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得一篇好的心得體會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企業文化心得體會感悟篇一
品德是正確發揮才能的根本基礎,是一個人所應該遵從的個人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的總和。個人品德包括個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心態,虛心向上的精神,堅忍不拔的品質等等,要學會干工作,首先要學會做人。職業道德是干好每一個職業都必須具備的品質,一個沒有職業道德的人是不配擁有這份職業的。對于飛行員來說,我們的職業道德就是盡全力保證飛行安全、高效、正常,這就首先要求我們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該休息就按時休息,該準備就認真準備,在飛行時體現出好的狀態。其次,在公司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隨叫隨到,解決航班生產調度中的困難。社會公德是每一個在社會中生存的人都應該遵守和具備的道德標準。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尊敬老同志;在生活中,我們不應隨地吐痰、亂扔煙頭等等。海航當年抓住不愛護公共場所衛生罰款的舉措,應值得我們學習。
激情是追隨公司發展目標奮斗不止的精神,是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是雷厲風行的執行風格,是追求創新的勇氣,是主動干事的驅動力。我認為,要干好一份工作,首先你需要去熱愛它,只有熱愛它,你才愿意去了解它,愿意去將它完成得更好,沒有這種原始的熱愛,你將不會從內心認為你屬于這份工作。是的,是你屬于這份工作,而不僅僅是這份工作屬于你。如果僅僅是“這份工作屬于你”,你已擁有的東西,你不會非常地珍惜它,只有當“你屬于這份工作”時,你會有一種榮譽感和自豪感,有一種主人翁的精神想要去把它建設好。當原始的激情褪去,我們更多的需要是一種責任,責任不是一句空話,它體現在點點滴滴中。當你數十年如一日飛行時,你是否每次航班都認真檢查飛機?當你在某一個機場已經有幾百個起落數時,你是否仍然認真準備?當你在某個機型上飛了若干個小時后,你是否還是認真對待每一個起落……當你有了這份責任,工作對你來說每天都是充滿激情的,因為每次,你都會想讓它變得更完美。
能力,是每一個人取得優秀工作成果的才能,是個人智力,體力的集中體現。對于飛行員來講,個人能力決定了安全的保障程度。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能力呢?第一,認真對待每一次飛行。從飛行前的預先準備到上飛機的直接準備,再到飛行中的實施階段,最后是飛行后的總結,如果每一個環節都兢兢業業,不應付,不偷懶,隨著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個人能力肯定有提高。但如果僅僅是混時間,混經歷,飛行前不準備,飛行中不虛心請教,飛完后又不總結,飛得再久也不見得能力會有提高。第二,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理論指導實踐,沒有深度的理論基礎,實踐就意味著盲目蠻干。因此,不斷補充自己的理論知識,讓自己在做每一個決策的時候都有理論依據。
業績,是判斷與檢驗人才的基本標準。飛行員的業績靠什么來衡量,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保證安全。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沒有安全其他無從談起。飛行員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所以飛行員應該用自己的品德,激情以及能力來創造好的業績,保證安全。這個好的的業績“保證安全”四個字并不是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帶來的,要創造這個業績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把好每一個關口,更需要飛行員堅守最后一道防線。一個老飛行員在退休的那一天告訴大家:“今天,我才終于可以說我一生沒有出過飛行事故,我保證了飛行安全,”這就是他的業績,這就是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如今企業時飛行員的要求已不是只管一桿兩舵,埋頭駕駛,而是需要有良好的技術,過硬的理論,全面的意識,高度的責任感,甚至對英語都有較高的要求。所以讓我們思考一下,我們離這些要求還有哪些差距,豐富自己,完善自己,做公司合格的人才。
企業文化心得體會感悟篇二
一個企業只要一天存在,企業文化就一定同時存在。因為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所有人員得思想、行為和行動的總合;也就是企業所有人員的習慣和作風,或者是企業的風氣。企業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氣,陶冶情操,塑造知識型職工,培育奉獻精神,為提高基層的凝聚力,戰斗力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我通過學習公司企業文化宣傳冊,了解到公司的整個企業文化體系的內涵和意義,全冊從金川事業、金川品格、金川法則及金川規范四個方面闡述了金川文化的具體內容。
