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過年的日記篇一
春節(jié)是人人都盼望的節(jié)日,春節(jié)也是合家團聚,共敘美好生活的日子。我天天都盼望春節(jié)的到來,終于在無數(shù)次焦急等待中把春節(jié)給盼來了。
大年三十的傍晚,周圍已是一片火紅的世界,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燈籠,放起了鞭炮,鞭炮聲時近時遠。我們家也按捺不住,在路邊放了起來。
看到如此美麗的煙花,我立刻讓爸爸拿出煙花出來放。爸爸點上火,過了一會,“砰”的一聲,一個煙火飛上了,立刻綻放在天空中。我們家的煙花是藍色,綻放時就像一朵朵傲放于美麗夜色中的勿忘我,它們在高空中短暫地停留,然后又點點灑向人間,就像那天空中無數(shù)的小雨點在歡聲笑語。比起別人家美麗的煙花,我覺得煙花更美麗,更漂亮,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家的遜色。因為在這絢爛的煙火中,融映著我和爸爸的微笑、期待,一幅其樂融融的父子場景圖,加上這絕美的煙花,不能不說是除夕夜的神來之筆。
之后,爸爸又放起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著,預示著喜慶和歡樂,預示著新一年的到來。我的心里也如這鞭炮,充滿了激動與快樂。
新的一年就在這片歡樂氣氛中緩緩降臨……
過年的日記篇二
想必每個小孩都很急切地盼望著過春節(jié),都有一些讓自己喜歡的事情吧!例如: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四處逛街買新衣服,去親戚家串門拜年,去旅游等等,而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放鞭炮和煙花了。
每到過年,我都會纏著爸爸帶我去放鞭炮,現(xiàn)在城里都不能放鞭炮了,所以爸爸只好帶著我到郊外去放鞭炮。
每次我們都會買很多不同種類的鞭炮和煙花。
我們把鞭炮插在土里,用香點燃引線,我雙手緊緊地捂住耳朵,躲在大人身后,探出半個腦袋,看著嗞嗞燃燒的引線,心里想:我到底是把手放開,跳到前面做出一副勇敢的樣子,還是就像現(xiàn)在這樣害怕的.樣子呢?我還在猶豫中,鞭炮已經(jīng)“嘭”的一聲爆炸了,頓時紙屑四散,塵土飛揚,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硝煙的味道……我也高興得大叫起來!
看著滿天的煙花,聽著四處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熱熱鬧鬧的新年又來到了!
過年的日記篇三
陽光還喘著,燈火已從腳下漫出一條璀璨的海,淌過參差不齊的山地。
霧氣嶙峋地鋪張在寒窗上,將華光模糊成一片片蜷曲的色塊,稀釋出寂靜氣勢磅礴的海。我手下不停,在單薄蒼白的紙上畫下最后一個句號“今年春節(jié)也很熱鬧”。舒一口氣,像積淀了多年的云終于落了雨。
指尖又開始隱隱作痛。
我曾在未禁煙火時手拈長棍,另一頭火星亂打,爆炸在食指,予以指尖瘋狂的驟辣。心手痛過后再想遠,已禁煙火。渴望下每至春節(jié),隱密指腹總翻起些不甘的蟄麻。
白光射在紙上,精準地反插進瞳孔,母親見我眸里有光,就提議去看燈“很熱鬧”——那就是很有聲的了。我于是答應下來。車窗外光線蜂擁,人群推搡搖晃,我在幽閉車內(nèi),聽不見聲響。但我看見人們哈哈大笑的表情,光影將臉型拉長成夸張的曲度,凝滯扭曲,倏而蓬脹起來。頭頂死寂的陰翳,耷拉在碩大的車玻璃前。黑暗閃亮在路旁的垃圾上,定格在朋友圈的照片里。攝影勾圖飽滿,留白充分,空虛偌大,濃夜開始發(fā)酵,發(fā)成一片不懷好意的幽深寂靜。
我在最低處,仰視無視的城市。想起盛開在宇宙深處,然后飛向我的花火。可惜回憶的畫面無其配音,指尖又卷起密麻的不適,蠢蠢欲動在凹凸不平的騷癢里。
