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社會,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不同的報告內容同樣也是不同的。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購買申請報告表篇一
我鎮應急物資儲備情況如下:滅火器80具,安全帽30個,喊話器2個,止血繃帶100個,消毒藥品3種,抽水機10臺,手電筒10只,應急燈10盞,編織袋5000條,砂石料150立方米,推土機2臺,運輸車10輛。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我鎮成立了應急管理領導工作小組,并明確專人負責應急管理日常工作。同時,在安全生產、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森林防火、食品衛生、道路交通、環境污染、建筑工地、重大動物疫病防治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均成立了由我鎮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為成員的應急指揮協調機構,專門負責處理各類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和組織協調工作。
二是建立預案體系。我鎮編制了《江集鎮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全面提高我鎮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發生在全鎮范圍內的緊急突發事件,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三是進行觀測預警。在災害隱患點上,我鎮明確了領導責任人,以及災情發生后的救援處置程序,在火災易發區設立了火情觀測點,并詳細制定了事故處置程序,并落實人員及管理責任,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發生及造成的損失。
近年來,我鎮的應急管理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通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新形勢下應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相比還存在許多差距,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公共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各方面的工作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我鎮尚無固定的應急專項經費,應急資金未列入預算,只有靠政府預備費和財政專項資金解決,總體額度有限;二是救援專業力量和裝備不足,物資儲備數量和品種難以滿足需求,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電力、交通、通信、農業、公用設施等抗災能力不足。嚴重缺少非正常條件下的通訊裝置、現場應急防護設備和現場應急檢測分析儀器等必要的救援設施設備;三是我鎮雖然制訂了應急救援預案,但由于受場地、經費等諸多因素影響,大多數沒有進行過演練,救援人員缺乏相應工作經驗,預案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四是更為詳細的預案尚未形成,部分已有的預案不夠科學規范,還需結合實際和工作特點進一步修訂完善;五是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缺乏,急需在專業技能培訓方面加大力度,從而提高應急隊伍在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方面的能力。
一是進一步加強對鎮、村兩級預測預警平臺建設,充分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全面推動基層應急預警體系建設。二是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部位和人員密集場所的監管,防患于未然,切實杜絕重特大事故和群體性的事件的發生。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分類宣傳、普及應急知識,統一印制宣傳畫冊、知識手冊,增強公眾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技能。四是加強應急培訓。從事應急管理工作的人員均是兼職,對應急管理工作缺乏系統的理性認識,建議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考察培訓,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應急管理隊伍。五是加大應急資金投入和物資存儲,為處置突發公共事件提供強有力的財力物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