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圣誕節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重點指導:建構區
指導重點:
1.能和同伴一起合作搭建房屋或其他建筑物
2.能和同伴友好相處,體驗合作的樂趣。
二、早鍛煉:玩球
活動目標:
1.能和同伴一起用不同的方式運球。
2.體驗與同伴合作了樂趣,增進同伴之間的情感。
活動準備:每兩人一個球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準備運動。
2.教師接受活動內容及規則。
(1)將幼兒分成二人一組。
(2)引導幼兒討論兩人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運球。(強調二人合作)
(3)請個別幼兒示范。
(4)請全體幼兒游戲運球比賽。
(5)活動結束。
三、談話活動
1.教師對晨間情況做小結。
2.點名。
四、集體教學活動(一)
小班音樂律動:小雞出殼
活動目標:
1.能跟隨音樂感受小雞出殼的心情變化。
2.樂于參與活動,能大膽地跟著老師一起做律動,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雞蛋圖示,小雞出殼音樂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雞蛋圖示,引起幼兒注意,談話引出主題。
小朋友們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呀?
今天,這只雞蛋里的小雞也想鉆出殼來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雞出殼前做了哪些事情。
二、教師播放音樂做律動,引導幼兒觀察。
1.教師做律動第一斷,引導幼兒說說,做做。
你們看到了,小雞為了出殼做了哪些事情啊?
那我們一起來做做這個動作。
那你覺得小雞有沒有鉆出殼了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呀?
(小雞如果鉆出殼了它的心情會怎么樣?那剛才那只小雞的表情是怎么樣的?那你們覺得它鉆出來了嗎?)
2.教師做律動第二段,引導幼兒說說,做做。
你們覺得它又會想什么辦法鉆出來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
(播放音樂)
它又想了什么辦法?我們一起學著它做做看。
它的動手臂前面和后面一樣嗎?哪里不一樣?我們一起來學學看。(跟音樂)
3.教師做律動第三段。
小雞著急了,看看它又做了什么事?
它做了什么呀?你們覺得它鉆出來了嗎?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4.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地做律動。
你們想不想來做這只小雞呀?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來學一學。
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出殼的方法,并將動作編入律動。
為什么小雞想了這么多辦法都沒有鉆出蛋殼呢?
那你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呢?
我們把剛才小朋友想的動作連起來,幫助小雞出殼好嗎?
五、課間操
六、集體教學活動(二)
小班手指點畫:小蝌蚪
活動目標:
1.簡單的了解蝌蚪的特征和生長過程。
2.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
難點:學習用手指壓印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活動準備:將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供給一盤黑色顏料及擦手紙;教師范畫。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謎語導入活動。
1.(出示蝌蚪圖片)提問小蝌蚪長什么樣子?引導幼兒說出“黑黑的大腦袋、細細的長尾巴”。
2.說說小蝌蚪長大了會變成什么呀?(出示青蛙圖片)
3.帶領幼兒一塊學一學蝌蚪游,一邊學習蝌蚪的生長過程(變成青蛙游到青蛙圖片的地方,簡單認識一下青蛙的樣子)
4.小蝌蚪變成青蛙后要去干什么?
小結:(捉害蟲)教育幼兒保護青蛙,告訴幼兒青蛙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陸地,但小蝌蚪只能生活在水里,它跟小魚一樣離不開水。
二、你們喜歡小蝌蚪嗎?我也很喜歡小蝌蚪,所以我把它們畫下來了,你們看—看。
1.教師出示范畫,提問幼兒“你們知道老師是用什么畫的嗎?讓幼兒說一說,然后告訴幼兒是用手指畫的,用手指畫的畫就叫手指畫。
2.教師示范畫法,用食指的手指肚畫出蝌蚪的頭,讓幼兒試畫一下。提問幼兒手臟了怎么辦?(用紙擦一擦,不能亂摸)然后讓幼兒添畫蝌蚪的尾巴,最后教師再示范尾巴的畫法。(讓幼兒把尾巴畫細長)
3.提問:如果要想畫很多只蝌蚪往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應該怎么畫?讓幼兒學一學,可以從不同的方向添畫小蝌蚪的尾巴。(畫畫時可以轉動紙,并且提醒幼兒蝌蚪不要畫的太擠,畫在紙的中間。)你們會用手指畫畫了嗎?那就趕快動手吧。
4.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輕音樂)
