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如何才能寫出一篇讓人動容的讀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讀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后感50字篇一
這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洛倫茨,也是一名動物學家,因為他對動物的喜愛,所以寫下了許多與動物有關的科普著作。
作者通過十二章的描寫,為我們呈現了溫柔可愛的灰燕、聰明頑皮的猴子、乖巧伶俐的鸚鵡、喜好戰斗魚棘魚。他在生活中細致地觀察,把動物都擬人化描寫,連動物們的心里變化都活靈活現,似乎動物們就在我眼前活蹦亂跳,具有強烈的畫面感,充滿了童話氣息。想必作者一定與動物建立了真正的友誼。
讀完了這本書,我明白了許多。想象作者記錄的過程,我知道了在生活中要留心觀察身邊事,并且做事要專注。而聽了這些故事,我想像作者一樣,與動物交朋友。沒錯,動物不僅是我們的朋友,更是我們的親人,他們也有語言,有表情,有思想,同樣生活在地球這個大家庭里,我們和它們是平等的,都有生命,不能因為人類強大而隨意殺害它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應該去保護去善待它們,以及我們共同的家園。如果你也想和動物做朋友,請你走進大自然吧,多與它們接觸、相處,觀察它們,安撫它們,我相信你會對它有更深入地了解,到那時候,你一定能與它們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我希望在人與動物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使雙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創造和平。
書讀完了,可還有個問題,那就是這本書為什么叫《所羅門王的指環》呢?這也是所有讀者的疑問。面對這個問題,作者用淵博的知識、豐富的語言和幽默的語氣回答了這個問題:“據史料記載,所羅門王可以與任何動物交談,但需要借助手中那枚指環的魔力,而我雖然只能與我熟悉的動物交談,但不要借助任何東西,這點他就不如我了。活潑的生命無需借助魔法,便能向我們訴說至真至美的故事;大自然比詩人所能描摹的境界還要美上千萬倍。”
這番話使我更加崇拜作者了。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后感50字篇二
洛倫茨年邁的父親在戶外睡了個午覺,卻憤怒地提著褲子回到屋里,因為洛倫茨養的鸚鵡把他衣服上的扣子一個一個都啄掉了,并把它們都擺在地上……
洛倫茨,一個主要研究研究鳥類和魚類的科學家,被稱為現代法布爾。又是諾貝爾生理學還是醫學獎獲得者。赫胥黎說洛倫茨的語言別具一格魅力十足,個人倒覺得也并非如此,然而用科學角度真實記錄的鳥獸蟲魚的方式著實引人入勝,一種深入動物心靈最深處進行的秘密探索,是真正的去了解動物,展現的是一個我尚未了解幾乎還全然陌生卻生動充滿新奇。好像是充滿“人情味”的世界,甚至偶爾展現的好像比人類世界更有“人”情味。
所羅門王有魔力的指環使所羅門能夠與動物對話,洛倫茨說他也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不用魔法,我也如此相信。但背后花費的時間精力等亦非常人所能及。人可以和動物建立起真正的友誼,灰雁把他當作母親,寒鴉把他當作伙伴,野鴨把他當作爸爸…
他在書中描述到:一個人可以在魚缸前坐上幾個小時,盯著它,就像在盯著熊熊的火焰或是激蕩的流水。在這種全然虛無的狀態中,一個人會快樂得把各種思考丟到腦后。但就在這悠然的時光中,人們也能悟出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最本質的真理。從大自然真實事物中獲得的領悟遠遠甚于書本上的知識。對于這一點,個人雖遠不能及,卻能夠感同身受。曾呆呆幾個小時看著還不知道名字的魚,也曾下著雨在后院呆呆看雞鴉鵝……
狐貍并不比其他野獸狡猾,鴿子并不愛好和平,魚也并不冷血。刺魚和斗魚會因為愛情而判若兩魚。據作者所言,再妙筆生花也描繪不出那時他們身體的美麗、舞姿的曼妙。慈鯛是唯一維持“婚姻終身制”的魚類。洛倫茨在做慈鯛實驗研究時的他們完全堪比任何一部愛情劇。
