給出解題過程,強調了解題的規范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同時強調了由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得到的解往往是近似的,因此必須檢驗。教師對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的必要性的解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一解釋解決了學生的疑惑,同時也滲透了數形結合思想,也是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現。對于這一解釋,相當一部分教師在這一節課中并沒有很好解決。這一處理方法值得他人借鑒。(丁葉謙)

本節課老師準備充分,教學環節緊緊相扣。授課老師充分體現了課題:“先思后導,變式拓寬教學設計”的精神,不斷地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新知,在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象解法時給了學生充分體驗、自主探索知識的機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找到了快樂,深化了認識。同時對例題連續的再利用,不斷變化,讓學生在變式中不斷豐富對二元一次方程組圖象解法的認識,充分認識二元一次方程組圖象解法的實用性,學會創新環節的設計更是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教態親切,語言生動,娓娓道來。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五

1、使學生會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再次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作用2、通過應用題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使用代數中的方程去反映現實世界中等量關系,體會代數方法的優越性。

重點:能根據題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難點:正確發找出問題中的兩個等量關系

一、復習

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步驟是什么?

審題、設未知數、列方程、解方程、檢驗并答

新課:

看一看課本99頁探究1

問題:

1題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

2題中等量關系有哪些?

3如何解這個應用題?

本題的等量關系是(1)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需用飼料為675kg

(2)(30+12只母牛和(15+5)只小牛一天需用飼料為940

練一練:

1、某所中學現在有學生4200人,計劃一年后初中在樣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這樣全校學生將增加10%,這所學校現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數各是多少人?

2、有大小兩輛貨車,兩輛大車與3輛小車一次可以支貨15。50噸,5輛大車與6輛小車一次可以支貨35噸,求3輛大車與5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

3、某工廠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人數的少30人,如果從第二車間調出10人到第一車間,則第一車間的人數是第二車間的,問這兩車間原有多少人?

4、某運輸隊送一批貨物,計劃20天完成,實際每天多運送5噸,結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務并多運了10噸,求這批貨物有多少噸?原計劃每天運輸多少噸?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六

1使學生會借助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再次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作用

2通過應用題教學使學生進一步使用代數中的方程去反映現實世界中等量關系,體會代數方法的優越性

3體會列方程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

4進一步培養學生化實際問題為數學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能根據題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難點:正確發找出問題中的兩個等量關系

課前自主學習

1.列方程組解應用題是把“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重要方法,它的關鍵是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聯系起來,找出題目中的()

2.一般來說,有幾個未知量就必須列幾個方程,所列方程必須滿足:

(1)方程兩邊表示的是()量

(2)同類量的單位要()

(3)方程兩邊的數值要相符。

3.列方程組解應用題要注意檢驗和作答,檢驗不僅要求所得的解是否( ),更重要的是要檢驗所求得的結果是否( )

4.一個籠中裝有雞兔若干只,從上面看共42個頭,從下面看共有132只腳,則雞有( ),兔有( )

新課探究

看一看

1題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

2題中等量關系有哪些?

3如何解這個應用題?

本題的等量關系是(1)()

(2)()

解:設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飼料為xkg和ykg

根據題意列方程,得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飼料為( )和( ),飼料員李大叔估計每天母牛需用飼料18—20千克,每只小牛一天需用7到8千克與計算()出入。(“有”或“沒有”)

練一練:

1、某所中學現在有學生4200人,計劃一年后初中在樣生增加8%,高中在校生增加11%,這樣全校學生將增加10%,這所學校現在的初中在校生和高中在校生人數各是多少人?

2、有大小兩輛貨車,兩輛大車與3輛小車一次可以支貨15。50噸,5輛大車與6輛小車一次可以支貨35噸,求3輛大車與5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

3、某工廠第一車間比第二車間人數的少30人,如果從第二車間調出10人到第一車間,則第一車間的人數是第二車間的,問這兩車間原有多少人?

4、某運輸隊送一批貨物,計劃20天完成,實際每天多運送5噸,結果不但提前2天完成任務并多運了10噸,求這批貨物有多少噸?原計劃每天運輸多少噸?

