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快速閱讀的七種方法篇一
對于集中力的養成,一般人認為是很困難的事。或者,對于怎樣養成集中力,是極為曖味的,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可是,如果僅是簡單地談到(注意力)“集中”,又投有什么了不起。無論是誰,常在無意中就做到了。例如,孩子們著迷地看著電視的動畫片時,母親大聲招呼,也簡直充耳不聞的情景,每天都在各個家庭層出不窮。
再事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大多有過這樣的體驗,比賽中,即使受了傷真往往也感覺不到疼痛。而比賽剛一結束,才感到疼痛難忍。
我在舊制中學時代,曾當過足球守門員。
在一次運動會的半決賽中,真不巧左手腕嚴重跌傷,不能活動。但是,正臨戰前,隊里恰好就只有我們幾名選手,沒有換人的余地。于是,我只好將左腕吊在脖子上,參加了第二天的半決賽。
自然,球照舊會朝我的左側飛來。可是,說來也怪,那時,先前痛得來動都不能動的左腕,卻隨著身體運動,一下子不由自主地就朝球伸去。結果,球被接住了,我也照常擔負了守門員。左腕昵,也如往常一樣,完全不覺疼痛,活動自如。
這是因為,當吼我注意力集中在接球的事情上,痛還是不痛這件痛完全從我的頭腳中消失得干干凈凈。
也就是說,所謂集中力,就是專心致志于某件事情上的注意力。
那么,所謂“專心致志”又是怎么回事呢,看電視動畫片的孩子,決不是想著“要專心致志”來看電視的。也不是堵上耳朵不想聽母親的叫聲,但不用說,母親的聲音沒有進入孩子的耳朵,而電視動畫片的內容,孩子們卻能記得很清楚。
就我的情況來說,也是感到左腕是無意識地活動,在比賽前,也打算忍住痛動一動試試,誰料,剛一觸球,就痛得不得了。
人,只要真正將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的時候,是能發揮出乎常無法相信的力量的。
但是,這人的注意力卻又決非是想著“集中”而集中。
人在什么時侯,才能進入自我沉浸的世界?
我在年輕的時候,曾在禪上花費過一些心思。當太平洋戰爭臨近末期時,還是學生的我,每天也都面臨著:“明天也該輪到我作為學生軍出征了吧!”那時,我想求得什么—— “道”——來作為心靈的支撐,于是致力于坐禪。可是,心中總是七顛八倒,簡直達不到禪的境地,自我沉浸的世界,越想自我沉浸,心里越亂,胸中充滿焦躁惑。結果,只好愉愉把《般若心經》藏在衣袋里,充軍去了。40年來,直到最近,我才感到忽然明白了“禪”似的。
坐禪無須過甚其詞,什么要達到自我沉浸的世界啊,什么求“道”呀,腦子里想到這些反而不行。之所以要做,是因為想做。之所以要坐,是因為想坐,僅此足矣。
年輕的時候,總愛把所有的事物都解釋得很復雜,卻沒注意到,那是自己的驕傲自大。
越想把注意力集中到什么事上,卻往往越不能集中。恰如南轅北轍。
孩子們正是因為想看電視才看,想踢足球才踢,所以能沉浸自我。坐禪也可說是如此,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注意力才能真正集中。
鐮倉時代有位高僧叫一遍上人,云游一生。有人問他念佛的秘訣。他的回答只有—句話:“唯是舍去而已”。意即,若是作為擺脫苦惱的手段才念佛,作為祈求幸福的手段才念佛的話,永遠也不能架起通向“悟的世界”的橋梁。一句話利用念佛來作為達到某種目的之手段的人,那是與真正的宗教境界無緣的。
關于浮世的原理,即政治的世界與彼岸的原理,即宗教的世界(特別是佛法)的不同所在,增原良彥氏曾在《禪》(金剛社刊)和《空海入門》(祥云社刊)中指出了這點。如果要問有什么不同的話,在政治的世界,是以目的高于手段的。其極端的例子,是馬基雅維里主義所主張的“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馬基雅維里是意大利政治家。譯者注)
而在宗教的世界,以一遍上人的例子就可明白,手段與目的,是價值相等的。也可以說,在手段中已經包含著目的。如此說法,可能大家更容易理解些。
速讀的開祖是釋迦牟尼
在日本,說到佛教的話,一般認為是憑吊死者的手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根本不去深思“所謂宗教是什么”,也照樣心安理得。
這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實在是少見的國情。
尤其是近年來,講求現世利益的教團的活動也引人注目,很多入也認為這是宗教的形象。因此,當有人指出升華到是佛教本質的“悟的世界”的階段,與升華到“現實世界”的階段,是毫無關系的時,不少人還感到意外。
真實,始終清醒專念佛教本質的前輩已作過很多論述。空海說:“舍己、舍理,能先入禪”。道元禪師坐禪的心得是:“身心脫離”。
正如—遍上人所說的。唯是舍去而已。
突然談到了佛教,讀者或許也有些疑惑不解。但如果2500年以前有文字的話,釋迦牟尼可能則是速讀的開祖呢!
