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一
這本書,沒有傳說中的那么驚心動魄,情節也自然不能和《指環王》等相 提并論。
我猜測這本書的本意是想寫:我們都需要一個靈魂的擺渡人,如果找到對的伴侶,那么即使在黑暗的歲月,我們依然能夠找到生還的路。故事背景地點是美國,講的是一個單親女孩,在未征得母親的同意下,偷偷逃課坐火車去看未曾謀面的父親的路上,遇到車禍后死去。死去后,映照內心,出現一片高山起伏的荒原,在荒原行程開始的路上,有一位擺渡人出現。擺渡人要擺渡這個女孩去終極的極樂世界---不是天堂,而是每個人心中被稱為家的地方。在那里的每個人都幸福的生活著(我的內心獨白是,要真是有那方, 我寧愿屎去啊,想要的一切都能實現,還能找到任何一個已逝去的親人還能在 若干年后,遇見所有的親人。
然后就在去“家”的過程中,會遇見很多的惡鬼(未能被擺渡成功的那些靈魂),擺渡人一路上保護女孩的靈魂,然后發現女孩和其他任何他所擺渡過的靈魂都不一樣,她既不悲傷也不憐憫,只有好奇,然后這個擺渡人漸漸地愛上女孩的靈魂,女孩因為在經歷各種惡鬼纏身,靈魂差點飛灰湮滅的的時刻,都被擺渡人保護和拯救,她為他給她的安全感和懂她而愛上了擺渡人。
我想說,第一: 一個人在死去的時候,不替活著的親人哀傷,不替自己生命惋惜,這個人在生前得是多么的絕望和可悲,希望每個人在逝去的時候,都有惦念的親人和朋友;第二:當世界荒蕪成一片,一對男女獨處,男的對女人所有的生平了如指掌且能給女孩提供安全感,除非兩人都有病,要不恐怕沒有愛情產生才會奇怪吧。(這里的愛情,到底是不是愛情還未知)。
總之這本書沒有打動我,只有一些情節還覺得比較新鮮。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二
“嗨,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完全被故事情節帶入,上一秒還沉浸在迪倫孤身一人回到人間的難過中,突然被被這溫暖的結局暖到了
擺渡人——我的存在是因為你們的需要,重復護送千千萬靈魂,最終只能是每一個人歷程中的過客。直到遇見迪倫,無私的關心,讓崔斯坦開始為自己的命運感傷。
“一片干涸已久的旱地,遇見一滴水,反應都會很強烈”
信念真的是個重要的東西,從太平世界,再一次折回荒原,沒有擺渡人的護送,漠視魔鬼,回到小木屋,重見崔斯坦,意念重生,一起回到生活中體驗人生百態,崔斯坦護送迪倫渡過荒原,迪倫擺渡崔斯坦,帶他離開機械無聊的荒原工作。
“如果命運是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人生的很多不同階段,總會有不同的人陪我們度過,有陪伴,有過客。熱鬧時收獲快樂,孤獨是學會長大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三
《擺渡人》是一本心靈治愈系小說,它媲美于前不久剛讀過的《追風箏的人》。
初始,迪倫不過是個15歲的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的時候,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
然而在她坐的火車遇到意外后,一切的平靜都被打破了。她的靈魂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擺渡人的任務就是帶領這些魂魄穿過她們內心的荒原最終到達彼岸獲得安息。每個魂魄的荒原都是它內心世界的衍生,而迪倫的荒原群山險立,烏云密布、荊棘叢生,正是她敏感脆弱的心靈的寫照。在崔斯坦幫助下她度過荒原時遇到了種種艱難險阻,幾次三番面對魂飛魄散的險境,在崔斯坦對迪倫的拼命的幫助下,使迪倫從一開始的迷茫困惑慢慢蛻變成堅韌自立。同時她對崔斯坦也有了感情,而崔斯坦也愛上了迪倫。
