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廬山工程地質實訓報告 廬山地質概況篇一
強風化:
1.大部分變色,只有局部巖塊保持原來形狀。
2.巖石的結構大部分已破壞,小部分巖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巖石呈不連
續的骨架或心石,風化裂隙發育,有時含大量次生夾泥。
3.除石英外,長石、云母和鎂、鐵礦物都已風化蝕變。
4.錘擊啞聲,巖石大部分已風華變質形成風化次生礦物。易碎,用鎬撬可
以挖動,堅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風化(中等風化):
1.巖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變色,但斷口仍保持新鮮巖石色澤。
2. 巖石原始組織結構清楚完整,但紛華裂隙發育,裂隙壁風化劇烈。
3 .沿裂隙鐵鎂礦物氯化銹蝕,長石變的模糊不清。
4. 錘擊啞聲,開挖需要爆破。
微風化:
1、巖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輕微褪色
廬山工程地質實訓報告 廬山地質概況篇二
地質實習報告 | 3000字 | 4000字 | 5000字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二、 實習內容
廬山及地貌概況
廬山地質公園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長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陽湖,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方便。.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的旅游圣地。
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高山流水形成了眾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宋代詩人蘇軾曾發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廬山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氣溫16.9度.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在十九世紀末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總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跡,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巖群地層剖面。迄今為止,在廬山共發現一百余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跡,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巖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征的歷史記錄。廬山具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山麓郡陽湖濱.遺留著末次冰期時由古季風環流產生的獨特的風沙丘群。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征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廬山工程地質實訓報告 廬山地質概況篇三
地質實習報告 | 3000字 | 4000字 | 5000字
(二)花崗片麻巖
片麻構造。變晶結構。巖石中有深色礦物的云母,角閃石和淺色礦石石英,長石成條狀帶狀分布,相成黑白相間的斷續帶狀構造。礦物有云母。綠泥石,滑石,等片狀礦物。節理比較完整。強度低,抗風化能力強。極易沿片理產生滑動。
此巖石形成與震旦紀與二疊紀之間后經風化等形成枕狀節理,沿四角風化,象饅頭,蘑菇的形狀,是全風化的結果。
風化可分為全風化、強風化、弱風化、3種,它們都具有各自的表現特征。詳細內容如下:
全風化:
1、全部變色,光澤消失
2、巖石的組織結構完全被破壞,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狀或砂狀,有很大的體積變化,但未移動,仍殘留原始結構的痕跡
3、除石英顆粒外,其余大部分風化蝕變成次生礦物
4、錘擊有松軟感,出現凹坑,礦物手可捏碎,用鍬可挖動。
廬山工程地質實訓報告 廬山地質概況篇四
地質實習報告 | 3000字 | 4000字 | 5000字
通過本次實習地質實習學會有關地質觀測的一些基本技能:
1、礦物和三大類巖石的肉眼鑒定與描述
2、用流水地質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過程地質體的產狀
3、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測量
4、基本地層構造現象的識別、描述與初步分析
5 、地質觀測點的觀測與記錄
此外在野外進行地質實習還可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也有利于學生增強體魄和磨練意志,并接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
在實習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