在“悟的世界”,文字是不足掛齒的。即使掌握了分量龐大的大藏經,也未必能達到悟的境界。空海、道元這樣的大天才,學習了為—般人難以想象的大量經丸但依靠文字的修業功夫,也僅僅是能起到使其達到佛教入口的作用。如果不能象一瞬間劃越宇宙空間那樣,即,如果不能在超越空間和時間的一瞬間,“精騖八極,必游萬仞”的話,是不可能達到“悟”的境界的。
這一瞬間究竟是怎么回事?很遺憾,沒有體驗過的人是不能有實感的。但是,經證明在這一狀態時,從腦中會產生出前面所說a波,正因于此,在這—瞬間,能夠處理無限大量的情報,由此開啟所謂“悟的世界”這—來知世界的門扉,進入能最大限度發揮集中力的世界。
開“悟”了的人們的集中力,情報處理能力,九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幾近無限。釋迦牟尼的速讀能力,恐怕能超過一分鐘讀100萬字的水平。空海的驚人速讀能力,也是歷來傳話,十分有名。可是,這些超人的能力,也并非無論是誰一下子就能具備的。不過,由于這些超人的存在,也能給我們增添無窮的勇氣。也就是說,僅從速讀的能力來看,人是具有達到一分鐘讀100萬宇水平的潛力的。其秘密的最初的關鍵,就是通過使腦呈現a波狀態而得到集中力。
上面,以“得到集中力”為目標進行了各種論述,并非意在想什么事情都得要達到禪的境地。要能達到,當然也好。但是,只要現在當自己想“集中”的時候,能比迄今的自己多少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就可以了。應考試的學習也好,眼前積累如山的書籍也罷,圍棋,象棋的學習等等,都能獲益。只要能在這些事
上充分發揮自己所具有的最大集中力,即便不提宗教的世界,也能在充實的現實世界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本書是講速讀的書,所以,后面將針對如何發揮速讀的集中力進行闡述。不過,其方法絕非僅是針對速讀才能使用的方法,正如前面所敘述的一系列事實,它能應用于所有領域的集中力發揮。在訓練時請不要忘記這點。
再有,如在第4章將講述的那樣,讓集中力發揮的標準之一,是要使腦波形成為a波的狀態。也就是說,下面講述的訓練法,就是為了使腦波形成a波的狀態再進入讀書的訓練。
訓練分為:
(1)丹田呼吸法
(2)固定點凝視法
(3)視點移動法三種。
(4)振子凝視法。它雖與速讀沒有直接的關系,卻可作為簡單地就能讓精神集中的方法。
快速閱讀的七種方法篇二
一、訓練眼睛的可能性 人眼的視場角為35度,視野清晰區大約在視軸兩側6~8度的范圍內,在這一范圍內能夠清晰地識別文字或物體。在其他的20度區間內看文字或物體比較模糊,我們稱它為余光區。普通人一次可以清晰地辨認出7~8個漢字,如果注意調整視角,再加以訓練,就可以同時辨認出12~14個字。因為視角是立體的,所以正常人本能地具備同時分辨6行(每行6字)的文字的能力。若調節好眼與書本的距離和視角。則能分辨出12行(每行12字)的文字;再加上人眼余光區的分辨能力,完全可能一次閱讀一個頁面。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和擴大眼睛清晰區是我們進行訓練的目的。
二、眼睛的運動方法
1、眼球運動 雙目睜大,先練習作360度的順時針方向的圓形轉動十次,再作逆時針方向的圓形轉動十次。做這項運動時,眼睛盡量看周圍不易看到的地方,速度由慢到快,頭部盡量不要搖動。每天練習三次左右,每次做一分鐘左右即可,等到自己發覺眼睛比以前靈活了很多以后(練習兩周以后,即有這樣的感覺),再進一步練習眼睛8字形轉動和擴大視野運動。(這一部分練習請參照軟件的“眼訓練“部分)
