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周記800字篇一
我記得,我家鄰居如果先買好了月餅,就拿來給我們嘗嘗鮮,不管是一塊還是兩塊。我看到后,歡歡喜喜的樣子,拿一塊放在嘴里吃著。
中秋節,蘋果和梨是必有的。我經常抱起一大個梨,吃的不亦樂乎。晚上,全家人居在一起賞月,談論著家長里短。我是快快樂樂的,心里總想著,月亮上會不會有嫦娥。
時間過的多快,我已走過了12個中秋節了。有時候想想,還真的很喜歡以前的中秋。和以前不同,今年的中秋。
今天,吃完早飯,開始學習,并沒有感覺到中秋的不同。中午,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吃月餅。可吃完午飯,媽媽就去玩了。爸爸去午休了。屋子里空落落的,好清靜的中秋節啊!
晚上,期盼已久的中秋晚會來臨了。邊吃著月餅,邊看著晚會,月亮在霧蒙蒙里發出灰蒙蒙的光。感覺一點意思也沒有。人呢,也沒有了以前的歡快勁兒。
這時候,聽見了外邊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有些鎮耳。屋里,還是和平常沒什么兩樣,只是多了月餅的芳香味。
看完晚會,就上床睡覺了。望著被霧籠罩著的月光,忽明忽暗的,宛若少女羞答答的臉龐。
月光還是和以前一樣,澄澈,明亮,唯獨月光下的人變了,變得不一樣了。
中秋周記800字篇二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
你知道中秋節的起源嗎?不知道吧,還是讓我告訴你吧: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朱元璋就想反抗元。他想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我們來到了中山市南朗鎮燕石圍魚村賞月,我們坐在珠江邊上,江風輕輕的吹拂著我們的臉,我們一邊吃著晚餐一邊賞著月。在旁邊的樹木也發出沙沙的.聲音,似乎在說:“今天的月亮好圓啊!”圓圓的月亮掛在被神仙不小心灑了墨染黑的天空,一只只孔明燈漸漸地飛向安靜的夜空中,飛向月亮,變成一位位月亮的好朋友——星星。弟弟說:“我們倆來玩貓做老鼠吧,你做老鼠我做貓我來抓你。”我一邊看著誘人的月亮一邊和我的弟弟一起跑,一不小心我摔了一跤,被弟弟抓住了。
飯后我們拿出月餅,有說有笑的吃起來,為了慶祝中秋節,你看另一張桌的人要請我們去看他們表演呢。因為弟弟吵著要放孔明燈,所以我們看完了他們的表演我們就告別了他們。
我們來到了放孔明燈的地方買了幾個孔明燈。放孔明燈也要技巧的哦,沒有技巧放孔明燈很難放飛的。我們打開了孔明燈的袋子后檢查孔明燈裝熱氣的地方有沒有漏洞,如過有漏洞不補是放布飛的,我發現了一個漏洞,幸好我們的車上有膠布。我把下面的蠟固定好,把蠟點燃,熱氣裝滿了以后一放手孔明燈就飛上去了。放第一個孔明燈時真讓我捧腹大笑,因為第一個孔明燈有一個漏洞,它飛向魚塘,嚇了我們一跳,它差一點就飛到水里滅了,它調皮在水上打著圈圈回了來飛到別人那里轉一兩個圈,又到另外的人那里轉,嚇得那些人的樣子和孔明燈的頑皮,,笑的我差一點就倒在地上把大牙笑掉了。買的孔明燈放完了,弟弟還讓我們放孔明燈,想了想說:“不是那里有很多因為有洞洞被遺棄的孔明燈嗎?我們可以補了再放。”
大家都說我的主意好,當然這不是那么好找的,有的沒有蠟要找一塊蠟;有的蠟燒完了,也不行;有的孔明燈爛的沒法補;有的……修修補補也補出了幾個孔明燈。我們是不是很環保呢?
在這美麗的月光下,我們是不是應該環保呢。
中秋周記800字篇三
今夜是中秋,太陽早早落下,可月亮還沒有出來。搬來椅子坐在庭院中,望著滿天的星星,但卻沒有月亮柔和的光來撫摸它們。今夜的月亮還沒有出來,是否有幾分寂寞?是否有幾分凄涼?但是我相信“但愿人長久”的美好愿望。過了許久,出現了柔和的月光,“月亮,月亮”終于出來了。
中秋是中國人的節日,是每個思念家人的節日。不知道那些還在他鄉的游子們,是否在這一輪明月中深深抒發對家鄉的思念,對家人的懷念,是否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情感。
想到這兒,思緒斷了…
不知是與天俱來的感性,還是對父母的感謝。在今天,在中秋,在月下,我留下了兩行熱淚。
不知不覺,天已經寒了。可我還沒有睡意,望著這美麗的夜空,望著這皎潔的月亮。希望在下一年的中秋節中每個人都可以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一起聊天,一起欣賞月亮…
入夜,天已寒,愿天下所有人都在一起,告訴我們,我的心中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