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這份愛便來自她的擺渡人崔斯坦。正是這份愛讓迪倫在歷盡艱險穿過荒原獲得永生的平靜后,仍然忘不了崔斯坦,于是她想盡辦法再度回到荒原去尋找崔斯坦,明知會面對魂飛魄散,也并不懼怕。
一路上她獨自一人面對惡魔輪番的偷襲,企圖擾亂她的意志力。惡魔得到可乘之機時,一齊向她襲來,就在她驚慌失措的時候,只要想起崔斯坦的面容,迪倫就變的充滿斗志。
經歷了這么多,相逢之后的迪倫,徹徹底底的改變,她勇敢無畏。為了救助一個小女孩的靈魂,她義無反顧的沖出安全屋,機智地分散了惡魔的注意力,以此來給小女孩爭取時間,這里展現出迪倫的變化。
為了愛,為了他們,嘗試一起回到迪倫之前的世界。雖然規則一直是這樣的,但是也許,也許他們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迪倫的心中有一輪太陽,一輪信念和愛的太陽。她堅持拖著崔斯坦返程。跋山涉水,他們再次回到火車事故地點。蘇醒后,他們終于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一聲默契的“嗨,原來你在這里。”所有艱難便化成春光明媚。
細細咀嚼,這不僅是一本愛情的小說,更是一個小女孩的心靈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無盡的荒原;穿越之后,因為愛的豐盛,她蛻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擺渡人,將自己的愛人引領回家,脫離無形的控制。猶如書的封面,無論如何黑暗,有愛的陽光,一切都會好的。即使是荒原,也會肆意花開、風和日麗。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四
小說《擺渡人》中女孩迪倫從火車事故現場走出,遇上了男孩崔斯坦,男孩帶著她穿遇荒原到達了世界的另一頭。這途中經歷了許許多多的磨難,有勞累、痛苦、艱險,有猜忌、也有信任和依靠。故事曲折而真情流露,讀完后也莫明地想是不是真有這樣的一個地方一種方式走這樣的路。其實若是真如此能有一個人在自己面臨人生最重大變化的時候給予安慰和鼓勵,并帶領自己走向最終的歸宿也是一種幸福。
那天九十一歲高齡的姑媽病危了,我們接到通知時她已是昏迷狀態,當我們去看她這最后一眼時怎么都不能把她喚醒。她躺在床上緊閉雙眼,呼吸時而平和時而急促。握著她的手依然溫熱而且脈搏有力,給她做按摩她會皺眉,感覺仍是有意識的。看她清瘦的身軀,不時臉上痛苦的表情,我們也在默默地流淚。這樣的情形,讓人突然想起了《擺渡人》,是否她也走在那路上。
姑媽身體向來很好,一直以來都自己料理日常,生活簡單清淡卻也悠然自得。記憶中總是她走路時利利索索的身影。年輕時喜歡花,自己種也以此為生。八月時節總會摘許多桂花送來插在花瓶里香飄四溢,而她培植的山茶也總在冬日里花滿枝頭。早年生活的艱辛養成了節儉的生活習慣,就算是后來日子好了也從不浪費。她信佛,晚年常常在廟里吃齋念經,很多次我們去看她都是去廟里尋找,現在她走在那條路上,佛祖也一定會保佑她。
《擺渡人》中,迪倫走了好幾天,一路上有時平坦有時崎嶇,有平原湖泊也有高山峽谷。路途中既要克服遙遠艱辛也要對付著惡魔的侵襲。晴朗的日子惡魔相對勢弱,但天色不佳時和夜晚就愈加兇狠,黑夜中狂風呼嘯惡魔圍繞著尋找機會進行侵襲,所以每天都必須在天黑前到達安全屋。安全屋是荒原上的安全島,屋里屋外相隔絕,外面的惡魔進不到屋里傷害人可讓人們在這里休息并渡過那危險的夜晚。姑媽走的路是什么樣的?
擺渡人是引領并護送人們到達靈魂最終歸宿的人,“擺渡”是他們天生的使命。在書中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他勇敢并且非常地盡受職責。姑媽遇上的又是一個什么樣的擺渡人呢?