2、水中運動 這是練習速讀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一項功課。起床后,先用臉盆打一盆清水放在旁邊,如果水質不太好的話,可以用一點硼酸粉,每次放一小湯匙進去消毒,等洗漱完畢后,等不中雜質沉淀后,即刻將眼睛睜開浸入臉盆的水中(入水前應先做一次深呼吸,或用食指和中指捏住鼻子,冬天可用溫水,在水中睜開眼睛,按照眼球運動的方法運動眼睛,第一、二周只做一、二分鐘左右,以后可一次做三、五分鐘,最多不超過五分鐘。初做這項練習的前幾天內,眼睛會有一點脹痛發紅的現象,請盡量忍耐一下。等到做到了一、二分鐘以后,即可休息,并立刻用熱毛巾敷眼部,脹痛發紅的現象立刻就會消失。休息幾分鐘以后,再練習軟件中的“眼腦訓練“部分,便會有更清晰的感覺。
水中運動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不中運動的練習應該和眼球運動同時開始,眼球運動有時可以偷懶不練,但水中運動卻必須要有勇氣去練習,這樣才能在練習了一個月后之后,使眼睛的持久力和凝視力增強、視野擴大。并使眼睛更為健康。如果練習了一周以后仍有紅腫等感覺時,那就表示有眼疾,最好到醫院做一次徹底的檢查。另外,水中運動只能在起床后練習才有效,其余時間練習都是不妥當的,甚至對眼睛有害,尤其是眼睛疲勞時,更不能練習。
三、眼睛的按摩方法
下面介紹一些有;效的穴道按摩方法,如果能早、晚各按摩這些穴道36下,可以治療不少眼疾。
1、按摩太陽穴——兼治輕微頭痛及眼疾。太陽穴位于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間,向后一橫指處,略有平凹。
2、按摩風池穴——兼治嚴重頭育及眼疾。風池穴位于后頸斜方肌兩旁,頭發后的凹窩中。
3、按摩魚腰穴——位置在眉中略有凹處。
4、按摩攢竹穴——位置在內側眉頭邊緣。
5、按摩瞳子(骨寥)——在外眼角近眼球部分,有一直骨處。按摩時應作上下按摩,不可觸及眼球。
6、按摩睛明穴——在雙眼內側,有一軟小突物處,輕輕按摩即可,不可觸及眼球。
7、按摩四白穴——在下眼皮下方。顴骨凹入處,做左右按摩,不可觸及眼球。
8、按摩眉弓穴——順著眉毛來回左右按摩,不可觸及眼球。
9、熱敷眼部——雙掌互撮至發熱,然后用熱掌連續撫摩雙眼(此時閉目)。可使眼睛明亮有光
快速閱讀的七種方法篇三
1.掃讀訓練
為了較快地獲得有用的重要信息,加快閱讀速度,進行有選擇的閱讀,可以運用掃讀的方法。這里掃讀即掃視閱讀內容,從中發現重要信息,如果我們需要查找某些特定內容,運用這種辦法最為便捷和有效,它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快速發現目標,達到速讀的效果。
掃讀有些類似于走馬觀花,但馬不能走得太快,花也要看清楚,有的時候甚至停下來仔細觀賞一番,所以掃讀并不是一掃而過,什么也沒留下來,而是掃有所得,掃有所獲。因此必須要掌握掃讀的一些原則和技巧。
·根據所要回答的問題進行掃讀,應事先心中有數,掃讀的時候就有目標可循。
·掃讀時僅僅圍繞著所要回答的問題展開掃描,有些類似于軍用雷達對目標的 搜尋。
·了解和掌握自己所要掃尋的內容以及它所具有的某種反應形式。
·在對閱讀材料進行掃讀中,快速移動視線,捕捉所要回答問題的某些線索。
·在目標物被發現之后,就可以終止掃讀了。
·把注意力集中地放在掃讀到的目標物上,大腦進行加工,解決問題。
我們可以按照上面的程序進行掃讀訓練,也可以把它們直接運用到實際閱讀中去。例如:日常生活中我們
可以快速檢閱電話簿、手冊之類的印刷品。用掃讀報紙、文章等來進行掃讀訓練、用學習資料
進行訓練或實際應用,都會提高掃讀的速度、水平和質量。
2.導引訓練
