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強國有我,心得體會篇一
于我而言,最喜歡的工作之余品一杯香茗,拿著手機翻開強國的畫卷,有時候讀得到鏗鏘傲氣壯志沖云;有時候看的是錚錚鐵骨一片丹心斗戰;有人孜孜一生只為安邦定國;有人阡陌縱橫奔波萬里只為國泰民安;有人步履維艱嘔心瀝血只為政通人和;有人一闕宋詞一曲輕歌只為贊這太平盛世。
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婉然就是追憶過去的崢嶸,感慨白云蒼狗風雨淋漓;有時候欣喜這方碧藍天空的云卷云舒,勾勒盛世圖畫,遙想樓閣窗火比翼雙飛花間醉;或者琳瑯才情初描繡,大展身手建功立業名飛揚。
我總是尾隨著今古才子從唐宗宋詞中娓娓行過,撫過秦時明月,踏過漢時邊關,迤邐樂府國風,搖曳駝鈴絲路,醇醉敦煌古路。把秦皇漢武唐宋的盛裝都披在身上,凝眸回望,衣袂臨風。
我總是跟著硝煙炮火從列強鐵蹄和塵埃飛揚的時代大風中踱步,品嘗過辛丑的'辛酸,甲午的痛楚,辛亥的悲愴和無數次希望破滅又重新站起周而復始的撕裂。在月亮如水的夜色中啜進無盡救國志士的血淚,在曉風柔月中歷數華夏歷久彌堅的國之精魂。
似水流年,如今的華夏一派錦繡,跌跌撞撞中尋找到大步前行的光明坦途,每條路都看得到如同涓涓細流的勞動者,正不斷匯入奔涌向前的時代橫流中,乘風破浪!
回眸盡是悠悠長卷,翹首企及,華夏兒女在睿智引航者的旗幟下震動飛翔之翼,摶扶搖而上九重天。再不去回夢舊日,再不會悲歡離合,青山之外,綠水之上,唱一曲珠圓玉潤的盛世紅歌;碧濤之上,蒼穹之下,畫一筆萬紫千紅的彩箋。
美哉華夏,壯哉中華!
?
強國有我,心得體會篇二
近來中美貿易爭端引發的核心技術問題,美國禁止向中國手機制造商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華為作為被世界所熟知、在中國有創新力的企業之一,雖然有了自己的“海思”和“麒麟”系列芯片,但華為卻沒有制造芯片的能力。
那我們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呢?我們只有痛定思痛、意氣奮起,開辟自主的科技創新之路,才不會又一次被國際列強遏制與打壓,又一次讓核心技術成為我們民族在當今新時代的新型“鴉片”!
“心”之痛,如何痛定思痛
在此次中美貿易戰中,“芯片”技術首當其沖,突顯出我國對進口芯片的依賴,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當年國產“運十”的研發與空客處于同一起跑線上,而“運十”的下馬無疑讓中國再一次拉大了同西方飛機制造企業的技術代差,直至今天空客與波音平分天下的時候,中國航天人正用數倍的金錢和努力彌補著當年落下的功課……
為何會出現這樣被動的僵局?是我們核心技術制造方面的思路出現了惰性,“造不如買,買不如租”一個溫水煮青蛙般的口號,正在摧毀著我們整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探索精神。曾經讓it界人士引以為傲的“中國芯——loongson龍芯系列”中國芯片的研究停滯,從而引發中興、華為的“芯片”事件。所以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核心技術買不來,這是這次中美貿易戰給人們敲響的警鐘。命運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力更生不能忘。
“新”之路,如何開天辟地
中國近幾年的發展,世界有目共睹。我們的化學、材料、物理等學科躋身世界前列,量子衛星、北斗系統、天宮空間站都處于世界地位,超級計算機連續10次蟬聯世界之冠,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但是這些光環的背后我們還是要剖析表象背后存在的問題:自金融危機以來,西方輿論齊聲唱響“中國崛起”“大國盛世”的神話,但在這背后隱藏著一個嚴酷事實——中國犧牲了創新力、核心技術、自主品牌、不可再生資源、廣大農民工的福祉,從引進技術,轉變引進工廠,淪為世界的裝配車間。
從世界科技發展大勢看,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這既是歷史機遇,也是嚴峻挑戰。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全國上下必須堅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堅持創新人才驅動,大力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廣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在科技創新方面開天辟地之氣勢,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復興夢,開辟出一條自主創新、科技強國之路。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為我們在前沿領域乘勢而上、奮勇爭先,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指明了方向。創新發展,人才驅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不斷增強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和最終的民族復興夢。