(1)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蘸顏料壓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凈手指。
(3)作畫姿勢正確,大膽作畫,仔細操作,保持畫面干凈。
5.教師準備貼有青蛙的大展板,請畫好的小朋友送自己的小蝌蚪到青蛙媽媽的懷抱,并和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幼兒作品。
三、游戲:青蛙和蝌蚪
老師:這群小蝌蚪真可愛,都長著大大的腦袋,細細的尾巴,我們把它變成一首有趣的兒歌好嗎?“小蝌蚪黑黝黝,大腦袋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真可愛)。”邊念兒歌邊和爸爸媽媽游戲。
七、戶外游戲:熊和石頭人
活動目標:
1.能聽從指揮玩游戲。
2.樂于參與游戲,體驗其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及規則。
2.教師做熊帶領幼兒游戲。
3.請幼兒做熊進行游戲。
4.活動結束,教師點評。
八、午餐
九、個別活動(餐后活動)
1.指導還沒學會疊手帕的小朋友疊手帕;
2.與個別幼兒進行談話交流。
十、午睡
十一、生活活動
十二、戶外活動:大型玩具
活動目標:
1.能不推不擠,依次排隊游戲。
2.學會和同伴之間友好地相處,體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樂趣。
十三、幼兒離園
幼兒園小班圣誕節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習俗,感受清明節的氛圍。
2.了解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
二、親子活動時間、地點:
擬定于4月x日上午8:40在幼兒園大操場進行
三、活動流程:
(一)8:00——8:30幼兒入園,8:30——8:40到操場集中。
(二)園長講話
(三)會長講話(清明的來歷、習俗,組織活動的意義)
(四)親子操:減肥操
(五)9:00—9:50制作清明果
1.制作前各自去班里洗手。
2.制作清明果要求:美觀、有創意。
3.制作清明果時間:30分鐘。
4.休息10分鐘(幼兒上廁所、洗手)
(六)10:00—10:40親子游戲項目
春耕
規則:以班級為單位開展的接力賽,每班以家庭為單位分為兩組,一組在起點,一組在終點。家長和幼兒分別當大牛、小牛,各自手持跳跳袋、羊角球,一對大牛、小牛從起點一起跳至終點處,將游戲道具傳給第二個家庭,來回依次進行,哪個班先跳完哪個班為勝。
運糧食
規則:以班級為單位,兩個家庭為一組,1號、2號家長運用籮筐把1號的孩子運到對面,然后把對面2號家庭的孩子運回來;再將籮筐傳給3號、4號的家庭,然后3號4號的家長又把3號的孩子運到對面,把對面4號家庭的孩子運回來,依次進行,先完成的班級為勝。
(七)10:50—11:30品嘗青明馃、家長吃青明馃比賽。
1.每班選出4名家長進行吃清明果比賽。
2.每輪4人,共4輪。
3.規則:每人吃5個,最先吃完的為勝。
(八)11:30結束活動,下午請各位家長自行帶孩子到烈士陵園掃墓。
四、注意事項:
1.每人自帶制作青明馃的材料(面團、餡等)
2.由于活動需要,能在農村借到手推車、蓑衣、耙等農具的家長請下周一交給班級老師。
3.為了方便活動,請孩子和家長當天穿運動鞋,家長負責孩子的安全。
4.一如既往,做好文明榜樣,保持場內清潔,做到文明觀眾,遵守良游戲秩序。
幼兒園小班圣誕節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重點:
生活活動:進餐
重點:會飯菜搭配,不挑食
自主活動:自選玩具
重點:能按標記取放玩具
教育活動:好聽的聲音
活動目標:
1、辨別幾種不同的聲音,知道不同的物體能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2、初步了解同種物體,由于數量的多少,發出的聲音也不同。
3、培養幼兒的操作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個小薯片捅,蠶豆、米、綠豆等若干。
2、《小手爬》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讓小桶發出聲音。
出示空的小桶,“今天小桶娃娃想和我們小朋友做游戲。”
教師搖動空小桶,“你們聽,怎么沒聲音?”
1、教師設問:
你有什么辦法讓小桶發出聲音?(在小桶里裝上東西)
幼兒探索、操作。
2、集體探索:
“你們的套桶娃娃發出聲音來了嗎?讓我聽聽。”(幼兒集體搖動套桶。)
“你的套桶為什么會發出聲音?”
3、交流、分享:你在小桶中放了什么?(個別回答)
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我們來學一學。(集體)
這個聲音像什么?
二、探索比較,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小桶里發出的聲音不同。
1、分組活動:
讓幼兒嘗試換一種東西放在小桶中,搖一搖,聽一聽。
2、教師指導幼兒分辨不同的聲音。
讓幼兒比較前、后兩種聲音有什么不同。
“你第一次玩了什么?這一次玩了什么?它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讓兩個幼兒比較,“你們倆的小桶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3、集體討論,請三位幼兒示范。
“小朋友,你們聽,他們的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請你們猜一猜,小朋友的套桶里裝的是什么?”