城市簡直不適生存了,歸來歸去!老家沉睡在群山里,無甚燈光打擾它與我們的冬眠,只有小孩子捫替了夏蟲作流螢之美。我欲向姥爺討個花燈。姥爺卻翻出了盒小驚喜,幾年前熟悉的那款炮,長長的棍身,黑灰的顏色,落滿幾年塵灰。全家都想小放怡情,我就在長輩們的“簇擁”下大搖大擺地走到角落,鬼鬼祟祟地縮進墻角,點燃了那根小花炮。爆起陳舊的煙味。全年的火色壓縮進這點星火,穿插搏動突刺橫切,割出一片黃金比例的輝煌。我們目注年底的光點一個個炸裂起跳,最后吹燼如煙散。節(jié)奏,光暈,振幅鼓噪成閃亮的亮圈,與身前事散為灰燼。
心跳和指尖呲牙咧嘴,帶上夙愿已了的狂熱,光火如期明晃,因為霄黑色濃烈流淌,沉積在人們渺小而拼盡全力的歡喜光明外。
黑暗覆蔽,佳節(jié)重回寂靜。
我喜歡的春節(jié)春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眾多傳統(tǒng)節(jié)日過的最為隆重的。
除夕的傍晚,我們幾個小孩子在叔叔的帶領(lǐng)下和姑父及爸爸一起到樓下放鞭炮。十二歲的表哥膽子大一些,他放的是散炮,不是那種整齊鞭炮。別看表妹靈靈才三歲多,自己不敢親手放,但可愛看別人放炮啦!我們還沒引著炮捻,她早已把耳朵捂好了,還不住地催著:快放啊!怎么不點著呢?你瞧,她比我們還急呢。
第二天早晨天一亮,我趕緊穿上媽媽給我買的新羽絨服,新鞋,從頭到腳,甚至襪子都換上了嶄新的。收拾好后,我們一家三口就往外婆家趕。一進門,我趕緊對外婆說過年好,外婆笑瞇瞇地遞給我一個紅包——里面肯定是壓歲錢了!我收下紅包轉(zhuǎn)遞給媽媽,讓她幫我收好,回家后還我!
今年的春節(jié)我過的真高興!
過年的日記篇四
大年初二是女婿節(jié),也是各家各戶嫁出去的閨女回娘家的日子,我和村里的幾位鄰居在路邊閑聊,遠遠看到一個衣著很時尚的姑娘帶著孩子和丈夫向我們這邊走來,鄰居大嫂說:“這是誰呀?怎么看著不是我們村的呢?”等他們越走越近,一位大嫂說:“原來是前面那家的寧寧,帶著蒸饃籃子去看她奶奶。”她走到我們身邊,和我們熱情地打著招呼。
“你們看,她家最小的一個姑娘來了!”只見他們一家開著車帶著兩個孩子來看父母,從車上搬來很多東西,心細的大嫂還認真數(shù)一數(shù),發(fā)現(xiàn)他們帶了六箱禮物,還帶了蘋果和果子,還有一箱酒。這時候嫂子說:“他們家姑娘多,拿得少一點也沒關(guān)系,其他家拿得多也一樣,但是如果只有一個閨女的家庭就不一樣,只有自己給娘拿禮物,就要拿得更多一些,要不然做娘的該多失落呀!”真是不知道農(nóng)村還有這樣的規(guī)矩。走親戚不僅比誰家的女婿有本事,還要比誰家的女婿長得好,還要比誰家女兒給自己娘帶的禮物最多。
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各個村莊里都通上了柏油馬路,而且家庭富裕的都開上了自己家的私家車,開著車帶著孩子回娘家看父母,真是讓人感到溫馨又幸福,條件不好的,也能開著電動三輪車,或者騎著電動車、摩托車去看父母,再也不用過去騎著自行車,走著泥濘的土路走親戚了。
生活好了,路也好了,各家各戶看父母走親戚就變得方便多了,這么便利的條件,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說說知心話,替年邁的父母干點力所能及的體力活,讓年邁的父母能夠心里溫暖一點,晚年能夠幸福一點,這才是做兒女的最大孝心,不要只顧忙碌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在大年夜獨守孤院傷心落淚。
你看,除夕之夜,多少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帶著孫子來陪著自己吃年夜飯,過一個團圓年,大年初二,有閨女的父母總會早早起床,然后梳洗干凈,打掃院子,收拾好之后就在村頭翹首企盼,總是盼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早點來到自己身邊。現(xiàn)在條件好了,有手機了,可以互相先通個電話。父母也不用大老遠去村頭遠遠地望眼欲穿了,只要接到女兒要來電話,就會急急忙忙殺雞宰魚,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等待女兒一家的到來。過年走親戚真是快樂又幸福!
