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秀的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紅樓夢讀后感50字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篇一
看一脈而承的人勾心斗角,畫眉描眼,不由便仿佛已是七旬老嫗,炎涼世態打在略有鈍重的心上,也只剩下遲鈍的痛覺——原來多少嬉笑駑罵,多少月明風清,多少依順體己,通通都是戲臺上虛晃的一槍,猶剩看客嘆息不覺反倒顯得矯情了。
看那王夫人提攜探春,待庶出的她那般好,也不過是愿在周姨娘面前再贏一句:兒子比不了兒子,女兒攀不上女兒,饒剩一個探春也是“親外”,這樣的勝負快感不知給了她幾多滿足。更何況灘春的能力對她一直都“有用”:管理家政有用,針鋒對決有用,嫁個外番王爺更有用。過程和結果,細節與概況一樣折騰人,誰也無心照看一個“別人”。存于世上,人或多或少都在偏袒自己,現世的我們并沒有比多少萬年茹毛飲血的先人更善良與更文明。
還有那厲害了一輩子依舊兩手空空的璉嫂子,持家幾年,連貓狗都厭棄,丈夫不愛婆婆不疼,哈著臉欺下媚上掉價兒帶傷的還不是自己。一個女人的心并不大,誰放著軟香溫玉不要去做勞什子鐵血娘子,誰有犯得上撒潑放野做戲給別人看。虧空、尤二姐、抄家、丈夫遠謫,幾場情景劇鬧下來,多厲害的角兒也只是在病榻上捧個藥罐子,身邊的丑角倒是脫了面具上演大反轉。——誰尚且不會自甘變作冰,又豈得是誰做的女子呢?
浮生真的那么丑陋而可鄙么?看著金釧兒投井,我們自我安慰如今還得一夫一妻制;賈珍和尤氏貌合神離亦可辯駁愛情的墳墓并不多。當下時,對于此種殘忍,我們斤毫年個默認了。尋求解釋和出路,創造反駁以求開脫,從來都只發生在我們“設該命題成立”之際。
或者真如史鐵生所言,人不僅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而且是被分開來一個一個拋的;或者只是生物學上定義的人類之間天然的競爭關系;或者我們內心從未輟耕預設的自留地;或者曹公已經明示生死悲涼。
讀《紅樓夢》,讀得指尖眼梢都是心傷。在那樣的明朗之后突覺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絕望。所謂困獸,所謂虛妄,所謂清空,統統都不是詞,它們已經越過我們自身,抵達不能言說的真相。
而我們依然在別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悲愴之中,兀自掉下淚來。
紅樓夢讀后感50字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篇二
偶然中又看到了《紅樓夢》中的一小章,于是忍不住又想要從頭到尾看它一次,沒想到卻發現自己之前其實似乎一點兒都沒看明白,或許只有這一次才真正的算是看明白了一點兒。想到這里又不禁回想起之前幾次看《紅樓夢》的經歷來:
高中的時候大有“看遍古今中外各樣經典”的宏圖大志,于是首選了《紅樓夢》,什么原因也不記得了,帶著一股子少年的沖動,艱難地啃完了它,似懂非懂之間跟同學們講起其中的小小故事來也把幾個同學哄得津津有味地聽我胡說一氣。看著那厚厚的一本像字典一樣的經典,感覺特有成就感。估計我當時把個《紅樓夢》當成了街頭巷尾里那些婆婆媽媽們的'那些張家長李家短的八卦新聞來播報了一番,幾個女同學在課間無聊的時候拿來當閑話說著玩。
到了大學,想著如果不把我國的經典閱透,那真是很沒面子的事情,于是又首選了《紅樓夢》,那時的大學里流行織圍脖(是真正的用毛線一針一針織出來的圍巾,面非現在的“微博”),熟練到什么程度呢?那就是可以一邊看小說一邊織。我當時就是在織圍脖的過程中又看完了一次《紅樓夢》,看到動情處,正好可以用手中織好的圍脖擦把眼淚。我那時肯定是把《紅樓夢》當成了瓊瑤式的言情小說給讀了一遍。跟宿舍里的同志們討論討論書中男男女女的性格和命運,在故事中尋找著自己未來的愛情方向……這一次對上一次的閱讀很是不屑:原來以前根本都沒看明白!