得出結論:不一樣的東西,在套桶中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觀察、比較同種物體在小桶里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師演示兩個裝有同種物體的,數量不同的小桶,讓幼兒比較。
“你們既能聽出聲音來又能猜出來,真能干。”
“我這里也有兩個套桶娃娃,你們聽一聽,他們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套桶里裝的是什么?”(幼兒猜測后,打開讓幼兒驗證)兩次。
“為什么一樣的東西,在套桶里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一個多、一個少)
得出結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多,一個少,它們在小桶中發出的聲音就不一樣。
四、集體用會響的套桶為樂曲伴奏。
“小朋友的小桶娃娃發出這么好聽的聲音,那我們來為樂曲《小手爬》伴奏。”(集體伴奏兩遍)
五、結束活動。
室內活動:小桶娃娃穿新衣
目標:能沿燜線撕紙,會正確使用膠棒,體驗成功的樂趣。
重點:雙手捏住燜線的兩側,上下分別用力。
戶外活動:
1、響桶娃娃操
重點:能積極參與活動,模仿老師的動作。
2、游戲:響桶送給好朋友
重點:能在平行線間自然地走
3、自主活動
重點:能按意愿進行活動,探究小器械的多種玩法。
幼兒園小班圣誕節活動方案設計篇四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點。那么人們該怎么去寫方案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幼兒園小班活動方案設計5篇,希望大家喜歡!
一、活動名稱
圣誕狂歡,共享快樂。
二、活動時間
20__年_月_日至20__年_月_日。
三、活動目的
通過活動讓孩子們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知道圣誕節是西方的重要節日。通過活動體驗圣誕節歡樂的氣氛,并與同伴,老師,家長共同分享節日快樂。
四、人員邀請
五、物品準備
家長:幼兒卡通面具,圣誕帽及服飾,各類食物小漏勺及小勺各一個,玩具水桶一個,要求家長幼兒穿運動休閑服裝。
孩子:小碗__個,大許愿盒一個,碗底貼小月亮。
六、人員安排
a老師負責活動的主持及幼兒和家長的管理和協調。b老師負責協助a老師,放音樂及活動物品的準備。c老師負責協助主副班管理幼兒的飲水如廁及為幼兒提供充足的飲用水等。
七、安全事項
注意孩子們的安全問題。在游戲過程中防止幼兒擁擠以及磕碰現象。
八、緊急預案
如果有家長缺席,配班老師來和該幼兒做親子游戲,照顧到孩子的心情。
九、處理原則
游戲過程中注意幼兒的分配,防止擁擠,出現磕碰現象立刻請校醫處理。
區角活動內容:
要求:促進手眼協調及小肌肉的動作發展。
幼兒積極參加游戲。
學習活動:做色拉
目標:體驗自制食品的快樂;嘗試切割不同食品。
重點:嘗試切割食品
難點:嘗試切割雞蛋
設計:
(一)小朋友,一定有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你們說說,喜歡吃什么?(小朋友一一說說自己喜歡吃的東西)
哦,你們喜歡吃的東西真多,你們知道老師喜歡吃什么東西嗎?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電視,看了你們就知道了。
(二)播放錄像。
我在做的是色拉。你想不想也來做色拉?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做色拉的東西,來看看是什么。(幼兒看看說說)
(三)請幼兒嘗試制作色拉。
老師巡回指導,重點觀察幼兒切割食品的過程,尤其是切割雞蛋,及時予以幫助。并問問幼兒色拉里放了什么東西。
(四)互相品嘗。
體育活動:我和小動物一起玩
場地:小操場
準備:楊浦大橋、獨木橋、彩色小路、竹梯、輪胎
目標:
⒈、練習邊走邊推拉,穩步向前走的動作;知道鉆山洞時頭要低下鉆過山洞。
⒉、幼兒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設計:
⒈、幼兒熱身操
⒉、嘗試走不同的路,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⒊、帶小動物一起玩。
自由選擇動物手推車或拖拉甲殼蟲,帶小動物走各種路。
活動目標:
1、學會觀察、發現實物的特征,并能根據實物的一個共同特征進行分類。
2、用游戲的方法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分類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4種水果(蘋果、梨子、獼猴桃和橘子),4種零食(糖果類、牛奶類、餅干類水果凍類)。
2、大筐2個,托盤8個,貼有標志的托盤20個。
3、鼓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幼兒按照男女不同排成兩隊。
二、按照水果的名稱進行第一次分類。
1、出示水果讓幼兒認識。
教師將自己水果拿出來讓幼兒認識。師:“陳老師買來了很多的東西,你們看看這些是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
師:“那你們喜歡什么水果,你來說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給水果分類。
師:“我們現在和這些水果寶寶來做個好玩的游戲,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把這些水果寶寶分一分,蘋果跟蘋果放在一起,橘子和橘子放在一起……。”(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
幼兒操作完后問:“你是怎么分的?”(蘋果和蘋果放在一起、橘子和橘子放在一起……)
小結:剛才他的這樣分水果是根據水果的名稱不同來分的。
三、根據零食的一個共同特征進行第二次分類。
1、出示零食
教師一一出示零食讓幼兒認識。 師:“除了這些水果外,陳老師還買來了很多的小零食,我們一起來看看。” (幼兒自由討論)
師:“好多好吃的零食,你們喜歡嗎,你最喜歡吃那種零食?”
