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農村舞蹈隊簡介篇一
現階段小學生舞蹈教學的教學方法舞蹈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活動,通過舞蹈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質,陶冶學生的性格,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比較理想的方式。舞蹈是一種美的教育,通過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們的心田,感染著人們的思想品質與情感。有了對舞蹈這樣的認識,我校開設了舞蹈藝術興趣小組活動,并且很受學生的喜愛。共有一百多人次參與舞蹈教學活動。并且多次參與社會演出活動及比賽,獲得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教師是將智慧,人性,理念,素質綜合在一起的“子集”。與其他教師相比,舞蹈教師具有自身特點:不斷充電,更新教育觀念,學習新型的動作趨勢,與時俱進的排練符合當前形式的舞蹈作品。為了上好舞蹈課程,我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yè)務素質。因為我知道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積極觀看各地的比賽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學習各種技法和亮點。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在課程實施中,我對教學內容主要做了這樣的安排。首先從基本訓練入手。通過基本訓練的活動練習,使學生首先學會了使動作做的自然、協(xié)調,并同音樂和諧一致。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練習,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動作姿態(tài),力量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和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為以后對舞蹈的表現力以及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在身體柔韌性很強的同學中,我教授了一些高難度的技能技巧,如打前橋、后橋、側翻、前嗆臉,轉等,滿足了優(yōu)秀學生的求知欲,做到了根據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內容。
其次,在基本訓練的同時,融進了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了民族舞的基本風格,基本舞姿造型以及動作韻律特點。如傣族舞、藏族舞、擴大豐富了學生舞蹈眼界和知識。在訓練中,我讓學生照鏡子反復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最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jié)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神態(tài)和動作。演員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這樣,避免了學生在舞臺上暴露出表演呆板、缺乏激情,缺乏表現力和可塑性較差的缺點。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范,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舞蹈教師和語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fā)現。另外,訓練時要嚴格要求。作為一個舞蹈教師,首先是隊員的“班主任”,比如說,哪些孩子的素質好,哪些孩子的素質較差,好的要積極培養(yǎng)成領舞或獨舞對象,差的要耐心輔導不歧視;哪些孩子比較開朗活潑,哪些孩子比較內向文靜;哪些孩子有小脾氣,比較嬌氣等。
通過這樣的專業(yè)的訓練,使學生在舞蹈中得到提高展示自我。經常帶領舞蹈興趣小組的學生參加區(qū)、市的舞蹈比賽和社區(qū)文藝演出,特別是在第五屆國際木蘭文化節(jié)文藝演出中作為本縣唯一的舞蹈《小花木蘭》的精彩演出得到了觀眾的陣陣熱烈的掌聲。經過訓練與鍛煉,舞蹈班的學生都成了班級的文藝骨干,老師的得力助手。
舞蹈興趣小組的實施,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fā)展。同時,通過舞蹈教育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群體意識,培育學生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想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經過幾年來的辛勤工作,雖然取得了豐碩的教學,我將會更加努力,將我校的舞蹈藝術活動進行得更精彩!