到現在我對之前看過的《紅樓夢》的內容也差不多忘記了的時候又看到了高中教材中的一章,細細的讀了一遍,奇怪地感覺像是從來都沒看過的一樣,于是急急地又把《紅樓夢》找來想要從頭到尾來讀它一回,再已找不到之前的印像了,只覺得若大的幾個家族到最后是怎么會變得那么的悲慘的呢……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呀……
一部《紅樓夢》,我看來看去似乎都把它當成通俗小說在讀,而且我總奇怪那么多的紅學家們,不會是“過度解讀”吧?不過更多的可能是我還讀得次數太少了一點!讀的次數多了就會疑神疑鬼了。
紅樓夢讀后感50字 紅樓夢讀后感400字篇三
紅樓夢斷,何處是香丘?天雨天晴皆不是,唯馳遠方舟。一個寶玉帶光彩,一個黛玉美如畫。你說這紅樓有多悲?唱到英雄皆流淚。你看那紅樓滿園有情人,人間凡塵皆似水,癡男怨女悲情美!!——題記
“若是真情留不住,淵淵愁苦誰傾訴。”一個人在池畔,漫步著,思索著,人間的愁緒似乎都在這兒了。我頓頓步,指著池里,該如何面對一切呢?人間似乎只有惡,沒有善了。
我從書包里拿出一本書,名為《紅樓夢》,封面有些殘損了,卻難以掩蓋它的藝術價值。我慢慢地打開了它。
那穿著大紅箭袖的男子抽噎著,也不知為何。我上前看了看,額頭戴著的二龍搶珠金抹額顯現出他的年輕、別有雅致。我明白了。我對他言:“你本男兒,為何薄情多?”他道:“詩中有畫自細賞;書中有言,怡情慢品嘗。”我啞口無言。
人間降善,他是善的。溫柔,自信,向往自由,好與女人玩鬧,喜歡欣賞女性之美。
他是善的,可愛卻頑皮,銜玉而生,與眾不同。不希望斗爭,不希望煙火,不希望臟亂,寧愿活在紅粉堆中;
他的善,有些叛逆,有些不注名利,活得很灑脫。
不犯到他人,按自己的思想活著,不是我們一生所想的嗎?有些人徒步天涯,窮及一生,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有些人無所事事,有些人無事不為,他們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嗎?
其實賈府的公子爺也和我一樣,和我們現代人一樣,煩惱多得來不及清理。時常被父親打罵的他,還是這般的頑皮,像沒有長大的孩子。賈母最愛他了,因為他善良,與眾不同。像新一代的小孩,永遠也不服輸。包括賈府的沒落讓他無路可走,更是對未經世面的公子哥極大的挑戰。
這紅樓,真的是個夢。就只是個夢,卻難成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誰能知真假?甄寶玉即使再像,都不是賈寶玉,誰有賈寶玉一樣的經歷?誰有過他這般的癡情?誰有過他這樣的不懂事卻又恨這世間?唯有林黛玉有此經歷。 “甄”一定是真嗎?“賈”又一定是假嗎?若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只從片面的想法去決定結果,而不去探尋更深的道理,便永遠難知真假。
“共賞夕霞無限美,晴空千鶴已南飛。只聞閨中萬般笑,又論寒雪踏霜梅。”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背景里,有一個安靜祥和的地方,大家嬉鬧著,有傷心也有開心。金陵十二釵,身上貼著的詩風雅韻,無憂無慮地、盡情地吟詩作對,飲茶書畫,沒有煙火戰壕,只有煙花三月。桃李天下,多少真情都融在此書中,任風雨洗禮,時光變遷,終不換那似水的人與地方。
面對賈府的變故,寶玉傷心欲絕,只待這時間流逝,淡看悲慘,愁緒化作一縷煙,朝天笑。他也算看見了這世間的滿座虛榮,我們是否也要似水一般,悄然地發現善惡?
他站在河岸旁,臨走前他對我說:“你我素未相識,遍地花紅酒香,怎敵陌人之良?望君珍重。”
我對他說:“這一生,一定要讓某些人難忘你,以及你的故事。”
他只留了一句:“我的一切,豈是你們這些人能懂。若我不寂寞,天能奈我何。”
我晃了晃神,從池旁離開,想著那些話。
晚上我大夢了一場,夢到我也出家了,還與他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從此共拂塵灰。今夜的夢,并非偶然,因為我很愛那些場景,太愛。此夢,是善的。它告訴了我什么是真情真意,什么是樂哉人生,也讓我努力去尋找何為永生難忘之友,怎么遠離何為虛偽小人。
并非只有女子如水,善良之人也似水,細膩,溫和,我們只不過被別人的小缺點蒙蔽了,找不見如水的人,交不到似水般的心。而我,在《紅樓夢》中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