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我們寫演講稿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模板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護士節護士演講稿篇一
在我們醫院里曾聽到有個人說過一句話,具體是誰也想不起來了,說施救一個孩子就是挽救一個家庭。愛與被愛都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有愛的地方就有溫暖,有愛的地方就有家的倩影,有愛就有奇跡!因此,每個孩子的降生都是生命的奇跡,他們就是像天使一樣的美好,給家庭帶來希望和快樂。
對于一個常人家庭來說,10歲的孩子正是依偎在父母懷里撒嬌,或是吃著零食,看著動物世界,每天由父母接送著背著漂亮書包和小伙伴們一起蹦蹦跳跳的上學年齡,然而有這么可憐的一個小男孩卻因嚴重的腦炎后遺癥,從此癱瘓在床和病魔作著生死斗爭,對于這樣一個癱瘓在床又失去知覺的孩子來講,能夠活著是就是上天給予最大的恩賜了。孩子的堅強與家人的不離不棄的堅持讓我們一次次為之感動,感慨世間親情的愛是多么的偉大,是她們給了小男孩第二次生命。是她們的堅持換得了今天的這個孩子。
全身還不時的抽動,當時體溫是38.2度,我院以支氣管肺炎收治入院,后來在詢問病史得知孩子在四年前還是活蹦亂跳健康快樂的小朋友,因家里住在山區,平時上學只能寄宿在校,由于一次的高燒沒有得到及時治療,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造成孩子留下嚴重的腦炎后遺癥有時與植物人沒什么區別,雖然孩子病的這么嚴重,但是父母卻一直沒放棄過治療,聽說曾經到市里幾家大型醫院都有做過康復治療,效果不太明顯,面對著漫長渺茫的求醫之路,她們沒有放棄過,即便花完所有儲蓄。
整整四年了,他們承受著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心理壓力和經濟重擔,孩子的不幸使這一原本貧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父親白天在建筑工地干苦工掙錢,晚上幫忙照顧孩子,爺爺已年邁70了,按常理來說,這個年齡的老人應該在家享福了,可是他沒有,為了湊錢給孫子治病,每天起早貪黑,在醫院做清潔工。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從沒堅斷過,特別是在那冬天寒風瑟瑟的早晨,天剛蒙蒙亮,總是能看到那個彎軀的老人,正認真的打掃著醫院每個角落,那就是小男孩的爺爺。
還有那滿臉縐紋白發蒼蒼的奶奶也不閑著,幾乎不分晝夜照顧著孫子,給孫子按摩腿腳(有助于幫助孩子康復的一種),盼望孫子早日好起來。母親,一個三十來歲的女人,不能說是如花似玉也最起碼滿臉紅潤吧,要以在她身上看不出一絲,烏黑的頭發中顯然夾雜著許多白發,面黃肌瘦看上40多吧,在小餐館里打雜,每天把餐館里客人吃剩下的飯菜帶回去維持一家人三餐,他們似乎忘記了什么叫累什么叫苦。
說真的,看著可憐的孩子,看著疲備不堪的一家人打心理特別難受,眼角不知什么時候濕潤了。除了盡自己的工作職責做好每次的護理,不知道能為他們做些什么。我只是個平凡的護士,面對這些只能默默一遍遍為他們祈禱著。孩子只從發燒以后都沒有再進過食,所以我們只能給孩子上胃管,每隔兩個小時鼻食一定量的牛奶,給補充點能量,隔四小時給孩子翻身拍背,每次給孩子輸液護理時,從父母憔悴的眼神里流露出滿懷希望信心——愿孩子一定能好起來。
祈禱上天卷顧下他們,希望能有奇跡的出現,對于他們而言,孩子活著,哪怕是一輩子守候也值了。孩子是有生命的,無論是正常孩子還是疾病纏身的孩子,都是自己身上的連心肉,血濃于水那份親情是難以割舍的,娘為兒付出,兒不嫌母丑,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的美德,不知在中國演繹出多少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我們衷心祝愿,祈禱孩子能早日康復,,讓這個感動人心的家庭幸福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國際護士節護士演講稿篇二
大家好!