過年的日記篇五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我的家鄉(xiāng)在朝陽的一個小山村,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我的家鄉(xiāng),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幫爺爺爸爸貼春聯(lián),掃院子,掛紅燈籠。奶奶和媽媽準備豐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總要包幾枚一元硬幣,如果誰吃到這枚硬幣,就意味著誰會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風順。五六歲的時候,在包餃子的時候,我會偷偷地瞄著那幾個硬幣,只要它被放進餃子里,我就會在那個餃子上偷偷地弄上一個小“尾巴”,在餃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輕而易舉地吃到它。這樣那一元錢就是我的了。現(xiàn)在我長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試探餃子,如果餃子的肚子有硬東西,我就會把這個有特殊意義的餃子讓給爺爺奶奶吃。
在吃完飯后,我們?nèi)冶汩_始看電視,等到十一點鐘,全村就開始放鞭炮。爺爺把一掛大鞭和禮炮擺在小院里,用柴火點起一堆篝火。頓時,小院里亮成了白晝,全村的人鞭炮齊鳴,禮炮在空中炸響,變成五顏六色的花朵,十分壯觀。
放完鞭炮,我們就開始各處祭神。我們一家五口,拿著紙、香。我提著小燈籠,媽媽端著餃子湯,在院子里的雞窩、井、豬圈等等地方燒紙磕頭,澆上餃子湯。雖然有點迷信,可是爸爸說這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過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餃子,吃完飯,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這就是我們家過年的習俗,你覺得有趣嗎?
過年的日記篇六
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把我從美夢中叫醒,啊,終于過年了。
我迫不及待的拿出鞭炮,拉著爸爸在門口放起來,一串串鞭炮在我們的手中點燃,聲音可真大呀,四處飛濺,仿佛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這時,天空中,馬路上,到處響起鞭炮的聲音,震耳欲聾。
在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祖國最大的.節(jié)日春節(jié),家家都喜氣洋洋的掛上了紅紅的大燈籠,貼上了又吉祥又喜氣的紅紅的春聯(lián)。
到了中午,媽媽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有炒魚,雞腿,涼菜,飲料讓我一見就饞延欲滴,一家人高高興興圍坐在一起開始吃豐盛的團圓飯,我們邊吃邊聊,有說有笑,這時,叔叔問我考得咋樣,明年要怎沒做。我站起來嚴肅的回答道:今年我的成績考得不是很好,明年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出一個好成績。叔叔聽我說完后,拍著我的肩膀,高興的說:我相信你,明年你一定能考好,加油。
在這里我忠心的祝福全世界的小朋友們兔年快樂,學業(yè)有成。
過年的日記篇七
今天,我回家給姥爺去拜年了,我很開心!
到了姥爺家,我一看見姥爺就給他拜年。我一邊拜年,一邊說:“姥爺新年好!”姥爺就笑瞇瞇的從兜里拿出了100元遞到我的手里。我開心的蹦蹦跳跳。我看見了舅舅,就給他拜年,說:“舅舅新年好!”舅舅也拿了100元遞給我。哇!這么快就已經(jīng)200元了。我看見了妗妗,馬上就去給她拜年,結(jié)果,她卻給了我50元,沒事,給了錢,我就已經(jīng)很開心了。我們拜完年,舅舅就開車去大姥爺家拜年,我們在車上說說笑笑,可開心啦!
到了大姥爺家,我看見誰就給誰拜年,就這樣,我的了許多壓歲錢,開心極了!拜完年,我就找大姥爺家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開始玩,我們玩兒了一大會兒,非常開心!
我們回到姥爺家,先玩兒里一會兒,就各自回到奶奶家。
我最喜歡拜年了!因為這樣我能得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呵呵!
過年的日記篇八
今年的春節(jié)我是在媽媽的老家,湖南鄉(xiāng)下度過的。由于廣州是不準燃放煙花爆竹的,感覺過年沒有氣氛。而鄉(xiāng)下沒有這個限制,終于可以盡情地放花炮啦!
