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一
大學化學課程闡述化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是高等工科院校工程技術專業的基礎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現代工程技術人員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化學與工程技術間的橋梁。
通過化學反應原理和與工程技術密切相關的的基本知識的學習以及化學實驗,使學生了解近代化學的基本理論,具備必要的基本知識和一定的基本技能,為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提供必要的`化學基礎;使學生能在工程技術中以化學的觀點觀察物質變化的現象和規律,對一些涉及化學的工程實際問題,具備初步分析和解決的能力。培養學生化學學科獨特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以及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的意識,理解化學與材料的關系。
1、啟發學生對本課程的認識和學習熱情,了解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和學習方法。
2、掌握從能量變化角度認識化學變化的一般規律,掌握化學反應的方向,化學反應的程度,化學反應的速率的基本原理,為解決工程實際中遇到的一系列化學問題打下基礎,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
3、掌握水溶液的性質,掌握單相與多相離子的解離平衡,配合平衡的規律,提高應用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掌握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理解電化學原理,了解化學電源,腐蝕及防腐等方面的知識及應用知識的能力。
5、掌握物質結構的基本知識,理解材料的性質與結構的關系。
6、了解水、大氣、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極其常見的化學治理方法,使學生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7、了解材料學中的一般化學問題,為后續課程打下基礎。
要求學生具備中學化學知識。
后續課程:本課程屬導論課、基礎課性質,目的是為后續課、相關課打好基礎,如:《有機化學》、《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金屬材料學》、《腐蝕與防腐》等。
第一章 緒論
化學的研究對象及研究的主要內容?;瘜W的進展?;瘜W與專業的關系?;瘜W與社會的聯系。課程要求及學習方法。物質的層次。聚集狀態(液晶、等離子態)。系統與環境。相。
第二章 熱化學與能源
反應熱效應的測量。熱和功。熱力學能。熱力學第一定律。焓。蓋斯定律。反應熱效應的理論計算。能源。能源中的化學問題。清潔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第三章 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自發過程。影響反應方向的因素。熵。熱力學第二定律。吉布斯函數。δh°、δs°、δg°的計算。熱力學等溫方程。反應方向的判斷?;瘜W平衡。影響k°的因素。k°及計算。化學平衡移動?;瘜W反應速率。速率方程。元反應。質量作用定律。反應級數。一級反應速率的相關計算。阿累尼烏斯方程。有效碰撞理論?;罨肿印_^渡態理論?;罨堋4呋瘎?。速率與濃度、溫度和催化劑的關系。
第四章 水化學及水污染
溶液的通性。酸堿質子理論。酸堿電子理論。弱電解質的離解平衡。同離子效應。緩沖溶液。溶液ph值計算。難溶電解質的多相離子平衡。溶度積。溶度積規則及應用。配合物的組成和命名。配合平衡。水體污染。常見的水體污染物。水體富營養化。
第五章 電化學與金屬腐蝕
氧化還原反應。原電池。電極反應。電極電勢。能斯特方程式。電極電勢的應用?;瘜W電源。電解的基本原理。金屬腐蝕與防護。
第六章 物質結構
量子化。波粒二象性。測不準關系。四個量子數。波函數和原子軌道。原子軌道和電子云的角度分布圖。軌道的能級。電子排布的三原則。電子排布式。元素周期律。電負性。化學鍵。離子鍵。離子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共價鍵的形成。σ鍵和π鍵。雜化軌道理論。鍵參數。
分子結構與性質的關系。晶體結構。晶體四種基本類型的性質?;瘜W與材料。材料性能與結構的關系。
本課程重點講授基礎理論,以及如何應用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化學反應原理是本課程的重點?;瘜W熱力學概念太多是本課程教學的難點。物質結構理論抽象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由于熱力學在后續課程《物理化學》中要深入講解,在本課程中只需講授最基礎的概念和理論。
1、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思維和能力素質
2、抓住“結構?性質?應用”這一“化學邏輯進行啟發式教學”。
3、應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如多媒體教學、投影膠片、觀看錄象等。
4、本課程的基本概念太多,應要求學生加強預習和課后總結。
(一)教材
徐崇泉編,《工科大學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二)主要參考書目
1、浙江大學編,《普通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傅獻彩主編,《大學化學》上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鄒宗柏主編,《工程化學導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
4、曲保中主編,《新大學化學》,科學出版社,2002年。
5、楊玉國主編,《現代化學基礎》,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年。