小結

用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8.3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2)

1、經歷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

2、能夠找出實際問題中的已知數和未知數,分析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列出方程組;

3、學會開放性地尋求設計方案,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能根據題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難點:正確發找出問題中的兩個等量關系

課前自主學習

1.甲乙兩人的年收入之比為4:3,支出之比為8:5,一年間兩人各存了5000元(兩人剩余的錢都存入了銀行),則甲乙兩人的年收入分別為()元和()元。

2.在一堆球中,籃球與排球之比為贊助單位又送來籃球隊10個排球10個,這時籃球與排球的數量之比為27:40,則原有籃球()個,排球()個。

3.現在長為18米的鋼材,要據成10段,每段長只能為1米或2米,則這個問題中的等量關系是(1)1米的段數+()=10(2)1米的鋼材總長+()=18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七

知識與技能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它們的解的概念,會用消元法解方程組。

過程與方法

能根據方程組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方程組;并能把相應問題轉化為解方程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它們的解的概念,會用消元法解方程組。

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方程組;并能把相應問題轉化為解方程組。

多媒體,小組評比。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二元一次方程組已經學了哪些知識?

1、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2、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3、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消元的方法有哪些?

設計意圖:知識回顧,掌握知識要點,為順利完成練習打下基礎

教學手段與方法:每小組必答題,答對為小組的一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基礎知識達標訓練。

教學手段與方法:

毎小組選代表講解為小組加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講解不到位的老師補充。

對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法的靈活應用。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八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能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較簡單的應用題的基礎上安排的,其中的“牛飼料問題”“種植計劃問”“成本與產出問題”是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問題,涉及到估算與精確計算的比較、開放地探索設計方案、根據圖表信息列方程組等問題形式。由于本節需要探究的問題比較復雜,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設置部分臺階減小坡度、分散難點,另一方面需要用一些具體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分析和表達,還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交流、整理、反思的時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方程組應用的廣泛性與有效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我校農村學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認知特點,本節內容設計為3個教學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步驟和基本思路;第二課時主要進行綜合性應用問題的探索;第三課時主要進行思維拓展和鞏固提高。

(一)知識與技能

1、會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用方程組的數學模型刻畫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應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應用數學的能力;

2、將解方程組的技能訓練與解決實際問題融為一體,進一步提高解方程組的技能。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方程組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模型,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

2、在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實用性,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3、結合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關注生產勞動、熱愛生活的意識,讓學生重視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根據題意找出等量關系,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問題中的兩組等量關系。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公園一角三個學生的對話:甲:昨天,我們一家8個人去公園玩,買門票花了34元。乙:哦,那你們家去了幾個大人?幾個小孩呢?丙:真笨,自已不會算嗎?成人票5元每人,小孩3元每人啊!

(設計說明:利用學生熟悉的公園購票設計一個簡單的問題,在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使學生熟悉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以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常用的方法,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準備。)

解:設大人為x人,小孩為y人,依題意得

x+y=8 ①

5x+3y=34 ②

解得

x=5

y=3

答:大人5人,小孩3人。

注:對列出的不同形式的方程組及其解法作簡要的比較說明,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體會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及方法選擇的重要性。

(教學說明:以此活動創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嘗試解答,兩名學生板演,結合板演訂正,提醒學生注意選擇簡單的方法解方程組,避免重列輕解現象的發生。)

養牛場原有30只大牛和15只小牛,1天約需要飼料675kg;一周后又購進12只大牛和5只小牛,這時1天約需要飼料940kg。飼養員李大叔估計平均每只大牛1天約需飼料18至20kg,每只小牛1天約需要飼料7至8kg。請你通過計算檢驗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

問題1:怎樣判斷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

(設計說明:引導學生探尋解題思路,并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方法一主要是要估算的運用,而方法二是方程思想的應用學生在比較探究后發現用方法二較簡便,思路明確之后進一步考慮具體解答問題)

判斷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的方法有兩種:

1、先假設李大叔的估計正確,再根據問題中給定的數量關系來檢驗。

2、根據問題中給定的數量關系求出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約需用飼料量,再來判斷李大叔的估計是否正確。

(教學說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在此過程中可以逐步理解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2 思考:題目中有哪些已知量?哪些未知量?等量關系有哪些?

