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總結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聞出版年度工作總結篇一
清華的校訓:行勝于言。我一向不喜歡為了總結而總結的走過場,總結不僅僅是回顧一年中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是怎么做的,為什么會這樣做,以后又該怎樣做,唯有如此,總結才會變得有些意義。
就工作的分工來說,我作為一個總編輯,還是:
一抓結構優化、板塊建設與重點工程。去年獲得兩個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現已基本按時結項完成;申報的今年的兩個,入選一個,有些無奈;申報參評獎項,雖結果未出,但覺中氣不足,總覺得我們儲備不夠;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和教育部規劃項目入選情況不錯;我社零售圖書出版量的增長,營銷的問題是我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大幕拉開》作為重點暢銷書運作的試水,我基本全程參與了,收獲頗多,積累了經驗,看到了不足;組建少兒分社,少兒板塊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起步,期望3年一個周期,能有一個比較好的開局;牽線搭橋,促成了我社與上海中銳教育集團的全面戰略合作的開始,期望在圖書出版、平臺建設上能為我社的發展添磚加瓦。
二抓生產流程的優化,目的在于提高效率,規范流程,召開了多次座談會,雖有所改進,但是問題依然頗多,也常常為推進的緩慢煩惱,也理解管理崗位與編輯崗位各自的苦衷;一本新版的《著譯者須知》的修改出臺,就經過了近一年的時間,可見效率與諸多無法言表的問題。
三抓質量管理。雖然有分管的領導,但是作為總編輯,質量問題依然是我最為關注的工作重心之一,也是最令我提心吊膽的事情,所以逢會必講。2014年我親自經手了幾次質量事故的處理,鎖庫、下架、召回、退廠、應急處理,由于處理及時,未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這是尚可自我安慰的,甚至由于反應迅速,還反而獲得讀者的認可,可這種狀況不從根本上解決,消防隊員的處境將無法擺脫。
四抓隊伍建設。社內外的講座、培訓應該常抓不懈,去年的新編輯的職業資格考試的優異成績和高級職稱評定全部獲得通過,是我十分欣慰的。
此外,我還主管宣傳,社里對外的宣傳報道以及有關材料的審讀修改也占用了不少的精力與時間;出席業內的會議、典禮、論壇、活動,積累和運用人脈資源,也是我們開展工作的重要支撐,我也建議和希望我們的編輯、員工能多在業內露面,這不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在提升我們出版社的形象,在這個意義上,言與行同樣重要。
時間匆匆,來清華已過三年,隨著介入越來越深,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壓力越來越大。近期和2015年的思考與壓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與大家共享:
一是店銷書的營銷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不推進,我們很多板塊將永遠成不了氣候。二是專業板塊與產品群的問題。有的板塊在成長,但也有的板塊發展很不理想,成了我的心病,有的公司毫無規劃,什么都做,違背了其存在的初衷。三是隊伍建設發展不平衡,梯隊問題、流動問題、提高問題,這些都需要制度與政策去保障的。四是“三控制”問題:控制選題,壓縮無效品種;控制質量,全員質量意識的提高;控制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回顧一年的工作生活,感覺是充實的,也是欣慰的。這倒不在于出版社取得了多少榮譽,入選了多少項目,業績提升了多少,其實我更關注的是出版理念的提升、出版結構的優化調整、發展模式和發展規劃的制定,更關注的是隊伍的建設、素質的提高,有了這些,就有了提升的基礎,發展的后勁。因為,無論是社長、總編、分社長、部主任,我們都是過客——一個企業發展史上的匆匆過客。今年bibf期間在開卷高層論壇上我的演講《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傳統出版必須在堅守和變革中前行(以清華為例)》就是我的一次系統思考。
作為一個編輯,希望能在自己的職業生涯留下比自己人長壽的書,應該是自己追求的目標;作為一個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就不能僅僅停留在有一些好的產品,而應該為更多好產品的產生提供條件和基礎,那就是企業的遠景目標、發展規劃、發展模式。我們不應該是一個短視的過客,應該拓寬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理念,創新我們的思維。我們還能干幾年?但是我們的企業有明天,還有后天,如果我們只是一個短視者,那就不配待在目前的崗位上。所以我經常說我們必須克服小農思想和小富即安的意識。我愿意與全社員工一起努力,一為清華社的發展打下更扎實的基礎,二為清華社的發展打造一支隊伍,三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的句號畫得更圓一些。
新聞出版年度工作總結篇二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滄州市文廣新局關心指導下,我局緊緊圍繞樹立品牌、打造亮點、彰顯特色、服務惠民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
一、 20xx年以來工作開展情況
(一)精心籌備,全力確保第二屆“西河書會”成功舉辦