6、西安交通大學編著,《普通化學》,科學出版社,2001年。
7、陳林根編著,《工程化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二
1、認知目標:學習傳球動作,掌握籃球比賽的傳球意識能力,再進行教學比賽加以鞏固,提高學生對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理解和掌握。
2、技能目標: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激發學生對籃球胸前傳接球技術學習的興趣,做到動作到位準確。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謙虛好學、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學習能力,迎難而上的精神。
4、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初步了解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基本要領,并且大部分學生要做到原地相互雙手胸前傳球達5米以上,提高學生的籃球球性,培養學生的籃球意識,能主動、積極的去迎接球。
本課為初三年級課程,班級整體體育素質比較好,守紀情況也較好。他們活動能力強,求知欲強,好勝性強,思維敏捷,反應快。隨著年齡的增長與認知的發展,學習中的互助合作,自主學習意識和行為還有待更進一步培養。
本教材內容選擇與水平五籃球教學模塊?;炯夹g之雙手胸前傳接球。通過學習能夠激發學生對籃球的興趣,為學生的后續發展打好基礎,并且在發展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意識。雙手胸前傳接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傳接球方法。具有準確性高、容易控制、便于變化的有點,學生易于掌握,對學生以后的籃球技戰術學習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把內容學習過程分為領悟體會、擴展練習、游戲比賽三個環節。
為了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熱愛,本次課我主要通過自練、示范、互動、比賽等教法,使簡單的傳球變得有趣、豐富。通過啟發思維、講解示范、分層教學、教學比賽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
課堂常規——傳球練習——學習技術——技能強化——游戲比賽——放松小結準備部分:
1、課的開始,課堂常規。
2、慢跑熱身。進行籃球操練習,針對學生對球性的提高。
3、通過游戲“夾球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為課堂基本部分做好充分的熱身效果。
1、利用口訣概括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要領。傳球技術:持球屈肘于胸前,含胸收腹視前方,兩臂前伸腕外翻,充分伸展指撥球。接球技術;兩臂分開半弧形,面對來球上前迎,主動伸臂體前傾,順勢接球引胸前。
2、學生通過練習學習技能,注意力集中,認真體會。思考練習中所出現的一些問題,由教師引導得出結論。
3、通過各種加強練習,由原地的過度到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
4、教師通過觀察學生的練習,發現問題集中交流糾正,達到同時掌握提高的目的。
5、通過倆人行進間傳接球發展學生的傳球能力和身體協調性。
6、課的結束部分師生小結,配音樂進行身心放松。
7、場地器材:標準籃球場地1塊,籃球20個,標志桶3個。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三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1、理解兩句話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這兩句話。
2、看故事、聽故事,學會與人相處之道。
學會與人相處之道。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弟子規》,誰來背背上節課的內容。
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弟子規》。
(二)看一看,說一說,體會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弟子規》中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
自由讀,指名讀。
2、出示:兄道友,弟道恭
(1)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不想看?
播放《孔融讓梨》的故事。
(2)誰來說說哥哥為什么要讓孔融先拿?
(3)那孔融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為什么要把大的讓給哥哥,從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表現出孔融對哥哥怎樣?
(4)那爸爸說弟弟比他小的時候,他說了什么?從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表現出孔融對弟弟怎樣?
(5)孔融作為哥哥很友善,作為弟弟很尊重哥哥,這就是……(引說)
3、學習“兄弟睦,孝在中”
(1)小朋友看這些是什么?老師帶來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斷,如果是一把呢?我們下面就來看一個關于折箭的故事。
(2)讀《兄弟折箭》的故事。
(3)從故事中你知道了母親為什么吃不下飯呢?經過折箭這件事,后來這些兄弟有沒有團結和睦呢?看著和睦相處的幾個弟兄,這時如果你是母親你心情怎樣?會覺得這幾個兒子怎樣?
(4)是呀兄弟之間和睦就是孝順的一種表現呀。這就是……
4、學習“財物輕,怨何生”
(1)我們再看《兄弟折箭》這個故事,幾個兄弟因為什么差點打起來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處呢?如果他們不去爭那只鹿還會打起來嗎?
