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000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結尾篇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我不知已經看了多少遍了。今年暑假,我又重新拾起了它,因為每一次閱讀,都能得到不同的收獲。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歷史性的長篇小說。作者是羅貫中(約1330-約1400),名本,號湖海散人。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斗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這些故事十分精彩,其中有我最喜歡的幾個故事:過五關,斬六將、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華容道、三顧茅廬、桃園結義……
書中刻畫了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它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周瑜的“胸懷狹窄、忌才好勝”,諸葛亮的“料敵如神、指揮若定”、劉備為“復興漢室,復興天下”而戰、關羽“威風凜凜,智勇雙全”、趙云“赤膽忠心,驍勇善戰”……但我最喜歡的兩個英雄是諸葛亮和趙云。
諸葛亮是一個忠臣,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謀,非常善于用計:“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和“空城計”……趙云對劉備也十分忠心,驍勇善戰,在“單騎救阿 1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斗”中,趙云自己一個人殺了魏國好幾個猛將,為自己和小阿斗開出了一條血路,最后他們都回到劉備身邊了。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還要刻苦學習,立志做一個學識淵博、智勇雙全的人,成為國家的棟梁!三國演義讀后感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讀《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 三(3)班盧皓宇
最近,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是大作家羅貫中根據歷史千辛萬苦才編成的,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國演義》成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這本書帶給我說不盡的感悟和智慧,還知道許多風流人物和事跡:諸葛亮、關羽、曹操、孫權、劉備......赤壁大戰、六出祁山、草船借箭......還有許許多多千古佳話:過五關,斬六將、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這帶給我的樂趣太多了,但這只是知識海洋里的一滴水,我還要繼續學習無數的知識,希望大家能多讀書。
曹操曹孟德,武功:*** 智謀:**** 人品:** 性情樂觀,果斷:一次,呂布打曹操,把曹操困在火海中,大將典韋、2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李典、樂(yue)進不顧一切救出曹操,曹操眉毛被燒沒了,胡子也別熏得像雜亂的枯草,這時曹操想出一計,笑了,文武百官被曹操笑傻了,曹操叫人放風給呂布說自己死了,接著乘呂布不備打敗呂布,大家才恍然大悟,稱贊曹操會用計。
曹操果斷也有果斷的缺點,例如:一次曹操和陳宮在逃命時到老人家里休息,突然聽見有人磨刀,曹操警覺,越來越感覺有人殺他,就氣急敗壞,把老人全家殺光,直到看見廚房里捆著的肥豬才恍然大悟殺錯人了,他長嘆一聲,說:"寧愿我負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負我”陳宮聽了就辭他而去。原來什么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啊!
一天,張銹用詐降計在曹營放火,典韋一人拿刀砍死十幾人,刀刃鈍了,又空手打死十幾人,勇不可擋,這時他已經被箭射成“刺猬”,段了氣還沒人接近。曹操又折兒子和侄子,馬已身中數箭,幸虧是一匹良馬還能小跑,突然,一箭中馬眼,馬大叫一聲摔下曹操,這時人馬來到,曹操先哭典韋,再哭兒子和侄子,表示自己愛典韋大將勝過自己的兒子和侄子。
最后看看曹操的詩來證實下曹操的文采:
觀滄海
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3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三國演義讀后感600字三國演義讀后感(3)| 《三國演義》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這一長篇巨著的作者是羅貫中,他從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從桃園結義開始,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內容,講述了東漢末年至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的戰爭故事。
1.{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打聽到劉備的消息后,決定去河北尋找劉備,他帶上嫂嫂,殺死了東嶺關的孔秀、洛陽的韓福、泥水關的卞喜、滎陽的王植以及曹操的大將蔡陽。
上面這一則故事寫出了關羽重情重義,不論曹操對他有多好可以,也不忘記劉備的恩情,決心找劉備。是啊,我們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義,畢竟重情義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2.[黃蓋巧使苦肉計。曹操打到江東后,連吃敗仗,便想出讓蔡氏兄弟當間諜,結果,黃蓋使用苦肉計,讓曹操83萬大軍,全軍覆沒。
上面這一則故事,主要寫了黃蓋不顧個人的安危,為了擊退曹操,舍棄自己的身體,來打退曹操,這個故事讓我想到課本《天鵝的故事》,4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其中天鵝也是不顧自己的安危,為了破冰讓自己和其他天鵝吃上食物-魚兒,讓自己的身體受傷了,其實在我們生活中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事一定要為他人著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則你的路會越走越窄的。
上面這兩則故事是我在三國里最喜歡的,通過閱讀《三國演義》,我相信只要經過我們后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地走好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最后通過不斷的努力和追求,你的人生永遠會被一片爛燦的陽光所照亮。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讀后感開頭與結尾
·名著《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
·三國演義讀后感3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范文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700字:走南闖北三國演義讀后感(4)|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吳.蜀.魏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700字結尾點明主旨,意味深長。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700字:走南闖北
