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上冊篇一
(一)復習目標
1.對萬級、億級的數,十進制計數法,用“萬”“億”作單位表示大數目以及近似數、改寫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建立有關整數概念的認知結構;
2.進一步鞏固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筆算,進一步提高用計算器進行大數目計算以及探索規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對計算器的認識;
3.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特征,認識角,能正確畫出平行線和垂線(過直線外一點和直線上一點),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統計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并能根據給定的數據整理制作統計圖,分析結果。
5.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6.通過整理和復習,使學生經歷回顧本學期的學習情況,以及整理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過程,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愿望,進一步培養反思的意識和能力。
(二)復習的具體措施
1.大數的認識
知識點:
(1)數位順序表,數級、數位和計數單位的關系、多位數的讀法、寫法。
(2)數的組成。
(3)比較大小4、數的改寫;數的省略;數的改寫與省略的異同。5、數的產生(自然數、十進制計數法)。6、計算工具的認識與使用。
易錯點:
(1)寫數時中間連續的0容易遺漏。
(2)數位和計數單位間的區別。
2.角的度量、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知識點:
(1)知道什么是直線,什么是射線,什么是線段;進一步理解直線、射線和線段的聯系;知道什么是角,什么是平行和垂直,什么是距離,知道點到直線的距離最短;知道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四邊形的集合圖。
(2)會用量角器量角、畫角;會用三角板畫角,拼角,能區分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掌握各種特殊角之間的關系。
(3)會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正方形,會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會畫平行四邊形、梯形的高。
易錯點:
(1)用三角板拼角求度數易錯。
(2)垂線段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欠靈活。
(3)梯形的高畫法。
3.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除法
知識點:
(1)口算乘法:一位數乘兩位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2)掌握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注意因數末尾有0的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3)掌握估算的方法,具體問題中運用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4)能利用三量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5)掌握積的變化規律。
(6)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
(7)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
(8)理解商的變化規律,并能運用其進行簡便計算。
易錯點:
(1)利用因數和積的關系進行計算。
(2)用商的變化規律進行豎式簡算時,橫式余數忘補0。
4.統計、數學廣角
知識點:
(1)再一次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
(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中的信息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4)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能從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中尋找出的方案。
易錯點:
(1)條形圖上不標數據。
(2)不認真看圖例答題時把內容填反了。
5.解決問題
知識點:
(1)熟練解決歸一應用題、歸總應用題、連乘應用題、連除應用題、乘除混合應用題。
(2)解決綜合性問題
易錯點:
(1)不答題,或答題不完整。
(2)數量關系錯,導致解決問題的方法錯。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上冊篇二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分數的認識(一)、小數、三步運算和應用、統計表和條形圖。
(一) 數和運算的教學
1、分數的認識;2、小數;3、混合運算;
(二) 統計圖表的教學
(三) 數學思維專項訓練的教學
三、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的意義,初步學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和分數乘整數的乘法。
2、 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加減法、小數乘整數、小數除以整數的筆算和簡單的口算。比較熟練地進行小數四則計算和簡單的口算。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商的近似值。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并能運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3、 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會計算三步計算式題,會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和比較簡單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4、 會制作簡單的統計表,利用作圖紙繪制簡單的統計圖。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對統計圖表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四、教學措施
(一) 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二) 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 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 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展
五、教學進度
略。。。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上冊篇三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并掌握億以內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
2、 理解多位數的讀法,并能正確地讀出多位數。
3、 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4、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自我評價和善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和掌握整數數位順序表。
2、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中間有零的數的讀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 請學生說說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師將其中的數據進行記錄。
28、3070、6407、1003、280000、24600、6407000、10030040
2、 這些數(前四個)你會讀嗎?(讓學生在小組內嘗試讀數)
3、 說說你是怎么讀的?小結萬以內數的讀法。
4、 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1)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
(2)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3)數位: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二、探究新知
通過預習課文,你了解了億以內數的那些新知識?
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匯報。
1、 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
2、 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
邊匯報邊整理成數位順序表。(略)
3、 計數方法:
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
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數,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4、 分級方法:
5、 總結:什么是數位?一個數字所占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大小也不同。要區別于計數單位。
6、 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從學生課前搜集的數據中選出幾個有代表性的:
280000、24600、6407000、10030040、30700000
(1)、學生小組內試讀。
(2)小組討論:讀數時有哪些規則?怎樣讀起來方便?