這是屬于慈鯛小小世界里的愛恨情仇,卻也絲毫亞于人類社會。
還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是關于珠寶魚爸爸,當時珠寶魚爸爸正在激動地跑前跑后尋找走散的小魚寶寶,開了小差,盯上了一段蚯蚓尾巴(食物),他咬住蚯蚓的時候又發現了一個魚寶寶,馬上沖過去,把寶寶含到滿是食物的嘴里。魚爸爸嘴里就有了食物和寶寶,食物要去胃里,寶寶要回窩里。魚爸爸嘴里鼓鼓的,待在那里不動彈,也不咀嚼。洛倫茨說這是他第一次看到魚在思考問題!一條魚在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卻采取了和人類一樣的行為:一連好幾秒,一動不動。旁邊的人幾乎可以體會到它的心理活動。后來他把嘴里的東西全部吐了出來,關注著寶寶,先把蚯蚓吃了,再把寶寶含在嘴里帶回家。還有一個搞笑的事是,他剛得到彈涂魚時,一條魚從盆里往外跳,剛好跳到盆沿上,抬起頭看著“我”,它的臉好像哈巴狗,它就趴在那里,用犀利的泡泡眼緊盯著“我”,我開心地笑了起來。
在動物具有可塑性的幼年時期,它們和哪種生物待在一起,其社會反應的對象以及性欲的對象,也會是這種動物。而“異性相吸”的法則并不存在。一只成年雄性寒鴉曾愛上洛倫茨,對待他的方式和對待雌性寒鴉一樣,一個勁的引誘他,想讓他鉆進他們的愛巢。但他說最讓他不勝其煩的是一直想喂他它眼中最美味的食物,而“我”不配合,就要小心耳朵灌滿溫熱的蟲漿……
打斗中勝利的狼不會咬斷同伴的脖子,烏鴉也不會啄同類的眼睛,動物進化中擁有能致同類死地的武器,這種動物會形成一種社會禁忌。比如像火雞,敗的一方蹲在地上,伸長脖子,勝者就像狼、海鷗、蒼鷺一樣,很想傷害落敗的敵人,卻不能這么做(或者說不會這么做)。洛倫茨解釋說弱者突然失去反抗意識,放棄了抵抗殺手的一切手段,而似乎正是弱者放棄抵抗,使得進攻者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了無法超越的障礙。關于這一點,他所言是否屬實我不知,是否這些動物所有的勝利者在失敗者作出投降姿態的時候都會放棄進攻我也不知。我們人類貌似并不能做到,可能真的是像洛倫茨所言人家神經系統里進化了這種障礙,而我們人類,是天生的沖動和禁忌發展速度遠遠跟不上武器的發展速度?“如果有人打你右臉,就把你的左臉也給他。”他說這句圣經上他之前一直不同意的話,直到這些動物給了他啟示:并不是為了讓他再打你一次,而是為了使他無法打你。
不管是詹克明的《獨釣寒江》還是洛倫茨的《所羅門王的指環》,他們都是科學家,還是昨天我看的亦或是昨天我看的科幻小說《銀河帝國》等著作,包括尤瓦爾赫拉利,都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表達了對人類現狀的不滿,對人類未來的擔憂。試問:我們真的會離、真的要離自然越來越遠嗎?我們真的不會自我毀滅麼?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后感50字篇三
一看書名,我以為是與《指環王》同類的魔幻小說,最近太累,周末讀一本魔幻小說是個不錯的選擇。打開書的扉頁,看到一個標題“和鳥獸蟲魚說話的人“,作者勞倫斯,諾貝爾生物或醫學獎獲得者,方始明了原來是一本科普書。此書名來源于一個傳說,無所不能的所羅門王憑借一只戒指能夠與鳥獸溝通,卻無意間聽到一只夜鶯說王的妃子愛上了別人,孤傲的王一怒之下,毀掉了稀世的指環,其實不然,王自欺的選擇了耳不聽心不煩的生活。從此,再也無人能讀懂動物的心思,人類就完全主宰自居的活著了。
所以我想作者以《所羅門王的指環》命名這本書,是想告訴讀者,他可以與動物交流,但是卻不需要任何的魔法。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與動物溝通。
書中記錄了作者觀察各種動物的經歷,比如昆蟲,鳥類,魚,猴子,作為博物學家,他觀察動物的視角與我們有很大的不同,作者能夠與動物生活在一起,他養的鳥是自由的野生的鳥類,可以在他們家的房間里到處飛行,猴子也是自由出入房間,孩子小的'時候,怕危險的動物傷到小孩,把小孩放在籠子里。作者的父母,妻子,能夠認同他把各種動物帶回家,并且自由放養,很是令我佩服。需要忍受動物的糞便與各種破壞,毫無疑問需要足夠強大的耐心!