強國有我,心得體會篇三
從方正折疊的墨香紙張到明暗變化的手掌屏幕,從樹蔭下的報刊亭角到地鐵公交與電梯,隨時隨地都可以點開手機界面上的紅色app。在熟悉的“叮咚”聲后,新學新聽最新的時事動態,重溫重習熟悉的理論知識。這款由中宣部打造的“學習強國”軟件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與習慣,便捷了我們的學習途徑和方法,提高了我們的學習效率與效果。
作為一名在校的年輕黨員,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深刻感受到一個字,那就是“新”!
一、新的動態,隨時掌握
這個時代日新月異,變化每時每處,學習的節奏也同樣在加快,過去的我們往往關注了大大小小十幾個官微來了解我們國家的新動態,去學習各種新思想、新政策、新理論,但在不同的界面間瀏覽切換中,哪怕細思苦想,也難免存在局限性:建不起宏觀框架,理不順內在邏輯關系,一不留神就錯過了重點要聞。但是通過“學習強國”這一平臺,“推薦”“要聞”等版面顯眼醒目地出現在界面上,并且時時更新。這樣,哪怕在等車的間隙,都可以打開手機瀏覽要聞,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和我們的黨、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時代的聯系。
二、新的架構,綜合全面
在“學習強國”平臺上,不僅有筆酣墨飽的文字新聞,也有各類各樣的圖片歌曲,更有精心制作的視頻影音,這一切,無不讓人感受到宣傳的用心:不是所謂的內容倒灌、形式主義,而是在真真切切地想方設法讓大家領悟學習的內容。比如,“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的18集視頻,無數次讓我看得心潮澎湃,雖然我的年齡不能讓我重新完整經歷這個過程,但通過這個如同電影版具有故事性的記錄視頻,我仿佛跟隨黨的步伐又重新經歷了這一程一程的風風雨雨,這激發了我的使命擔當感。
三、新的感受,浸潤有味
曾經的我們,多是津津有味地翻閱紙質文章,或者是活躍在微信公眾號里,學習是零散化的、碎片化的。但自從有了“學習強國”這一平臺,更多了沉浸式的學習體驗:點開文章,能與更多黨內的同志們在文章末尾以評論的形式交流觀點,別人的許多新觀點也給了自己無限啟發;積分制度符合了我們年輕人的心理,積分雖只是形式,但符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學習打卡與排名增強了學習過程的趣味性,每天打開平臺學習既成為了一種期待,也成為一種習慣。
學習的平臺已經創新,黨員同志更要前進!中國共產黨掌舵領航、指明方向,我們更要以實干為導向。在“學習強國”平臺中,學習是手段是方法是形式,強國才是我們的最終追求和目的。愿在這個嶄新的時代里,深化個人修養,不畏難點弱點,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科技興。高科技人才是引領科技創新發展的關鍵“變量”,只有在擴大“增量”、提升“質量”、盤活“存量”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搶占科技創新發展的“制高點”。
擴大高科技人才“增量”。
當前,以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呈現“井噴式”增長,然而,我國高科技人才的增長速度遠遠滯后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速度,高新技術產業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為此,要進一步擴大高科技人才“增量”,使人才增長速度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相吻合、相協調。要切實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在育才、引才、聚才中的主導作用,深化校企間合作,實施高科技人才開發工程,共建高科技人才孵化基地。要充分利用項目招標引才、崗位特需引才、海外筑巢引才、親情鄉情引才等途徑,加強高科技人才地區間的交流互動,積極探索引進國內外“高精尖”人才新路徑。
提升高科技人才“質量”。