導引訓練就是用手指導引閱讀文字,這是用來訓練的一種技巧,實際讀書中并不要求用手指導引,這種用手指導引的方式可能還會減慢速度,但是用它來訓練卻是一種好方法,它也可以用來幫助人們糾正某些讀書出聲、視點回歸的不好習慣。
這是很簡單的一種方法,用手指引導視線,在文字上移動,手指移動的時候視線跟著移動,但頭不要隨著轉動。
這種訓練能夠有助于以手指帶動眼球移動,加強理解、記憶,避免視線回游,加快閱讀速度,開啟心智等,可以按下面的方法來訓練:
·眼睛跟著手指往下移,手指要在文字的下方,不影響視線,手指移動的速度要和眼球移動的速度同步,不要一快一慢。
·閱讀一頁結束的時候手指將要移往下頁的開始部分,這時可以用左手來引導閱讀,右手翻卷書頁,也可以換只手來做,即用右手引導,左手翻書頁。自己覺得怎么方便、順手就怎么來,但要兩手配合使用。
·眼睛隨著手動,眼睛可以閱讀手指左側的文字,也可以閱讀右側的文字,也 可以閱讀上方的文字,但不宜閱讀下方的文字。
·手指在導引閱讀中碰到疑難問題等,速度可以降下來,讓大腦在這些問題上有時間來加工處理。
·手指導引閱讀盡可能避免漏字、漏詞和漏詞組等。
·速度由慢到快,最后可以快速導引。
3.反向導引
反向導引是與上面正向導引對應的一種速讀訓練方法,這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訓練方法,現在的印刷品大多
從左到右,所以手指導引也是從左到右訓練的。
在這里就不同了,打破傳統的閱讀習慣,但也并不是說每一行都是從右到左反著來,而是在讀上一行結尾
時視線不要回到左側,而是移動至下一行從右到左,到了左端之后,往下再從左到右,到右端之后,再往下從
右到左,讓視線在閱讀材料時呈“3”狀游動。
由于它節約了眼睛的來回運動,每動一次都沒有落空,也就大大節約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速度。
人們在這樣訓練的時候可能會很不習慣,做起來也不方便,由于這樣打破了傳統,又打破了文字從左到右排列
意思和從左到右展開的格局。因此有一個適應過程,多練習就可以適應了,習慣都是漸漸養成的。
一旦養成了習慣之后,這種閱讀并不會損害理解力,而且還能夠幫助人們更加集中注意力,進一步理解和加深記憶。
4.推斷訓練
人們的大腦具有壓縮和選擇信息的巨大功能,這也正是人類吸收信息的特點所在。雖然我們在讀文章時沒有從頭到尾通讀,但是可以找到重點,做出判斷,以獲得有用的信息。
所謂的推斷就是快速地從文章中找到關鍵詞、語意群和主要意圖,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這種推斷閱讀可以極大地壓縮文字數量,加快對文章的理解。
平時可以用一些報紙和閱讀材料進行訓練,經過一定的訓練,對獲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形成了一定的能力,就可以運用到實戰中去,這種閱讀適用于讀文學作品或某些有特定要求的文章。
5.程序訓練
按照一定的固定程序來進行閱讀訓練,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展開閱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面我們說過大腦具有對信息選擇吸收的特征,在處理這些信息時,我們的大腦同樣有相應嚴格的程序。
大腦能否采用簡單有效的方法,對獲得的資訊重新編碼是速讀的關鍵所在,固定程序閱讀方法,正好符合
這一特點。固定程序閱讀內容按如下步驟進行:
·文章或書的題目;
·文章或書的作者;
·出版者與出版時間;
·文章或書的主要內容;
·文章或書反映的重要事實;
·寫作特點或者具有爭議之處;
·新的思想以及啟示等。
怎樣在閱讀時實施以上七步?
