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紅樓夢之感篇一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您此次紅樓之行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朱。在這里,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最最熱烈的歡迎。旁邊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師傅---李師傅。李師傅有著長達十年的駕駛經驗,車技嫻熟,大家盡可放心乘坐。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我們將竭力為大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盡興。
作為“九省通衢”、“南北樞紐”的華中重鎮,武漢在軍事上具有扼險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從武漢開始,武漢因此被稱為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地。在武昌的首義路南端,閱馬場北端的綠蔭叢中,掩映著一組紅色樓房,因為它紅墻紅瓦,武漢人親切的稱它為“紅樓”,這就是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也就是湖北軍政府所在地舊址,現辟為武昌起義紀念館。其前身是清政府為了玩弄“立憲”騙局而設立的湖北省咨議局。由于君主立憲制起源于西方,所以紅樓就采用了西洋建筑風格,非常的典雅端莊。紅樓至今仍保持當年風貌,只是由辦公場所變成了紀念場所。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在武昌成功地舉行了反對清政府的武裝起義,因這年為舊歷辛亥年,史稱辛亥武昌起義。武昌起義爆發次日,革命黨人和起義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議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為都督的湖北軍政府,發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宣統年號,號召各省響應武昌起義,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反對清政府的革命高潮不斷掀起,并迅速取得勝利。辛亥革命推到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拉開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巨變的序幕,是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一座豐碑。
好了,說著說著我們就到了,大家現在請隨我一起走近紅樓去看看??催@邊,在紅樓主樓前的就是同心廣場,寓意“兩岸一心,和平統一”。它的中央聳立著1931年鑄造的孫中山銅像。先生身著長袍馬褂,左手執杖,右手持帽,凝視遠方。關于“三民主義”我們大家早在中學就已了解過。為了中國的發展、人民的進步,先生一生殫精竭慮、奮斗不止。辛亥革命勝利后,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先生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更是尊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人們對于孫中山的敬仰感激之情可見一斑。在南端這邊有黎元洪拜黃興為將的“拜將臺”紀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銳利向上,有一種“刺破青天鍔未殘”的氣概。大家再看看懸掛在這邊紀念館墻上的“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的匾額,它是由我國國家名譽主席,也就是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女士親筆題寫。
紀念館內復原了軍政府大門、軍政府會堂、黎元洪起居室和會客室、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臨時約法》的軍政府秘書處等一系列場館,再現了當年神秘而又莊嚴的的歷史場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種緊張而又熱烈的戰斗氣氛深深地感染著每一位來訪者。大家可以一一仔細感受,想象偉人們為了中華民族的更好明天在此伏案疾書、努力工作的情形。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就是鄂軍都督府的會議廳了,它原來是咨議局的議事堂。在主席臺正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幟,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義的軍旗。民國成立后,十八星旗被定為民國陸軍軍旗。旗上十八顆黃星代表的是山海關內十八個省份的炎黃子孫,紅底是鮮血,黑色是鐵、是武器,主題和象征意義是十八個省份的炎黃子孫團結起來,用“鐵血精神”,也就是武力來推翻清王朝的統治。
大家請看這邊。在這里有一張圖片,反映的是孫中山先生訪鄂期間受到各界歡迎的情景。1912年孫中山在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后,就首先來到湖北,憑吊戰場,安撫流離失所的人們,訪問鄂軍都督府。并在紅樓后花園與都督府的軍政人員合影,表達了對武漢軍民的深厚感情。
現在我們來到了外交部,它是鄂軍都督府所設置的九部之一,是鄂軍都督府代行中央政
府職權的重要標志。軍政府成立之初,曾給漢口的五國領事館發布過外交照會,呼吁承認中華民國。但五國卻遲遲不給答復。直到10月17日,民軍和清軍在漢口劉家廟展開激戰,民軍大獲全勝之后,五國這才看到革命黨人的強大力量,于是就發布了一紙布告,承認民軍與清軍是對等的實體,他們保持中立。這份布告實際上是承認了民軍的地位,對清王朝是一個打擊。當然,這紙布告到后來也只是一紙空文,因為五國很快便在暗中幫助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獲得了總統的寶座,由此可以看出,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是十分不愿意看到中國走獨立的資本主義道路的。這更加激勵我們民族的自立自強。
好,接下來,我們一起去西配樓參觀一下“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它分為七個部分、九個廳。從清朝末年的武漢,武昌起義的爆發、鄂軍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國的建造,和現在武漢首義的紀念。全景展現了武昌起義的歷史和影響。
作為“首義之區”的武漢,今天還能找到那場革命帶來的印記;首義遺蹤處處,紀念設施種種。孫中山的孫子孫志強先生在紅樓參觀后提筆寫下了“民國之門”四字,由此可見鄂軍都督府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了。
美好的時光總是讓人覺得短暫,我們的辛亥革命體驗之旅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今天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若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這次能和大家相識,我感到非常高興,也希望能有機會再次與大家相聚。最后,祝大家一順百順事事順,千好萬好年年好,謝謝大家!