請幼兒找找老師手中食品的好朋友。
2、個別幼兒給零食分類
小結:他們這樣qq糖跟棒棒糖在一起,純奶和酸奶在一起……,是根據零食的種類來分的。
四、幼兒集體操作,第三次分類
1、教師講解操作的方法,師:“這里還有很多的零食和水果要和大家來做游戲,請你們一起合作幫它們分分家。現在請四個好朋友一組,我在每一組的中間放了一大筐的水果和零食,在旁邊放了幾個小筐,請你們把它們分分家。
2、教師講解示范操作方法。
2、幼兒集體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3、檢驗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分別請兩組的幼兒上來跟大家一起檢驗。
五、游戲《找朋友》
幫個別幼兒帶上胸飾問:“你現在是什么寶寶了啊?”(我是蘋果寶寶)
2、幼兒游戲一次,教師或幼兒去檢驗。
3、游戲數次后結束,幼兒回教室。師:“我們玩的真開心,接下來還有更高興的事情,我們回教室檢查完3組的實物后,裝好后就可以去秋游了哦!跟老師們說再見吧。”幼兒離開活動室。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帶來的喜悅,知道自己長大了,愿意表現自己這一年的收獲,讓家長同伴為自己喝彩。
2.通過親子迎新年活動增進家園聯系,促進家長與教師之間、幼兒與家長之間的互動和聯系,增進彼此的感情。
3.參與節日游戲。
4.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環境創設:
1.幼兒剪紙展示
2.燈籠鞭炮制作
3.懸掛氣球、張貼窗花
4.紙筒制作的煙花裝飾舞臺
活動口號:
新年新氣象,展現新風貌。我的表現好,我的表現棒,我的表現!
祝福語口號:
鼠年到到到,祝你好好好,
祝爺爺奶奶福星照照照,煩惱少少少,
祝大家圓夢早早早,全家笑笑笑!
活動流程:
一、我有小巧手
晨間活動:
(1)幼兒折紙(手機、帽子)手工制作(橡皮泥、粘貼)根據班級特色進行區域活動。
(2)教師講解幼兒園及班級活動及照片ppt展示。
二、我是小明星
幼兒兒歌、歌曲、舞蹈展示
1)開場舞——紅綢舞
2)兒歌展示
選擇朗朗上口的兒歌,以幼兒個人、小組、男女分組、整體的形式進行展示
3)歌曲展示
《蘋果豐收》《捏面人》《豬八戒吃西瓜》《猴哥》《雪花飛》
4)舞蹈展示
《擠奶舞》《哈達獻給解放軍》《金孔雀輕輕跳》
三、我有大智慧
趣味問答:
1)冬天到了,怎樣能讓自己變暖和?
2)請你背誦一首古詩,隨機解釋名詞。
3)你知道種子是用什么方式傳播的?(蓮子、蒼耳、蒲公英、豌豆)
4)你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風景名勝嗎?
5)請你說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
6)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有哪些?
7)請你演示幾個交警常用手勢并說出代表意思。
8)新的一年,小朋友又長大了一歲,你又增加了哪些本領呢?