(設計說明:利用思考中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問題的核心,從而順利解決問題。)

分析:本題的等量關系是

(1)30只母牛和15只小牛一天需用飼料為675kg

(2)(30+12)只母牛和(15+5)只小牛一天需用飼料為940kg

(教學說明:教師先讓學生自己閱讀思考,然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最后師生共同得出結論)

問題3 如何解這個應用題?

(設計說明:在學生正確理解題意,把握題中數量關系的基礎上寫出解答過程,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梳理思路,熟悉解答過程,另一方面把想和做統一起來,在做的過程中發展計算、表達等多種能力。)

解:設平均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飼料為xkg和ykg根據題意列方程組,得

30x+15y=675 ①

(30+12)x+(15+5)y=940 ②

化簡得

2x+y=45

2.1x+y=47

解這個方程組得

x=20

y=5

答:每只母牛和每只小牛1天各需用飼料為20kg和5kg,因此,飼養員李大叔對大牛的食量估計較準確,對小牛的食量估計偏高。

(教學說明:學生在寫解答過程時,教師重點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同時平時做事不認真規范的同學也是重點關注對象。完成之后針對出線的問題及時點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問題3 總結:列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設計說明:問題解決之后及時回顧反思,能更清晰的發現存在的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便于學生自查、自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審:弄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設:設出兩個未知數;

列:分析題意,找出兩個等量關系,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組;

解:解出方程組,求出未知數的值;

驗:檢驗求得的值是否正確和符合實際情形;

答:寫出答案(有時要分別作答)。

(設計說明:通過不同形式的情境設置,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列方程組解決應用問題的認識,形成初步技能。針對學習后進的學生降低了解方程組的難度,有利于這部分學生把主要精力用于學習列方程組的方法步驟上。)

1、長18米的鋼材,要鋸成10段,而每段的長只能取“1米或2米”兩種型號之一,小明估計2米的有3段,你們認為他估計的是否正確?為什么呢?

那2米和1米的各應多少段?

解:設2米的有x段,1米的有y段,根據題意,得

x+y=10 ①

2x+y=18 ②

解得

x=8

y=2

答:小明估計不準確,2米長的8段,1米長的2段。

(說明: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列方程組解決應用問題的認識,鞏固初步形成的技能。要求學生自主解決,以此檢驗學生掌握情況和本堂課的教學效果,為第二課時教學奠定基礎。)

有大小兩種貨車,2輛大車與3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15.50噸,5輛大車與6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35噸。求:3輛大車與5輛小車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

1、本節課你學習了什么?(利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2、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主要步驟是什么?(審、設、列、解、驗、答。)

3、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應注意哪些問題?

(1)認真審題,用數學語言或式子表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

(2)解出方程組時要選擇適當的方法,運算速度要快,準確度要高。

(3)要按要求寫出答案。

課外作業:p101復習鞏固第1題、第2題、第3題。

在這節課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了解了一些用方程組表示問題中的條件及解方程組的相關知識,而且探究了用方程組解決具有現實意義的實際問題。因此,這一節課共安排了四個貼近實際問題的情境活動:活動一:逛公園,提起學生興趣導入實際問題,數量關系較為簡單;活動一:參觀農場,幫助李大叔計算驗證,數量關系的難度有所提高,活動中總結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主要步驟,同時含有關注農業生產的思想;活動三:工廠鍛煉——知識應用和活動四:大顯身手——拓展提高。主要通過從不同的角度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列方程組解決應用問題的認識,鞏固初步形成的技能。

這節課更為關注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組數學模型的“探索”過程。它不僅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重要的策略,而且為數學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它的模型化的方法,合理優化的思想意識為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理論上的科學依據。所以我覺得設計此課的重點應該是使學生在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分析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設未知數、列方程組并解方程組、檢驗結果的合理性等能力,感受建立數學模型的作用。教學中我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選取學生熟悉的背景,讓學生體會數學建模的思想。在教學中應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先獨立探究,再進行合作交流。

在此教學過程中,要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流程,充分發揮圖片資料創設情境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1、會根據問題情境及條件列出分段計費及盈不足等問題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并能檢驗解的合理性;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方程建模的過程和作用.