紅樓夢之感篇二
【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僧道談論絳珠仙草為神瑛侍者還淚之事。僧道度脫甄士隱女兒英蓮未能如愿。甄士隱與賈雨村結識。英蓮丟失;士隱出家,士隱解“好了歌”。
(女媧煉石補天,所煉之石剩一塊未用,棄在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此石已通靈性,大小隨心,來去任意,因未被選中補天常悲傷自怨。和尚茫茫大士、道士渺渺真人見其可愛,便將它攜至“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富貴溫柔鄉走了一道”。不知多長時間以后,空空道人經過這里,見石上刻著它那番經歷,便從頭到尾抄下,交曹雪芹披閱增刪、分出章回。以下便為石上所刻內容。姑蘇閶門外有個葫蘆廟,鄉宦甄士隱(諧音真事隱)居住廟旁,可憐寄居廟內的窮儒賈雨村(諧音假語存),與他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贈銀讓他趕考。元宵之夜,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諧音真應憐)被拐走;不久因葫蘆廟失火;甄家又被燒毀。甄帶妻子投奔岳父,遭白眼,其岳父又是個卑鄙貪財的人,又把他僅剩的一點銀子也半哄半賺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隱“急忿怨痛”、“貧病交迫”,直正走投無路了。一天,他拄著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見一個跛足道人走過來,嘴里叨念著一些詞句。士隱聽了便問道人,知道是《好了歌》之后,便將《好了歌》解注作答。經道人指點后,甄士隱徹底醒悟,便隨跛足道人出家了。)
【第二回】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士隱丫頭嬌杏被雨村看中。雨村發跡后先娶嬌杏為二房,不久扶正。雨村因貪酷被革職,給巡鹽御史林如海獨生女兒林黛玉教書識字。
冷子興和賈雨村談論賈府危機;談論寶玉聰明淘氣,常說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談論邪正二氣及大仁大惡之人。
【第三回】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黛玉母逝;賈母要接外孫女黛玉;林如海寫信給賈政為雨村謀求復職。
黛玉進賈府,不肯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怕被人恥笑。賈母疼愛林黛玉;鳳辣子出場;王夫人要黛玉不要招惹寶玉;寶黛相會,一見如故。賈雨村中進士,任縣令,由于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的女兒林黛玉讀書。京城起復參革人員。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家榮國府幫助:林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并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
黛玉進榮國府,除外祖母外,還見了大舅母,即賈赦之妻邢夫人,二舅母,即賈政之妻王夫人,年輕而管理家政的王夫人侄女、賈赦兒子賈璉之妻王熙鳳,以及迎春、探春、惜春和銜玉而生的賈寶玉。寶黛二人初見有似曾相識之感,但寶玉因見美如天仙的表妹黛玉沒有玉,認為玉不識人,便砸自己的通靈寶玉,惹起一場不快。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判斷葫蘆案
雨村補授應天府,薛蟠與馮淵爭買玉蓮,馮淵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當日葫蘆廟小沙彌、如今雨村門子阻其發簽,說薛家乃護官符上之雪(薛)。雨村聽門子之計,徇情枉法。
薛家百萬之富,薛母乃王子騰之妹,與賈政夫人王氏一母所生。
薛蟠要自家另住,薛姨媽要和王夫人廝守幾日。進賈府后住梨香院。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賈母憐愛黛玉如寶玉;寶釵來后,人多傾向之,黛玉不忿;寶玉視其如一,略偏于黛玉;二人因親密后生口角。
賈母等去寧府賞梅。秦氏(乃賈母重孫媳婦中第一個得意之人)領寶玉去她房中安睡。夢中觀看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及又副冊。
【第六回】賈寶玉初試云雨情
劉姥姥一進芝國府
周瑞家的給劉姥姥介紹鳳姐:年紀雖小,行事卻比世人都大,出挑的美人一樣的模樣兒,少說些有一萬個心眼子,再要斗口齒,十個男人斗不過她一個,就只待下人未免太嚴些個。