9)小朋友,馬上就是20__年了,20__年是什么年?你是屬什么的?能介紹一下家人屬相(與家長互動)
四、我是小健將
幼兒游戲——自理能力夾豆子
親子游戲——你來比劃我來猜
幼兒、家長pk——蜈蚣競走搶椅子
五、頒發獎狀和禮品
活動目標:
1、圍繞“迎新年”這一話題,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愉快心情。
2、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3、通過參加節日《迎新年》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活動室里布置過新年的情境,如掛燈籠、彩帶、自制鞭炮、拉花等。自制的新年倒計時、愿望樹、每人準備一個禮物。卡紙裁剪成賀卡形狀、皺紙、廢舊圖書里的圖片、錄音機等。
2、知識經驗準備:豐富有關過新年的知識經驗,如:讓幼兒觀察家里為過新年而忙碌的大人;介紹燈會、聯歡活動、放焰火等活動。
3、事先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教學活動后的日子里給自己的孩子送禮物。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激發迎新年的愉快情緒。
1、引導幼兒觀察活動室的變化,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
師:發現活動室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自由描述班級的變化。(漂亮、新穎、舒服、熱鬧、喜慶、高興等)
師:是為了迎接什么節日的到來?
2、新年倒計時。
師:離“新年”還有幾天?
小結: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也叫“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慶祝新年的到來。
3、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師:小動物是怎樣迎接新年的?
(二)出示新年老人的禮物,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1、師:昨天,新年老人給我們小四班的小朋友送禮物了。
一起看新年老人的禮物:一張賀卡和一棵新年愿望樹。
2、師:過了新年,還有誰也長大了一歲?
啟發幼兒說出周圍的人,親戚、鄰居、伙伴、各種動物也都長大一歲了。
3、師幼一起圍坐在“愿望樹”旁,表達自己的愿望。
師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這是一棵神奇的“愿望樹”,只要對著“愿望樹”說出自己的愿望,你的愿望就能夠實現。
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可以是祝福家人或朋友的愿望,也可以是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想實現的愿望。請配班教師幫忙記錄下來,掛在“愿望樹”上。
4、播放“新年老人”的錄音,萌發對新年的期盼。
新年老人:孩子們,你們的愿望我都聽見了。新年快要到了,你們要怎樣歡迎我呢?(引出下一環節)
(三)引導幼兒裝扮“愿望樹”,用多種方式迎接新年。
1、師:新年快要到了,我們要怎樣迎接“新年老人”的到來呢?
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材料進行操作。
第一組:制作賀卡
材料:卡紙裁剪成各種賀卡形狀、彩筆、帖帖紙、廢舊圖書等。
第二組:制作彩鏈、擰花、剪窗花,繼續豐富活動室里的布置。
材料:各色皺紙、手工紙、剪刀等。
第三組:裝扮“新年愿望樹”。
在“愿望樹”上掛上一些小禮物和裝飾用的彩鏈、彩燈等。
2、老師和幼兒手拉手圍著“愿望樹”,高興地唱、跳,交換新年禮物,再次感受濃濃的新年氛圍。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活動后的日子里幫自己的孩子實現許下的愿望。
教研組評析
(一)選材
豐富多彩的新年蘊含了許多節日特定的認知元素,如,新年的祝福、新年的禮物、新年人們的年齡變化等等,是幼兒學習的教材,教師能根據幼兒的談話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從選材來看,所選內容很恰當,很合時機,是幼兒喜聞樂見并感興趣的。
(二)從組織實施來看
1、讓環境說話。陳鶴琴先生在教育的原則中指出:“注意環境、利用環境。”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環境創設,讓活動室充滿了歡樂喜慶熱鬧的氣氛。
2、能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一個能激發情緒的情境:首先,把“新年”擬人化——“新年老人”,并巧妙地利用禮物“愿望樹”,啟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接著,用多種方式迎接新年老人,如裝扮“愿望樹”,然后,圍坐在“愿望樹”旁一起唱歌、交換禮物。在這個情境中,孩子們的情緒隨著情節亦步亦趨,能大膽地表達,很自然地誘導幼兒自覺地進入情境,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從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從師幼關系看
小班幼兒是言語習慣養成的時期,而小班孩子的良好語言習慣就是大膽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此活動,孩子們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互動的,使幼兒想說、敢說,接著,帶著興趣轉入操作活動,從孩子的活動表現可以看出幼兒的活動熱情非常高。整個活動流程使孩子們沉浸在迎新年的氛圍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操作能力也得到了發展,幼兒在有趣的活動中體驗快樂,獲得了發展。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積極的語言環境。
幼兒園小班圣誕節活動方案設計篇五
1、在翻斗樂場景中,看看說說小動物的房子,體驗尋找小動物和小動物一起玩的快樂。
2、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3、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只玩具小兔、小貓、小狗;三幢自制小房子。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引起興趣
1、這是什么呀?有幾幢呀?
2、是誰的家?(用三種不同方式引出小房子的主人)
二、找找玩玩,體驗快樂
1、你和誰一起玩的?
2、你們一起玩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