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暑假游記八百字篇一
在炎熱的八月,我與外公、外婆背上行囊,開始了安徽—三清山的三日游,旅途中粗茶淡飯,也很辛苦,但也別有一番興致。
經過五小時的路程,在眾人盼望的眼神中,我們來到了故鄉——安徽古徽州,一個充滿藝術與自然氣息的古城。走在徽州的大街上,感覺寧靜幽雅,放眼望去,那漸漸變窄的古街,在黑白兩色的映襯下,顯得更加古色古香。我盡情欣賞著有著水墨畫意境的徽派建筑,粉墻黛瓦,每間房子四角都有一根向上翹起的龍頭,好像一條矯龍在仰天長嘯。在屋中有兩個門檻,外邊一個比較矮,里邊一個卻很高,據說這是為家中婦女準備的,因為俗話說家中婦女要“一門不出,二門不邁”。向里走,會有一個露天的池子,是間有一座小橋,看上去象“日”字,可把池水放干,會發現池中還有個小池子,看上去象個“回”字,據說這是希望外出經商的主人早日回家,安徽的建筑正是文化與藝術的結晶。
第一天領略了古徽州的風采,晚上好好休息了一下,第二天,我們在農村公雞的歌聲中,開始了第二天的旅程——登三清山。
三清山位于江西境內,與安徽省接壤,這山雖然名氣沒有黃山、廬山大,但它的高、大、險、奇也讓我嘆為觀止。
我坐著索道,開始向山上進發,不到五分鐘,放眼向下望去,人已見不到影,背后則是一片綠色的瀑布。到了山上,離半山腰還有一段距離,在云中,在我眼里,山峰的黑色剪影向遠方淡去,把我深深地包裹著。抬起頭,那山頂已插上云間,象一條一眼看不到邊的綠色長鞭。
我踏上了上山的路,先是一條平路,身邊散發著泥土的芬芳與綠葉的氣息。一路的風光已經被我“收藏”了起來,眼見平路快沒了,我要正式開始登山了!腳下的臺階讓人飄飄然,回頭一看,心里就更懸了。我鉚足了勁一級級向上爬,臺階越來越陡,但山上的景色越來越美,我卻無暇去看,大約爬了一個多小時,我終于到了半山腰。
我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在木樁上坐下休息,這里是三清山最好的觀望臺,正眼朝東看,有一根粗大無比的石頭直插云霄,下小上大,這就是三清山第一大景點“蟒蛇出山”,它那么高,頂端猙獰的蛇頭向西北方向看去,似乎搜尋著它的獵物;再望前看,又矗立著一塊巨石,那塊石頭上小下大,正如一位仙女盤座在地,這正是蟒蛇的天敵“玉女神像”它們雖然都不會動,但兩者從侏羅紀時代便開始了眼神的對視。在蟒蛇的后面還有一塊豎起的石柱,頭端向南方凸起,頂上還凸起了一對角,這不正是一只貍貓嗎?它每天看著前面石壁上的大洞,因為它知道里面有只老鼠,它仿佛在說“老鼠老鼠,你快出來!”但老鼠兩億后依然不出來,貍貓只能深情地等待著,這就成了“猩貓待鼠”的一個景點。
一路風光,一路險阻,三清山,我們整整玩了一天,領略了三清山的奇峻,也感嘆大自然創造的杰作。第三天,我們去了雙溪漂流,在那里我和水來了次最親密的接觸。和外公外婆坐著皮艇,劃著漿,打著水仗。溪流中,我們的歡笑聲陣陣回蕩。
這次安徽—江西之游,雖然天氣炎熱,但我玩的非常有興致,也非常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