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方案能夠幫助到我們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八年級班會活動方案篇一
1、增強學生法律意識和自我防范意識,自覺抵制“黃、賭、毒”和邪教等不良誘惑;
2、模擬生活情境方式讓學生了解不良誘惑的危害和明確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
3、發展獨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學生鼓起敢于戰勝不良誘惑的勇氣和信心,追求科學、健康、充實的初中生活。
二、班會過程
(一)觀察生活分清誘惑
思考與分析:
1、學生小組討論: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還面臨著哪些誘惑呢?
2、哪些是不良誘惑?為什么?
3、學生交流課前調查的中小學生不良行為的調查報告。同學們談感受。
(二)議一議體會誘惑的危害
1、小組分析討論“黃、賭、毒和邪教”等不良誘惑各產生的危害。
2、講述身邊的故事。討論:為什么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淪為罪犯?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過度沉醉網絡還有哪些危害?
3、聯系生活實際談談:你還知道哪些不良誘惑危害著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嚴重后果?
(三)想對策,自覺抵制不良誘惑
1、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網絡?怎樣才能做到科學上網?
2、如果遇到下列情況,自己會怎么想?怎么拒絕?
(1)有人約自己在上課時間去錄像室看錄像。
(2)有人邀自己抽煙、賭博玩樂。
(3)有人向你出售淫穢、兇殺一類書刊
(4)講一件自己成功抵制不良誘惑的事情及使用的方法。
(四)師小結并贈送兒歌:
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會面臨不良誘惑,讓我們攜起手來,運用我們在這次班會中學到的方法拒絕不良誘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網絡有利也有弊,以下幾點要牢記:
黃色網站不能去,網絡游戲不沉迷。
疲勞作戰不可取,眼睛一定要休息。
勞逸結合用電腦,發揮功效有出息。
自覺抵制不良誘惑的方法:
1、慎交友,提高判斷力
2、不盲從,提高控制力
3、運用法律手段進行斗爭
四、宣讀《班級拒絕不良誘惑守則》并且集體簽名,做誠實守信、遵紀守法、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的人。
八年級班會活動方案篇二
活動形式:小品表演、討論相結合
活動目的:
當今大多數中學生由于面對巨大的學習壓力而導致的一些心理壓抑現象較多,這已影響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了解如何面對壓力,化壓力為動力,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活動過程:
大家好!今天我們開一個主題班會——如何面對壓力?
一、引題
師:(出示兩張“人”字卡片。)這兩個字念作什么?
生:“人”
師:對。但是大家發現這兩個字有什么問題嗎?
生:一個右邊的一捺太短太細,另一個字的一捺又太粗太長了!
師:很好。這兩個字從整體看,給人的感覺是不協調。哎!有的同學已經在嘀咕了,我們今天又不是來上寫字課的,怎么跑題了呢?不!沒跑題。誰能說說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與這兩字有什么關系嗎?
生:字如其人。如果一個人承受了太大的壓力,就會出現不平衡的發展,從而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就像這兩個字一樣。
師:請坐。說得很棒!
(出示另一張卡片“人”。)這是人字的正確寫法,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一個身心都健康發展的人。當一個人承受了太大的壓力,而又得不到適時的疏通,往往會出現心理壓抑,久而久之,就會變成像剛才那兩個字一樣,內心失去平衡,甚至于會出現心理問題。
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壓力所造成的心理壓抑已成為21世紀最嚴重的健康問題之一。
事實上,近幾年,一些學生由于心理問題而導致的離家出走、自殘、甚至_的現象是時有耳聞。
以廣東為例,20__年3月22日,高明市某中學的5名_因為學習壓力太大而在教室里用刀片集體自殘,其中一名_竟在手臂上割了28刀!
5月9日,深圳一名年僅12歲的小學生也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在留下了一份遺書后,爬上自家樓上的天臺,跳樓_身亡。
除此以外,每年由于壓力大而在中考中發揮失常者也不在少數。
可以說,由于壓力大,尤其是學習壓力大而導致的心理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們每一位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此,面對壓力,我們該怎么做?這也成為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面對壓力?”
師: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我們得先弄清什么叫“壓力”?
生:(發言略)
師:對于壓力,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定義:
①物理學指垂直作用于物體表面的力。如氣壓、血壓等。
②_人的力量、_人就范的力量。如輿論壓力。
③承受的負擔或過重的負擔。如工作壓力、學習壓力等。
既然太大的壓力會造成那么嚴重的后果,我們為什么不來討論一下如何“消除”壓力,而要討論如何“面對”呢?把壓力消除掉,行嗎?
生:不行。
師:為什么?
生(甲):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生(乙):沒壓力會使人變懶散、會墮落的。
……
師:其實,壓力無處不在。
很簡單的一個事實是:人都生活在大氣中,一呼一吸就是壓力在發生作用,你說這種壓力能消除嗎?而要想逃避這種壓力,只有一種人可以做到,那就是——死人!
所以,人活著就會感受到壓力。沒有人對壓力是可以“免疫”的,不管你喜歡與否,壓力每天都會陪伴生活、陪伴你我。
好了,既然不能消除它,那如何面對它呢?我這邊就有一位同學碰到難題了,請大家一起來幫她出出主意,也來當回心理醫生。
二、小品表演(雙簧形式)
雙簧表演:《考試的壓力》
三、討論:
師:大家說,這個小品演得好不好?
