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與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一
比賽場次這節課借助畫圖策略和列表策略解決比賽場次問題,但教學的重點策略是從簡單入手策略,即當遇到較復雜的問題時,以退為進,先解決幾個簡單的同類問題,通過觀察、分析解決這些簡單問題的過程和結果,總結、歸納出一般的原則、方法、規律等,再解決原來較復雜的問題。
六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關注國家大事,因此,切合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我國乒乓球兵團囊括乒乓球項目的全部冠軍,利用情景導入和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民族自豪感同時為解決比賽場次的。問題提供探索的平臺。在設計中要給學生創造充分探索解決問題策略的空間,注重人人參與數學活動。要求每一個學生動手算,并適當開展小組交流、討論。
使學生經歷尋找規律的過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知識與技能:掌握比賽場次與球隊數量之間的關系,會畫示意圖,會計算比賽場次。
過程與方法: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通過小組交流,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
1、在他人的鼓勵下,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相信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取得不斷的進步。
2、通過觀察、推斷等教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在談話中,對學生進行愛國,愛體育鍛煉的教育。
重點:會用列表、畫圖的方式尋找實際問題中蘊涵的簡單的規律,體會圖、表的簡潔性和有效性。
難點:了解“從簡單的情形開始,找出規律,算出結果”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與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二
1.注重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結合具體情境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數學課程標準》中強調的能力培養。分數中的估算要比整數、小數的估算難把握一些。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先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獨立進行估算,然后進行匯報,交流估算的依據。不僅能利用估算檢驗解題的正確性,還能借此提高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2.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
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使學生很快投入到思考和探究的狀態。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每個環節都立足以學生為主,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新舊知識的遷移都為學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多種教學方法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完成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直尺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水日嗎?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水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如果我們不珍惜水資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人類的眼淚。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節約用水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分數混合運算(三)]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從節約用水的話題入手,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舊知鋪墊。
課件出示:小剛家八月用水14噸,九月比八月節約了,九月用水多少噸?
(引導學生畫圖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獨立解決問題)
2.變更條件,引出問題。
課件出示:小剛家九月用水12噸,九月比八月節約了,八月用水多少噸?
3.組織學生邊讀題邊思考:
(1)估計哪個月用水量多。
(2)你是根據哪句話來判斷哪個月用水量多,哪個月用水量少的?
(3)你判斷的關鍵是什么?
(學生思考后交流問題的`答案,同學互評,教師進行適當指導)
4.出示自學指導:
(1)嘗試畫線段圖分析題意,找出等量關系。
(2)選擇恰當的方法解決問題。
(3)想一想:你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
(學生獨立探究解題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5.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梳理自己的解題思路。
6.展示解題過程。
(1)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學生邊畫圖邊說解題思路。
數量關系:八月的用水量-八月用水量的=九月的用水量
八月的用水量×=九月的用水量
(2)指名板演解題過程。
方法一解:設八月用水x噸。
x-x=12
x=12
x=14
方法二解:設八月用水x噸。
x=12
x=12
x=14
(3)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師追問:你們為什么用方程解決問題?用方程解決問題有什么好處?
(學生討論并匯報)
(4)引導學生對解題結果進行檢驗。
(學生先獨立檢驗,然后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進一步理解題意,并結合線段圖體會題中的數量關系,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系,積累了解決問題的經驗。通過討論、交流等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還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練習,提升反饋
1.淘氣家八月用水14噸,比九月多用了,九月用水多少噸?
(1)試著估算一下哪個月的用水量少,并說出理由。
(2)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
(3)解題并檢驗。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與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北師大版篇三
1、使學生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的兩步應用題。
2、發展學生思維,側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理解數量關系。
根據多幾分之幾或少幾分之幾找出所求量是多少。
多媒體課件。
一、舊知鋪墊(課件出示)
1、口答:把什么看作單位“1”的量,誰是幾分之幾相對應的量?
(1)一塊布做衣服用去。
(2)用去一部分錢后,還剩下。
(3)一條路,已修了。
(4)水結成冰,體積膨脹。
(5)甲數比乙數少。
2、口頭列式:
(1)32的是多少?
(2)120頁的是多少?
(3)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貝?
(4)綠化造林對可降低噪音,原來80分貝的汽笛噪音,經綠化隔離帶后只剩下原來的,人現在聽到的`聲音是多少分貝?
3、你能把口頭列式計算中的第(3)(4)題合并成一道題嗎?
4、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稍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