本學期,老師要求我們認真閱讀《三國演義》這本書,并進行批注。媽媽將《三國演義》買回來后,我在家專心致志地看,并按要求 5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做讀書卡。其中有兩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諸葛亮三氣周瑜”、“勇關羽刮骨療毒”。“諸葛亮三氣周瑜”主要內容是:周瑜被毒箭射傷手臂,好不容易傷口才恢復。他又英勇上戰場戰斗,可被諸葛亮的幾句話,一氣,傷口崩裂,暈了過去;第二次…… 第三次周瑜終于被氣得受不了,大叫一聲便去世了。這個故事中諸葛亮不用刀槍,就用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就把周瑜給氣死了,體現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而“勇關羽刮骨療毒”講的是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關羽到樊城北門,叫曹仁投降。曹仁不僅不降反而指揮五百個弓箭手放箭。關羽躲閃不及,中箭落馬。關羽的義子關平把他救了回去。回到營寨,關羽找人幫忙解毒。華佗聽到這個消息馬上來到了關羽的營寨給他療傷。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時,他心里雖然也很緊張,因為沒用麻藥擔心關羽堅持不住,但又不慌不忙的做手術,體現了其醫術非常高明。而關羽在治療過程中卻和馬良在下棋,竟然沒有喊過一聲痛,真是太勇敢、太堅強了。
我自己新編了一個故事《虎牢三英結呂布》:話說呂布叫陣:“誰敢與我呂布決一死戰?”劉備三人應聲答到:“我們來也!”“呂布,你乃一英雄壯士,何不加入我們,咱們四人義結金蘭,一起打天下呢?”呂布心想:是啊,曹操整天指使我,又不講義氣,我為什么要聽他的呢?劉備既胸懷大志又講義氣,跟他肯定沒壞處。想到這,呂布答到:“那好吧!”“來,我們四人桃園再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于是四人一起走南闖北打天下去了。
6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就這樣,我和《三國演義》的奇妙之旅就結束了。
初中生三國演義讀后感作文700字就到此為大家介紹完畢了,希望能夠對你的寫作有所收獲。
《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字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 《三國演義》之《火燒連營》有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300字
有關高中寫暑假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850字 讀后感言:三國演義的讀后感200字
有關高中生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 2017年高中生讀后感作文:三國演義的讀后感 四大名著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
7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000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結尾篇二
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共10篇)二年級讀后感作文:三國演義讀后感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獻帝劉禪,氣量狹隘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教育。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這本書當中所描述的幾個英雄人物。
讀后感《三國演義》之趙子龍單騎救主_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2)| 原來,趙子龍保護著家小,殺退了一批又一批曹軍。最后,他他發現劉備的夫人和兒子阿斗不見了。趙云一心要找回夫人和兒子,他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帶著十幾名騎兵,沖進曹營。
張飛又大喝道:“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這一聲,竟把曹操身邊的夏侯杰嚇的肝膽破碎,一下栽到馬下死了。就在這時,山坡后一陣鼓響,沖出一隊人馬,為首的正是關羽,他手拿青龍刀,騎著赤兔馬。
1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我從中體會到趙子龍忠心于劉備;張飛很豪壯,夏侯杰十分貪生怕死;關羽很威風。
小學生暑假讀后感作文: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3)| 小學生暑假讀后感作文:讀《三國演義》有感
一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使我深有感觸。
《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兄弟親情深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智勇超群的馬超,忠貞不渝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云,詭計多端的曹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劉備,因為劉備為了自己達到統一中國的大業,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于在第三次的時候拜訪到了諸葛亮,與他共商大計。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不厭其煩的態度。
通過以上的閱讀,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讀后感言:三國演義的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4)| 這些天中我閱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這本書上有許多讓我記憶猶新的人物,比如:聰明絕頂的諸葛亮、強壯威猛的張飛、智勇雙全的劉備等,還有桃園結義、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一些故事可謂視家喻戶曉。其中有一篇我還記得是【七擒孟獲】。南方的蠻王孟獲起兵造反,孟獲要來攻打諸葛亮的軍營被抓住了,可是諸葛亮沒有把孟獲給殺掉,卻是把孟獲放了,因為諸葛亮知道這樣把他抓住他一定不服。孟獲想 2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要報仇,有一次來攻打諸葛亮的軍營,可是卻又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之后孟獲又多次中了諸葛亮的計策。孟獲終于心服口服了,孟獲和妻子他們投靠了諸葛亮。大家也一起來看【三國演義】這本關于三國的書吧,書中有許多事情都會把你吸引住。
小學生2年級暑假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5)| 小學生2年級暑假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
一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使我深有感觸。《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兄弟親情深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智勇超群的馬超,忠貞不渝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云,詭計多端的曹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劉備,因為劉備為了自己達到統一中國的大業,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于在第三次的時候拜訪到了諸葛亮,與他共商大計。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不厭其煩的態度。
通過以上的閱讀,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小學生2年級暑假讀后感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三國演義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塑造了許活生生的人物,使我百讀不厭。但是,這其中的許多人物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出 3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賣朋友,殺害無辜。如果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也許都算不上好人。《三國演義》中的好人還真不多呢!