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造“中國**西河書會”品牌,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20xx年10月18日至21日,在光明戲院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西河書會。劉蘭芳、趙連甲、王印權、李金斗、李建華、籍薇、楊妤婕等國家級的曲藝家們蒞會并指導。同時來自京津冀魯晉等地的五十余名曲藝家齊聚**并進行了惠民演出。書會的舉辦進一步繁榮和發展了西河大鼓藝術,打造傳統文化品牌,提升了**知名度和影響力,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書會期間,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文化報、河北日報等20多家媒體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二)深入挖掘,扎實做好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工作
1、《**歌詩》影像資料制作及出版《**大鼓鼓譜》一書。我局組織人員下鄉搜集、整理**歌詩、**大鼓鼓譜資料,目前,歌詩資料已搜集完成,正在進行細節修改;《**大鼓鼓譜》資料已搜集、整理170套大鼓鼓譜,已完成校版、配圖和寫序工作,正在進行樣書設計。以上兩項工作于11月底前完成。
2、普查、盤清我市文化資源家底,分級分類建立資源名錄、資源數據庫網站。組織人員對我市出土文物、現有館藏典籍進行登記造冊,建立資源名錄。
3、爭取承辦下一屆國際毛詩研討會。我局積極與中國詩經學會溝通聯系,研究相關事宜,爭取承辦下一屆國際毛詩研討會。
4、爭創“中國曲藝之鄉”。一是積極向中國曲協、省曲協跑辦申報“中國曲藝之鄉”有關事宜,二是組織專業人員提前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待上級通知下達后,全力做好“中國曲藝之鄉”申報工作。
(三)加強執法,切實做好文化市場日常監管工作
1、結合省、市“掃黃打非”工作,陸續開展清源20xx、凈網20xx、秋風20xx等一系列專項活動。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621人次,檢查印刷企業79家次,檢查復制企業96家次,檢查書店83家次,收繳出版物80000頁半成品。
2、強化文化市場安全責任。組織文化經營戶召開安全生產培訓會議5次,并在平時檢查中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經營戶,及時責令整改,確保了20xx年以來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3、加大文化經營單位違規、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采取日常巡查和突擊檢查方式,加強對網吧、娛樂場所、旅游市場、廣播影視、印刷企業的監管,堅決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確保了全市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四)積極跑爭,全面做好文化旅游和文物保護工作
1、積極做好文化旅游工作。一是為通博園博物館、**府署爭取上級項目資金,為我市旅游業助力,目前項目資金已到位11萬元,全部撥付到項目單位。二是全力跑爭河北省重點鄉村旅游項目,已定景和鎮石灰屯為“鄉村旅游重點示范村”,已完成申報工作,正等待省批復。三是為省文化產業示范企業明尚德公司申請了2015年國家旅游發展基金補助項目,正等待批復。
2、加強文物保護管理。一是積極組織人員,搜集整理相關材料,擬將臥佛堂鎮大朱村賀龍指揮部舊址、孫際昌墓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二是為更好地發揮紀念館教育基地的功能,對白求恩手術室舊址紀念館進行完善,增加白求恩大夫蠟像一組、殘疾人通道及真武廟護欄、移動衛生間以及加固主體屋頂防水設施。三是配合市國土局完成了全國地情普查工作。四是組織人員開展了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對我市共計1100余件文物登記造冊,目前已上傳至滄州市文物局。五是做好各級文保單位的日常監管工作,確保文物安全。
(五)狠抓落實,強力推進文化惠民工作
1、結合“牽手京津冀·歡樂進萬家”活動,組織文藝骨干力量30余人赴興村鄉、留古寺鎮、行別營鄉、臥佛堂鎮等地進行慰問演出10余場,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2、組織國家級西河大鼓傳承人張領娣參加了中央六套《遠方的家》專題節目的錄制;開展文化進校園活動,并先后組織聲樂、書法、繪畫、曲藝講師到二實驗、三實驗小學進行講學培訓;為提高演唱水平,組織西河大鼓人員參加京津冀舉辦的西河大鼓培訓班。
3、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站點建設資金307.5萬元,目前,全市615個行政村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站點都已開通。
4、扎實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6918場次,豐富了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5、積極開展群眾閱讀活動。一是在瀛海公園廣場組織開展了以“全民閱讀”為主題的讀書活動,讀者達到2000余人,取得了較好地效果。二是為進一步擴大圖書藏量,擬購買價值8105元的圖書及2臺電子書借閱機,最大限度地滿足群眾讀書需求。三是組織開展走進曙光小學等地的“圖書漂流活動”,受到了一致好評。
同時,完成瀛州水系公園瀛臺及詩經公園文化布展設計及府衙回遷安置房交接工作;完成了我市申請千年古縣有關書籍20萬字的編寫工作;圓滿完成了上級領導和重要客商的接待任務,組織人員在光明戲院慰問演出12場,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