輕盈的步履巡回在寂靜的長廊……
你柔美的嗓音回蕩在白色的病房……
你用樸實而圣潔的形象詮釋著職業的內涵……
你用最低的足音奏響了一曲曲不朽的樂章……
回顧_,誰能忘記,“讓生命閃爍著神圣、讓青春閃光在戰場”;誰能忘記暴風雨中的誓言,那感人的情景;又有誰能忘記非典襲來時,是我們的護士裹著厚重的防護服走在死神的前面,面對生命的坦然和平靜。一份圣潔,一份寄托,夢里依稀縈繞。提燈女神的目光,成就著五月燦爛的星空。群星的閃耀,一個紀元的召喚,“嘀嗒、嘀嗒……”聽,那是我們心靈的許愿,那是我們內心的表白。每個人都有一份精彩,每個付出都有自在的欣慰。天使是我們圣潔的稱謂,白衣是我們樸素的內涵。
白色的夢想,宛如飄雪的晶瑩。在門診,我們燦爛地微笑,給您指引,為您解疑,換取您舒心的笑臉;在急診室,我們與時間賽跑,去換取生命的延續,去改變命運的安排。
藍色是一種深邃,是一種幽雅的內涵。在這莊重的氛圍里,我們守候在監護病床邊,細心照料,誠心祈盼,用辛勤的付出,實現救死扶傷的宗旨;外科病房里,創傷的折磨,手術的傷痛,處處可見我們匆忙的身影,性命相托,誠信所寄,用我們的關懷去化卻傷痛的痕跡。
“嘀嗒、嘀嗒……”聽,時間,匆匆溜走,歲月,悄悄流逝。隱隱一個聲音在呼喚:誰是時代最可愛的人?是你,是我,是每一個白衣人。因為,我們捍衛著白衣的尊嚴,我們展示著天使的圣潔,宛如星空皓月的無暇。我們揮動著美麗的翅膀,伴月而行,成就著一個時代的信念:不變的是我們的追求!
國際護士節護士演講稿篇三
生命就像浮萍,脆弱又不堪一擊,作為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我們對生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然而臨床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讓我對護理這份職業有了更加堅定的信念。
南丁格爾說:護士必須有一顆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而任麗平老師,作為一個平凡的護士,她的事跡或許能夠對護理工作的真正意義作出些許詮釋。
扈老是一位肝癌晚期的離休干部,任老師值夜班時,扈老已經處于臨終狀態,出現嘆息樣呼吸,家屬已經放棄搶救,只等扈老咽了最后一口氣,但是他一直瞪著眼睛,家屬說他似乎有什么心愿未了不肯離去。扈老是少數民族,他們民族有個習俗,人臨終時一定要“凈身”,家里人說扈老本來就是個愛干凈的人,已經完成凈身了,這時任老師看到扈老由于一直張口呼吸,嘴里有很多干皮和粘液,于是決定給他做個口腔護理。任老師非常認真地為他清理口腔,他一直張嘴配合,做完護理后,扈老很努力地豎起了大拇指,不一會兒就安祥地離開了。扈老的老伴看到了這一幕,感動地抓住了任老師的手,眼淚奪眶而出,用顫抖的聲音表達著對她的感激。事后,八十多歲的扈老太太及家人專門來道謝。那一刻我深刻意識到,我們不光要守護生命,更要尊重生命,讓臨終患者有尊嚴地離開也是我們的職責。
我們同樣也有生病需要被人照顧的時候。帶病工作雖然不提倡,但是對于我們來說,顯然是件十分尋常的小事。同事小謝是我們科室最小的護士,活潑開朗,人見人愛,病房里的患者都很喜歡這個九零后的小姑娘,十天前小謝出現了發燒、咳嗽,她也沒當回事,一直帶病上著班,最近幾天又出現了腹痛、腹瀉。這天小謝像往常一樣值著夜班,不停地忙碌著,感覺腹痛,在去衛生間的路上,突然眼前發黑,暈倒在地,當時一起值夜班的搭檔李護士也忙個不停,根本沒有注意到小謝的突發狀況,只聽見兩個患者家屬在病房走廊里大聲呼叫,李護士趕緊跑過去了解了情況,小謝病情緊急需要立刻治療,但是病房里夜班工作繁忙也實在不能離開,兩位患者家屬卻非常熱心,主動協助將謝護士轉移到急診科,并幫助謝護士掛了號,等謝護士輸完液體,病情穩定后這兩位患者家屬才放心離開。