我的表兄弟說:“劉備講義氣,是好人。”我說不見得。呂布武藝高強,號稱天下無敵,當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俗話。他曾經救過劉備,當時劉備非常感激。后來呂布被曹操捉住了,曹操非常愛惜呂布的才能,不想殺他,回過頭來問劉備怎么辦,呂布聽見了,心中暗喜,以為劉備一定會為自己說情。可劉備卻在一旁冷冷地說:“別忘了董卓是怎么死的!”當初董卓很欣賞呂布,卻被呂布刺殺了。“曹操一聽,抱著自己的腦袋連聲大叫:“快推出去斬了”你們看,劉備夠壞的吧。
小學生暑假怎樣寫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7)| 小學生暑假怎樣寫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
一天,我讀了《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使我深有感觸。《三國演義》是一部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被譽為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書中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兄弟親情深的張飛,求賢若渴的劉備,智勇超群的馬超,忠貞不渝的關羽,渾身是膽的趙云,詭計多端的曹操……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劉備,因為劉備為了自己達到統一中國的大業,不惜一切代價,三番五次地去拜訪諸葛亮,終于在第三次的時候拜訪到了諸葛亮,與他共商大計。令我敬佩的是他那不厭其煩的態度。
4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通過以上的閱讀,我懂得了許多知識。
小學生暑假怎樣寫讀后感是不是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呢?希望同學們認真閱讀,祝大家學業有成。
讀后感作文: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8)| 《三國演義》這一本書里面有豪情的、有友情的……
說到豪情,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一段劉、關、張三兄弟素不相識,卻因為幾句話,便在桃園結成三兄弟,可謂豪情萬丈。曹操“煮酒論英雄”過人的膽識和心機,豪邁自信。
談友情,就是“桃園三結義”,劉備沒有一毫一絲的 權勢,而關羽,張飛卻不嫌棄他,為命是從。關羽在 曹操那里,卻身在曹營心在行。而劉備在 趙子龍救出阿斗是卻口中大罵:“你這小子,險害我丟一名大將。”天下為人父母,那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見劉備重情重義.而我最佩服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計”都 顯出他 的 才華。但他也有錯用馬謖的敗筆。了事如神的諸葛亮都會出錯,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 沒有理由要求別人不做錯事,不應該斤斤計較,也不應該為自己 的失利而灰心,而應該奮起追趕!