首先,牢記以上各步的具體步驟與要求。可以把它們先寫在紙上。
第二,對照以上每一條,從閱讀材料中把有關的資訊接收下來,有的放矢,效果比較明顯。放在閱讀位置
的前面,對照施行,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第三,篩選閱讀過的內容,選擇七個步驟中提出的要求資訊,對重要的內容加以重點閱讀,無關緊要的可以一帶而過。
第四,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分析與對比。在閱讀的同時加以思考,我們可從中獲得什么樣的知識,獲得什么樣的啟發。
第五,在完成閱讀之后,參照閱讀程序,具體落實是否完成了任務,通過一系列的分析、對比、研究,讓我們比較容易地把握全書的主要內容。
第六,良好的固定程序閱讀習慣,可以極大地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在遇到比較艱深的內容時,也可以順利閱讀和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回讀。在必須回讀的時候,可以在完成之后再進行。
6.理解訓練
這里的理解指的是速讀理解,既要理解又要求有速度,因此,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平時理解知識停下來細嚼慢咽,有時甚至反芻,但理解上去的同時,速度也要上去,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進行良好的訓練就可以達到這個效果。 所有的速讀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
僅有速度,沒有理解,這不是速讀。如果片面地追求速度,將會影響到對閱讀材料的理解,那樣即使速度再快也是沒用的。因為這樣的快沒有價值可言。所以在速讀訓練中,就應該把握好理解和速度的相互關系。
通常,我們的速讀理解力在70%左右。通過系統的訓練,每個人都會達到這樣的目標。如果我們把理解力保持在99%~100%,那樣并不是正常的情況。因為它表明我們失去了速度,過于注重理解,所以是不合適的。
如果理解力保持在這樣的高度,閱讀速度也可以跟上其他人的話,就表明自己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我們應該擺正速度與理解的關系,獲得理想的速讀效果。
通常我們進行閱讀訓練,不需要追求100%的理解,比如我們在讀一份報紙或雜志時,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理解它的全部,我們只要求獲取它們中間的“干貨”,丟棄中間的水份。
大家知道,文章的作者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會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手段闡述某一件事。 對于速讀者來說,我們只要抓住中間最實質性的內容就夠了,而不需要從頭到尾全盤吸收。因此,我們在
速讀訓練中,既不能片面地追求高速度,也不能片面地追求理解,而是讓速度與理解保持在適當的比例上,使自己獲得比較高的閱讀效率與效果。
7.線式訓練
線式訓練是速讀訓練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后面的直讀、面式閱讀訓練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因此,線式訓練很重要,不能跳過這個環節去直接進行下一步訓練,這樣效果不好。從線式訓練往后的速讀訓練技術性都較強,最好是有專業人士指導進行,但也可以自我訓練。什么是線式閱讀?即掃讀時以詞組或句子為單位捕捉一個詞組、一句話或一整行的閱讀方式。
因此,它的閱讀速度較快,數量較大。要實現速讀就要改變閱讀習慣,由一字、一詞閱讀,變為一句一行閱讀。 擴大視野訓練是采用線式閱讀法的基礎訓練。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我們的視線可以認清主視區的文字內容,主視區以外的次視區較為模糊。
在主視區里讀、記、理解同時進行,而次視區只能在眼動的時候才會快速掃過。在上一次眼動過后,下一次眼動可以完成讀、記、理解,進入新一輪的閱讀。如果閱讀的視角大,視區大,視野的單位也就大,實際的
范圍也就擴大了。
我們可以把閱讀的主視區放在閱讀對象中信息量大的地方。通常信息量大的區域分布在開頭、中間或結尾
的地方。主視區放在哪里并不太重要,不過我們把主視區放在文章的起始部分,相對地對速讀較為有利。
我們在線式閱讀中,眼停與眼動交替進行。我們想要加快速度運行,就要快速地移動視線。利用眼停時盡