(重點讓學生感受分級讀數的好處)
(3)總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 課本第二頁的做一做。
2、 第3頁的做一做。
3、 組內讀一讀小組成員搜集的信息數據。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嗎?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上冊篇四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120頁例3及部分練習。
教學目標:
1.借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從封閉曲線(方陣)中探討植樹問題。
教學難點: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教具準備:磁性黑板、圍棋子若干粒、課件。
學具準備:正方形白紙一張、圍棋子若干粒。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最近,我們學校被評為嘉興市綠色環保先進學校,為了爭創這一先進榮譽,全校師生齊心協力,共同為綠色學校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說說你都為學校出過哪些力?
二、探索新知
師:我們校區的學生在植樹綠化的過程中,碰到了一個小問題,大家愿意幫忙解決嗎?
1.教學每邊種3棵的方法。
(1)同學們在一個正方形操場的四周種樹,如果每邊都只種3棵,(四個角上都要種。)四周圍一共可以種幾棵?
(2)學生猜測。(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答案。)
(3)動手驗證。
(4)你是怎樣數的?(著重請學生說出方法。)
教師表揚學生的創新擺法,并獎勵“智慧星”。(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5)小結:“每邊都只種3棵,四周圍一共可種8棵”。
2.教學每邊種5棵樹的方法。
(1)如果每邊種5棵呢?
(2)動手操作:學生動手擺一擺,擺完后討論一下,可以怎樣數。
(3)著重于討論多種方法的交流。(著重請學生說出方法)
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3.探索每邊種6棵的方法。
(1)如果每邊種6棵呢?
(2)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匯報交流。比一比誰的方法多。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教師隨學生回答,板書。)
三、總結規律
(1)師:那如果老師在每邊種100棵呢?你會計算嗎?
(2)猜猜老師這次會在每條邊上中幾棵?а棵,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嗎?
(說后并讓學生說出各部分代表的意思。)
(3)拓展思維:如果一個三角形,怎么算?一個五邊形呢?(集體口答)。
(4)小結:有幾個頂點,就有幾個重復點,就要去掉幾。
四、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1、請你參加:
12名學生在操場上做游戲,大家圍成一個正方形,每邊人數相等。四個頂點都有人,每邊各有幾名學生?(在教室內圍一圍。)
2.請你設計:
學校為了慶祝五一,改變校園環境,想全校范圍內征集校園花壇設計方案。有以下三種,請每組同學選擇一種你最喜歡的圖形,算一算如果每邊放三盆花,一共可以擺放多少盆花?再動手畫一畫,展示在黑板上,看哪一組做得又好又快!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北師大版上冊篇五
一、鞏固準備
1、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35÷7 42÷6 80÷4 39÷3 63÷9 56÷8
45÷5 96÷8 54÷6 72÷6 64÷4 51÷3
3×20 4×12 27×2 45-39
2、誰最棒
47-(23+14) 63÷(14÷2)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課。
(1)說說我們在計算中,見過那些括號?
(2)我們已經知道,在列式時為了改變算式中的運算順序,要用到括號。但有時只用小括號還不夠,還要用到中括號。(板書[ ])
說明:像這樣的括號,叫做中括號。(說明中括號的寫法)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帶有中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的式題。(板書課題2、教學例題。
現在請大家認真觀察這道算式,(板書例題):請大家說一說,這道題有怎樣的特點?說明小括號外面還有中括號。讓學生說一說要先算哪一步。
⑴認真觀察,全班交流討論
⑵匯報觀察的結果,全班交流討論
⑶教師提問:有了中括號的參與,你明白了運算順序嗎?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
規范的進行算式計算的板書
3、算一算、比一比
請學生先說一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三、課堂練習
1、教材上的練一練
2、補充練習
為支援受災學校的學習,新華小學部分學生開展了捐書活動,四年級捐書120本,
五年級比四年級多捐20本,六年級捐的書是五年級的3倍,根據新華小學捐書的本數,25所這樣的學校可以捐書多少本?
問: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誰?
2、說說帶有中括號的算式,它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板書設計:中括號
47-(23+14) 360÷[(12+6)×5]
=47-37 =360÷[18×5]
=10 =360÷90
3÷(14÷2) =4
63÷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