金川文化是集團公司對過去風雨歷程的回顧與深刻思考,是對未來事業的美好展望和追求,是對昨天成功的高度凝練,是對明天的戰略把我和布局;金川文化源于產業報國的責任意識,從艱苦創業到蜚聲國際,金川員工一直秉承轉化資源價值,服務經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的責任感、使命感和事業心,兢兢業業,拼搏不息;金川文化興于持續改進、革故鼎新的創新意識。回首過去,金川的成功得益于艱苦條件下的技術創新,得益于水平落后下的管理創新,得益于全體員工的意識創新和革新落實;金川文化盛于以人為本,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共贏意識。金川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客戶的厚愛、員工的無私奉獻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公司始終致力于企業與員工、企業與客戶、企業與社會等各方的和諧發展,共同進步。
金川事業的使命是對自身存在的根本任務和意義的思考,愿景是金川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描繪,金川公司不但要繼續鞏固采、選、冶、化、深加工的大型礦業集團,還要努力發展多元化的經營模式,聚金匯川,創業為國,立企為民,造福員工、客戶和民眾,服務于國家建設,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金川品格的核心價值觀體現出關愛員工、保護環境、造福社會是公司的首要責任;強調責任、落實責任、以人為本,推動革新,鼓勵創新,建設富有標新立異的員工團體,深化共贏意識,將艱苦奮斗、勇于超越的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建立一支管理有方,執行有力,富于激情的優秀團隊。
金川法則的戰略理念是金川中長期戰略發展的思考和布局,將構筑資源優勢,深化科技創新,加強資本運作,實施跨國經營作為引領公司發展的方向。人才理念是金川明確人才標準,明晰企業責任激發員工活力的信念基礎,將適者為才,人盡其才,尊重價值,多遠刺激作為對人才的激勵手段,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每一位員工,每一位人才的專長和優勢,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金川規范的行為引領是金川集團公司全體員工一切行為方式的思想道德根源。“身在金川,情系金川、奉獻金川、守望金川”是每一個員工對企業的莊嚴承諾。讓每一個員工忠誠企業、敬崗愛業、學習創新、簡潔高效、奉獻愛心、遵章守紀、團結協作、誠實守信、節儉廉潔、文明禮貌、安全健康。體現出公司員工的新風尚、新風貌??傊髽I的經營,最終經營的是人的思想,最終的落腳點是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用企業文化的核心來體現企業的價值,實現企業和諧,促進企業發展。
企業文化心得體會感悟篇三
華為企業文化可以用“高工資、高壓力、高效率”這九個字作為概括,這個文化特征是和華為的行業特點及它企業自身的資源劣勢所決定的。
it行業絕對是適者生存的寫照,特別是華為所處的細分行業更加是一個高利潤的行業,因此它一開始進入市場,就已經和國際頂尖的跨國公司同臺競爭,而華為創業時又恰恰是最沒有背景和實力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就決定了他們要生存下來的基礎最是狼性的文化,也就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聽起來好像是貶義,但其實是褒義。一家沒有任何背景的企業,能夠在國際一流企業必爭之地生存并形成對它們的威脅,這難道還不足以讓人驕傲嗎?
其實華為一直在尋求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有理由相信華為存在著許多困難與危機,但沒有理由相信任正非完全沒有看到這架高速飛行的火箭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員工持股制度還是內部創業,都是華為試圖在解決員工真正成為企業老板或者說是嘗試過一下老板癮的一種制度安排,但結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完美,畢竟真正老板的體會往往并不在物質上,而是在社會地位、權利和榮譽感,甚至更多地說是老板肩上的責任感,而這些僅僅通過股權或其它類似的方式是無法解決的。
從華為出來的許多中高層,他們離開華為的理由并不是因為華為不好,而是想嘗試一下創業滋味。其實這是中國人的通病,每個人都想當老板,不管自己有沒有能力去享受那種做老板的艱辛,但似乎華為人員的流動并不僅僅是這樣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在功利性企業文化的導向下,當人們已經獲取了足夠的生活資本后,(據說一個普通員工在華為做兩三年后,他們已經可以抵上其他公司員工十年的工資了。)他們就厭倦了這種為了工作而工作的生活要,他們其中部分人從華為出來后才知道華為外面的世界其實很精彩,因此有些人愿意為了真正地活一下而放棄了高工資高福利的華為。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華為將員工工資全部減薪一半,那么愿意留下來與華為共度難關的華為人又有多少?
一個企業的文化,在企業高速前進時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企業文化更為關鍵的是在企業遇到危機時,有多少人愿意與企業共存亡,那才是企業文化真正精髓的體現。華為盡管在發展過程中經歷的大風大浪不計其數,但員工工資基本沒有怎么降過,反而一直在提升,這可以從最近幾本寫華為的書上領略到華為的高工資文化以及華為“以人為本”的內涵。但我們卻不確定,如果有一天,華為的冬天真正來到,正如任正非所說,而且這次華為并沒有準備好過冬的棉衣,那現在的華為人又有多少人愿意與任老板一起穿著背心餓著肚皮一起度過這個寒冬呢?
同甘不共苦,不是人都可以做到。不同甘卻共苦,相信除了上帝之外沒有人這么偉大。因此,同甘共苦是所有企業對員工的共同期望,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