除夕那天舅舅到鎮(zhèn)上買了很多花炮,有閃光彈、魔術(shù)彈、圣誕樹和大禮花,裝滿了汽車后備箱。
晚上七點半,我們吃過年夜飯,開始放花炮。先放閃光彈,閃光彈一共有四十發(fā)。我和小表弟一人舉一個,舅舅和爸爸負責點燃。導火線到頭后幾秒,砰地一聲,一發(fā)閃光彈沖出去,飛到十幾米高,再綻放開。它們五顏六色,各不相同。
之后再放魔術(shù)彈,魔術(shù)彈一共有一百發(fā)。又是砰地一聲,一發(fā)發(fā)沖出去,在空中變換著顏色,讓人眼花繚亂。就是時間太長,舉得我手都累了。
圣誕樹是放地上的,一點捻子,噼噼啪啪各種顏色的火星綻放出來,遠遠看去就像掛滿了飾物的圣誕樹。
大禮花顧名思義很大啦,一共六十發(fā),整整一個大紙箱。大人們把它搬到院外空曠的馬路上去放。一點著,花炮拉著哨音直沖上天,然后在空中綻開花瓣,并發(fā)出呯呯的雙響。我高興地連聲說:好看,好看!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放爆竹、燃煙花是除夕夜最令人激動和快樂的時刻。爆竹聲聲除舊歲,希望小朋友們,平平安安,學業(yè)進步,吉祥如意,馬年大吉!
過年的日記篇九
再過不久就要過年了,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整天都忙忙碌碌的,雖然離過年還有幾天時間,但風中已然飄來了濃濃的年味。
外公與外婆早上很早便起了床,緊張而麻利地做著白生生的豆腐,炸著香噴噴的肉丸子、金黃的蔥花肉、鮮香的炸帶魚,一天到晚都生著的煤爐上始終沸騰著一鍋金燦燦的熱油,外公和外婆輪流著把豆腐和肉丁捏成球狀扔進鍋里,肉丸子在鍋里大聲呼救,很快就被我撈出來吃進了肚子。與此同時這樣炸著的還有外面裹著面糊以及蛋液的花生和帶魚,幾乎是炸好一樣我就吃一樣。外公外婆的手不停地在各種食材和鍋的上方穿梭,看得我眼花繚亂。一天下來,我連飯都不吃,光吃這些就能吃的肚兒溜圓。等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外公外婆才把炸好的菜放到冰箱里,留著年夜飯和別人來拜年的時候吃。
比起外公外婆過年前要做的“工作”。爸爸媽媽的準備工作也并不輕松,他們一下班就直奔菜市場、水果批發(fā)部和超市,每一次都能采購回一后備箱的年貨。末了,他們便把蔬菜、水果運回老家,預備著年初招待客人;而那些煙酒、保健品,就暫時安頓在汽車后備箱里,當成去拜年時的年貨。
看到大人們這么忙碌,我也不甘落后,臨近大年三十的幾天,我每天都在外婆家和村里的代銷店這兩點一線之間“奔波”,我用去年存下來的壓歲錢買了好大一堆煙花炮仗,還有今年特別流行的“小蝌蚪”摔炮,我把其它的鞭炮都囤積在我的“藥庫”里,唯獨把摔炮一顆一顆地擺在家門口,讓不知情的大人們踩上去,那不知從何而來的爆炸聲讓他們亂了方寸,有的大人甚至以為是車輪爆炸了,連忙蹲下去查看,而我則躲在屋角偷笑,等大人們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后,我總少不了幾句罵。
就在這樣的忙碌里,春節(jié)歡笑著朝我們走來,我們也歡笑著準備迎接這新的一年。
過年的日記篇十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過年。每到過年,人們喜貼春聯(lián),敲鑼打鼓,張燈結(jié)彩,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悅。
年三十的清晨,我和媽媽興高采烈地去街上買東西準備做年夜飯。街道上處處張燈結(jié)彩,十分熱鬧,家家戶戶貼著“倒福”、掛著燈籠。人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紛紛面帶微笑地走向大小商場,有的購物,有的游玩。這樣熱烈祥和、繁華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真是令人心潮澎湃啊!
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齊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么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必須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湯團,即期望“年年高、團團圓”的'意思;大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拜年時,首先要到最親的長輩家里拜年,然后是平輩間互相拜年。長輩們都給我們小孩子發(fā)紅包,我們可高興啦!哦!我差點忘了告訴你們,過過年時,家家戶戶的房子里都要放兩三根甘蔗,因為甘蔗代表“節(jié)節(jié)高”;年夜飯中也總有一道菜是魚,因為“魚”和“余”是諧音,表示“年年有余”的意思。當然,在過年里,千萬不要說不吉利的話,否則會被長輩埋怨,說你不懂規(guī)矩的。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我要在歡樂的節(jié)日過后,在20xx年的開始,向著新的目標前進,開創(chuàng)我的完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