劉姥姥先見平兒,誤以為鳳姐。鳳姐初會劉姥姥,態度不熱不冷。
鳳姐和賈蓉說借玻璃炕屏的事。
【第七回】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鐘
周瑞家的找王夫人回話,薛王二人長篇在套地談家務人情.薛姨媽托她到王夫人處給迎、探、惜和鳳姐送宮花,她女兒求她為女婿冷子興說情(因賣古董和人打官司);給黛玉送宮制假花,黛玉用話刺周瑞家的。
鳳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過去逛逛,王夫人答應叫去。
秦氏向寶玉介紹她弟秦鐘,鳳姐要見,賈蓉帶來見鳳姐。
秦寶二人互相傾慕,寶玉要秦鐘來賈府私塾讀書。
焦大當著鳳姐和寧府諸人面罵街。
【第八回】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鳳姐與寶玉說服了賈母叫秦鐘來家塾上學。
寶玉到梨香院看寶釵,薛姨媽熱情接待。寶釵急于看通靈寶玉,鶯兒說玉上的八個字與寶釵鎖上八個字正好一對兒,寶玉因要了鎖看。寶玉要吃冷香丸,寶釵不給。
黛玉來了,見寶玉、寶釵在一起,心下不悅。尋雁給黛玉送手爐,黛玉趁機奚落寶、釵。
【第九回】戀風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寶玉要上學,襲人勸他念書,不然就潦倒一輩子了。賈政訓斥李貴,叮嚀讓寶玉不要念詩經古文,講明背熟《四書》
寶玉提出不和秦鐘論叔侄,而稱兄弟。秦鐘、香憐交友,金榮取笑,秦、香向賈瑞告狀。賈瑞偏袒金榮。賈薔激茗煙鬧事,李貴息事,金榮賠禮。
【第十回】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金榮對秦鐘仗著寶玉和他好目中無人不滿。金寡婦數說金榮退了學占不了薛大哥的便宜。但又把此事告訴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氏評理,金寡婦不讓,怕娃上不了學,沒錢請先生,還要在金榮身上添許多嚼用。
璜大奶奶到了寧府,尤氏告訴她:秦氏經期兩個月未來,下半天懶待動,話懶待說,眼神也發眩。
馮紫英給賈珍薦幼時從學的先生張友士醫生給秦氏看病。
【第十一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九月菊花盛開。賈敬壽辰,賈母不賞臉未來,鳳姐為之解釋。
鳳姐和寶玉瞧秦氏,秦氏說鳳姐疼我。寶玉想起在此睡覺夢游太虛幻境事。鳳姐勸解秦氏,說了許多衷腸語。賈瑞給鳳姐請安。
平兒說三百兩銀子的利銀旺兒媳婦送來了;平兒罵賈瑞癩蛤蟆想天鵝肉吃,沒人倫的混賬東西。
【第十二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賈瑞來找鳳姐。按約定晚上鉆入穿堂。臘月天寒,白凍一晚而歸。代儒懲罰賈瑞跪在院內讀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許吃飯。第二次又在鳳姐房后小過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賈蓉、賈薔捉弄。
賈瑞不聽跛道人之言,正照風月寶鑒,一命鳴呼。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秦氏給鳳姐托夢。鳳姐聽秦氏死嚇了一身冷汗;寶玉心中似戳了一刀。賈珍哭的淚人一般,奢華辦喪事,秦氏丫環瑞珠觸柱而亡。小丫環寶珠甘為義女。
尤氏犯舊疾不出。寶玉向賈珍薦鳳姐理家。賈珍拄個拐請鳳姐理家。
鳳姐抓住寧府五件風俗,要治一治。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
寧國府中都總管來,說鳳姐是個有名的烈貸,臉酸心硬,一時惱了,不認人的。鳳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寶玉秦鐘去鳳姐處坐。隨賈璉送黛玉的昭兒從蘇州回來,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歿,鳳姐說寶玉你林妹妹可在咱們家住長了。
寧府送殯,北靜王水溶會見寶玉。
【第十五回】
王熙鳳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北靜王看寶玉贊寶玉,贈以前日圣上親賜興+月+鳥令+鳥香念珠一串。
鳳姐、寶玉、秦鐘盱中途在農人家打尖。寶玉觀二丫頭紡績。
來至換檻寺,鳳姐到饅頭庵(水月庵)要兩間房作下處。寶玉,秦鐘與智能玩笑;鳳姐弄權圖銀害命。自稱從來不信陰司地府報應,憑是什么事,我說行就行。問老尼要三千兩銀子。
智能向秦鐘提出出了這牢坑,離了這些人的要求。鳳姐為落人情,圖三千銀,又住一宿。
【第十六回】
賈元春才選鳳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賈政生辰,元妃入宮。