(2)把財物看輕,不去爭,不去搶,就不會打起來,就不會產生怨恨。這就是……
5、學習“言語忍,忿自泯”
(1)學了這么久同學們也累了,老師讓同學們放松一下,再看一個動畫片好不好?
看《將相和好》。
(2)廉頗得知藺相如的官位比自己大的時候很不服氣,開始說的什么?如果是你聽了這話你會有什么樣的反應?你會怎么做?藺相如聽了怎么做的?藺相如是怕了廉頗嗎?他說了什么?從這兒可以看出藺相如懂得怎樣?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他?結果廉頗還生氣嗎?
(3)小結,是呀在言語方面如果我們懂得忍讓就會減少很多言語所造成不必要的誤會,還有爭吵。這就是……
(三)誦讀
1、下面我們把學的內容連起來讀一讀。
2、小朋友能不能把今天學的內容記在你的腦海呢?
(四)談一談,升華感情。
1、同學們學習生活在一起,我們就像一家人,大家親如兄弟姐妹,通過今天的學習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你準備怎么做呢?
2、不光《弟子規》教育我們這樣做,古人還有好多關于我們今天學的內容的成語、名言警句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以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得饒人處且饒人;和睦相處;一團和氣;化干戈為玉帛;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3、最后老師有一首歌送給大家。我們來一起唱一唱結束今天的課程。唱《相親相愛一家人》。
(五)作業:背誦今天所學的內容。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四
本次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學習排球技術的過程中,真正體驗到運動的快樂,培養團結互助精神,促進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通過對排球技術的學習和掌握,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的內容,促進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開展,符合20xx年9月國家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的通知》的要求。
排球運動是我國和世界開展的比較普遍和重要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其運動負荷適中,娛樂性強,易于接受,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陶冶情操,要求學生通過與隊友配合,團結互助,實現身心的均衡發展。
我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研一的學生,研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自練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具有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雖然他們在體質和運動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但是他們具有模仿能力強,愛動及喜歡表現自己的身心特點。
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終身體育為目的,以學生為主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展示自我,互幫互助,構筑寬闊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生的表現力和自學、自練的能力。
1、認知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建立正確的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正確的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方法。
3、情感目標: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
1、重點:墊球手法及動作方法的學習。
2、難點:正面雙手墊球時身體上下肢的協調配合。
1、教法:整堂課的教學主要采用講解法、示范法(以正面示范為主)、口令提示法、指導糾正錯誤法以及點評法等。
2、學法:主要采用模仿練習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分組練習法、互幫互助學習法以及重復練習法等。
1、在課的開始部分進行安全教育;
2、課前熱身要充分;
3、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提醒學生之間避免碰撞。
體育館四樓排球場、排球。
根據本課教材內容,在學生整個練習過程中采用“收”─“放”─“收”─“放”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進行更多的有球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五
概念:整條肽鏈中全部氨基酸殘基的相對空間位置。即肽鏈中所有原子在三維空間的排布位置。