農村舞蹈隊簡介篇二
舞蹈作為教育內容和手段,不僅可以培養(yǎng)教育對象具有健美的身體姿態(tài),培養(yǎng)動作的協(xié)調性、節(jié)奏感,而且可以抒發(fā)和表達感情,加強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回顧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四個字:充實、忙碌。
為了上好舞蹈校本課程,我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提高思想業(yè)務素質。因為只有不斷充電,才能維持教學的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來我積極參加舞蹈排練,觀看各地的比賽和演出的舞蹈碟片,學習各種技法和亮點。另外,平時有時間欣賞各類舞蹈的排練和隊形等使自己在舞蹈教學方面不斷進步。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在課程實施中,我對教學內容主要做了這樣的安排。
1、首先從基本訓練入手。通過熱身活動練習,使學生首先學會了怎樣在做舞蹈動作時避免自己受傷。
2、通過小游戲的形式,訓練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空間方位感、以及學生相互之間默契。
3、形體訓練。通過基本形體動作的練習,克服學生的自然體態(tài),掌握幾個形體要點:頭頂找天、立腰拔背,雙膝夾緊伸直,使學生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舞蹈時具有正確的姿勢,改善不良習慣。
4、通過舞蹈動作的教學,在音樂伴奏下做各種舞蹈動作,使學生身體得到較自然全面的活動,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動作姿態(tài),力量的靈活和協(xié)調性和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以及對不同舞蹈風格特點的認識。
在訓練中,我讓學生對照鏡子反復練習表情,這樣訓練不是簡單地讓學生像照相一樣,怎樣做最美,而是根據舞蹈情節(jié)的需要作出適合表達主題的表情、神態(tài)和動作。每位同學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要為整個舞蹈服務。再次,教師講解非常關鍵。教師要在整個輔導過程中不斷去示范,去講解動作表情的要領。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舞蹈教師和語文、數學教師一樣,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感悟、去發(fā)現。另外,上課時要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及時發(fā)現每位同學起身的特點,讓課堂高質量的完成。比如,哪些學生有舞蹈基礎,接受能力強,哪些學生相對較弱,就可以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當小老師來幫助其他動作還不夠規(guī)范的同學等等。教師都要了如指掌。
同時,在本學期還帶領一、二年級學生排練群舞多次參加舞蹈比賽,以及為學前班的學生排練群舞參加學前班畢業(yè)典禮。
舞蹈校本課的實施,能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實際需要,有利于學生個性和特長的充分發(fā)展。同時,通過舞蹈教育鍛煉,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群體意識,培育學生的藝術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力,增強他們對生活的積極想象,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無論是舞蹈課也好,集體舞蹈也罷,希望學生能夠從舞蹈中體會到快樂,能熱愛舞蹈,熱愛生活,快快樂樂每一天!
農村舞蹈隊簡介篇三
漢族自古以來歌舞活動豐富多彩,并隨歷史的進程從未停止過傳衍與發(fā)展。對于今天的城市居民來說,出于高度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與相對疏遠的人際關系;外來文化因素與高科技娛樂的引進等多種因素,使城市中的一代代后人,已在逐漸忘卻、脫離、以致根本不了解和不再會跳自己民族的舞蹈。而時常由此導致作出漢民族沒有舞蹈的結論。 其實,漢族的民間舞蹈不但內容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即使是相同種類的歌舞,因地區(qū)的不同,也會在風格、裝扮和表現形式上各有特色、獨具魅力。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傳統(tǒng)文化的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民族系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人口約占全國總數的93.3%,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部、中部和東南部廣大地區(qū)。
