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連城管局副局長篇一
一名大連當地人士分析,蔡先勃到城管局后,大力整治違章建筑,得罪的人肯定不少。另一方面,局長寶座是個炙手可熱的位置,眼瞅著蔡先勃出事,自然有些人會蠢蠢欲動。
8月初,大連市對一批干部職務進行調整,被實名舉報的蔡先勃不再擔任城管局局長。
企業的窘境
免職后的蔡先勃,很少出現在公眾場合。他原先的手機,始終無人接聽。大連市城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蔡先勃不愿接受任何媒體的采訪。
據了解,蔡先勃如今經常去健身房跑步,周末還開著越野車去郊外爬山。出席朋友的飯局時,蔡先勃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拆除違章建筑,是為了城市長遠發展,沒有錯!”
畢美娜也并不以勝利者自居。她告訴記者:“大連市紀委給我的答復,說蔡先勃作為領導干部,其行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另外還有駕駛套牌車的事情。不過對于蔡先勃夫婦一年消費一千多萬元,與其家庭明顯超出合理收入水平消費的問題,市紀委的答復并不能讓我信服。”
蔡先勃被免職后不久,畢美娜發出一條微博:“蔡不伏法,娜喊不止。”
畢美娜自身的處境也沒有因為蔡的免職而有多少改善。蔡被免職前,她經常半夜收到短信,說要她小心人身安全。蔡免職后,這類短信不見了,但又有一些人發來短信,說是相關部門準備查她公司,要她注意。
提起這些真假莫辨的消息,畢美娜也很無奈:“我走上實名舉報這條路,心里肯定是有準備的。另外,我也不相信政府會因為我舉報了一個人,就用這種手段對付企業家。”
更令她苦惱的,是如今去政府部門辦事時遭受的待遇。畢美娜說:“我本人或者公司其他人去政府辦事時,相關人員全都如臨大敵。說不上是刁難吧,反正對你有一種很深的戒備。長此以往,公司的業務怎么開展?”
畢美娜最近老是出差,她說去外地考察,也算是為企業多找一條出路—“真在大連待不下去,就去外地發展。”旋即,她又自言自語道:“還是不希望走到這一步。”
大連城管局副局長篇二
畢美娜承認,自己之所以能一呼百應,是因為蔡先勃“惹了眾怒”。
一些企業家朋友,對畢美娜給予許多幫助。“自從實名舉報以來,公司的生意基本停下來了。企業能撐到現在,全靠朋友們。”畢美娜說。
還有一些“朋友”,與畢美娜從未謀面,卻提供了許多有關蔡先勃的重要證據。而且這些人“做好事”從不留名,對畢美娜開出的高額獎金絲毫不感興趣。
畢美娜告訴記者,蔡先勃當上城管局長以來,在大連拆除的各類建筑,其市場價值約有50億元,許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對于50億元這個市場估值,蔡先勃倒是難得的與畢美娜達成一致。他認可這個數字,同時表示:“50個億,你想我得得罪多少人?”
一名當地媒體人告訴記者,在一次飯局上,有幾名企業家談及蔡先勃遭實名舉報的事情,紛紛拍手稱快,還說“這小子到處斷人財路,這回終于讓人斷了官路”。
大連城管局副局長篇三
在這場對話以前,畢、蔡兩人已經“反目”。今年5月27日,畢美娜在微博上實名舉報蔡先勃“座駕超標”,并懸賞10萬元征集更多線索。天涯論壇上也有人發帖,把蔡先勃稱為“酷吏”, 還比作“現代版來俊臣,大連的王立軍”。
行伍出身的蔡先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展現出毫不畏懼的姿態:“網上鋪天蓋地炒你,回家有人盯梢,我打發妻子帶著孩子回黑龍江老家了。這次好了,有人實名舉報我了,我反倒踏實了,來吧!”
兩人的斗爭,絕不止于網絡或是媒體上隔空喊話。舉報事件發生后,蔡先勃曾向公安報案,說自己遭到跟蹤;畢美娜也說自己接到恐嚇電話,說要“放你的血”。
導致二人關系如此緊張的,正是今年4月發生的一起強拆事件。4月5日,金羽翔公司投資的視覺方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園的建筑遭到了大連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的強行拆除。在畢美娜看來,這完全是一次“野蠻強拆”,而蔡先勃認為,這是對非法項目的“依法強拆”。
畢美娜告訴廉政瞭望記者,位于大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視覺方舟文化科技創意產業園,是由由金羽翔公司投資興建,一期總投資7190萬元,該項目是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投資促進局2012年招商引資項目之一。
同時,畢美娜也承認,自己過去沒搞過基建,因此在操作項目之初,犯下一個“愚蠢之極”的錯誤—“邊建設邊辦手續”。后來,高新區有關部門下達了處罰意見書,金羽翔公司立即停止施工,按要求繳納了罰款,并著手補辦各種手續。“我們有錯的地方,絕不賴賬。”
畢美娜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有不對的地方,相關部門已經做出處罰。我們也繳納了罰款,并努力補辦手續。“蔡先勃卻卻以市局的名義介入,宣布以前的處罰決定作廢,非要拆自己的廠房,還要相關部門退回罰款。就像一個人犯了罪,難道要被槍斃兩次嗎?”