《三國演義》讓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之劉備三顧茅廬_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9)| 單福胸有成竹。他對劉備說:“不能讓曹軍入境,關云長率軍從左迎擊,張飛率軍切斷曹軍的后路,主公和趙子龍率軍正面迎敵。”
5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由于單福調遣得當,劉備的軍隊大獲全勝,曹將呂曠、呂翔被殺,三千兵馬被活捉。劉備更加信任單福了。
曹軍主將曹仁聽說先鋒被殺,率領大軍殺向新野,在城外擺了個“八門金鎖陣”。單福叫趙云破了“八門金鎖陣”,又把曹軍打得大敗。曹仁帶著殘兵敗將回到許昌,向曹操匯報說:“有個叫單福的人當了劉備的軍師,這人足智多謀,十分厲害。”
我讀了這些片段后,感受到單福很有才華,很聰明,能力大,足智多謀,令我佩服不已。
讀后感作文:讀《三國演義》有感三國演義讀后感200字(10)| 《三國演義》這一本書里面有豪情的、有友情的……
說到豪情,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一段劉、關、張三兄弟素不相識,卻因為幾句話,便在桃園結成三兄弟,可謂豪情萬丈。曹操“煮酒論英雄”過人的膽識和心機,豪邁自信。
談友情,就是“桃園三結義”,劉備沒有一毫一絲的 權勢,而關羽,張飛卻不嫌棄他,為命是從。關羽在 曹操那里,卻身在曹營心在行。而劉備在 趙子龍救出阿斗是卻口中大罵:“你這小子,險害我丟一名大將。”天下為人父母,那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可見劉備重情重義.而我最佩服是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計”都 顯出他 的 才華。但他也有錯用馬謖的敗筆。了事如神的諸葛亮都會出錯,更何況是我們呢?所以我們 沒有理由要求別人不做錯事,不應該斤斤計較,6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也不應該為自己 的失利而灰心,而應該奮起追趕!《三國演義》讓我受益匪淺!《三國演義》讀后感2000字 關于三國演義讀后感700字 《三國演義》之《火燒連營》有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300字
有關高中寫暑假讀后感:讀《三國演義》有感 《三國演義》讀后感850字
有關高中生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800字 2017年高中生讀后感作文:三國演義的讀后感 四大名著讀后感:《三國演義》讀后感1500字 高中暑假讀后感范文精選:《三國演義》
7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000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結尾篇三
三國演義讀后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讀了《三國演義》給我極大的震撼。
這本書講了春秋末年時漢朝分裂為三個國家,而三個國家都想統一天下,最后同歸于盡,司馬家族統一天下的故事。里出現了許多有名的英雄,如:關羽、趙云、張飛、周瑜、諸葛亮等,現在他們就像一顆耀眼的、拖著尾巴的流星一樣,一眨眼就不見了。
在《三國演義》里,有勇猛的張飛、典韋、馬超;有機智的諸葛亮;有狡詐的曹操;有帥氣的關羽、呂布;有年邁的嚴顏、黃忠……我最喜歡的只有兩人:關羽和諸葛亮。
他們一位是劉備的丞相,一位是劉備的五虎上將之首,就像劉備的左右臂膀一樣。
先說關羽,字云長,解良人士。書上說關羽“臥蠶眉,丹鳳眼,五綹長髯,胸前飄灑。胯下赤兔馬,倒提青龍偃月刀。”夠帥了吧!
再說關羽的義,關羽被曹操招降后,曹操對關羽“上馬提巾,下馬相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賜錦袍一件,美女十名。”甚至連赤兔馬也送給了他,可關羽絲毫不為所動,掛印封金,去找哥哥與三弟去了。古城前關羽為了取得張飛的信任,刀劈蔡陽,兄弟相認。直至關羽敗走麥城被活捉以后,孫權勸其投降,關羽大罵孫權,誓不投降,最終被殺,真是可惜了。
再說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軍事戰略無一不通。又聰明過
1 / 2
——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學習參考 人,就像智慧的化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草船借箭,舌戰群儒,巧借東風,三氣周瑜,華容道,空城計,木牛流馬,五丈原禳星,嚇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等等,都是諸葛亮的“代表作”。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像三國時期一顆璀璨的明珠。讓我們欽佩。《三國演義》寫得很是精彩,你也來看看吧!
——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學習參考
2 / 2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000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結尾篇四
三國演義讀后感
三國寫到這時,蜀國已是國力空虛,千瘡百孔,無力回天。但蜀漢從不缺乏人才,即使諸葛亮逝世,蜀國仍然維系了近乎30年之久,我認為這應歸功于蜀國降將——姜維。
話說這三回,說的是魏將諸葛誕義討司馬昭,姜維趁機出師伐魏,被鄧艾擊敗,司馬昭出兵鎮壓諸葛誕,諸葛誕兵敗身亡,姜維只得班師回朝,后姜維再次伐魏,識破鄧艾詭計,大敗鄧艾,鄧艾派人命黃皓散布謠言,姜維被后主召回。
姜維在隴西一戰中降于西蜀,后被諸葛亮賞識再加上姜維個人的一番努力,在后蜀掌握一定兵權,在北與魏軍拉據。此三回講的便是姜維北伐的部分內容。在諸葛亮死后十九年,姜維逐漸成長起來,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柱。他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卻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幾乎沒有任何作為,他的所有心思基本都放在了北伐中原上。在政治斗爭中為了躲避黃浩這樣的小人物使自己兵敗而歸,就像這第一百一十三回講的,黃皓在朝中散播姜維降魏的流言,加之后主的昏庸無能,姜維只得被迫回朝,失敗而歸。諸葛亮尚且因為劉禪聽信讒言,李嚴謊報軍情,六出祁山卻無功而返,何況姜維。