第二天謝護士對這兩位家屬表示感謝,這兩位家屬卻說,應該感謝的是你們醫護人員,帶病還堅持崗位,正是你們這群人,一直守護著健康,守護者生命!聽到患者對我們的高度評價,在場的工作人員感動地熱淚盈眶,謝護士更是幾度哽咽。我突然感到作為一個護理工作人員是多么的幸運,我們每天的工作又是多么的偉大,縱使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這種感動像穿透寒冬的花香,像穿透黑夜的陽光,給了我們更大的信心和希望。
國際護士節護士演講稿篇四
記得一次值晚班時,一對夫妻外傷后前來就診,妻子腹痛得厲害。求醫心切的丈夫要求給妻子打止痛針,可在預診時我發現這個病人面色蒼白,仔細詢問病史和初步體查后,發現左上腹皮膚青紫,血壓偏低,判定是脾破裂內出血,在通知醫生前,立即把病人送入搶救室,迅速抽血合血,建立靜脈通道,輸入平衡鹽液。可病人家屬不但不聽醫囑,反而指著我的鼻子破口大罵:“我只要你打一針止痛就回家,而你卻是小病大醫,誰要你這個小護士來管東管西?”旁邊的其他病人的家屬實在看不過去,似乎在說:“這種人管他干啥,反正后果他自己負責,簽個字讓他走不就行了。”可是,想到病人即將可能發生的危險,看看自己身上的白大衣,我任眼淚流濕了讓我憋悶得慌的口罩,繼續搶救病人。后經b超檢查,證實了我的判斷,而且需要馬上手術。由于發現及時,抗休克措施得力,手術第二天病人就脫離了危險。雖然,事后這位男子非常自責,專程前來道歉,他一連串“對不起”聲中,我相對無語,淚水流濕了我的衣襟,是委屈、誤解,激動還是崇高,神圣還是偉天,總之,各種情感轟擊著我的心靈,從病人來時的愁容滿臉,走時的眉開笑意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我看到了護士的價值,我們整天做的是一件件小事,但從一件件小事過后,我體會到了平凡中的偉大,選擇了這一行,我無怨無悔!
歲歲年年多少事,迎來送往何其多。有人算過,一個晚上,上班的護士全部走下來的路就有四五十里之多,那么,一年、十年、二十年中呢?中國有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長征之路,登極之路,我們腳下的路能與之媲美嗎?我想回答是肯定的。因為這條路同樣用熱愛、執著、奉獻和犧牲刻寫著里程和路標!
曾有一件這樣真實的事情:有一個膽道結石的病人,他是一位書法愛好者,手術后咳嗽而導致傷口疼痛得厲害,做了超聲霧化效果不佳。這樣的病人單純依靠醫療手段是不夠的。于是我將病人扶起來,輕輕給他拍背,然后又用雙手捂在傷口兩邊并向中間托起,以減輕腹壓,同時鼓勵病人咳出了膿痰。幾個回合下來,病人咳嗽就明顯好轉了,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病人出院后給我送來了一幅他親自作的的書法作品。在裝裱得非常精美的軸面上這樣寫道:“人間清品如荷極”。他把我們醫護人員比作潔白的荷花,他說:“你們穿著潔白的衣服,戴著潔白的帽子,真象一朵朵潔白的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和那濯清漣而不妖的清純。與人但求有益,與地不爭肥田,即便是生于淤泥沼澤,也固守著碧玉般的純凈,釋放著自己的芬芳。”這幅作品被我慎重地掛在家里顯眼的位置,那天夜里,我作了一個美夢:夢見自已真的變成了潔白的荷花仙子,在默默地向人們釋放著生命的芬芳!
踏著夏日的腳步,白色的荷花靜靜地又開了。我的心情格外激動,愿自已而在平淡的日子里,有如荷的心,處風不驚,默默奉獻。用一顆如荷的心,繼續與圣潔同在,與生命永恒!
