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后感的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300字左右篇一
“我從來沒愛你像現在這樣愛得深切,而正在這愛的最深切的關頭,偏偏來了離別!”可見傅雷愛子心切,同時傅雷還用書信方式來教導兒子各方面。愛子之心,人皆有之。然而僅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講究愛的方式,注意愛的方法。
忘憂草,含笑花,一夕漁樵話。會愛者乃海上之燈塔,予子以方向。
縱觀歷史。君知否?范仲淹的二兒子結婚想購置一些貴重物品,范仲淹卻說:“這太過分了,哪能這么鋪張!我不是舍不得花錢,但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范家的家風,不能忘記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信條。”君知否?王羲之勸子于學,采用的是“不動聲色”的方法。王羲之對兒子沒有一句說教,卻使兒子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從小就開始確立了嚴格的治學態度。
此二者皆與常人一樣,對孩子充滿了愛意。但比常人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們同傅雷一樣因勢利導,給予方向,他們才是真正“會愛”孩子的人。
蜂兒蜜,燕子泥,窗外曉鶯啼。會愛者乃夜空之流星,予子以信心。
回望今朝。汝可知?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在兒子臨行前,親手寫下了一副對聯,贈兒為座右銘,并耐心地解釋說:“此聯意為只有無我,才能為公,經歷過艱難困苦,才知做人不易。”汝可知?革命老前輩林伯渠的小兒子要讀小學了,林伯渠就為孩子起了個名字“林用三”,并解釋道:“所謂‘用三’就是用腦袋想問題、用雙手創世界、用雙腳做事情。”
愛的基礎就是需要理解。此二者與傅雷一樣,用自身經驗去引導孩子,一路指引,給予信心。
反觀之,現代孩子成為“掌中寶”,父母們都圍著轉。這種愛反倒適得其反,毫無價值。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兩地書,父子情”,濃濃愛意溢于言表。然而,在愛的同時,也要把握好愛的尺度。因為,會愛比愛更精彩!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300字左右篇二第一次翻閱這本書是在初二暑假,那時的我只是為完成作業而看,直到上了初三,再次細讀,《傅雷家書》幫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這本書一共有186封信,最長的一篇達到七千多字,字里行間表達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切,炙熱而又深沉的愛。這種愛,被傅雷寫成文字,雖是文字,卻很形象,從中能真切感受到父親傅雷對兒子傅聰的關懷備至,感人至深,純良質樸,令人動容。即使這樣,傅雷依然把道德和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
從信中可以看出,傅雷并不是那種溫情脈脈的人,他不會把愛彰顯出來,而是隱藏在字里行間,在背后默默地給予兒子關心、支持與幫助。而且,他把兒子當作討論音樂、討論藝術的對手,有時他是父親角色,有時又是朋友身份,血緣親情,共同話題,構建了融洽密切的父子關系。傅雷對兒子的期望極高,希望他能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樣嚴格的要求,那些無微不至的叮囑,不都是如山父愛的證明嗎?這些書信,不僅升華了傅雷和傅聰的感情,也牢固了傅聰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像紐帶一般,緊緊相連。
讀完這本書,我為自己而羞愧。
我總是因一些小事生氣,因一些困難手忙腳亂,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如今,我學著用書中的文字寬慰自己,也教育自己,我雖不能胸懷大志,心懷天下,可至少我要決心做好自己,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學著長大,學著懂事。不再抱怨學習的辛苦,不再咋咋呼呼地做事,不再因為一點小事而哭泣,要勇敢堅強,要微笑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要學會尊重。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重整個世界。我不再頂撞父母了,因為我知曉了他們的良苦用心,他們每一句嘮叨的背后都是對我滿滿的愛呀。
距離、時間都不是阻擋傅雷愛子的絆腳石,縱使相距再遠,愛也不變,心也不移。這就是父母的愛子之情,即使為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300字左右篇三
心與心之間的溝通——讀《傅雷家書》有感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傅敏、傅聰等的家書摘編,寫信時間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九六年六月。
這是一本的藝術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正有了這《傅雷家書》的流傳,許多家長也爭相效仿傅雷的教子方式,因此傅雷夫婦也就成為了中國父母教育孩子的典范。