賈薔要下姑蘇聘請教習,采買女孩子,置辦樂器行頭,賈璉有猶豫之意,賈蓉示意鳳姐為之說好話,賈璉方允。鳳姐趁機叫趙嬤嬤兩個兒子一起去。
賈府忙著蓋造省親別墅。
寶玉看望將死之秦鐘,秦鐘勸他以后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并自悔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寶玉痛悼秦鐘。
賈政自謙自幼于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因聞塾師贊寶玉有對對聯的歪才情,便帶他進園擬匾。
妙玉帶發修行,不愿來賈府,王夫人讓下個帖子請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歸省。在轎內見園內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
元春自幼為祖母教養;與弟寶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換天仙寶境為省親別墅。見賈母滿眼垂淚,一手攙賈母,一手攙王夫人,三人有話說不出,只管嗚咽對泣。
元妃讓眾姊妹題詩,元妃極贊薛、林之作。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寶玉將元妃所賜之糖蒸酪留給喜吃此物之襲人。李嬤嬤賭氣吃酥酪。襲人推說愛吃栗子,使寶玉把酥酪丟開,寶玉給襲人剝栗子。襲人以贖身之說試探寶玉,流露出對此吃穿和主子一樣,又不朝打暮罵的地方的留戀。
寶玉臉上帶著胭脂膏子去看黛玉。黛玉說自己有俗香,無羅漢真人給的香。又說奇香、暖香、冷香的話。寶玉胡謅耗子精盜香芋的故事給黛玉聽,使其不致睡出病來。寶釵來了,譏笑寶玉忘了芭蕉詩,急的滿頭汗。
【第二十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寶釵諷刺寶玉元宵不知綠蠟之典。
李嬤嬤罵襲人哄寶玉妝狐媚配小子,襲人氣哭。寶玉守襲人,勸襲人,給襲人喂藥。寶玉給麝月篦頭,睛雯諷刺,寶玉說她磨牙。
湘云至,黛玉因寶玉戀著寶釵而使氣回房。寶玉對黛玉講親不間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第二十一回】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襲人對寶玉不滿訴諸寶釵,寶釵賞其識見志量。
賈璉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兒鬼混,被平兒抓住把柄,瞞過鳳姐;賈璉叫平兒不要怕鳳姐。
【第二十二回】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迷賈政悲讖語
賈母要給寶釵做生日,鳳姐和賈璉商量要比林黛玉高出一等。
鳳姐說賈母喜愛的齡官象一個人,寶釵笑而不說,寶玉不敢說,湘云說象黛玉。湘云、黛玉和寶玉為此事鬧矛盾,寶玉心想目下兩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猶欲何為。襲人勸寶玉“大家隨和”,寶玉說自己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筆占一偈,又填一《寄生草》,心中自得。寶釵說她是引起寶玉說瘋話的罪魁。
元妃送出燈迷讓猜,寶釵一猜就著,卻故作難猜之狀。賈母見元春喜悅,也命制作燈謎大家猜。賈母說“荔枝”(離枝)讓賈政猜。
賈政看了眾從姊妹不祥之謎,傷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元妃下諭叫寶釵等去園中住。賈政傳來寶玉,當著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惡心減了八九;雖對所起“襲人”名字不滿,但又不讓改。
寶玉偷看《會真記》,抖花瓣于水中,遇見葬花之黛玉。寶玉用《西廂記》中詞句相戲,黛玉豎眉瞪眼,帶怒含嗔,說寶玉“欺負”她。
黛玉在梨香院聽《牡丹亭》,感慨纏綿,點頭自嘆,心動神搖,如醉如癡,眼中落淚。
【第二十四回】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癡女兒遺帕惹相思
賈蕓從賈璉處打聽得鳳姐把和尚的事給了賈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準備給鳳姐行賄,卜世仁拒絕了。
頗有義俠之氣的醉金剛倪二不要文約不要利錢借十五兩三錢多銀子給賈蕓。賈蕓買冰麝奉承鳳姐。賈蕓看寶玉未遇,遇見小紅。賈蕓二次遇到鳳姐,鳳姐嫌他“揀遠路兒走”,不先求她,求了賈璉;但又說不是賈璉主情,她不管賈蕓的事。
寶玉叫俏麗干凈的小紅遞茶。小紅因此被秋紋、碧痕罵了一頓;回家做夢,夢見賈蕓拾了她的手帕。
