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范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演講稿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民族團結演講稿篇一
五月的天山南北,微風拂面,大地充滿了無限生機與活力。皮山農場迎來了民族團結教育月。民族團結教育月年年有,可是今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月具有極為特殊的意義。今天我們隆重歡聚一堂,以演講的方式歌頌民族團結,
一曲優美動聽的《我們新疆好地方》,唱出了兩千二百萬天山兒女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民族團結月,凝鑄同志兄弟情。新疆生活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數百年來,在抵御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斗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
民族團結,社會政治穩定,黨和政府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指日可待。相反,民族紛爭不斷。黨和政府要花大量的精力來維護社會政治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各族群眾惶惶不可終日,安居樂業根本談不上,各項事業功虧一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遙遙無期。這樣還會再次淪為他人任意宰割的羔羊。民族紛爭不斷,我們的明天就是科索沃、巴勒斯坦、伊拉克。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民族團結,社會政治穩定,西方敵對勢力最不愿意看到。民族紛爭不斷,國力衰弱,人民受苦受難,正中他們的下懷。所以為們要從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對中華民族負責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之余,也引導同學們一定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引導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圣義務,同時也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項應盡的義務人類是生活在團結合作的生活中,人類無疑是幸福的,但人類的合作有虛偽的合作。,不僅人類學會合作,就連小小的螞蟻,在發現食物后,都會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們小小的體形,居然能把超過自己的許多倍的東西搬運。體現了團結合作的精神。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合作,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讓合作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在新疆這片祖國西部的熱土上,各族人民正團結一心,共同營造著團結、穩定、繁榮的美好家園。
為此我們要心靈無私天地寬,心中有大愛。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自我做起,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惜自己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堅決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堅決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在“一反三維”、打擊“三股勢力”的斗爭中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思想上、行動上高度一致。做出我們每位公民、尤其是黨員干部應有的貢獻。
民族團結演講稿篇二
2008年8月,“中國北京”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中國用信心與實力舉辦了一屆高水平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我們的眼睛也一次次的濕潤了;2009年10月1日,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的祖國走向了世界舞臺的中央!日益強大的祖國已經成為每個中國人的驕傲!我們美麗的家鄉――新疆,與日新月異的祖國一起昂首闊步前進著。60年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新疆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艱苦創業,戰勝了種種艱難險阻,取得了累累碩果。我們的家鄉從未如此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各族兒女也從未如此意氣風發、自信豪邁。
就在社會形勢一片大好,經濟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時,烏魯木齊“七五”事件發生了,我們震驚了!我們心痛了!我們憤怒了!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遭到破壞,這是我們新疆各族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場景!關鍵時刻,呼圖壁縣工商局全體干部沒有忘記自己肩頭的責任。他們深知,這個時候,是更需要站好崗、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堅實基礎的時候。這是工商人的責任,也是工商人的信念。局黨組行動起來了,帶領全體工商干部投入到了維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市場經濟秩序的各項工作中。在局黨組的領導下,局里30名黨員干部與華安社區少數民族家庭結成對子進行一對一的幫扶。
華安社區內多民族混雜居住,外來人口較多,人員流動性很大,局里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制定了具體的幫扶措施。社區內圖爾迪〃納斯爾一家10余口人擠在40多平米的土房子里,靠賣馕維持生計,生活非常貧困。干部們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趕到圖爾迪家里慰問,為他們帶去了清油、大米等生活用品,同時,積極幫助他的子女解決就業問題,為家里提供了經濟來源。圖爾迪〃納斯爾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謝謝,謝謝你們,共產黨亞克西,我要好好生活!”2010年,正值春耕季節,眼看著播種的最佳時間就要過去,雀爾溝哈族村的爾肯卻因為買不起地膜而愁白了頭。這個時候,干部們積極行動,專程購買地膜、化肥等農資及時送到了爾肯等10余位貧困農戶的手里。當他們看到這些救命的農資時,含淚握住干部的手,激動的說不出話。就是這樣的情景,讓我們潸然淚下,工商干部們的實際行動感動了需要幫助的人們,也帶動了社會各界民族團結的幫扶熱潮。
新形勢下的市場經濟環境,工商干部們積極開拓創新,毫無怨言的加班加點,兢兢業業的忘我工作。在全局干部的努力下,呼圖壁縣工商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維護了一方市場經濟秩序,服務了地方經濟發展,也唱響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主旋律。四通八達的公路、鐵路,連通了雄偉的天山,連通了遼闊的草原,連通了廣袤的戈壁,也連通了各族兒女的心。新疆今天的進步和發展,是黨的民族政策的偉大勝利,是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結果。只有依靠黨的領導,各族兄弟姐妹同心同德,才能戰勝困難,經受住考驗,才能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譜寫壯麗篇章。有一位詩人說:“新疆是一首令人陶醉的情詩,是一首古老淳樸的歌謠,是一道百看不厭的風景,是一副愛不釋手的畫卷”。在這片美麗多情的土地上,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民族團結是這片土地的靈魂,穩定是這片土地的生命線。我深信,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們,不論年齡、不分民族、不論宗教,都深深眷戀著她、熱愛著她,都愿意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她的穩定與繁榮。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看今朝,旖旎風華秀;展未來,輝煌征程長。我們同是一顆心,同是一條根。讓我們一起祝愿民族團結之花開遍新疆大地,祝愿美麗的新疆、發展中中的呼圖壁猶如一艘巨艦,乘風破浪、昂首前行!