可能多地抓取文字資訊。我們在前面已經做過這樣的訓練,快速移動視線,增強眼睛的活動能力,同時加大抓
字功能,促進我們的大腦皮層中視覺神經的興奮度,排除下意識的語言活動。
在我們閱讀的時候,不需要把文字信息轉換成語言信息傳送給大腦,應該避免這個復雜過程的出現,把文
字信息直接輸送給大腦,讓大腦直接加工信息,即一步到位,大大減化了中間程序,也大大提高了速度。
閱讀的過程不是簡單的眼睛運動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閱讀的領悟過程,它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的過程。
一眼可以讀多少個詞,對閱讀有一定的影響,不過最為關鍵的還是思維過程的速度,因為整個思維把它們當作
一個整體加以處理。
根據完形心理學家的理論研究認為,我們在思考一句話的時候,把某種意義單位定形為“格式塔”,大腦
對材料的加工是按照意義單位加工的。它要求我們在語言材料里,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去搜尋,而是在詞組、句
子或段落中去搜尋,就是說駕馭更大的完形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
線式閱讀訓練可以按如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練習詞語。即一個詞一個詞地閱讀,先是從兩個字的詞開始,然后不斷增加到三個字詞組、四個
字詞組、五個字詞組,一直到九個字詞組。
通過對詞語的閱讀訓練,減少眼停的次數,不斷增加眼睛閱讀的次數。可以漸漸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它
是速度訓練的開始,必須要反復練習,才會有好的效果。
可以用兩字、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層層遞進進行練習。
第二步,句子速度。我們通過第一步的訓練,已經收到初步的效果,繼續往下練習,便會有更好的效果。第二
步練習主要是句子練習,它要求我們一眼讀完一個句子,并且能夠了解它的意思。
先從簡單的句子開始,再不斷地加大難度,練習較長的句子或較為復雜的句子。這一步同樣需要進行嚴格
的訓練。
可以用八字、九字、十字、十一字、十二字、十三字、十四字進行練習。
第三步,整行閱讀。整行閱讀練習是讓我們一眼可以讀一、二句,或者一整行,并且可以了解它們的意思
。一行中有一句就看一句,有二句就看二句,有三句就看三句。
總之,要整行整行的閱讀。如果一行中句子還沒有完,就要連起下一行的文字,也就是要把句子作為完整
的結構來閱讀。
整行閱讀是進行多行閱讀的基礎,真正掌握了它,才可以做到一目多行,或一目十行的閱讀能力。
可以用十六字、十七字、十八字、十九字、二十字、二十一字、二十二字、二十三字、二十四字進行練習。
第四步,文章練習。在前面訓練的基礎上,我們現在可以進行文章練習。在這部分練習中,要給自己的閱讀速度進行測定,然后得出自己的閱讀效率。下文是筆者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文章,可以用來訓練和測試。 拉纖女
時在深秋。
清晨,在南淝河的大堤上,一個拉纖的女人,拼力走向省城合肥。一只滿載的小船,在河里緩緩游動……
拉纖的女人,約莫30來歲,中等個,額上明顯有幾條抬頭紋,上著陰丹士林藍布褂,下穿灰布褲子。纖
繩越過頭部斜倚左肩,在肩和有彈性的胸脯上咬出一道不深不淺的溝痕。
她沒有伏爾加船夫的強健,也沒有嘉陵江纖夫的沉雄;只是默默地一步一個腳印,堅韌而自信。看上去,
她不優雅,也不恬靜。但是很美,很動人。
她用力和角度凝成活脫脫的雕像。藍天、白云、空曠的岸野,勾勒出她堅韌而執著的身影——勞動者純情
的境界特征,朝陽笑嘻嘻地撲在她身上;晨風與她結伴同行;河水用朦朧的眼睛上下打量著她;船上布帆似乎
為她翩翩起舞。這一切,烘托出一個流動的立體的不是藝術品的藝術品。
人們癡迷、傾倒于古今如雷貫耳的女名士,沒有人知道和注意她——拉纖的女人。
可見,現實的并非都是合理的。
“嗚——嗚——”,這時,一艘火輪從后面駛來,鳴笛——減速——致意,以免掀翻小船。左舷上,一位
年輕的媽媽舉著小兒子的手,揮了又揮。象在問候,火輪又“突、突、突”地揚長而去……
小船在浪波上蕩了幾下,隨之復歸平靜。
纖女抓了把汗,摔在地上,側身向這母子招了招手。
接著,她陷入沉思——也許在想責任田里的胡蘿卜該收獲了;也許在想這船糧食拉進城,有個好價錢,可別忘
了,給年邁的婆婆捎回兩筒麻餅、一袋奶粉;也許在想女兒該上課去了,將來說不定也要乘這艘火輪,不,比
這更神氣的什么輪去省城上大學呢!
