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的活動500字篇一
端午時節,村子后面池塘邊地蘆葦長起來了,奶奶就提著籃子去采摘粽葉。采回來的粽葉又寬又長,奶奶就把它們洗干凈并煮好。
奶奶備好糯米,腌好肉塊,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她先拿起粽葉卷成一個漏斗形,再往里邊裝上米,放上一肥一瘦兩塊肉,最后用繩子把粽子捆起來。一只肥肥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粽子,奶奶把它們一個一個小心地放入土灶上的大鍋里,放滿水,添滿柴,就開始煮粽子了。
奶奶說:“粽子要用小火煮一個晚上,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有香又糯。”
煮粽子的那一個晚上,奶奶總要起床好幾次,給粽子加水、添火。
第二天一早,我剛來到廚房,就回聞到一股濃濃的棕香,饞得我直流口水。奶奶給我剝一個粽子,插在筷子上,我舉著粽子美滋滋地吃起來,滿口濃香,回味無窮。
我愛吃奶奶親手包的粽子,更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活動500字篇二
今天我家里歡聲笑語,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的。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原來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在這一天里人們要包粽子、掛艾草、賽龍舟。
其中我最喜歡包粽子。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有:竹葉、糯米、蜜棗,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包幾個有硬幣的。
準備好材料就開始包粽子了!第一步:把竹葉浸泡并煮熟。第二步:拿出兩片大小差不多的竹葉,擺出底下重疊、上面分開的樣子。第三步:把竹葉橫著折一下,千萬不能兩邊對齊,要有一側短一點。接下來就要放上喜歡的食物,按順序包起來,系上繩子——一個美味的長方形粽子就完成了。
雖然自己包的粽子沒有買的外形漂亮、味道好,但是很有成就感。
真希望下一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端午節的活動500字篇三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歷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的季節紛紛涌現。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都說法不一。有些人都將它視為是紀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這一個節日在古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以及歷代相傳流行下來的許多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便流傳了許多驅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子艾葉、喝雄黃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來的后來,端午節的意義起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將這個一直流傳的端午原意給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紀念屈原的劃龍船及包粽子等習俗,聯系到他的身上。
現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而其實一些新一代的年輕人對于屈原的故事也沒有多大的印象了。他們知道的是,這是吃粽子的節日,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