民族團結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民族團結如一人 試看天下誰能敵》
一曲優美動聽的《新疆好》,唱出了兩千多萬天山兒女的心聲。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新疆大地安定祥和,到處奏響民族團結的凱歌。
“團結月”凝鑄兄弟情
新疆生活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蒙古等47個民族,在歷代抵御外敵入侵、反對分裂祖國的斗爭中,各族人民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精誠團結,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謀求進步和發展。特別是我們這些作為邊境多民族地區工作的干部來說更應該學會團結,像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愛護和珍惜民族團結。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作為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責任。團結合作價更高 ,團結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團結。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斗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新中國成立以后,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干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隆重召開新疆首次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發出了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把加強民族團結教育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的倡議,將每年5月定為全區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民族地區的穩定事關祖國邊防鞏固,社會長治久安;少數民族的發展事關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不可能有中華民族的振興。中華民族是個大家庭,各族人民親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區的進步和發展不但需要各族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開拓進取,也需要經濟發達地區的幫助和社會各方面獻計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增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責任;加強民族團結教育,是實現各民族團結和睦的基礎。民族團結教育活動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 民族團結與進步,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旋律,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教育,牢固樹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的思想,使維護民族團結成為良好的社會風尚,使每一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履行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神圣義務,同時也把它當作自己的一項應盡的義務,今天的中國需要合作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在新疆這片祖國西部的熱土上,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共同營造團結、穩定、繁榮的美好家園。
民族團結演講稿篇四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當優美的歌謠飄蕩在祖國大地時,我知道了,我們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共是中華一家!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團結,了解團結的重要性。讓團結伴隨我們。今天的中國需要團結明天的中國更需合作,讓我們共同建設美好的祖國!
回首望去,5·12汶川大地震時,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又有多少人受到傷害。可是,在那一場災難中,千千萬萬的中華兒女,幫助受傷的親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那一刻,發生了多少感動中國,感動世界的事啊!還記得溫總理說過的話嗎,“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渡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災害。”中華人民一定行!因為,我們懂得愛,懂得關懷。于是,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同救災,一起戰勝了大自然的毀害,一起經歷了大自然的磨練。這次災難,就像一張砂紙,把我們的心聚在一起,磨得晶瑩,磨得圓潤,就像一顆天然的寶石,是那樣的美麗動人。
1963年,一名剛從揚州醫專畢業的青年,滿懷希望來到高寒缺氧、風沙肆虐的帕米爾高原,在海拔2100米的烏恰縣做了一名醫生。他就是已經退休的原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人民醫院院長吳登云。來自江南水鄉的吳登云沒有被高原惡劣的環境嚇倒退縮,而是兢兢業業地在西部邊陲的高原上救死扶傷38年。他視柯爾克孜族牧民如親友、如手足,忠實履行著自己“做一名人民的好醫生”的諾言,前后30次為病人無償鮮血,累計鮮血7000毫升,被當地牧民親切地稱作“白衣圣人”。在中國,還有無數向吳登云這樣的“白衣圣人”,為了同胞,為了人民,默默努力著,奉獻著。
在現實生活中,人類其實很柔弱,于是,上天交會了人類團結。“一根筷子呀,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呀,拍也拍不響,萬人鼓掌喲,聲呀聲震天,聲震天!同舟嘛共濟,海讓路,號子嘛一喊,浪靠邊,百舸嘛爭流,千帆進,波濤在后,岸在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祖國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