最終歸宿又是什么樣的呢?書中描述每個人的“家”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在平靜的街道,有的是一間小屋,但都是對于各自有特殊意義的地方。對于迪倫的這個地方似乎就是荒原,因為崔斯坦在那里。而回家的信念讓他們一同來到的火車的事故現場,又一同回到的現實中。
書中故事很感人,可是姑媽還是離開了我們。就在我們去的兩天后她永遠地走了,平靜而安詳。她的最終歸宿想必是一個寧靜的村莊,風和日麗,溪水潺潺,路邊有高大的緬桂、八月桂,屋前有茶花、三角梅,院里有各種蘭花,常年花開不敗,芳香宜人。屋里十分整潔明亮,生活安寧而舒心,也或許還遇上了故人可相伴。姑媽,別了世間的紛紛雜雜,也沒有病痛和災難,希望您能真正快樂的生活。
到底有沒有那樣一個世界?我寧愿相信它的存在。所有離去的親人都一定是去那里平靜的生活了,他們在他們的世界中享受著自己的樂趣,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仍在不斷地尋找著生活的意義。迪倫原本還是一個中學生,生活中她也有著許多不如意的地方,而在起初剛走在荒原上時她并沒有明白自己是怎能么了?她還是一個孩子。而一路上的經歷讓她成長,那其實也是尋找自我的過程。長大的迪倫不再懼怕惡魔,她相信愛并能勇敢地去追尋。剛看這些情節時覺得有些過于戲劇化,可是當意識到這其實是在表現現實時突然覺得很真實。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迷茫,年少的懵懂,青春期的叛逆,學習、工作中的種種跌跌撞撞,中年時的壓力,老年時的無奈,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各自的問題。而生活就是面對、接受并迎接挑戰的過程。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在踉蹌中前進,在跌倒后躍起漸漸強大”,這就是真實的生活。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五
《擺渡人》其實已經看完一段時間了,可讀后感卻遲遲沒有寫,其實我一直有在回味這本書帶給我的震動與啟發。說這本書是心靈巨作,治愈系的作品,其實我的感受并不明顯,但我的確很認同,說實話讀這本書時我的閱讀體驗并不好,心里總是糾糾巴巴的,有時竟然很緊張。所以說這本書對于我來說并不是那種看起來很美好的感覺,而是讓你的內心通過糾結的過程,而產生深深的思考。
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15歲的青春少女,生長在單親家庭中,和母親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爸爸從未謀面,只是一個想象中的爸爸。就連唯一的好朋友也搬到了很遠的地方在學校里經常受到嘲弄,是一個嚴重缺愛的女孩。這時候她非常想念遙遠的父親,并決定坐火車去尋找缺失的父愛??墒腔疖囋谕局幸惶幩淼赖牡胤桨l生了事故,當她掙扎著走出隧道,卻沒有發現任何救援人員,她又走到另一頭也沒有發現傷員和救援人員。她在感到萬分疑惑的同時在不遠處她看見了一個金發少年,和自己的年齡相仿,坐在一塊石頭上好像在等她。她以為她是此列火車中唯一獲救的人,可沒想到自己確是唯一遇難的人。不得不說,這樣的故事開頭還是蠻吸引人的!
接下來就是崔斯坦對迪倫的救贖之旅。金發少年崔斯坦雖然是迪倫的擺渡人,可他也受著迪倫的影響,擺渡人總是把自己幻化成被擺渡者喜歡的樣子,可他們擺渡人從來不知道自己原來到底是什么樣子,他們來自哪里,又將去向何處。他們只是麻木的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使他們擺渡的靈魂得以安全的到達彼岸。為了讓迪倫更好的接受自己,崔斯坦的模樣就是帥氣的金發少年,可以說這樣的樣貌對情竇初開的少女迪倫是很有殺傷力的。
接下來的閱讀體驗是糾結的,崔斯坦帶著迪倫艱難的穿越著荒原,因為迪倫嚴重的缺愛,所以荒原真的就是荒原,到處都是蒼涼的景象,因為她所經歷的都是她內心的投影。他們在和魔鬼做斗爭的同時,一個個安全屋成為他們的庇護所,可安全屋同樣破敗,了無生氣。就在這艱難險阻中催生了迪倫和崔斯坦彼此的愛意,迪倫甚至都不愿意離開有崔斯坦的荒原了,她的靈魂雖然可以獲得重生,可是將意味著永遠的離開崔斯坦。