親愛的朋友,如果您看到有一朵潔白的荷花,在一瓣瓣地,默默無聞地盛開,那就是我,是我們,是我們白衣天使的心!
國際護士節護士演講稿篇五
晚上好!
我來自****,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天使有愛沒有怨。
美和內在美的深情贊譽。姐妹們,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風暴席卷而來的時候,當有人譏笑我們地位低收入薄的時候,當病人不理解我們的時候,你有過怨言嗎?我看到觀眾席上的護士姐妹都在搖頭,是的,沒有!因為我們是天使,我們有的只能是無盡的愛,愛病人愛自己愛這份平凡的工作。
我們做天使可不是在仙樂幻境中輕歌曼舞,也不是在轟轟烈烈中做英雄。你看:天天穿著一成不變的白大褂,在滿是血腥味大小便味消毒水味的病房里穿梭,聽到的是痛苦的呻吟聲或急或衰的喘息聲和煩躁病人的謾罵聲,干的是沒完美了的吸痰導尿輸液換瓶。對,這就是我熱愛的工作。
榮獲諾貝爾獎的特雷莎修女寫的人生戒律里就有,你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隱秘動機,不管怎樣,還是要做。
你今天所做的,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還是要做。
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必然會被遺忘,但是我還是會做。
是什么讓我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幫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這身潔白,我就會勇敢地走下去。
病人在我心中,病人在我們心中,在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心中。把病人放在心中,就意味著我們的每一天都會過得充實,快樂。
絕大多數病人,剛入院時,對醫護人員是相當排斥的,但我們的宗旨是"視患者如親人,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為了一切病人,時刻注意自己的行業形象,使每一位病人感到溫暖和親切。"這樣才能夠贏得他們的信任,才能保持護患關系的和諧健康。這種和諧的護患關系減輕了患者的精神負擔,打消了他們的顧慮,讓他們能夠對我們敞開心扉,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對未來充滿希望,更快地恢復健康。
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這很鮮明的指出了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南丁格爾說過,"護理工作是一門藝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塑造新形象的護士。轉變觀念,善于學習,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實踐護理模式的轉變,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單純的執行醫囑,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應該能動的執行醫囑,將病人看作一個整體的人來進行護理,讓病人得到更全面、更整體、更系統化的服務。我們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愛心幫助他們減輕痛苦,為他們支撐起無力的生命。
醫院的搬遷,為我們帶來了更大更好的發展前景,我做為一名新時代的年輕護士,我一定會順應時代護理發展的要求,順應醫院發展的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為我們偉大的護理事業努力奮斗!
一名真正的好護士不僅是技術上的頂尖人才,而且是最有愛心、最有耐心的。這愛心和耐心是上帝賜給天使的翅膀,是天使帶給病人的禮物。
在內科工作的護士,都有這樣一個愿望,要把我管的病人管理得干凈清爽。
崇高源于微小,收獲來自付出。象這樣的事在內科里是再普通不過了。盡管我們也有過牢騷,也有過怨言,但是我們面對那在痛苦中煎熬的呻吟,無望哀傷的眼神,我們只知道我們有幫助病人的責任,減輕病人痛苦的義務。
榮獲諾貝爾獎的特雷莎修女寫的人生戒律里就有,你如果行善事,人們會說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隱秘動機,不管怎樣,還是要做。
你今天所做的,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還是要做。
我知道我們今天所做的,必然會被遺忘,但是我還是會做。
是什么讓我有如此堅定的信念,是自信我有幫助病人的能力,既然穿上了這身潔白,我就會勇敢地走下去。
提起死人,你說怕,我相信。老實說,我也怕。可是icu的護士卻是女人常有男人膽。因為有患者搶救無效死亡后,護士要做尸體料理,有的家屬要求幫死者穿上衣服,我們盡量滿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是那么簡單。真的是只有他們,不求別的,只求心安。