數學思考經歷和體驗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

問題解決讓學生進一步經歷和體驗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通過對問題的解決,進一步認識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必要的經濟意識,增強他們節約成本、有效合理利用資源的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習數學的趣味性、現實性、科學性.

教學重點抽象出數學模型,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和探究問題.

教學難點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數學模型.

授課類型新授課課時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活動

教學步驟師生活動設計意圖

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堂引入】1.某旅行社在黃金旅游期間為一個旅游團安排住宿,若每間宿舍住5人,則有4人住不下;若每間宿舍住6人,則有一間只住了4人,且空兩間宿舍,那么該旅游團有多少人?有多少間宿舍?圖1-3-7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并學習了行程問題,百分比問題的解決思路,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段計費、盈不足問題的解決方法.利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中的問題去激發學生學習本節課的興趣,導入課題.

活動二:實踐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1】分段計費問題某城市規定:出租車起步價所包含的路程為0~3 km,超過3 km的`部分按每千米另收費.甲說“我乘這種出租車走了11 km,付了17元.”乙說:“我乘這種出租車走了23 km,付了35元.”請你算一算:出租車的起步價是多少元?超過3 km后,每千米的車費是多少元?閱讀后思考回答:問題1:由甲乘車付費可以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等量關系?由乙乘車付費又可以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等量關系?問題2:在這兩個等量關系中,未知量有幾個?各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探討已知與未知,并探討設元的方法.問題3:你能通過設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嗎?試試看.解:設出租車的起步價是x元,超過3 km后每千米收費y元.根據等量關系,得解得答:這種出租車的起步價是5元,超過3 km后每千米收費1.5元.歸納總結:分段計費的常見等量關系是:總費用=各分段費用之和.

【探究2】盈不足問題把一些圖書分給某班學生閱讀,若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若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這個班有多少名學生?問題1:“若每人分3本,則剩余20本”,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如果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根據這句話,你能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書本數嗎?同樣地,“若每人分4本,則還缺25本”又如何理解?你能用含x的代數式表示書本數嗎?問題2:你能用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這道題嗎?試試看.問題3:如果需要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本題,你認為應該如何設元?如何列方程組?小組內合作,共同交流,提出各自的解法,然后討論.歸納總結:盈不足問題常見的處理方法是:用一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一個量,再根據同一個量的兩種不同表示方法,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也可直接列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解法一: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根據題意,得3x+20=4x-25.解得x=45.答:這個班共有45名學生.解法二:設這個班有x名學生,圖書一共有y本.根據題意,得解得答:這個班共有45名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適當的圖表,幫助理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方程組的技能.