【第二十五回】
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寶玉干娘馬道婆騙得賈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薩,保寶玉無災。趙姨娘給馬道 婆說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鳳姐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個人”。并叫馬道婆設法絕了寶、鳳,“這家私不怕不是我環兒的”。給馬寫五百兩欠契一張,馬給了紙鉸的十個鬼和兩個紙人。
鳳姐給黛玉等送暹羅國進貢的茶葉。取笑說黛玉給她家作媳婦,黛玉罵她貧嘴賤舌討人嫌。鳳姐、黛玉正眼不看趙姨娘。
寶玉、鳳姐一齊發瘋。糊涂發燒。賈赦為寶、鳳尋僧覓道,賈政勸而不住。趙姨娘叫賈母給寶玉辦后事,被賈母連賈政一起罵了一頓。
和尚道士持誦“寶玉”,寶玉病愈,黛玉念佛,寶釵說如來佛管林姑娘姻緣,黛玉罵釵與鳳一樣是貧嘴爛舌。
【第二十六回】
峰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寧發幽情
紅玉、佳蕙有走心無留心,寶玉卻象幾百年的熬煎。寶玉傳賈蕓說些沒要緊話。賈蕓通過墜兒掉換了小紅羅帕。
寶玉來到“鳳尾森森,龍吟細細”的瀟湘館。寶玉用《西廂記》中詞曲相戲黛玉,黛玉變了臉,說寶玉拿她取笑。
薛蟠以賈政名義騙寶玉出來吃他生日的藕、瓜、鱘魚、熏暹豬。事后寶釵說寶玉吃了她家的新鮮東西了。黛玉來看寶玉,晴雯不給開門,又聽釵、玉說笑,黛玉不禁傷心落淚。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黛玉看到定釵從寶玉房中出來,心中不忿回家依欄悶坐,二更方睡。四月二十六日芒種節,閨閣興祭餞花神,眾女孩在園中玩耍,寶釵欲尋黛玉,看見主進了瀟湘館,一怕寶玉不便,二怕黛玉猜忌,便要回來,路遇蝴蝶,趕至滴翠亭,細聽小紅和墜兒正說那賈蕓拾帕之事。
黛玉不理寶玉;探春在寶玉面罵趙姨娘,主動提出要給寶玉作鞋,被拒絕。黛玉葬花,寶玉癡倒。
【第二十八回】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寶玉與黛玉葬花詩發生共鳴,慟倒山坡。寶玉說黛玉把外四路的寶姐姐、鳳姐姐主在心坎兒上,倒把他不理。寶玉、黛玉已清除誤會。
寶玉到馮紫有與薛蟠等飲酒行令。寶玉和蔣玉菡互贈禮物。襲人告訴寶玉端午節的禮元妃賜了,寶、釵一樣,黛玉心疑。寶玉卻還想著寶釵的膀子要長在黛玉身上就好了。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癡情女情重愈斟情
黛玉用手帕打了呆看寶釵的寶玉眼睛。
鳳姐叫寶釵到清虛觀打醮看戲去,寶釵嫌熱不去。賈母要同鳳姐去。叫寶釵去,寶釵只好答應。王夫人笑說賈母“還是這么高興”。
鳳姐打上道士,賈母不叫唬著小道士。賈母婉言謝絕。張道士趁看“寶玉”之機奉承了許多寶貝,包括金麒麟。寶玉要散窮人,張道士攔阻。
馮紫英等來送禮,賈母后悔地說:“又不是什么正經齋事,我們不過閑逛逛……”雖看了一天戲,下午便回來了,次日便懶怠去。第二天賈母、寶、黛再未去。寶、黛為張道士提親事鬧別扭。寶玉砸玉。黛玉“剪穗”。薛蟠生日,寶、黛、賈母等未去。寶玉對月長吁,黛玉臨風灑淚。賈母從中為難,說:“老冤家遇見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自己埋怨著也哭了。
【第三十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癡及局外
寶玉給黛玉道歉,說就是自己死了,魂也要來一百遭。寶玉說黛玉死了他做和尚。黛玉用指戳寶玉額顱,又給寶玉綃帕叫擦淚,寶玉要拉黛玉去往老太太跟前。鳳姐跳了進來拉黛玉去見賈母,說兩人都扣了環了。寶玉比寶釵為楊妃,寶釵借靛兒來找扇子,發泄對寶、黛不滿。寶釵又借李逵負荊諷刺寶、黛。
盛暑,寶玉和金釧兒戲笑,王夫人打金釧兒一個嘴巴子。王夫人讓金釧兒的母親領之而去。寶玉看到薔薇架下齡官劃薔字,產生同情惻隱這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濕,尚思女孩。寶玉淋雨回家踢了襲人一腳,襲人晚上吐血。
紅樓夢之感篇三
感《紅樓夢》
作為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聽說過了,最初的印象是滬劇中的那段經典的“天上掉下個林妹妹”,小時候也開始懵懂的憧憬著像林黛玉那樣“弱柳扶風”“病如西子”的古典美女的形象。最早讀紅樓是在初中的時候,教材要求學生假期讀名著,剛學了文言文,自然而然地選擇了紅樓夢作為拜讀對象,然而,畢竟年少,關注的還是整部小說的發展情節,為林妹妹凄涼的結局而感傷,從未思考書中的深層次問題,甚至連有些語句也不甚清楚。之后再次讀紅樓是在高中時期,為了應付高考,不得不再次從做題的時間中抽出部分來讀書,到底帶了些抵觸的情緒,沒有仔細的品味,也沒有時間去好好思考,只是記住了些不同名家的評論和感言。而高考結束之后,終于有時間閑下來把紅樓仔細的讀了一遍,讓我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感受。
