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優秀的總結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初三化學中考必考知識點總結篇一
1.防止傾倒液體擊穿濾紙,在傾倒液體時要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玻璃棒流進過濾器;
2.防止液體未經過濾從濾紙和漏斗壁的縫隙間流下,漏斗中的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
3.防止濾液濺出,漏斗頸下端管口處要緊靠在燒杯內壁
4.過濾時,絕對禁止用玻璃棒在漏斗中攪拌,這樣易劃破濾紙,造成實驗失敗。
(1)所用儀器:鐵架臺、玻璃棒、燒杯、漏斗
(2)適用范圍:過濾是除去液體中混有的固體物質的一種方
(3)操作要點:做到“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中間不留氣泡。二低:濾紙邊緣比漏斗口稍低;漏斗內液面比濾紙邊緣低。三靠:玻璃棒斜靠在三層濾紙處;傾倒液體時,燒杯口靠玻璃棒;漏斗末端緊靠燒杯內壁。
2某些藥品的特殊保存方法
1.白磷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而自燃,必須保存在盛有冷水并密封的廣口瓶中,切割時只能在水下進行,用鑷子取用。
2.易揮發物質的存放,要密封且存放于低溫處,如濃鹽酸、硝酸、氨水等。
3.見光易分解的試劑要保存在棕色試劑瓶內,并置于陰涼處,如濃硝酸、硝酸銀等。
4.有強腐蝕性的物質,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及各種堿溶液,要密封于橡膠塞的玻璃瓶中,不用磨口玻璃塞。
3酒精燈的使用
1.酒精燈中的酒精少于酒精燈容積2/3;
2.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3.絕對禁止用酒精燈引燃另一只酒精燈;
4.酒精燈不可用嘴吹滅,要用燈帽蓋滅,不用時蓋上燈帽(原因:①防止酒精揮發,浪費酒精;②酒精揮發后水留在燈芯上,下次不易點燃或燃燒不旺);
5.酒精著火,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不可用水澆(原因:用水澆會使火勢蔓延)。
4玻璃儀器的洗滌
1.用水和試管刷刷洗;
2.若試管內壁附有油污,用熱的純堿溶液或洗滌劑清洗;
3.若試管內壁附有不溶性金屬氧化物、堿、碳酸鹽等,可先用稀鹽酸浸泡,再用水沖洗。
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志:儀器內外壁水膜均勻,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5蒸發(蒸發皿中液體量不超過容積2/3)
用到的儀器有:鐵架臺(帶鐵圈)、蒸發皿、玻璃棒、酒精燈等。
注意事項:
1.加熱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體飛濺。
2.當蒸發皿中出現多量固體時應停止加熱,用余熱使剩余水份蒸發。
3.取用蒸發皿用坩堝鉗,不能用手拿,加熱后的蒸發皿應放在石棉網上,不能放在實驗臺上,以免燙壞實驗臺。
初三化學中考必考知識點總結篇二1藥品的取用
藥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藥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儀器的洗滌:
(1)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堿(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附有難溶于水的堿、堿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干凈后,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干凈后,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干。
(6)連接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2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藥匙或v形紙槽
②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3)、液體藥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污染)。
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
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3集氣體時驗滿的方法
(1)排水法:
集氣瓶里的水要裝滿,瓶口 處不能留有氣泡,倒立在水槽里,到集氣瓶中的水完全排出為止。
(2)排空氣法:
要把驗滿的工具放在靠近集氣瓶口處,不能放在集氣瓶內。
4氣體的干燥與除雜
氣體的干燥原則:
濃硫酸、固體氫氧化鈉、硫酸銅固體、氯化鈣固體作干燥劑。
(1)選擇干燥劑:選擇干燥劑要根據氣體和干燥劑的性質,干燥劑不能與被干燥的物質反應。
(2)選擇干燥裝置:干燥裝置由干燥劑的狀態來決定。干燥時,裝置要么是“長進短出”要么是“大口進、小口出”。
5氣體凈化除雜原則
不減少被凈化氣體,不引進新的雜質。除雜方法:酸性雜質用堿性試劑吸收,堿性雜質用酸性試劑吸收,或者用能與雜質生成沉淀或生成可溶性物質的試劑。除雜順序:一般來說,除雜在前,干燥在后。
初三化學中考必考知識點總結篇三
1.物理變化是:不產生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
2.空氣與人呼出的氣體比較:空氣中co2、水蒸氣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體藥品裝在廣口瓶,液體藥品裝在細口瓶里。取用固體藥品用的儀器是藥匙和鑷子。
4.量取液體要用量筒,量取液體時,視線要與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用膠頭滴管,使用時要豎直懸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體時,取下瓶塞要倒放,標簽向著手心。
5.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其中外焰溫度最高;熄滅酒精燈:用燈帽蓋滅。
6.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試管口向上傾斜450,且管口不能對著人,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
7.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8.空氣的成分按體積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對可燃物的要求是:過量,且只與氧氣反應而不產生氣體;導致測得結果小于1/5的因素有:紅磷不足、裝置漏氣、未冷便觀察,該實驗還能說明氮氣的性質是:難溶于水,不支持燃燒。
10.混合物:由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如: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如。
11.氮氣和稀氣都可作保護氣,原因是化學性質不活潑。能用于食品包裝中作保護氣的氣體,必需滿足要求:無毒無害、廉價易得、不活潑。氧氣主要有兩方面的用途是供給呼吸和支持燃燒。
12.空氣污染物有:粉塵和有害氣體兩類;氣體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氣的物理性質:通常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不易溶于水,液態氧是淡藍色;檢驗氧氣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若復燃,是氧氣。
14.硫在空氣中燃燒是: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燃燒是藍紫色火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固體,磷在空氣中燃燒現象是:黃色火焰,大量白煙。
15.請寫出碳、磷、硫、鐵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實驗室制取氧氣的藥品有哪三種?寫出相應的反應。
氯酸鉀與二氧化錳混合加熱:2kclo3=====2kcl+3o2↑
高錳酸鉀加熱:2kmno4=====k2mno4+mno2+o2↑
過氧化氫在mno2催化下制氧氣:2h2o2=====2h2o+o2↑
17.化合反應:多種→一種;分解反應:一種→多種
18.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變。催化劑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質量。
19.實驗室收集氧氣的方法有:排水法,因為o2不易溶于水,優點是較純凈;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密度比空氣大,優點是較干燥。
20.加熱法制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是:查—裝—定—點—收—離—熄。先將導管離開水面,再熄滅酒精燈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熱的試管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