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讀后感400篇一
這篇文章講的是魯迅對兒時保姆“阿長”的回憶,她不僅不識字,還有些迷信愚昧,連真實的姓名都不為人知,然而,在魯迅先生的筆下,“阿長”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卻變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擁有偉大的神力了!
讀了這篇文章,知道了阿長長什么樣子后,我有些失望,在我印象里,阿長這個名字,應該是一個溫柔,纖瘦的形象,可是,卻偏偏是一個又矮又胖,嘮嘮叨叨的老媽子,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樸實的形象,才讓我感受到這篇文章是真實的.。
長媽媽有些習慣很招人煩:嘮嘮叨叨,“大”字形睡姿,種種封建古怪禮節(jié)……文章并沒有介紹阿長怎么怎么好,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活在生活中的阿長,慢慢地,我對她有了好感,她相信許愿,相信夢想,帶著一顆純真的心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生活。
最令人感動的,就是長媽媽買《山海經(jīng)》那段了,一般來說,識字的人都很難買到書,誰知道她走了多少路,問了多少人,去了多少店?她竟然把“山海經(jīng)”念成“三哼經(jīng)”,她是怎么向別人打聽這本書的?
總之,這個“阿長”雖然有很多缺點,像個小孩子,但這都無關緊要,因為她有一顆到死都善良的心,那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讀后感400篇二
今天我又學習了一篇關于魯迅的文章,那就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
阿長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保姆。文中一開始講到了阿長的長相:她生的黃胖而矮;“長”并不是形容詞等等。接著寫了魯迅先生小時候并不是怎么喜歡阿長的,原因是阿長謀死了魯迅的`一只隱鼠,也因為阿長睡覺時總是成一個“大”字,還因為阿長的種種不良習慣導致了魯迅對她的反感。
但后來卻因為阿長交給了魯迅很多的道理,慢慢的,魯迅先生變得不怎么討厭阿長了。魯迅先生愛看很多書,什么《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等等。但他最愛看的便是上面有許多圖的《花鏡》。
在一個老人的書齋里,有過一本書,名叫《山海經(jīng)》,這本書的上面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貓……
于是阿長幫魯迅買了一本一模一樣的,也改變了魯迅對她的看法。
文中最后講到了阿長,即魯迅的長媽媽已辭世了三十多年,魯迅先生還是沒有知道她的姓名。
這篇文章帶給我的感悟是:要讀書并且讀好書,才能寫好文章,也許,可能,我們也能成為像魯迅先生一樣的偉人呢?哈哈一切皆有可能!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讀后感400篇三
魯迅也對阿媽有過空前的敬意,她常常對魯迅說到長毛。因為他們是為了對抗清政府剃發(fā)垂辮的法令,所以都留發(fā)不結辮,所以叫長毛。據(jù)說所有強盜土匪都在內(nèi)。阿長說他們都很可怕,有一次長毛進城時,全家都逃到海邊去了,只留一個門房和年老的老媽子看家。后來長毛果然進門了,老媽子喊他們大王,長毛們說餓了,便把一個圓圓的東西朝老媽子扔了過來,還有一個辮子,正是門房的頭。老媽子立刻面如土色。
魯迅那時并不怕,覺得和他沒關系。阿長又對他說像你這麼小的孩子他們也要搶,要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搶。
魯迅對阿長說:“那你都沒事了吧,又不小,還不好看?!卑㈤L說:“哪里的話!我們就沒有用嗎?城外有人來攻時,他們便讓脫下褲子,站在城外,外面的大炮就放不進來,再放就炸了?!?/p>
慢慢的,這種敬意就淡薄了起來,也許是因為她害死了隱鼠。正準備給隱鼠報仇的時候,一面又渴望著《山海經(jīng)》。《山海經(jīng)》是一部繪圖,上面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現(xiàn)在不知道放在哪兒了。大概是魯迅太過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jīng)》是怎麼一回事,魯迅就對他說了。過了十天,阿長告假回來,拿著一包書,高興的喊:“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魯迅翻開一看,果然是《山海經(jīng)》。阿長又使魯迅對他產(chǎn)生了新的敬意,隱鼠的事,也過去了。
魯迅的保姆,阿長,大概已經(jīng)辭了這人世三十多年了吧,魯迅僅知道她有一個過繼的兒子。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靈魂!
阿長與山海經(jīng)讀后感400篇四
這天,我看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長與山海經(jīng)》。我的心深深的觸動了。
文章是講述魯迅先生與“阿長”的故事?!鞍㈤L”就是“長媽媽”。“長媽媽”是魯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先是說“‘長媽媽’,已經(jīng)說過,是一個一向帶領我的女工,說得闊氣一點,就是我的保姆”我認為這是魯迅先生在評價“長媽媽”的地位。讀到下方時,我又有了新發(fā)現(xiàn),“阿長”這個名字別的女工也用過的,我能夠體會到“長媽媽”在魯迅先生家的地位有多么低下,因為連名字都能夠用別人的,而且是為了省事。
又往下讀時,我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十分憎恨”阿長“,因為阿長經(jīng)常會告狀,我卻認為”阿長“雖然會告狀,但她是出自于真心想帶好魯迅先生的,阿長不僅僅會“切切察察”還明白許多風俗。但魯迅先生卻不領情。
“阿長”的性格不僅僅善良、熱心,還會關心人,我明白她對魯迅先生的心是好的,但是那時魯迅先生還小,并不愿聽??伤齾s不知厭煩的傳授她所明白事情。還為魯迅先生買了一本《山海經(jīng)》,別人不愿做,她卻會去做,她小時候沒讀過書,從“哥兒,有畫的‘《三哼經(jīng)》’,我給你買來了”,中,她連字都記不住,能夠想像到買這本書有多么艱難,于是魯迅先生又對她產(chǎn)生新的敬意。
所以,魯迅先生為何三十年后還要專門寫一篇關于“阿長”的一篇文章
我能夠想像,其實魯迅先生是很同情“阿長”的。因為,她為這個家做出了許多的貢獻,最后,卻連名字都沒落下,我認為魯迅先生是有后悔和內(nèi)疚的。
最后,我想說我也很同情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