紅樓夢主要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封建社會賈史王薛四大家族之興衰,抨擊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敗。很難說清曹雪芹的本意,但是我看完整本書后雖然有對那種奢華,糜亂生活的不滿,更多的是對整個小說中人物的歸宿的感傷,尤其是林黛玉,史湘云這些“好女兒”,可能是自己太過希望能有個美好的結局,也許有點幼稚,但是整本書給我的感覺有些回憶,懷念,感傷,贊美,雖也有批評,但并不主要,曹先生創造了金陵十二釵,我向他本人對筆下人物悲慘命運也是感到傷心惋惜的。同時,根據對作者的生活背景的判斷,不難確定作者的確是在回憶家族鼎盛時期的情景,那么我想從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跌落到社會底層的曹先生對以往的生活總還是懷念而感傷的,那么美好愜意的生活就忽然之間灰飛煙滅,不論是誰,都會痛心,惋惜,何況是經歷過的曹雪芹呢?而對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思考之后不難發現時封建制度,封建大家庭的腐敗,奢侈,鋪張,虛榮造成的,自然作者是要抨擊這一切的,可能我自己的理解太過膚淺,或許再過幾年,重新讀一遍紅樓,又會有不一樣的想法。看了幾本解讀紅樓夢的書,都是各家持不同看法,正如一千個人讀莎士比亞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樣,各人對紅樓也有各自的想法。讀過紅樓的人多為她傾倒,不僅因為故事情節,更多的是因為是作者高明的寫作手法。紅樓夢中最經典的寫作手法有:心理描寫、語言運用、前后照應和矛盾對比的運用。
心理描寫:紅樓擅長心理描寫,前八十回中,林黛玉的心理活動,王熙鳳的心理活動,薛寶釵的心理活動都寫得細致深刻、入情入理,例如薛寶釵的“金蟬脫殼”及有意對黛玉假裝不看見以避嫌疑等等。后四十回在這一方面也毫不遜色,如林黛玉感嘆自己無依無靠,王熙鳳在賈母死后的計劃算盤,賈政在被抄家后的悔恨,紫鵑在照顧黛玉是的疼惜,都寫的十分真切,尤其是襲人的心理活動,不僅惟妙惟肖,而且入木三分。第八十回,襲人想:“如今寶玉有了功課,丫頭們可也沒有饑荒了,早要如此晴雯何要弄到沒有結果。兔死狐悲,不覺滴下淚來。忽又想到自己終身本不是寶玉的正配,寶玉的為人還拿得住,只怕娶了個厲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來看著賈母王夫人光景及鳳姐兒往往露出話來,自然是黛玉無疑了,那黛玉就是個多心的人。想到此際,臉紅心熱,拿著針不知戳到哪兒去了。”這段話文字不多,闕細膩真實,內涵十分豐富,能夠充分的體會出當時襲人的又憂又喜得心情,以及對晴雯的惋惜,將那種心情拿捏得恰到好處,也只有這樣的大家才能寫出來了。
語言運用:紅樓可說是集語言之大成,既有民間口語俗語,又有古人句子的借用,是當時生活得真實寫照。其中又以以下幾點為最:
(一)簡潔形象的敘述描寫語言
紅樓從第六至第八十回至少寫了5個年次,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有許多地方要考作者的直接敘述來連結情節、連接時間、轉換場景,只有敘述得當才能使整部書渾然一體。而整本書這么長能是讀者不覺其煩、不覺其散正式靠簡潔的連接語言。
(二)詩詞韻文的運用
紅樓有詩的意境,這主要是由于作者在書中純屬地穿插了許多詩詞韻文,其中一大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創作,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因情節需要引用了前人的句子。其中的詩詞同樣獨樹一幟、不拘一格,既有格律詩,又有歌行體,有同題詩、二人聯詩、多人聯詩,有詞有曲,還有歌謠、酒令、辭賦、駢文以及燈謎、對聯,使得全文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這也是它吸引我一遍又一遍的去讀它的原因。不僅能夠幫助思考,更能提升對古代詩詞的理解和品味水平,相信這也是許多同樣的讀者喜愛紅樓夢的原因。
(三)有特色的對話語言