所以迪倫在另一個安全的世界里,在那個靈魂可以安放的地方,她并沒有守株待兔,等待她的父母朋友的到來,而是想盡辦法去尋找和崔斯坦能夠搭上邊的軌跡!這包括崔斯坦嘴里曾說過的最高尚的靈魂,一個為了集中營中的難民而死去的二戰德國士兵,那是一個鮮活的年輕生命,因為這個靈魂的純潔和高尚讓崔斯坦念念不忘。迪倫找到了他,他因為有夢想可依,所以他回到了他的家鄉所在。迪倫又因為他的指引來到了一位知道很多事情的老者那里,而這位老者是一個相當安靜的靈魂,她在靜靜的等待老伴的到來!迪倫在她的啟發下開始了一條不歸之旅,沒有哪個靈魂這樣做過,前路漫漫,那必定荊棘叢生,可迪倫并不害怕,而是勇敢的踏上了征程。都說無知者無畏,迪倫的勇敢是我最喜歡的地方,她為了尋找解救愛人連那險惡重生的荒原都不怕,因為畢竟那純情的愛戀和美好的初吻是很珍貴的。雖說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可我看迪倫更像是崔斯坦的擺渡人。
當迪倫在沒有擺渡人的引領下突破重重險阻,而看到第一個安全屋時她并沒有等待停留,而是繼續前進,終于和崔斯坦相遇,其中她也因為自己的過失造成被崔坦擺渡的靈魂被魔鬼抓走,她非常的自責和內疚,她也試圖解救別的靈魂。最后他們經歷艱難險阻回歸了人類社會,迪倫把崔斯坦帶了過來。其實崔斯坦在擺渡了迪倫的靈魂迎接下一個靈魂而并沒有變樣的時候,我就猜到了這樣的結局。愛一個人最美好的地方就是和他生死相依,永遠在一起不是嗎?
最后的一句“嗨”她也輕聲回了一句,嘴唇顫抖著露出了微笑,“原來你也在這里,我在這里”,多么溫暖??!就像劉若英那首同名的歌一樣溫暖!
我想這本書帶給我最深的領悟就是勇敢和堅強,當你不肯為未知的明天做努力的時候,其實你就是在退步,如果我們貪圖安逸,或者不夠堅強躲避困難,那么我們永遠到不了夢想的彼岸和理想的世界。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六
我想我需要靜靜地思考我的人生,我的生活。
我一如既往地渴望著有那么一個人,能夠在工作上給予我指點,在生活中給予我寄托,我多么希望在我遇到困難時,在我感到失望無助時,有那么一個人能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這個人不一定是我的上司,不一定是我的伴侶,不一定是我親人,這不就是我一直渴望有個屬于我的擺渡人嗎?
很多時候很像女主角,對現實世界里的一切都感到不滿意,感到厭煩,也想坐上列車,去往未知的地方,見未知的人。
我也這么獨立,這么傲嬌,即便沒有高貴的氣質,沒有華麗的衣服,仍然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仍然覺得自己更加高格。
對待這個世界,我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期待。盡快女主角經歷的太過兇險,太過讓人恐慌,但只要心中有陽光,有希望,一切的惡魔可以傷害我們,但是不能將我們毀滅。
在命運的孤獨河流中,我們可能遠離親朋好友獨自走好長好長的路,我們會遇到各種讓我們欣喜的事情,也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落魄的時候,所以的人和事都是惡魔,都圍繞著我們,攻擊著我們,無情地嘲笑我們的無能為力,挑釁著我們脆弱的決心?;蛟S有那么一刻鐘,我們被這個世界嚇呆了,我們停下來想要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就在這個時候,無情的惡魔會肆無忌憚地加大攻擊力度,如果我們沒有了信念,沒有了決心,或許我們會就此被惡魔吞噬,成為他們的其中一員。
放棄總是比較容易的,而堅持是件很難的事情。無數次,在困難面前,在無助面前,我都曾想過要放棄,放棄又怎樣?生命還在,生活仍繼續,而且不用那么累,那么傷,那么痛。為什么不可以放棄,即便變成了惡魔又如何,那不過是另外一種狀態,惡魔自有惡魔的生存方式,何必那么杞人憂天?是啊,為什么還要堅持?有時候自己也想不明白。或許還有不甘心,或許還有期待,還有希望,所以即便被惡魔圍攻,也奮力沖出重圍,為的是能夠重見天日,能夠和著溫柔的春風,走在漫山遍野的鮮花叢中,欣賞這人間美景,這也是件多么愜意,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象啊!