本次大會上有一個詞被反復提及,那就是“高水平”,例如,要“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要“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等。當前,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在這一過程中,人才是先導,更是關鍵。而高科技人才隊伍質量的優劣,直接決定了能否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這一“愿景”。為此,要著力打造一支整體素質高、專業能力強且具有改革創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隊伍。要緊扣科技發展和產業轉型的實際需要,聚焦人才隊伍的年齡結構、層次結構、性別比例、地區分布等方面,加強研判,統一規劃。要進一步嚴明高科技人才準入門檻,劃定高科技人才職稱評定標準,充分發揚高科技人才“傳幫帶”制度,為提升高科技人才隊伍整體質量提供基本遵循。
盤活高科技人才“存量”。
高科技人才不僅要“引進來”,更要“留得住”。當前,高科技人才流失依然是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要進一步盤活現有高科技人才“存量”,通過出臺住房、戶口、薪酬、補貼等優惠政策,為高科技人才大有所為、大有作為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創新人才評價體系,在人才評價上,要“破四唯”和“立新標”并舉,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要賦予高科技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和經費使用權,積極推行實行“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讓“英雄有用武之地”。要堅決杜絕人才管理工作中的形式主義,讓高科技人才從“迎來送往”和不必要的應酬中解放出來,讓真正能做事、做成事的人“大展拳腳”,讓真正敢于創新的人無“后顧之憂”。
強國有我,心得體會篇四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偉大的引導。它猶如闌珊處迸發的巖漿,激流勇進。它賦予天地間每一個生命無盡的超能量,深深的封印在意識形態中,漸漸地,狂風暴雨,電閃雷鳴,海嘯涌起,火山爆發,熔巖四濺,冰火兩重天后,它為新時代送來了祥和,開創了新的紀元。
每一生命,他有寬度、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這個生命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個團隊、也許是一個組織、也許是一段歷史、也許是一段傳奇。在偉大的文明,想要讓其像春天一樣花團錦簇,永葆活力。他一定具備可持續性。猶如細胞代謝一樣,一代又一代的汲取各種營養,使持續性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營造可持續性,首先需要經久不衰的生命力,穩健生命力的基礎要緊跟時事世事。緊跟時事世事,就需要網羅時事發生的訊息,要具備強大的、正確的學習力。
這是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無數的信息從不同的渠道沖擊著意識形態,魚龍混雜。此刻,正需要一個正向的引導,引導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觀、正確的世界觀,“學習強國”app的出現,滿足了社會價值的需求,扶正了道德風向標,浩然正氣的引導偉大的民族走向復興,走向偉大。
在每一天的學習當中,“學習強國”會讓內心靜如處子,會對國事、人物、科技、自然產生新的認知,有種“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觸動,對于自己三觀潛移默化的產生影響,“學習強國”的內容豐富,能量積極,會對工作的進行起到正確的辨證引導。它以讀到的見解,新穎的邏輯思維,讓你很理性的對待眼前的生活,多一份殷實而不完滿,不完滿的那部分就是憧憬,是對未來的期待。并讓你深信,未來可期。逐漸地會發現,科學的思想、輿論能夠指導實踐,實踐不僅可以檢驗真理,還可以繼續升華思想。
我相信,“學習強國”能夠帶給環境欣欣向榮。共識、協同化會越來越高。用它帶給你意識形態的轉變,辨證的分析手中的工作,生活,人生會更加的厚重、有寬度、有理想、有信念、有質量。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偉大的引導。我深信,“學習強國”會是一個偉大的引導,如同黑夜中閃爍的繁星,熠熠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