紅樓夢的語言特色最主要的還是體現在書中人物說的話。全書有近一半的篇幅都是對話,但我們卻一點也不覺得對話多了,著的確令人驚奇。書中以長篇講話、長篇對話來表達憑一般語言難以表達的內容,同時,又以簡短的對話交談來表達內容,刻畫人物,從而感染讀者。并且,不同的人物,語氣也不同,例如,湘云性格豪放,說話也直爽;迎春懦弱,不大說話;劉姥姥則是由濃郁的鄉土氣;薛蟠的話總是俗氣、浮躁,這些都符合各人的身份、修養。使得整本書內容描寫、敘述、語言渾然一體,絲毫不會覺得累贅,啰嗦。
而整部書中的前后照應以及矛盾、對比則主要從小說的結構和情節中體現出來。紅樓夢中對人物的性格描述十分注意運用性格對照:不同人物性格之間的對照、同一人物的性格表象與性格本質的對照、人物性格內部中兩種對立性格因素的對照。而通過這種對照我們更加清楚的發現不同人物的主要性格。
賈寶玉:從文中對他的批詞中可以發現,“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v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蓱z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褲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不通世務”“伯讀文章”是賈寶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貴的性格,賈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體現在這里。“不通世務”是說他在結交仕人、應酬官府、遵守禮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統派人物的要求;“怕讀文章”是說他對封建統治階級奉為經典的儒家著作,對獵取功名利祿的敲門磚——八股文章毫無興趣。這樣一個“愚頑”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統治階級視為大逆不道的人,說他“行為偏僻性乖張”,然而,這正是賈寶玉的可貴之處。賈寶玉既不聽從封建統治者對他的要求,去“通世務”“讀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統治者規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張”,所以,在常人眼中,賈寶玉既“無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實,這正反映了賈寶玉對封建正統思想的不滿和反抗精神,他還是主張追求自由,反對封建正統思想的,這也正是他在賈府中深受喜愛的原因,同時也是他悲劇人生的原因。
林黛玉:或許表面看來弱不禁風,但是事實上對自己的愛情十分堅持,是難得的堅持唯一的封建女性之一。或許柔弱,或許有些小氣量,但對寶玉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同時她也是具有先進的思想的,從她不支持寶玉學習八股文,去做所謂的“學問”
就能看出,黛玉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但是她的身世,以及經歷使得她在思想上時自由的,沒有受到太多的封建思想的影響,同時,良好的教育使得她非常聰慧,因而會有“葬花”的舉動,正是因為聰慧,因而睹物思己,后感傷,雖然有些多愁善感,但整體來說是堅強的,從她對寶玉的愛的堅持就能看出來,即使在自己將要離開人世時任然是在思念寶玉的,只是愛得太苦,太累,受封建思想的迫害,最終含恨而終。
薛寶釵:不得不說薛寶釵的確是個八面玲瓏的人,能夠討得賈府中大多數人認同,最終嫁給了寶玉,可是,她的性格上或許封建習性是很濃重的,她不懂寶玉的想法,始終勸著他去念書,即是想寶玉考取功名,同時雖然寶釵對多數人都不錯,極少得罪人,也還是有著濃重的等級觀念的,對待下人最多也只是有禮相待,在這一點,即使是最主張平等的寶玉,也是沒能完全放開的,當寶玉要喝的茶水被奶娘喝完時,他是大發雷霆,甚至不顧那是他的乳娘就蹬了一腳。可見還是存在很深的等級觀念的。
王熙鳳:對這位,可能大多數人的評價都是要強、精明、強悍,而讀過紅樓后,對這樣一個人物我卻是想贊嘆的,真的是女中豪杰,若是生在現代,定是一個能闖出天地的女強人,只是在封建時代,即便能夠長官賈府財政,也不能獲得完美的人生,丈夫的花心、無能,只能使得鳳姐的才能用到了擠兌二房,吃醋,撒潑上了。在為她那些荒唐行為遺憾的同時,更多的是對鳳姐的惋惜,那么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才,在封建的社會中,完全被埋沒,并且淹沒在了家庭瑣事中,最終也值落得凄慘的下場,著怎么不讓人憤恨封建制度呢?因而,對王熙鳳,我始終認為她是精明、能干、強勢的,不帶貶義的情感,更多的是欣賞和惋惜。
一部紅樓夢,帶給了我許多,有思想上的感悟,有情感上的領會,有對文學的欣賞,有對詩詞的品味,有對情節的喜怒哀樂,有對作者的欽佩崇拜? ?我想我還會再次讀它,它還會帶給我更多!