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是漢族最為隆重和熱烈的傳統(tǒng)民俗節(jié)日。人們對于一年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的祝福,對于未來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祈求,以及獲得一年中唯一一次身心的徹底放松和歡樂,便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統(tǒng)統(tǒng)貫注在春節(jié)期間所舉行的活動之中。
只要在漢族生活的地區(qū),從農歷的臘月下旬至新年的幾乎整個正月,都可稱作春節(jié)期間。人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從制作新衣、清潔宅院、準備祭祀供品、籌做節(jié)日佳肴到準備歡慶活動儀式、演出等傾注著百般的熱情,以獲得對新一年期盼的實現。冬季的正月,是中國所有農區(qū)的農閑期,為籌劃、歡慶春節(jié)提供了條件。在漢族,春節(jié)民眾歡慶活動,因南北方地域的不同,而分別開始于正月初三或初五,但基本都以正月十五的燈節(jié)作為活動的最高潮和終結。當然,也有個別地區(qū),在正月二十八還要舉行一次“團圓年后的再團圓”。
農村舞蹈隊簡介篇四
1、提出申請。要求入黨的人向黨組織自愿提出申請,一般應遞交本人親自寫的入黨申請書。
2、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經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和黨小組推薦,黨組織確定其為入黨積極分子;對其中表現突出的,經支委會提名,支部大會討論,可確定為重點積極分子,并向黨委報告。支委會填寫積極分子考察登記表,指定一名至兩名正式黨員做他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入黨積極分子向黨組織報送自己撰寫的自傳和思想匯報材料。
3、培養(yǎng)考察。入黨積極分子要接受黨組織一定時間的培養(yǎng)教育和考察。對現實表現的考察工作,一般積極分子每年進行一次,重點積極分子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計劃發(fā)展對象每季度進行一次。
4、確定發(fā)展對象。主要程序是:
(1)黨支部要認真聽取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和黨內外群眾的意見;
(3)支委會(不設支委會的支部大會)將黨小組的意見和黨內外群眾以及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的意見進行綜合,經過討論同意后,報黨委審查,可列為發(fā)展對象。黨委在每年的年初,要對本年度的發(fā)展對象進行超前考察,按照要求填報《擬發(fā)展對象超前考察審核表》。
5、政治審查。確定為發(fā)展對象后,黨支部要進行政治審查,形成綜合政審材料。凡沒有經過政治審查的,不能發(fā)展入黨。
(1)政治審查的主要內容:
①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tài)度。主要審查其是否擁護和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xx屆x中全會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②本人的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
首先要調查清楚發(fā)展對象親身經歷了哪幾次重大的政治斗爭,并要查清其在幾次斗爭中的政治立場、思想傾向、對重大原則問題的態(tài)度、認識和言行等。主要看他能否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旗幟鮮明地捍衛(wèi)黨和國家的利益,捍衛(wèi)人民的利益;能否為了國家、人民的利益,勇于同一切錯誤思潮和傾向作斗爭;能否同黨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否自覺地清理思想,堅持真理,修正錯誤。
③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
“直系親屬”一般指發(fā)展對象的父母、配偶、子女,自幼撫養(yǎng)其長大的養(yǎng)父母和由養(yǎng)父母撫養(yǎng)的子女。長期同本人一起生活、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必要時也應了解他們的政治情況。
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通常是指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與其有密切聯(lián)系的旁系親屬,如岳父母(公婆)、伯叔姑舅姨,以及與擬發(fā)展對象本人關系密切的朋友、同事、同學、同鄉(xiāng)等。