生:好。
師:好在哪里?
生:能真實反映我們考試前后時的心理活動。
師:那我們來交流一下。當你碰到類似小品里四個場景中的某一個時,你的心態或表現是什么樣的?
生:(學生積極發言)
……
師:看來在壓力面前,特別是考試前,大部分同學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那么同學們,當你也像小品中的主人公一樣考砸了,你是怎么辦的呢?
生:(學生發言略)
師:很好,同學們都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并積極備戰下一次考試。
可是,我們小品中的主人公最終是如何解決壓力的呢?
生:_。
師:大家說這種逃避壓力的方式可取嗎?
生:不可取。
師:為什么?死了不一了百了嗎?
生:(甲)就因為數學考試考了42分就_,那太不值得了。
(乙)死了就看不到美麗的明天了。
(丙)如果死了就對不起養育自己的父母。
師:對,你要是死了,真正痛苦的是你的父母。想想他們的養育之恩,你不僅沒有報答他們,反而讓他們一輩子生活在痛苦中,于心何忍呀!所以,日后無論你承受多大的壓力,你都要堅強地活著,為了父母,更為了自己。說不定拐個彎就能見到太陽。
既然不能_了,那么大家來幫她分析一下:當數學考卷發下來時,她該怎么辦?
生:她應該先找找原因,為什么會考不好。
師:對!那同學們說說她為什么會考不好呢?
生:
(甲)她考前太緊張了,心理素質太差了。
(乙)數學是不能突擊的。但她在考前五分鐘還在突擊看題,這樣只會讓她更緊張。
(丙)她應該在平時加強數學練習,而不是一作數學題就心情煩躁。
(丁)她對自己太不自信了,她一看到別人做到第二面了就那么緊張。其實說不定別人前面的題目也有很多不會做呢!
……
師:大家講得都非常好。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小品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考不好的關鍵原因是她很不自信。所以,當你面對巨大的壓力時,首先,應樹立自信心,才能戰勝壓力。而這種事例相當多,我們課前讓大家各自找一些例子,現在來交流一下,看看別人是怎么面對壓力的。
(三名學生分享排解壓力的故事)
……
師:你看,這些人要都像我們這位主人公一樣,那不就……
在壓力面前,除了要樹立自信心,大家覺的還應該怎么做呢?
生:(甲)找朋友傾訴。
(乙)她應該行動起來,更發奮學習,而不是大哭,更不應該_。
……
師:很好。當你碰到難題時,不應該自己鉆牛角尖。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如果我把兩個不太協調的“人”字并排在一起,會成為一個新字——“從”。如果再把“人”字放在“從”上面,就會變成另一個新字——“眾”。同學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嗎?
生:……
師:很好??鬃诱f:“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經調查發現,那些心理壓抑者往往是一些不合群、人際關系處理不好的人。所以,多與人溝通、與人合作能夠起到緩解壓力、戰勝壓力的作用。你可以找一個與你同病相憐的人傾訴,互相勉勵;也可以求助于一個比你優秀的人,往往會有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獲。
所以在壓力面前,你首先要自信、要堅強;其次,碰到難題時要懂得向他人求助,與人溝通、與人合作。
除此以外,在學習上不要給自已的定位太高,也就是你的期望值與你的現實水平之間的差距不要太大。否則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最后,考試時應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戰時如平時”;而且適當的緊張是有好處的,畢竟“有壓力才有動力”嘛!
戰勝壓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除了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以外,同學們應該因人而異,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但我相信要戰勝壓力,有兩個最重要的法寶——自信與合作。
八年級班會活動方案篇三
班會主題:正確認識自由與限制
課前準備:
1、編排節目準備故事準備名言
2、制作ppt
3、教室內師生按“v”字型就坐
一、活動目的:通過班會,讓同學們明白自由的含義,自由并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明白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有限制的。當自己的自由權利受到侵害,如何用正確的手段來維權。
二、活動過程:
(一)1、展示名人警句
2、全班同學朗讀名人警句
3、主持人問:這幾句名人中,體現了什么的重要性?
全班:自由
設計意圖:用名人警句引出班會。
主持人:那同學們知道什么是自由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自由,了解自由。“正確認識自由與限制”班會現在開始。
(二)自由的含義。
(三)1、觀看圖片觀看視頻“追求自由”:一海豚為追求自由而屢次跳出水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自由的含義。
用事例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由的含義。
(四)2、回答問題。
主持人:圖片和視頻反映了什么問題?我們如何維護自己的自由權利?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當自己的自由權利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用這正確的方法來維權。
(五)1、轉折:既然我們講了這么多有關自由的內容,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自由是無限制的自由嗎?”
現在同學們先想想,我們來欣賞一篇文章《我們的“自由”》。
2、回答問題(與評委互動)
設計意圖:通過辨析題,讓同學們暢所欲言,表達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四)班主任總結。
三、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主題鮮明,目的明確,活動設計環環相扣,內容充實,形式靈活多樣,情景營造真實,比較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符合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審美趨向,容易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
通過此次的主題班會,同學們對“自由”這一概念有了更為全面和具體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整個活動過程的前前后后,同學們能夠一在親身體驗過程中,彼此之間有了更深刻地了解與默契。
本次班會的缺憾在于若能將活動形式更多樣化,讓學生有切實的感受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