對于強拆事件,蔡先勃曾對外表示,“視覺方舟產業園”項目在大連軸承儀器廠舊樓上進行了接建,遭到周邊企業和群眾投訴。工作人員現場勘驗,認定該廠存在違法加蓋樓層行為共兩處。
蔡先勃認為,對于這類“違法建筑”必須拆除,他還要求高新園區相關部門退回畢美娜上繳的罰款。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4月2日向畢美娜的公司下發文件稱,該案應由大連市行政執法局管轄,高新區行政執法局3月28日向該企業送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屬于“超越了法定職權”。
對于畢美娜質疑的“為何要把高新區行政執法局的處罰決定作廢?”蔡先勃的解釋是,根據市政府文件,高新區行政執法局確實沒有該案的管轄權,市政府把一些原賦予區縣的規劃、審批和執法權力收歸某些市直部門,就是為了維護整體城市規劃的嚴肅性。
畢美娜為此多次去市局求見蔡先勃,有一次還在蔡的門口等了一上午。可是,蔡先勃始終不愿意與畢美娜見面。直到4月5日,強拆事件發生。
大連城管局副局長篇四
憤怒之極的畢美娜,想起自己求見蔡先勃卻吃到閉門羹的過程中,看見蔡先勃的座駕不停變化,既有掛警用號段的豐田陸地巡洋艦,還有奔馳、寶馬等豪車。于是,畢美娜決定在微博上實名舉報蔡先勃“座駕超標”,并懸賞10萬元征集更多線索。
畢美娜告訴記者,她知道商人實名舉報官員,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但自己這次算豁出去了。”經商多年有些積蓄,即便從此不做生意,生活也可無虞。
實名舉報之前,畢美娜仔細謀劃了一陣。特別是有人提醒她,真跟政府鬧翻了,人家來查你的稅,怎么辦?畢美娜介紹說,自己過去是做進出口生意的,一直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沒必要去動偷稅漏稅的歪腦筋。“起碼在這一點上,我經得住查,不怕什么。”
畢美娜還給自己立下一個規矩:有一分證據就質疑一分,絕不去拔高,更不能在網上造謠。“商人舉報官員,本來就要冒很大風險。如果無中生有去造謠,極易落人口實。比如一開始,我就知道蔡先勃座駕超標的事情,所以就舉報這一點。其它的事,我沒有證據,不能亂說。”
實名舉報的內容在網上一經發布,立刻引發軒然大波。以至于事件的后續發展,畢美娜說自己也沒有料到。
畢美娜陸續接到很多電話、短信,還有很多人通過微博私信給她。其中,當然有一些是指責她嘩眾取寵,惹是生非的。但更多的,是表達聲援。有一名企業家就給畢美娜打來電話,情緒激動地說:“總算有人站出來了!畢總,我愿意當你的堅強后盾。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你只管開口!”
在畢美娜公布的征集線索的郵箱中,各種有關蔡先勃違法事例的材料蜂擁而至。蔡先勃家的豪宅被人挖了出來,蔡先勃妻子呂芷寧(系大連電視臺主持人)炫富的微博被人截屏,呂芷寧在大連數家高檔商場購買愛馬仕皮包的賬單陸續公布,甚至蔡先勃為城管局公務員配發高檔手機的事也被人曝光……
“我算射了第一箭,沒想到后面緊跟著,竟會是萬箭齊發。”畢美娜說道。
面對排山倒海的攻勢,蔡先勃頗有些進退失據的意味。一開始,蔡先勃主動接受媒體采訪,說愿意公布自家財產。后來,當其名下財產越來越多時,他又解釋是其經商的哥哥以及呂芷寧的前男友贈送。蔡的這番說辭,真實性不得而知,但起碼在網上,遭到網友一面倒地嘲笑。
實名舉報發生后大約一月,大連市領導將畢美娜、蔡先勃召集到一起。于是,才有了文章開頭那一段并不愉快的對話。關于那次對話,畢美娜說:“蔡先勃身上的驕橫之氣少多了。他自己也知道,攤上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