活動三:開放訓練體現應用

【應用舉例】例1用一根繩子環繞一個圓柱形油桶,若環繞油桶3周,則繩子還多4尺;若環繞油桶4周,則繩子又少了3尺.這根繩子有多長?環繞油桶一周需要多少尺?解:設這根繩子長為x尺,環繞油桶一周需y尺.由題意,得解得答:這根繩子長為25尺,環繞油桶一周需7尺.變式訓練1.湖園中學學生志愿服務小組在“三月學雷鋒”活動中,購買了一批牛奶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如果送給每位老人2盒牛奶,那么剩下16盒;如果送給每位老人3盒牛奶,則正好送完.則敬老院有多少位老人?2.朵朵幼兒園的阿姨給小朋友分蘋果,如果每人3個還少3個,如果每人2個又多2個,請問共有多少個小朋友?( )a.4個b.5個c.10個d.12個3.為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克服因干旱而造成的電力緊張困難,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某地決定對居民家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電力公司規定:居民家庭每戶每月用電量在80千瓦時以下(含80千瓦時,1千瓦時俗稱1度)時,實行“基本電價”;當居民家庭每戶每月用電量超過80千瓦時時,超過部分實行“提高電價”.(1)小張家20xx年4月份用電100千瓦時,上繳電費68元;5月份用電120千瓦時,上繳電費88元.求“基本電價”和“提高電價”分別為多少元/千瓦時.(2)若6月份小張家預計用電130千瓦時,請預計小張家6月份應上繳的電費.解:(1)設“基本電價”為x元/千瓦時,“提高電價”為y元/千瓦時.根據題意,得解得答:“基本電價”為0.6元/千瓦時,“提高電價”為1元/千瓦時.(2)80×0.6+(130-80)×1=98(元).答:預計小張家6月份上繳的電費為98元.通過應用舉例,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及時地查缺補漏,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進一步體會此類問題的解決方法,并能靈活解題.

解:(2)由(1)可列方程組解得3+6=9(千米).答:他家到海濱9千米.除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外,也給學生創造了一個知識遷移及拔高的機會,使學生各抒己見,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四:課堂總結反思

【當堂訓練】七年級學生在會議室開會,每排座位坐12人,則有11人無處坐;每排座位坐14人,則余1人獨坐一排.這間會議室共有座位多少排(c)a.14 b.13 c.12 d.152.若某班購買一筐桃,每人分6個,則少6個,每人分5個,則多5個,則班級人數與桃數各是(b)a.22,120 b.11,60 c.10,54 d.8,423.請你閱讀下面的詩句:“棲樹一群鴉,鴉樹不知數,三只棲一樹,五只沒去處,五只棲一樹,閑了一棵樹,請你仔細數,鴉樹各幾何”.詩句中談到的鴉為__20__只,樹為__5__棵.練習題的設置一方面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查缺補漏,為以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指明方向.

【課堂總結】布置作業:1.教材p18練習t1,t2.2.教材p18習題1.3a組t3,b組t7. 布置作業,專題突破.

活動四:課堂總結反思

【教學反思】

①[授課流程反思]從生活中常見的事例入手,引起學生的注意,同時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做鋪墊.

②[講授效果反思]通過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幫助學生分清已知和未知,掌握本課時內容,突破難點.

③[師生互動反思]課堂上教師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特別是遇到較難解決的問題時,可讓同學們分組探究、歸納總結,同時,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④[習題反思]好題題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錯題題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

1、會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靈活運用代入法的技巧.

1、二元一次方程組中有兩個未知數,如果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那么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我們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們可以先求出一個未知數,然后再求另一個未知數,。這種將未知數的個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思想,叫做____________。

2、把二元一次方程組中一個方程的一個未知數用含另一個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個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________,簡稱_____。

3、代入消元法的步驟:

1、將方程5x-6y=12變形:若用y的式子表示x,則x=______,當y=-2時,x=_______;若用含x的式子表示y,則y=______,當x=0時,y=________ 。

2、在方程2x+6y-5=0中,當3y=-4時,2x= ____________。

3、若 的解,則a=______,b=_______。

4、若方程y=1-x的解也是方程3x+2y=5的解,則x=____,y=____。

5、用代人法解方程組 ①②,把____代人____,可以消去未知數______。

6、已知方程組 的解也是方程組 的解,則a=_______,b=________ ,3a+2b=___________。

7、已知x=1和x=2都滿足關于x的方程x2+px+q=0,則p=_____,q=________ 。

8、當k=______時,方程組 的解中x與y的值相等。

9、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組:

⑴ ⑵ ⑶

1、方程組 的解是( )

a. b. c. d.