參考書目:《紅樓夢》欣賞與探索(胡文煒 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紅樓夢悟(劉再復 著三聯書店出版)
紅樓夢之感篇四
參觀北大紅樓所感
七月的北京,驕陽似火。
穿過車水馬龍的五四大街,我們來到了位于沙灘的北大紅樓。走進院落大門,正對的是一座四層坡屋頂建筑,紅色的磚墻,紅色的窗欞,紅色的鋪瓦與挑檐,四根歷經風吹雨淋的水磨石立柱門廊傲然豎立。眼前這座建筑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滄桑而莊嚴,歷經百年(建于1916年),它已失去往昔的風采,在今天高樓林立的北京,顯的似乎其貌不揚。然而,當我再次走出這座建筑時,我被這里曾經發生過的一切所震撼,折服?;赝@座歷史遺跡,我肅然起敬。
北大紅樓,原為北京大學第一院,是中國近代新文化運動的主陣地,是五四愛國運動的策源地。在這里,革命先輩和文化巨匠們發起的愛國運動猛烈沖擊了封建禮教,舊思想,舊文化;在這里,“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激勵著革命先驅用青春點燃了新文化的火海,開辟了中國未來的新道路。
走進北大紅樓,前廳內豎立著一尊栩栩如生的銅像,這是為紀念原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而設立的。在第一間展覽室內,陳列了有關蔡元培先生的許多珍貴物品,有蔡元培先生(1986年—1940年)就任北大校長的任命狀,有他提出“兼容并包”教學思想的手稿。聽了講解員的講述,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蔡元培先生對北大的改造,在接到任命狀時,有人勸他不要去北大任職,因為當時這里為京師大學堂,學生多為官紳子弟,學風懶散,很難整頓,還會吃力不討好。但是,蔡元培先生義無反顧執意來到北大并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改變學風,整頓學員,聘請教師,開辦校役班和平民夜校,打破了限制平民學生上課的規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不同思想的人可以同時在一所課堂上相互爭論,探討。這種“平等,自由,博愛”的精神為近現代中國教育接受進步思想,改革教育舊體制開啟了先河,我也為蔡元培先生不畏艱辛做出的執著努力而深深欽佩。
沿著高高的走廊往前走,兩側分別是“五四”風云中學子們上課的大教室
和館藏書庫。接下來是毛澤東同志工作過的新聞報刊閱覽室,迎門而立的是一張斑駁的舊書桌,桌上筆架硯臺一字擺開。當年,從長沙來京的學生毛澤東就坐在書桌后面,平日里,他在這里登記閱覽室新到書刊和前來閱覽的人的姓名。那時,作為圖書管理員的毛澤東月薪只有八塊大洋,勉強維持一個人在北京租房吃住的基本生計。就在這個“不起眼的崗位”上,毛澤東同志認真工作的閑暇之余,翻閱大量報刊書籍,如饑似渴的學習新文化,探索新思想,分析社會,了解中國。在北大特定的文化氛圍中,在各種思潮,流派撞擊和融合的激流中,在李大釗,陳獨秀等早期共產主義知識分子的影響下,追求真理,積極探索的毛澤東最終選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理論信仰,成為了一名堅定地共產主義革命家。
走到一樓西側,有一間是有關陳獨秀(1879年—1942年)的展室,里面也有一尊銅像,與那時長袍馬褂的先生相比,一身西裝,飽學西學的陳獨秀的新青年形象脫穎而出。墻面上的展物中,有還原了當時《新青年》雜志的封面和一些宣傳新文化的畫冊。1917年陳獨秀接受蔡元培的聘請,出任北大文科學長。在《新青年》這塊陣地上,陳獨秀等人吹響了思想啟蒙的號角,廣泛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并提出了民主(德先生)與科學(賽先生),他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正如陳獨秀遺留的詩句:“行無愧怍心常坦,身處艱難氣若虹”。這種共產黨人的坦蕩胸襟,浩然正氣,自強不息,更加深了我們對這位革命前輩投身共產主義運動的敬仰。
歲月易逝,精神永存。參觀北大紅樓不僅僅為了重溫那段風云激蕩的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更重要的是用“心”來感知紅樓的脈搏和精神。在國家浩劫,民族危亡的時刻,革命先輩用火紅的青春和熾熱的愛國主義情懷喚起了民族的覺醒,開辟了中華民族發展的新方向;他們以滿腔熱血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挺身而出,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壯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
如今,作為新世紀的青年黨員,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推廣開來,使之在每個中華兒女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作為青年工作者,我們不但要有激情更要有理性,有擔當,要扎實學好本領,提高自身綜合素養,胸懷全局,放開思路,腳踏實地,認真負責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當前,我國正
行駛在發展的快車道,社會充滿活力而又和諧穩定,同時,我國又處于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多重問題相互疊加,這就更要求我們實事求是的去認識,撇清迷霧看真相,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把握當下所處的發展方位和階段坐標。“知中國,服務中國”,這樣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實現偉大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