審查發(fā)展對象的直系親屬、主要社會關系,并不要求調查上述范圍內的每一個人,主要是了解那些在政治上、經濟上與發(fā)展對象交往密切、對其成長有影響的人。情況清楚的,可以不再調查。
(2)政治審查的主要方法。
一般采取與本人談話、查閱有關檔案材料、找有關單位和人員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調和外調。在聽取本人介紹和查閱有關材料后,情況清楚的,可不再外調或函調。在做了上述工作后,如仍有某些重要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向外單位的有關人員和組織進行函調或派人外調。
函調或外調的問題必須是與發(fā)展對象能否入黨密切相關的。沒有多大關系的問題和一些不必要搞清楚的細枝末節(jié),不必進行調查。同時還必須注意,凡能函調解決問題的,就不要派人外出調查,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①對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態(tài)度;
②本人的政治歷史和在重大政治斗爭中的表現;
③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對有的發(fā)展對象還要對其進行財產狀況調查,了解其財產的來源和支配使用情況。對政審中提出的問題要查證事實、性質、程度及本人認識,提出是否影響其入黨的意見。政審材料應妥善保存,并在發(fā)展對象入黨后,與其《入黨志愿書》一并歸入本人檔案。
6、集中培訓。縣委組織全縣本年度發(fā)展對象進行五至七天的短期集中培訓(或不少于40學時),并達到培訓要求。沒經過培訓的或考核不合格的,一般不能發(fā)展其入黨。
7、確定介紹人。申請入黨的人要有兩名正式黨員作介紹人。入黨介紹人一般由培養(yǎng)聯(lián)系人擔任,也可由發(fā)展對象自己約請,或由黨組織指定。受留黨察看處分未恢復黨員權利或尚在緩期登記期間的黨員,不能做入黨介紹人。
入黨介紹人的主要任務是:
(1)要認真了解申請人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經歷和工作表現,向他解釋黨的綱領和章程,說明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并向黨組織作出負責的報告。
(3)被介紹人批準為預備黨員以后,繼續(xù)對他進行教育幫助。
8、填寫《入黨志愿書》。
黨支部對申請入黨的同志經過認真培養(yǎng)、教育、考察在充分聽取黨內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認為已經具備了黨員條件后,將有關情況和材料報黨委預審,黨委認為可以履行入黨手續(xù),再將《入黨志愿書》發(fā)給黨支部。
填寫《入黨志愿書》是履行入黨手續(xù)的開始,黨支部應指派支部負責人或入黨介紹人找入黨申請人談話,進行對黨忠誠老實的教育,并將《入黨志愿書》的有關內容解釋清楚,指導申請人填好《入黨志愿書》。
9、支委會審查。召開支部大會討論接收預備黨員之前,支委會對申請入黨的人,要注意征求黨內外有關群眾的意見,進行嚴格的審查。
審查的主要內容是:
(1)審查發(fā)展對象對黨的認識是否正確,入黨動機是否端正,對黨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態(tài)度,以及能否正確對待組織的考察等。
(2)審查發(fā)展對象本人的經歷及家庭、主要社會關系情況是否填寫清楚,與組織掌握的情況是否一致。
(3)審查發(fā)展對象的培養(yǎng)教育和考察記錄、黨小組、團組織推薦意見是否齊備,是否符合有關要求。
(4)審查入黨介紹人填寫的意見是否實事求是。在此基礎上,支委會研究、討論其是否符合黨員條件,有關材料是否齊全、完備,經集體討論認為合格后,即可提交黨支部大會討論。凡經支委會審查認為不合格的,不能提交支部大會討論。
10、支部大會接收預備黨員。
程序為:
(1)主持人宣布會議開始,介紹召開會議的主要議題;
(3)入黨介紹人介紹申請人主要情況,并對其能否入黨表明意見;
(4)支委會報告對發(fā)展對象審查情況和征求黨內外群眾意見的情況;
(5)與會黨員對申請人能否入黨進行討論;
(6)申請人對支部大會討論的情況表明態(tài)度;
(8)支部書記對支部大會作簡要總結。支部大會討論兩個以上的人入黨時,必須逐個討論和表決。
11、上報決議。支部大會同意接收發(fā)展對象為預備黨員的,應及時將決議上報黨委審批。否則,由支部保存?zhèn)洳椤?/p>
12、公示通知。公示的內容、方針,按照市委組織部《關于試行發(fā)展黨員公示制度的意見》執(zhí)行。
13、縣委組織員談話。黨委審批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決議前,由縣委組織員對《入黨志愿書》及有關材料進行審查,廣泛聽取黨內外群眾意見,并同申請人進行談話,作進一步了解考察,并幫助他提高對黨的認識。
(1)做好審批前的準備工作(如審查申請人的《入黨志愿書》和有關材料;提前通知每個黨委委員)。
(2)堅持標準,嚴格審批。
(3)堅持集體討論,逐一審批。
(4)及時討論,按時審批。黨委對上報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決議應及時審批,最遲也必須在黨支部通過的接收預備黨員決議后3個月內討論審批,超過3個月但不超過6個月的,應退回原報批黨支部復議后再進行審批;超過6個月的,應重新履行入黨手續(xù)。