2、已知二元一次方程3x+4y=6,當x、y互為相反數時,x=_____,y=______;當x、y相等時,x=______,y= _______ 。

3、若2ay+5b3x與-4a2xb2-4y是同類項,則a=______,b=_______。

4、對于關于x、y的方程y=kx+b,k比b大1,且當x= 時,y= ,則k、b的值分別是( )

a. b.2,1 c.-2,1 d.-1,0

5、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組

⑴ ⑵

6、如果(5a-7b+3)2+ =0,求a與b的值。

7、已知2x2m-3n-7-3ym+3n+6=8是關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求n2m

8、若方程組 與 有公共的解,求a,b.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一

通過學生積極思考,互相討論,經歷探索事物之間的數量關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方程是刻劃現實世界的有效數學模型

讓學生實踐與探索,運用二元一次方程解決有關配套與設計的應用題

尋找等量關系

看一看:課本99頁探究2

問題:1“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比是1:1、5”是什么意思?

2、“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比為3:4”是什么意思?

3、本題中有哪些等量關系?

提示:若甲種作物單位產量是a,那么乙種作物單位產量是多少?

思考:這塊地還可以怎樣分?

練一練

一、某農場300名職工耕種51公頃土地,計劃種植水稻、棉花、和蔬菜,已知種植植物每公頃所需的勞動力人數及投入的設備獎金如下表:

農作物品種每公頃需勞動力每公頃需投入獎金

水稻4人1萬元

棉花8人1萬元

蔬菜5人2萬元

已知該農場計劃在設備投入67萬元,應該怎樣安排這三種作物的種植面積,才能使所有職工都有工作,而且投入的資金正好夠用?

問題:題中有幾個已知量?題中求什么?分別安排多少公頃種水稻、棉花、和蔬菜?

教材106頁:探究3:如圖,長青化工廠與a、b兩地有公路、鐵路相連,這家工廠從a地購買一批每噸1000元的原料運回工廠,制成每噸8000元的產品運到b地。公路運價為1、5元/(噸?千米),鐵路運價為1、2元/(噸?千米),這兩次運輸共支出公路運費15000元,鐵路運費97200元。這批產品的銷售款比原料費與運輸費的和多多少元?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二

1.內容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內容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解決含有兩個提供運算未知數 的問題的有力工具,也是解決后續一些數學問題的基礎。其解法將為解決這些問題的工具。如用待定系數法求一次函數解析式,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求兩直線交點坐標等.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就是要把二元化為一元。而化歸的方法就是代入消元法,這一方法同樣是解三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通法。化歸思想在本節中有很好的體現。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體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是消元.

1.教學目標

(1)會用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

(2)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思路是消元,體會化歸思想

2.教學目標解析

(1)學生能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一些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并能正確求出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2)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會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關系,進一步體會消元思想和化歸思想

1.學生第一次遇到二元問題,為什么要向一元轉化,如何進行轉化。需要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由于方程組的兩個方程中同一個未知數表示的是同一數量,通過觀察對照,可以發現二元一次方程組向 一元一次方程轉化的思路

2.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步驟多,每一步需要理解每一步的目的和依據,正確進行操作,把探究過程分解細化,逐一實施。

本節教學難點理:把二元向一元的轉化,掌握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一般步驟。

籃球聯賽中,每場都要分出勝負,每隊勝1場得2分,負1場得1分,某隊10場比賽中得到16分,那么這個隊勝負場數分別是多少?你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能。設勝x場,負(10-x)場。根據題意,得2x+(10-x)=16

x=6,則勝6場,負4場

教師追問:你能根據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能.設勝x場,負y場.根據題意,得

我們在上節課,通過列表找公共解的方法得到了這個方程組的解,x=6,y=4.顯然這樣的方法需要一個個嘗試,有些麻煩,能不能像解一元一次方程那樣來求出方程組的解呢?

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用引言的問題引人本節課內容,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決這個問題,再二元一次方程組,為后面教學做好了鋪墊.

師生活動:通過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認識方程組中的兩個y都是這個隊的負場數,由此可以由一個方程得到y的表達式,并把它代入另一個方程,變二元為一元,把陌生知識轉化為熟悉的知識。

師生活動:根據上面分析,你們會解這個方程組了嗎?

學生回答:會.

由①,得y=10-x ③

把③代入②,得2x+(10-x)=16 x=6

設計意圖:共同探究,體會消元的過程.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不能,通過嘗試,x抵消了.