她躬身奮力向前走去……
她的汗滴與血液,眼淚與乳汁,期冀與追求,愛與恨,都和熏黑的土地,清冽的河水溶在一起了。沒有被
世紀遺忘的痛苦和惆悵。她知道:停步,意味著人倒船退。
一條纖繩,就這樣伴隨她走向生活。
公元前男性的腓尼基水手們,贏得了世界的垂青。繼而張騫、鄭和、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完成了一
代又一代里程碑式的推進。他們可曾知道,公元20世紀80年代的女性,會重溫那種近乎童話的浪漫和嚴峻
!喜劇過了頭,便是悲劇。
不是嗎?那片凌風的帆,不遺余力地提醒著:
女人,是屬于“華爾茲”、“美容霜”的。
可她,卻屬于一尾小船、一索纖繩和一路的風霜與艱辛。
電子信息時代的人們,不要忘記她吧——一個富有獻身精神的女兒、妻子、母親。
秋光感動得流淚了,秋風、秋水脈脈含情。鷗鳥們殷勤地歌唱,為拉纖的女人——壯行。
我們年青的共和國,也在拉纖,從時代的黎明中起步,默默地走向希望的地平線……
該文字數: (字)
閱讀時間: (分鐘)
閱讀速度: (字/分鐘)
理解效率: (%)
閱讀效率: (字/分鐘)
8.直讀訓練
直讀是一種特殊的閱讀方法,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很少使用,但有些速讀高手卻經常使用這種高效閱讀的辦
法。
掌握這種辦法之后,閱讀的速度可以極大地提高,而且對主要內容的把握,效果也很好。所以應該下一番
苦功夫進行訓練,以便掌握這門技術。
什么樣的閱讀方法是直讀法呢?即在眼睛停留的時候,盡可能地獲得較多的信息量,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
地、大幅度地提高閱讀速度。對于閱讀高手來說,他們的眼睛投視區域有較大的余光區,他們的眼睛順著書面
的中心線作上下垂直跳動,在文章里面迅速地抓住關鍵詞,這種方法便是直讀法。
直讀法是對傳統的橫向讀書方法的直接沖擊,改變了人們傳統上的閱讀習慣,其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在直讀的過程中,眼睛大多集中在每一頁的中心部位,這樣便于能夠看清該頁的全貌。我們知道,讓眼睛
做上下垂直運動閱讀,難度較大,因此,必須經過專門的訓練才可以達到。
剛開始訓練時,我們的目光隨著每行的中心往下移動。經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后,眼睛靈活起來。我們在前
面也做過這樣的訓練,其實在直讀過程中,我們的眼睛并不是一直沿著中心線往下移動。
剛開始時是這樣,但后來這種情況有所改觀,其視線經過的路線并不是垂直的,而是根據實際需要順著某
一行做相應地移動,從而可以較好地吸收有用的資訊。
眼睛在運行過程中“自作主張”,由于大腦追尋有用的資訊,而作出臨時選擇,它讓眼睛、視線與固定點落在
關鍵詞以及與關鍵詞緊密聯系的概念群(區)中。
直讀法的訓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可以運用垂直閱讀法,閱讀報紙上的有關文章。這樣每天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地積累、不斷地
提高。
第二,進行遮蓋練習,可以用眼睛自上而下做垂直運動的閱讀,不過要把閱讀文字每一行開頭和結尾的兩
個字遮住,但是仍然需要回答問題(在不去理會被遮蓋住的部分文字的情況下完成這樣的任務);也可以在文
章的首尾部分遮去三個字,只閱讀每行的剩下的中間部分。
如果因為遮蓋過多,速度較慢,那么可以把垂直移動的速度適當的降低,這樣就可以理解內容了。
第三,做這樣的練習可以按以下幾點去操作:
·準備10本左右的書籍,每本以50~100頁為好,開始的幾本可以在書的中央從上到下用鉛筆畫上
一條線(因為用鉛筆畫事后可以擦去)。
·每天堅持閱讀一本50~100頁的書籍,每一頁的閱讀時間大約為15秒鐘,要長期堅持下去。
·用6~7天的時間,用眼睛上下垂直的方法閱讀1~2本100~150頁的書籍,每一頁用15秒鐘
,在閱讀時要盡量掌握讀過的主要內容。
·在閱讀每一本書的時候,都要堅持從頭到尾,知道了書的總頁數,就可以統計出閱讀該書所花的時間,
通常每一頁需要15秒鐘,讀完以后把下面的內容寫出來:
書名、出版機構、頁數、章節、標題、主要內容以及書中寫到的最深刻與最有趣的事情。
9.面式訓練
速讀的最高水平就是面式閱讀,真正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一目一頁。我們前面舉的張松速讀曹操兵書的技
術就是這種面式的閱讀技術,只要訓練得法,加上相應的努力,就一定可以掌握好這門“神通廣大”的技術。