回首2018年,我們內科療區響應了我院的號召,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得到此消息后,大家既高興又感到肩上多了一份責任感。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大家就一個信念:要么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好,不要辜負院領導及護理部對我們科室的信任。起初我們大家對“優質護理服務”這一稱呼其意義也不是很明白。隨即護理部對我們科室開了動員大會,讓我們每個人都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什么是“優質護理服務”。只有我們理解了才能將其開展并做的更好,得到每一位病友及家屬理解,使其對我們的服務放心、滿意。
護士長和大家一起動手為我們的病區穿上新裝,改變了進醫院病房冷冰冰的感覺,經過我們的精心布置,使患者走進我們的病區有像家一般的感覺。十分整齊、安靜和溫馨。
我科通過一段時間優質護理服務的開展更是加強了護士對待患者的責任心。只要在深入病房時,發現患者的生活上或是護理中有什么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會第一時間為患者及時處理,解決到位。我們每天除了按常規做好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外,還每天為重癥病人檢查基礎護理執行情況。并為他們做一些簡單的生活基礎護理,打水、喂飯、剪指甲、洗頭、洗腳、皮膚護理等。且每天都進行了每日護理工作量的統計,不斷完善,要做的更好。在病人多、護士人員少的情況下,大家依然加強了晨晚間護理,提高了服務質量,病人滿意度大大提高。
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優質服務僅僅停留在“門好進,臉好看,話好聽”這種表面的層次是遠遠不夠的,要強調相互之間良好的護患溝通,要關注服務對象的感受,要通過具體的行為舉止把你的歡迎之意、尊敬之意、熱情之意傳遞給病人,才能讓病人真正感受到我們的醫護服務,品味出我們的優質所在。
如今,走進我們普外三科的病房,護士們愉快地在自己的負責病人床前,或開心交談,或作細心的疾病指導,或給予體貼地梳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護患之間,護士與家屬之間少了隔閡,多了一份親切。當護士做完每一項操作,患者和家屬總會誠摯地道上一聲“謝謝”。
患者一入院,護士就會熱心的將他領進病房開始詳細的介紹環境,介紹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還有同病房病友,用餐、打水,洗漱一一道來,極為自然,轉瞬間患者的陌生感消失,拉近了護患距離。清晨,病床前護士一聲輕柔地問候“昨晚睡得好嗎?今天看起來氣色不錯!”如此親人般的關切帶給患者們怎樣的感動!輸液了,護士詳細地告訴患者每一瓶藥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患者心中的茫然消除了。檢查前,護士把檢查的目的、配合等注意事項一一告知,患者內心的恐懼不見了。貼心的言行讓患者和家屬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感慨動容之間,心的距離已經不遠了。作為護士最想聽到的莫過于,患者或家屬最動聽的、真誠的一聲“謝謝”。
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的開展使得這一切真正實現。在優質護理服務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20xx年我們會走的越來越好!
一次我為一個病人洗頭看到他頭上斑駁的鶴發,我一陣心酸,本該是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無情的病魔卻正在肆虐著他的身體,猛然間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女兒正在為自己的母親,做這件事,動作也不由的輕柔了許多。在洗頭之前,對于我的噓寒問暖,不怎么理睬的他,在我給他洗完頭之后,居然對我露出了笑臉。他和我說了家里的一些事,說他的老伴如何的辛勞。臉上帶著欣慰感謝感動的神色,雖然他沒有說感謝,但我知道,對于我一個小小的行為和輔佐,他很感動。對我來說,這比一句脫口而出的:感謝,來的更為珍貴。看到我在病房里忙碌穿梭,有個家眷都問了好幾遍說:你今天累壞了吧?我說:不累呀。體力上是有點累,但精神上是愉悅的,我知道,她是真的關心我累不累,正因為這種關心,我才不會感受累,因為我感受我做的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和我的同事們,比以前更忙碌了,但我們收獲了很多感謝感動。我們也很快的順應了這種工作模式,誠心誠意的為病人處事,像一只只勤懇的小蜜蜂一樣,辛勤的勞動著,我們比以前更歡愉了,我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因為我們的工作,給病人傳遞的是溫緩和無微不至的關心。
身穿神圣白衣的我們,做著通俗,瑣碎的工作,是流動在病房里一道靚麗的風光線,等候成為一縷陽光投射到病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