設計意圖:由于方程③是由方程①,得來的,它不能又代回到它本身。讓學生實際操作,得到體驗,更好地認識這一點.

教師追問:你能求y的值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把x=6代入③得y=4

教師追問:還能代入別的方程嗎?

學生回答:能,但是沒有代入③簡便

教師追問:你能寫出這個方程組的解,并給出問題的答案嗎?

學生回答:x=6,y=4,這個隊勝6場,負4場

設計意圖:讓學生考慮求另一個未知數的過程,并如何優化解法。

師生活動: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追問.在這種解法中,哪一步最關鍵?為什么?

學生回答:代入這一步

教師總結:這種方法叫代入消元法。

教師追問:你能先消x嗎?

學生紛紛動手完成。

設計意圖:讓學生嘗試不同的代入消元法,為后面學習選擇簡單的代入方法做鋪墊.

例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師生活動,把學生分兩組,一組先消x, 一組先消y,然后每組各派一名代表上黑板完成。

設計意圖:借助本題,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通過比較,讓學生自主認識代入消元法,并學會優選解法.

練習 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提醒并指導學生要先分析方程組的結構特征,學會優選解法。在練習的基礎上熟練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師生活動,共同回顧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并回答以下問題

1. 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有哪些步驟?

2.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3.在探究解法的過程中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4.你還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活動的設計,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遷移能力和應用意識;培養學生自我歸納概括的能力.

教科書第93頁第2題

用代入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組

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掌握情況.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三

1.使學生會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

2.學生通過解決問題,了解代入法與加減法的共性及個性。

探尋用加減法解二元一次的方程組的進程。

消元轉化的過程

講練結合、探索交流課型新授課教具投影儀

學生活動

小明買了兩份水果,一份是3kg蘋果、2kg香蕉,共用去13.2元;另一份是2kg蘋果、5kg香蕉,共用去19.8元。設蘋果x元/kg,香蕉y元/kg.列出方程。

新課講解:

列出方程組

1.解方程組

分析:關鍵的出方程〈1〉中的2y與方程〈2〉中的-2y互為相反數。想象出如果相加兩個方程,會是什么結果?

板演:

解:〈1〉+〈2〉得:

4x=6

x=

把x= 代入〈1〉得

+2y=1

解出這個方程,得

y=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2.解方程組

通過議一議,讓學生都有感覺消去含x或y的項都可以,但哪個更簡便?

解:〈1〉 3,得

15x-6y=12 〈3〉

〈2〉 2,得

4x-6y=-10 〈4〉

〈3〉-〈4〉,得

11x=22

x=2

將x=2代入〈1〉,得

5 2-2y=4

y=3

所以原方程組的解是

加減消元法:把方程組的兩個防城(或先作適當變形)相加或相減,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解一元一次方程。

練一練:

解方程組

小結:

加減消元法關鍵是如何消元,化二元為一元。

先觀察后確定消元。

教學素材:

a組題:解下列方程組:

(1)

(2)

(3)

(4)

(5)

b組題:運用轉化的思想方法,你能解下面的三元一次方程組嗎?

(1)

(2)

學生讀題,議一議

學生想一想,如感到困難則看道簡單題。

由學生觀察,如何求出x,y的值,學生再討論。

試一試。學生口述。

老師板演

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學生再觀察,議一議

①消去哪個未知數

②怎樣消去?

p112 1(1)(2)(3)(4)

作業習題11.3 p112 1(3)(4) 3 , 4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四

(1) 初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

(2) 掌握二元一 次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之間的 關系;

(3) 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解法.

(1) 教材以“問題串”的形式,揭示方程與函數間的相互轉化,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學會不同數學知識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 通過“做一做”引入例1,進一步發展學生數形結合的意識和能力.

(1) 在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對應關系中,在體會近似解與準確解中,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精神.

(2) 在經歷同一數學知識可用不同的數學方法解決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變式能力.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關系;

(2)二元一次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的關系.