一封封家書,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里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系、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強烈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在這部作品中,傅雷不僅僅作為一名關愛兒子的父親,關注著兒子的一舉一動,也作為一個“過來人”以自己多年的閱歷和在社會的摸爬滾打對兒子即將遇到的各種各樣事情做出推測并給予獨特的見解,更作為一個指路燈,為兒子設計好應對即將到來的事的辦法,并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也保持一個冷靜的頭腦,理智的分析,以朋友的身份幫助兒子汲取教訓,讓他引以為戒。
“揠苗助長”“棒棒底下出孝子”也逐漸開始成為家長們去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后竟有根深蒂固的趨勢。可他們卻忘了,他們并沒有傅雷的那種言傳身教的品質。光學傅雷一個“打”字,便長期有著“孩子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于是孩子在父母的身邊嘗到了辱罵、拳頭的滋味嘗到壓力和恐懼下學習的苦頭,漸而孩子們開始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屬于孩子那獨有的活潑。傅雷想通了,即使自己的晚年因為-的原因備受折磨,但卻因為他與兒子成為知心朋友而感到幸福。這……或許就是父親。
《傅雷家書》給我們了解過去的歷史,開啟了一扇不大卻能看清一切的窗戶,很好的為我們保存了那個年代珍貴的記憶,正因為有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明了的闡釋出來,它不僅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生行事的準則。《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處事,還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字里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
在現實中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的父母或許沒有傅雷先生那樣知識淵博,也沒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但是他們任用他們全部的精力費盡心血的為我們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只為讓我們有個更好的未來,比他們過得更好,這便是所有的父母所期望的。為了我們,他們拋棄了他們所最初所堅持的理想,讓自己的一生變得周而復始碌碌無為。
當我們出現忤逆思想,他們在一旁看著卻又無能為力。小孩,路還長別絕望他們不是不在乎不關心而是他們不懂得如何去溝通,最愛你的只有他們沒有之一。想一想他們也是人也會累,在不開心的時候也會難過,在絕望時也會流淚。別因他們是爸爸媽媽就將他們所有的不堅強都抹殺,別忘了他們在是我們父母的同時,他們也為人子女。
感謝《傅雷家書》在我最懵懂的時期給我上了的一課。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500字 傅雷家書片段讀后感300字左右篇四
父親,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無論他是個受人愛戴的偉人還是個辛苦勞作的農民,在每個父親眼里,孩子永遠是他的希望。
傅雷,我所了解的他只是一位博學且具有豐富情感的父親,在每一封家書中都充滿了他對兒子傅聰的淳淳教誨.細心引導和健康成長的期待。
傅雷支持兒子的藝術道路,就如他追求自己的理想,給予兒子的幫助,輔助他順利成長,成為了兒子人生之路的堅強后盾。在如今,大多數父親對自己已成年的兒女會放手,任其自由闖蕩,獨立克服困難,或許只有親身的經歷才會使自己更成熟,熟悉這個世界。
我不得不說,傅聰的確是個了不起的鋼琴家。但除了他的天賦與努力外,一定也少不了他的父親對他的良苦用心。所有名人,并不是能在一時就可以出名的,而是要花好幾十年的本領與經驗。但傅聰他是幸運的,他的父親在他最重要的人生道路上不斷引導他通向明智的方向,才使他有巨大成果。
我不得不佩服,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即使鬧關節炎,寫字很困難,也仍然寫下千言家書。信中除了濃濃親情外,還有說不盡的對祖國的赤膽忠心。
我的爸爸是我的朋友,他不但很隨和也很幽默。隨著我慢慢長大,我們的關系更融洽。既然是朋友,當然要懂得學習他人的優點。他的熱心腸總能感染到我,他幫助別人的次數似乎比幫助我的次數還多。但我并沒有感到失落,正因為他的以身作則,使我也被帶動起來,感到一種特別的快樂。或許,他是用行動來教育我。親身經歷比什么都好。
每一位父親,所要教育孩子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說的,有寫的,有做的。但這之中都隱藏著他們對孩子的濃濃的愛。因此不一樣的父親,卻有相同的父愛。愛不一定要說出來,就像傅雷用信來寫下自己心中對兒子的希望。
以前,我總認為,孩子與父親之間有條河,我在這邊,他在那邊。
現在,我才認識到,對岸的不是他,他是為我擺渡的那個人。同時,他會遞上一支槳給我,讓我與他一起來掌握方向。
最后,我上了岸。父親對我說:“孩子,以后的路只能你自己去走了,好好把握啊!”接著,我讓他放心吧,便含著淚與他揮手道別。并帶著他對我的希望繼續踏上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