面式閱讀在快速閱讀經過不斷的訓練之后方可進行,它是一種更高級的閱讀訓練。
什么是面式閱讀呢?即把一層文字、一段文字或整頁文字當做每次眼睛停頓的注視單位,這種閱讀的方法
就是面式閱讀法。
面式閱讀法在眼睛停頓的時候抓住的字數量多,一眼看清一句、數句、一段、數段,乃至整個頁面。由于
其視野比較寬闊,眼睛停頓的次數比較少,因而所花的時間大為縮短,閱讀的速度大大提高。
我們前面已經做過多種訓練。此時,眼球可以靈活自如地運轉,文字群可以清晰地在視野中出現。
如果我們在進行擴大視野訓練時,努力達到一目抓住一頁的文字群,視野可以遍及一頁書面材料的各個角
落,自然可以了解該頁的大致內容。因而實現真正的高效速讀。
我們采用面式閱讀法,尤其應該把握好自己目光運行的路線。我們的閱讀以頁為單位,眼球的注視點通常
放在書頁的中心部位,讓眼睛的余光灑向整頁文字。
如果我們閱讀以段為單位,則應該把目光投注在該書頁的中心線部位,垂直地上下移動。以便于我們的視
線范圍能夠囊括該頁書中心兩側的其他文字。也就是說,擴大了視線廣度和有效的視讀范圍。
盡量避免眼光在文字的左右兩側往返掃視,這就有效地縮短了目光運行的時間以及路線,從而實現快速閱
讀的目的。
采用這種面式閱讀,在每一次眼停的時候,吸收的文字、資訊較多。不過,我們不必沒有選擇地兼收并蓄
,全部接納。
面式閱讀法獲取有用的資訊,這一點同其他快速閱讀是相同的,它要求我們把注視點投射在文章的精華之
上,這也是我們理解的重點。
如果我們結合其他快速閱讀法,積極地運用各種思維,把句群知識、段落知識、文體知識、綜合知識、通
俗知識和關鍵詞語作為重要的線索,開展豐富的聯想、猜讀,從而敏銳地予以判斷、推理,便可以對該文字的
主要內容加以把握,從而獲得更為理想的閱讀效果。
我們在這一部分里,將介紹一目十行、一目一頁速讀法以及擴大視野訓練法。
1.一目十行
我國有一句成語叫“一目十行”。一目十行并不是真的每一目都是十行,而是指一目接觸一段,實際上就
是一種面式閱讀法。所以說,一目十行是高級的快速閱讀法,它讓我們一眼就能抓住較大范圍內的文字內容。
所謂的“一目十行”不是走馬觀花,而是運用各種技巧抓住文章中重要的資訊,攝取其精華部分,從整體
上把握與理解。因而,如果我們的知識與經驗較為豐富,那么閱讀理解的能力就會較強,一目十行就比較容易
實現了。
在“一目十行”訓練中,我們可以積極地增長知識與經驗,提高我們的認識水平,還可以提升我們思考的
能力,尤其是在意會、領悟、直覺等思維能力上再提高。可以大大地提高閱讀的能力,做到一目十行。
“一目十行”不僅速度快,而且比慢讀更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與理解所閱讀的材料。“一目十行”要求我
們眼球迅速運轉,多行文字由一眼掃之,與大腦吸收與理解的節拍同步進行。也可以一眼對多行文字加以處理
,同時,大腦予以配合,它實際上是靠擴大視野即視讀單位來完成的。
通常我們在精讀某個知識資料之前,采用這種“一目十行”的方法,可以從總體上對該知識材料有個大致
的了解,給后面進行研究創造較好的條件。
如果我們經常采用這種“一目十行”閱讀法,在日常生活中吸收資訊,就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增長見識,
同時,又可幫助我們訓練速讀技能。
“一目十行”閱讀法并不是適合閱讀所有的文字材料,采用這種方法主要目的是尋找到某些有用的內容,
從而快速判斷有沒有必要加以精讀或采用其他閱讀方式。
2.一目一頁
一目一頁是快速閱讀中的最高形式,是難度最大的一種技能。一目一頁閱讀法是什么呢?它是指眼睛在頁
面中的某幾個點上短暫地停留中快速抓住該頁文字材料的大意內容,采用這種類似于全景攝影式的閱讀法,把
整頁的文字材料納入視野。
對于某些專業書籍或者是圍繞某個共同論題的文章,要選擇出具有不同意義的內容往往用一目一頁閱讀法
,但它通常比較適用于通俗易懂的文字資料。在預習、復習過程中可以借用它來找尋、挑選各式各樣的恰到好
處的參考資料。對于人們閱讀消遣性內容的圖書、報紙、雜志等文字載體也較為合適。
通常,我們知道一頁紙上有若干段,少則兩三段,多則七八段不等,采用一目一頁閱讀法,一眼可以解決
一段,那么兩三眼或者七八眼就明白了該段的重點內容以及段落大意,獲得該頁的要點,從而獲得該頁的主要
內容。
掌握這種一目一頁的閱讀法難度最大,但是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通過合適、合理、有效、嚴格的練
習與訓練,漸漸地拓寬有效的閱讀視野,注意力高度集中,閱讀抓字能力增強,各種速讀技巧運用自如,達到
熟能生巧的地步,就能最終實現這種最快速度的高級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