數形結合和數學轉化的思想意識.

教具:多媒體課件、三角板.

學具:鉛筆、直尺、練習本、坐標紙.

內容:

1.方程x+y=5的解有多少個? 是這個方程的解嗎?

2.點(0,5),(5,0),(2,3)在一次函數y= 的圖像上嗎?

3.在一次函數y= 的圖像上任取一點,它的坐標適合方程x+y=5嗎?

4.以方程x+y=5的解為坐標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像與一次函數y= 的圖像相同嗎?

由此得到本節課的第一個知識點:

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數的圖像有如下關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像上;

(2) 一次函數圖像上的點的坐標都適合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 .

內容:

1.解方程組

2.上述方程移項變形轉化為兩個一次函數y= 和y=2x ,在同一直角坐標系內分別作出這兩個函數 的圖像.

3.方程組的解和這兩個函數的圖像的交點坐標有什么關系?由此得到本節課的第2個知識點:二元一次方程和相應的兩條直線的關系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圖像解法;

(1) 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可以轉化為求兩條直線的交點的橫縱坐標;

(2) 求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可以轉化為求這兩條直線對應的函數表達式聯立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3) 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加減消元法和圖像法三種.

注意:利用圖像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是近似解,要得到準確解,一般還是用代入消元法和加減消元法解方程組.

探究方程與函數的相互轉化

內容:

例1 用作圖像的方法解方程組

例2 如圖,直線 與 的交點坐標是 .

內容:

1.已知一次函數 與 的圖像的交點為 ,則 .

2.已知一次函數 與 的圖像都經過點a(—2, 0),且與 軸分別交于b,c兩點,則 的面積為.

(a)4 (b)5 (c)6 (d)7

3.求兩條直線 與 和 軸所圍成的三角形面積.

4.如圖,兩條直線 與 的交點坐標可以看作哪個方程組的解?

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要求學生自主總結有關知識、方法:

1.二元一次方程和一 次函數的圖像的關系;

(1) 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為坐標的點都在相應的函數圖像上;

(2) 一次函數圖像上 的點的坐標都適合相應的二元一次方程.

2.方程組和對應的兩條直線的關系:

(1) 方程組的解是對應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

(2) 兩條直線的交 點坐標是對應的方程組的解;

3.解二元一次 方程組的方法有3種:

(1)代入消元法;

(2)加減消元法;

(3)圖像法. 要強調的是由于作圖的不準確性,由圖像法求得的解是近似解.

習題7.7a組(優等生)1、 2、3 b組(中等生)1、2 c組1、2

初中二元一次方程組教案篇十五

1、認識并會判斷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并會檢驗一對數值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重點: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含義及檢驗一對數是否是某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難點: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正整數解。

1、知識回顧:

(1)方程的概念;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3)什么是方程的解?

(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如何表示?

2、合作學習:

①小紅到郵局寄掛號信,需要郵資3元8角、小紅有票額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干張,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這個問題中有幾個未知數,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嗎?

如果設需要票額為6角的郵票x張,需要票額為8角的郵票y張,你能列出方程嗎?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輛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一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小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小時,你能列出方程嗎?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丁香 | 日韩永久免费视频 | 一个人视频资源在线观看www | 影音先锋国产 | 女攻男受高h重口调教 | 欧美高清免费一级在线 | 高清一区在线 | 亚洲免费三区 | 波多野中文字幕s | 男女午夜视频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五月婷婷丁香在线视频 | 国产一级高清视频在线 | 一个人在线观看的免费视频www | a级在线 | 手机午夜看片 | 成人激情文学 |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 午夜免费r级伦理片 | 干操视频| 男人av的天堂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网 |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 www日本黄色 | 日本在线免费播放 | 久久厕所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 人成午夜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a高清 | 黄色一级视频免费观看 | 一级国产黄色片 | 成人黄色激情网站 | 欧美日本视频一区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国产大片 | 国产精品亚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美女肥胖大bbbb | 精品成人在线 | 国产精品一在线观看 | 久久91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日夜夜天天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