姜維傳承了諸葛亮的北伐意志,面對費祎固守江河,這樣不思進取的上司,他沒有自暴自棄,依舊利用手中不足萬人的部隊多次與魏軍較量。書中這樣寫到:“人生如白駒過隙似此千延歲月,何日恢復中原乎。”這一句話令人為之一顫。雖說他的才華不及諸葛亮等人,但他那份不畏艱難險阻,不懼犧牲,誓要興復漢室,回歸中原的決心,那份固執,比諸葛亮都有之而不過及,尤其是他作為一名降將,無論是為了自己的事業與名聲,還是為了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以弱小的蜀國對抗強大的魏國,且幾乎都是主動出擊,從未怯懦,知道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放棄夢想。
可惜的是,如此人才,依舊無法實現抱負。像諸葛亮,杜甫更是評價“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姜維也是如此,這或許是冥冥中注定的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000000字 三國演義讀后感1000字結尾篇五
淺談《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對于中國人來說,《三國演義》是再也熟悉不過了,其中的三國故事,也是大家茶前飯后所津津樂道的,我在小學的時候,看了一遍《三國演義》,那時我記得是看簡化版的,就被它那引人入勝的故事所吸引,常常是媽媽來叫我吃飯,我才把書放下,我發現那時的我早已被它吸引了。
后來到了初中,我才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它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國古代的一部非常重要的文學名著,也是我們了解三國歷史的重要參考資料。《三國演義》寫到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作者把諸葛亮的智慧寫到了極致,把曹操的奸詐寫到了極致,把關羽的俠義寫到了極致,把劉備的求賢若渴寫到了極致。是的,《三國演義》以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統治集團相互斗爭為主要描寫內容。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那時的我對它有了一定的了解了,開始把它與自己的生活聯系起來。
高中的時候,由于忙著高考,就沒有那么多時間看書了,所以我很少看課外書,所以就沒再看三國。
今年放寒假,我想在充實一下我的寒假生活,所以我在學校圖書室借了幾本課外書,其中就包括了《三國演義》,我相信我現在從中還能受益非淺,我可以去體會體會關羽的“膽”,諸葛亮的“識”。
《三國演義》作為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他里面有大量的引人入勝的故事,通過設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為可能,把人物的個性特點描述得淋漓盡致,把一個個場面描繪得更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就像發生在你的身邊,就像身臨其境,使我記憶深刻,它常常讓我還記得那“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的關羽;以及“粗中有細勇猛善戰”的張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謀”的忠臣諸葛亮;還有心胸狹隘的周逾,長厚的魯肅等人交織在一起,引發了一連串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如草船借箭,連環計,空城計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看過之余,掩卷沉思,“草船借箭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要在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這對當時的周逾和現在我們看來,真是一件天方夜譚的事,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瞞“過了多疑的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到了十萬支箭,令周逾刮目相看。試想,諸葛亮不講究“策略”能行嗎?
細細思量,我們的學習不也一樣嗎?也應講究方法,注意適當休息,勞逸結合,讓大了大腦得到調節,為下一節課積蓄精力,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是這樣,生活也如此。有一次,家里來客人,媽媽讓我給客人沏茶,沏茶就要燒開水,清洗杯子,以及分放茶葉。燒開水約十分鐘,洗杯子約要五分鐘,分放茶葉約三分鐘,這樣一來,就要共花將近二
十分鐘的時間。可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條妙法:在燒開水的同時,就洗杯子,分放茶葉,等水燒開后,其余兩項工作早已完成了。這樣一來,我不僅節約了時間去做其它事情,還讓客人在短時間里感受到了主人的熱情。
做事情不僅要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的“識”,還要有“單匹救主”的趙云的“膽”。記得那次體育課上,體育老師讓我們練習跳高。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生龍活虎,就像猴子一樣一躍而過。輪到我了,生怕摔著的我及得額頭直冒冷汗,膽卻的內心使我的動作變得縮手縮腳,最后落得個“嘴肯泥”的下場。體育老師摸透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又耐心地給我講解跳高的要領,在老師和同學們地鼓勵下,我大膽地又重試了一次,這次終于成功了!漂亮的動作還博得同學們地歡呼,齊聲叫好。唉沒有膽量可不行啊!
是啊,我們雖是新世紀的少年,是祖國的花朵,但是如果沒有《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那樣淵博的知識,橫溢的才華,沒有趙云那渾身是膽的氣魄,試問,我們能有“膽”有“識”嗎?少年朋友們,讓我們攜手乘風破浪,繼往開來,做一個有“膽”有“識”的世紀少年吧!相關資訊:
朝花夕拾讀后感魯迅作品讀后感大全最后的四十五分鐘_讀后感作文讀《愛的教育》有感_讀后感作文魯濱遜漂流記 讀后感_讀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