既然活著,就不能白白地活著。人生下來,并非為了享福的。我們應該讓自己過得精彩,讓自己過得充實。如果二十多歲的年紀過著六十多歲過的生活,有什么意義呢?世界那么大,那么精彩,我們竟如井底之蛙般蜷縮在安全屋里,只要不離開,就不會受傷害,可是我們都不甘心一輩子躲在安全屋里不出來,即便外面布滿了惡魔,我們仍然嘗試著探出頭去看看這個未知的世界以及未知的驚險。始終不甘心一直躲著,這不是女主角的做法,也不是我的做法,不是大多數人的做法。
去往未知的世界,帶著好奇,帶著活下去,走出去的決心,歷經艱險,沖出重圍,即便被惡魔圍攻,即便遍體鱗傷,只因不甘心留在這個混沌黑暗的世界,哪怕雙腳無力,哪怕垂死掙扎,只要還有一口氣,只要還能夠挪動,就不會停止。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七
最近,我讀了《擺渡人》這本書。這是一部心靈治愈系小說,它可以與《追風箏的人》相媲美。
主人公迪倫,一位還在上學的女學生。她認為自己在吉斯夏爾中學沒有真正的伙伴,她只能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而且與媽媽交談的格格不入也讓她更加反感現在的生活。所以,她踏上了一趟列車,去尋找父親,但,她還不知道,這是一趟沒有歸途的列車。
起初,迪倫還是個孩子。她在啟程時糾結與矛盾的心理,已經把她的單純暴露得一清二楚。她拿起,放下,藏起,又取出,拿起,充分展示了一個單純可愛的小女孩內心的脆弱與惶恐。此刻,它需要愛的澆灌。
在火車上發生意外后,他遇到了擺渡人崔斯坦,在崔斯坦完成使命幫她度過荒原的時候,發生了一系列事情,使迪倫從剛開始對崔斯坦的依賴變成了無法割舍的感情。
迪倫在已經穿過荒原后,知道可以回到荒原,她不惜自己可能會魂飛魄散,可能從此灰飛煙滅,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出發。
返回的途中,她與水怪殊死搏斗,他心中一定要見到崔斯坦的堅定信念,致使她度過了一難又一難,粗粗閱讀,以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但細細品味,這是一個小女孩破繭成蝶的心靈旅途。
最后,他們相逢在新的世界,萬千思緒涌上心頭,只剩一句:嗨,原來你也在這里。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八
人生中任何一次的遇見,皆不是偶然。正如黑夜之中,迪倫從事故現場逃出來的時候,在絕望孤寂之時,看到了她心中的陽光—崔斯坦,同時印證了“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相遇,就是此般美妙。
經歷,讓人成長,無論好壞,都會有所收獲。相處之中無論怎樣磨合,最后都有好或壞的結果,是否在預期之內,我們不得而知。
在迪倫遇到崔斯坦之后,從到達第一個安全屋到最后的“回家”分界線,這所有的歷程之中,看到了迪倫的成長。從最初無法接受自己已經“死去”的事實,任何事情全全依靠崔斯坦,到最后一個人冒險返程尋找崔斯坦,在沒有擺渡人的保護下不僅可以自救,甚至還救了別人。同樣,和迪倫相處的過程中,崔斯坦也有了質變,不再只是機械的完成自己的責任,更多有了人類的感情,最后竟然默許了迪倫違反游戲規則的決定。
大概這就是愛情的力量,找一個讓自己可以發光的人,讓彼此變的更加美好。心中有愛,可以抵抗任何力量,它教會我們勇敢、堅強、善良,為了心中所愛“直教人生死相許”。
然而,故事的結局,看似順理成章,卻也出乎意料之外。一句“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和故事的開篇首尾呼應,好像一切又回到了最開始的地方。
這是西方的神話,假如真像書中所言,我們都可以經歷因果輪回,那么,“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你又愿意遇見一個怎樣的擺渡人?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九
#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
這大概是我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讀過的最暖心的兩句話了。
溫暖,感動,傾羨,開心。擺渡人的故事,讓我感覺心心念念必有回響好像又復活了。即使原本我選擇放棄相信這個點可以套用在愛情上。不過,迪倫是一個善良的孩子,而感動到崔斯坦;崔斯坦是迪倫信任的人,所以互相吸引依舊是前提。
目標,抵達最想要到達的地方,需要付出,有時甚至是付出生命。爬過每一個山頭,就可以抵達安全屋,可以使自己放松一陣。天亮后太陽起來,又需要整裝出發,即使前路布滿荊棘,都要咬牙堅持走下去。所以,走過了惡魔重重的荒野,靈魂便獲得了重生。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可是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堅持不懈地去奮斗努力達到我們的目標。
迪倫做到了,她想要回去找到崔斯坦,她心中有著強烈的.欲望,她不怕惡魔,她不怕前路漫漫,所以她做到了。
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
愛人也好,人生目標也好,原本可能都是虛無的,而我們想擁有了,心心念念了,堅持不懈了,咬牙奮斗了,最終就都可以獲得了。
擺渡人讀書筆記200字篇十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靈魂擺渡人?”