經黨委批準的預備黨員,其預備期從支部大會通過之日算起。黨委審批后,應將審批結果及時通知本人,并在支部大會上宣布。
15、入黨宣誓。
(1)入黨宣誓儀式的程序:
①唱國際歌;
②黨組織負責人致詞;
③新黨員宣誓;
④上級黨組織代表講話;
⑤黨員代表講話;
⑥新黨員代表向黨表示決心。
(2)應注意以下問題:
③可以吸收入黨積極分子參加入黨宣誓儀式。
16、預備期教育和考察。主要方法是:
(1)確定聯(lián)系人。
聯(lián)系人一般由入黨介紹人擔任,以便于對預備黨員培養(yǎng)工作的銜接。聯(lián)系人可以充分利用與預備黨員共同勞動、工作、學習和參加組織活動的機會,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對預備黨員進行教育和引導,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影響他們。同時還要對預備黨員的表現考察寫實和及時向黨組織匯報。
(2)嚴格黨的組織生活。
入黨申請人被批準為預備黨員之后,黨組織應該及時將其編入所在單位黨支部或黨小組,參加黨組織生活,接受黨內生活的鍛煉以及黨組織的幫助和監(jiān)督。
(3)聽取本人匯報。黨組織應該定期聽取預備黨員匯報思想、學習、工作等方面的情況,肯定成績,指出差距,幫助他們端正努力方向。
(4)個別談心。
黨組織應針對預備黨員的實際情況和群眾反映,經常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和履行黨員義務情況,考察他們的政治覺悟、思想表現、組織紀律性和原則性等方面的情況,并向他傳達黨內外群眾的意見和反映,及時指出他們的缺點和錯誤,幫助他們改正。
(5)集中培訓。
黨組織可以通過舉辦培訓班的方式,對預備黨員進行集中教育。培訓的內容主要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使他們進一步明確怎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增強黨性修養(yǎng),加強黨性鍛煉。培訓結束要進行考試,并將學習成績作為其預備期滿能否轉正的依據之一。
(6)分配一定的社會工作和群眾工作。
黨組織應根據預備黨員的特點和情況,分配給他們適當的工作或交給某些任務,為他們的實踐中鍛煉提高創(chuàng)造條件。
(7)定期考察。黨支部每季度對預備黨員考察一次,黨委每半年對預備黨員考察一次,并實事求是地將考察寫實填入《預備黨員考察表》。
17、預備黨員轉正。主要程序是:
(1)本人提出書面轉正申請。如果本人沒有及時提出轉正申請,黨組織要區(qū)分情況,做好工作。屬于忘記轉正日期的,要及時提醒;屬于思想問題的,要進行啟發(fā)和教育,但不能*其申請轉正。
(2)黨小組提出意見。預備黨員預備期滿后,聯(lián)系人應及時報告對預備黨員的教育和考察情況,所在黨小組應及時討論,并向黨支部提出其能否按期轉正的意見。
(3)黨支部征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黨支部要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征求黨內外群眾對預備期滿的預備黨員能否轉正的意見,并把黨內外群眾的意見作為衡量預備黨員能否轉正的重要依據。
(4)支委會審查。黨支部要根據預備黨員的轉正申請、黨小組的意見和黨內外群眾的意見,以及在預備期間對預備黨員教育和考察的情況,召開支委會進行綜合分析,認真研究和提出預備黨員能否轉正的意見,提交支部大會討論。
(5)支部大會討論、表決通過。
預備黨員預備期滿,黨支部應按時討論其能否轉為正式黨員。具備黨員條件的,按期轉正;不完全具備條件、需進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以延長一次預備期,延長時間不能少于半年,最長不超過一年;不具備黨員條件的,應取消其預備黨員資格。按期轉正,延長預備期,取消資格,都必須經支部大會討論通過并報上級黨委批準。
①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匯報自己在預備期間的表現,肯定成績,找出缺點和不足,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和決心,向黨組織說明有關問題。
②黨支部介紹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表現情況和黨小組的意見。
③支委會介紹預備黨員在預備期間的教育和考察情況,提出能否轉為正式黨員的意見。
④支部大會進行討論,與會同志充分發(fā)表意見,并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作出決議。
⑤申請轉正的預備黨員可以對支部大會討論的意見或表決結果表明態(tài)度。
(6)上報黨委審批。黨委審批預備黨員轉正的程序和要求與審批預備黨員是一致的。黨委討論審批預備黨員轉正并提出意見后,應及時將黨委討論審批的結果填入申請轉正人的《入黨志愿書》。批準按期轉正的,要注明黨齡起始時間;延長預備期的,要注明延長的期限;取消預備黨員的資格的,要簡要列出原因。黨委審批結果要及時通知報批的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