主要次級鍵——疏水作用、離子鍵(鹽鍵)、氫鍵、范德華力等。
結構域(domain):大分子蛋白質的三級結構??煞指畛梢粋€或數個球狀或纖維狀的區域,折迭得較為緊密,各行其功能,稱為結構域。
分子伴侶:通過提供一個保護環境從而加速蛋白質折迭成天然構象或形成四級結構的一類蛋白質。
每條具有完整三級結構的多肽鏈,稱為亞基(subunit)。
蛋白質分子中各亞基的空間排布及亞基接觸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稱為蛋白質的四級結構。
各亞基之間的結合力——疏水作用、氫鍵、離子鍵。
根據組成分為單純蛋白質和結合蛋白質,根據形狀分為球狀蛋白質和纖維狀蛋白質。
基本概念:一種細胞或一種生物所表達的全部蛋白質,即“一種基因組所表達的全套蛋白質”。
1、蛋白質一級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一級結構是高級結構和功能的基礎;
一級結構相似其高級結構與功能也相似;
氨基酸序列提供重要的生物進化信息;
氨基酸序列改變可能引起疾病。
2、蛋白質空間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蛋白質的功能依賴特定空間結構;
肌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血紅蛋白結構、運輸o2功能,氧飽和曲線。
一個寡聚體蛋白質的一個亞基與其配體結合后,能影響此寡聚體中另一個亞基與配體結合能力的現象,稱為協同效應。
凡蛋白質(或亞基)因與某小分子物質相互作用而發生構象變化,導致蛋白質(或亞基)功能的變化,稱為蛋白質的變構效應。
蛋白質構象改變可引起疾病如瘋牛病等。
1、兩性解離
等電點:當蛋白質溶液處于某一ph時,蛋白質解離成正、負離子的趨勢相等,即成為兼性離子,凈電荷為零,此時溶液的ph稱為蛋白質的等電點。
2、膠體性質
3、變性、復性、沉淀及凝固
蛋白質的變性(denaturation):在某些物理和化學因素作用下,蛋白質分子的特定空間構象被破壞,從而導致其理化性質改變和生物活性的喪失。
變性的本質:破壞非共價鍵和二硫鍵,不改變蛋白質的一級結構。
造成變性的因素:如加熱、乙醇等有機溶劑、強酸、強堿、重金屬離子及生物堿試劑等。
蛋白質變性后的性質改變: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結晶能力消失、生物活性喪失及易受蛋白酶水解。
若蛋白質變性程度較輕,去除變性因素后,蛋白質仍可恢復或部分恢復其原有的構象和功能,稱為復性。
蛋白質沉淀:在一定條件下,蛋白疏水側鏈暴露在外,肽鏈融會相互纏繞繼而聚集,因而從溶液中析出。
變性的蛋白質易于沉淀,有時蛋白質發生沉淀,但并不變性。
蛋白質的凝固作用(proteincoagulation):蛋白質變性后的絮狀物加熱可變成比較堅固的凝塊,此凝塊不易再溶于強酸和強堿中。
教案設計格式,字體篇六
《大學音樂》
第二章節奏
大學本科
講課
1、本單元或章節的教學目的與要求。
2、了解節奏、節拍及節奏型的概念。
3、了解節拍及節奏型的表現意義。
⒈、節奏、節拍及其記譜
節奏是指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
在整個樂曲或樂段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節奏叫做節奏型。
節拍是指相同時值的強拍與弱拍有規律地循環出現。
用某一時值的音符表示節拍的單位稱拍。
將拍按一定強弱關系組織起來稱拍子。
表示拍子的符號叫做拍號。
拍子有單拍子、復拍子、混合拍子等之分。
⒉、節拍的表現意義
二拍子強弱關系迅速交替,動力性強,可以理想地表現進行的風格。
欣賞曲目老約翰";斯特勞斯《拉德斯基進行曲》vcd。
三拍子較二拍子增加了一個弱拍,強拍的周期性出現相應被推遲,從而導致了三拍子特有的歡愉、抒情、嫵媚的性格。
欣賞曲目小約翰";斯特勞斯《蘭色多瑙河》圓舞曲vcd。
四拍子節拍重音關系為強、弱、次強、弱,使44拍的音樂表情含量增加,強拍的出現再度推遲,次強的引入豐富了節拍內部的對比性,適合情感豐富的表現如頌揚性、莊重的歌唱性以及深情的抒發。
欣賞曲目瓦格納《婚禮進行曲》。
⒊、節奏型的表現意義
節奏型的一般表現意義
一般說來,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寬廣的節奏遼闊壯麗,密集的節奏活躍緊張,規整的節奏莊重平穩,自由的節奏舒展悠長。
等分型節奏其特征表現為時值均勻趨于一致,音樂效果穩定。
欣賞曲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vcd。
順分型節奏其特征表現為時值先長后短,趨于緊密,增強音樂進行的動力性。
欣賞曲目吳祖強等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片段vcd。
逆分型節奏其特征表現為時值先短后長,趨于寬疏,可以松弛音樂的緊張,形成音樂的收束感。
欣賞曲目中國古代歌曲《陽關三疊》cd切分型節奏其特征表現為時值中重音移位,趨于活躍,使音樂產生生動搖曳的印象。
欣賞曲目李煥之《春節序曲》片段vcd。
重點:節奏、節拍及節奏型的概念
節拍及節奏型的表現意義。
難點:節奏型的表現意義,尤其是逆分及切分型節奏。
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1、什么是節拍?什么是節奏。
2、拍子有哪些種類?舉例說明。
3、簡要說明等分型,順分型,逆分型,切分型節奏的表現意義。
《音樂理論基礎》,第9章,李重光編著,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年10月第一版,1998年底23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