但是從教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得不佩服西方教育中平等的理念,對孩子的尊重,使得孩子對自然界的尊重,進而尊重動物的生活習慣,即使從事研究也是在不破壞動物本身生活習慣的前提下,來觀察研究動物的自然生活狀態。其中有一段關于養魚的描述,印象頗深,在玻璃缸底部鋪上干凈的沙子,然后在里面種上幾株普通水草。小心地倒進去幾升自來水,然后把整個魚缸放到向陽的窗臺上。等水變清澈了,水草也開始生長,就放進去幾條小魚。還有更好的辦法,就是帶上一個大罐頭瓶和一張小網,到附近的池塘去,拿著網在池水深處來回撈幾次,你就會得到大量的趣味生物了。一個魚缸就可以營造出一個世界,坐在魚缸邊,靜靜地觀察這個世界。無論對孩子對成人都是從大自然中學習的過程吧。
讀完這本書,不禁想起了法布爾寫的《昆蟲記》,與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昆蟲記》主要記錄描述了各種小昆蟲,這本《所羅門王的指環》描寫的范圍更豐富了,大自然可以教會我們很多很多知識。只是我們現在把知識都局限在書本中了,包括我們的生活也離自然越來越遠,在鋼筋混凝土的高樓大廈中,把自己與自然隔離開了。
文明與進步的同時,最原始的對自然的觀察與思考卻離我們越來越遠,這本關于自然界的科普書值得孩子讀一讀。
所羅門王的指環讀后感50字篇四
《所羅門王的指環》這本書講述了許多動物的習性和與人相處的特點,讀完之后我的收獲也是頗多的。
先說語言這一塊,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地方。無論是描繪美麗的自然風光,還是神奇動物們各不相同的姿態,例如調皮的鸚鵡科卡,在老太太們喝茶時像直升機般的把糖粉卷到她們的臉上;例如水鼩在探索路線時聰明地用胡須試探,然后猛沖一段距離;例如寒鴉在空中如石塊般墜落,飛時又像飛絮般輕盈……正是有了這些多姿多彩的描寫,才讓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大自然生物的多樣性。
我印象最深的是《契約》這章,寫狗與人類之間一種神秘奇妙的聯系,就好似簽訂了契約般。狗對主人是忠貞不渝的,書中講到兩種原因:他們對首領狗的忠誠轉移到了人身上,對母親的依賴之情會得以永久保留。狗又分為狼性犬和豺性犬。豺性犬是容易被誘拐的,“只要誰手里有桿槍,獵犬都會跟著他走”,顯然,養一只豺性犬要做好隨時丟失的心理準備。它們也容易被馴服,但狼性犬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它已經是你的狗,那么就再也不會對別人有感情。雖然它們不一定會聽主人的話,但會為主人赴死。豺性犬也是好的,他們會討人的歡心,也是有情感的。有一只狗能像朋友一樣陪伴著你,這是很讓人羨慕的。
我最喜歡的一部以狗為主角的影視劇,是《忠犬八公的故事》。講的是小狗八公,在一次主人外出時極力挽留,卻失敗了。主人站在演講臺上,突然倒了下來,誰也沒有預料到,唯獨八公。之后它天天到火車站旁的花壇上等,等待他的主人會有那么一天,微笑著走向他。
我不禁想起了我曾經的兩只小狗,雖然沒有什么值得贊頌的壯舉,但在我的心中卻是很重要的伙伴。有它們的陪伴,不會覺得孤單。
讀完了這本書,使我有了想讓自己的家變成動物園的沖動,或許我該好好養一只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