很久沒有一本書能讓我興趣盎然地拿起,意猶未盡地放下,然后還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但是《擺渡人》做到了,起碼對我來說是這樣的。
網上把這本書定義為心靈治愈小說,我覺得不夠準確,因為它更像是一本勵志小說,它告訴你什么是生活,教你如何去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教你如何勇敢、堅強地去生活。
在小說里,人死了之后,靈魂擺渡人就會帶著你穿越一個個荒原,護送你到另一個世界的邊界。在穿越過程中,你會遇到無數的惡魔,如果被惡魔抓住了,你就會灰飛煙滅。到達另一個世界后你將過上你心像中理想的生活,還可以找到先逝的親人團聚、等待后逝親人的到來,而靈魂擺渡人完成護送任務后,又將接受命運的安排繼續護送下一個靈魂。
如此定義的世界,除去靈魂擺渡人本身,倒也算圓滿,可是偏偏主人公迪倫死后與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一同穿越荒原抗擊惡魔的過程中產生了義無反顧的情愫。故事的矛盾就在于:迪倫無法與崔斯坦在荒原里永遠停留,而崔斯坦也無法改變上天對自己命運的設定。到達另一個世界后,迪倫無法抑制內心濃濃的愛意,在另一個世界里絞盡腦汁希望能夠找到返回荒原重遇崔斯坦并最終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雖然面對的是無法改變的既成規則,但憑著內心對一線希望的渴望,迪倫帶著自己的勇敢和決心,帶著對崔斯坦的愛,重新返回到惡魔當道的荒原。此時,她的靈魂擺渡人已經不再是崔斯坦,而是內心執著的信念和愛的陽光。歷經惡魔圍獵后的迪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在遇到崔斯坦后,她說服了猶豫不定的崔斯坦,共同跋山涉水,歷經磨難,最終到達了迪倫死亡的事故點。當迪倫蘇醒的時候,已經被救援人員發現,那一刻,崔斯坦坐在出口的左側,他們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彼此打招呼“嗨,原來你在這里。”
人生恰如一段段荒原之行,所到之處必定充滿困難和挑戰,還有無數的誘惑,總有人會在荒原中迷失方向,被困難和挑戰擊倒,被誘惑侵蝕。每個人都在行色匆匆地趕路,從一個安全屋趕到下一個安全屋,并不斷刻上年輪的記號,最終達到另一個世界。也許有些旅途,你身邊會有擺渡的先知和導師引領你前進,但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在重大的抉擇面前,你往往都是一個人。這時,你的信念和勇敢就是自己靈魂的擺渡人,如果信念不堅定,左顧右盼,猶豫不決,就算穿過荒原,你也無法看到彼岸的花開。
人生旅途漫漫,若有靈魂擺渡人則心存感激;若無,亦無妨,只需堅守內心,執著前行即可。
有魅力的文字像跳躍的音符,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人無限想象力的載體,引人深思,備受啟發。無論你經歷了多少起落,看過了多少冷暖,它都能在日落黃昏、曲終人散時讓你心中浮現感動。
《擺渡人》就是這樣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