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講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少年強則國強的一分鐘演講稿篇一
大家好!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是啊,成功的背后留下了多少奮斗者的足跡,留下了多少汗水和血水。正是因為有了"奮斗精神",才能鑄就成功。正是因為有了"奮斗精神",才看見彩虹。正是因為有了"奮斗精神",才實現理想。
我們回首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東方雄獅",從"飽受屈辱"到"和諧生活",你可知道有多少的中華兒女為今天傾注了他們滿腔的愛國熱血,用他們的奮斗精神創建祖國的基業,使祖國變得更加強盛。
在教課書中我認識了一位女英雄--物理學家王承書,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科研條件非常艱苦的情況下,她放棄了國外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國內,隱姓埋名30年,舍棄一切,承擔了研制核武器的工作。因為她從未接觸到鈾同位素這個領域,不得不從頭學起,邊學邊研究,多少個日日夜夜,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王承書的意志并沒有消沉,正是有了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才取得了成功,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她為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奮斗,她的生命是絢麗的,她的境界是高尚的。
高士其是一位著名的生物學家,他在一次實驗中失去了行動能力,他當年只有23歲,醫生說他只能再活5年。當他得知后,本應在國外養傷的他毅然回到國內,決心把畢生所學編成科普讀物,讓中國的青少年了解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患病后的他說的話是"嗯嗯,喔喔"的"高語",只的家人才聽得懂,他不能寫字,如果一定要他寫,寫的字就像天書,但是他以別人難以想象的毅力,一邊同病魔做斗爭,一邊創作,先后發表了近六十萬字科普小品和論文,創作兩千多行詩,他的作品通俗易懂,膾炙人口,受到讀者的喜愛。很多人感到驚訝,一個癱瘓病人是怎樣做到的?是愛國精神,促使他寫下了令青少年受益匪淺的科普作品;是奮斗精神,在不斷的鼓舞著他,克服困難,綻放出生命的光彩,譜寫了生命的贊歌。
梁起超先生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我們要繼承老一輩的奮斗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磨煉意志,砥礪品格,刻苦學習。當取得成績時不盲目樂觀,當遇到困難時不氣餒悲觀,永遠胸懷崇高理想,并堅定信念去為之奮斗,把自己的真才實學用在建設祖國上,使祖國更加富強。
正是這些先輩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花樣的年華里,生命的激情在燃燒,我們是中華兒女,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讓我們為祖國美好的明天奮斗!讓我們為祖國遙遠的未來加油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少年強則國強的一分鐘演講稿篇二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前不久,有這樣一條新聞上了微博熱搜。榮獲“共和國勛章”的鐘南山院士回到廣州,在廣州醫科大學受到了師生的熱烈歡迎,場面堪比大型追星現場。當耄耋之年的專家走進大學校園,受到象牙塔里年輕學子們強烈的擁護和敬重時,我的內心很激動。欣喜之于,卻不禁想問,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為什么這樣的一條信息,會登上熱搜?
想了很久,我對這條熱搜的價值和意義,有一些自己的領悟。這,也許是對長久以來,我國社會群體精神園地荒蕪的撥亂反正的開始。
很多年輕人,崇拜一夜爆紅的明星藝人,羨慕日進斗金的網紅主播,更時時以福布斯富豪榜上的成功人士為奮斗目標。誠然,這些人憑借自己的能力成為行業翹楚,崇拜他們沒有問題,如果我們中間的有一位如果能夠因為崇拜他們而達到個人的成功,那絕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這種崇拜成為主流的背后,反映出一些我們再也不能回避的問題。只看外表而不重內涵,社會充斥著膚淺的追逐游戲;“成功學”、“商業傳奇”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浮躁而急功近利;甚至連天之驕子——北大學生也被稱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缺乏敬畏和信仰,集體家國被拋諸腦后,只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還有前兩年網絡上盛行的“佛系”、“咸魚”等詞語,雖為調侃,卻也是個體內心動力缺乏、無所追求、無所作為的外化。凡此種種,皆是經濟高速發展,公民精神領地卻空虛匱乏的表現。凡此種種,皆讓人憂心。
任公先生有言,少年強則國強,如果一國之少年,立志做一夜爆紅暴富之明星網紅,那他們所期待的,可能就是如何在一夜之間達到目標,又如何能靜心讀書,虛心沉淀。長此以往,國家民族之文明傳承由誰?國家民族之未來前途何在?
我很幸運能看到這樣一條熱搜,也很高興能看到這些轉變。當年輕學子不只是迷戀光鮮的外表,而開始以某一行業領域內的專家學者為偶像,就會有希望,耐住寂寞,日積月累,成為行業的佼佼者;當大家開始以無私奉獻,默默耕耘的袁隆平、程不時、黃旭華為偶像時,便有可能慢慢變成愿意為家人、為他人、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而奉獻的中華青年;當我們以這些人為偶像時,我們就是以謙遜、堅持、忍耐、熱愛、奉獻為偶像,韶光流逝,也許有人在這些偶像的激勵下繼承前人偉業,也許有人仍是平凡一生,卻再也不是娛樂至死的淺薄庸眾。
誠如李蘭娟教授所說,“這次疫情結束以后,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不再以個人的物質成功為人生的終極奮斗目標時,當一個國家的年輕人心有高遠之志,胸懷天下時,這個國家到處都是財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