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進修學校教師資格證篇一
凡志愿從事教師職業,經過權威機構審定,具備國家規定的教師條件或標準,并取得國家認可的教師資格證書者,就可認定他具有“教師資格”。教師資格審定制度的建立是教育和教師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的表現,也是教師地位和待遇提高、教師職業的社會競爭力增強的表現。為使教師具備應有的素質,保證教師質量,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手段確定教師資格審定制度,規定必須首先取得教師資格方能擔任教師工作。
關于取得教師資格的條件及審定程序,各國的規定很不一致。基本要求是具備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達到規定的學歷,并具有教育教學工作的能力,經過考核與考試由國家審定的學校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發放教育資格證書。例如,日本1947年就頒布了《教師許可證法》,規定教師必須學完指定學科,取得應有學歷,經考試合格,由地方教育委員會頒發教師許可證,方能任職。
我國教師資格的審定制度正處在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10條規定:“國家實行教師資格制度”“中國公民凡遵守憲法和法律,熱愛教育事業,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備本法規定的學歷或者經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合格,有教育教學能力,經認定合格的,可取得教師資格。”《教師法》第11條具體規定了各級各類學校教師資格的最低學歷標準,它將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而逐步提高。《教師法》第13條規定:“中小學教師資格由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認定”“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教師資格由縣級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主管部門認定”。
(二)教師資格的種類
各國對教師資格種類的規定,一般按教師崗位加以分類。如日本教師證書分五類:幼兒園教師證書,小學教師證書,初中教師證書,高中教師證書,特殊學校教師證書。中小學各類教師證書又分設三級: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授予一級教師資格,大學本科畢業授予二級教師資格,短期大學畢業生授予三級教師資格。這種資格級制與學位相聯系。
日美歐各國教師資格種類和級別以學位和考試為基礎。我國教師資格種類和級別以學歷和評定為基礎。
我國小學教師資格分為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根據教師的政治思想、基本學歷、勝任教育教學情況以及教育工作年限等,評定其任職資格。凡是不具備合格學歷的教師,都要經過文化專業考試取得教師合格證書,才能參加職稱評定。
(三)教師的聘任
獲得資格證書,取得教師資格,只是任職的前提條件。并不是一切獲得資格證書的人都有工作崗位。例如日本志愿從事教師職業并獲得教職資格證書的人很多,他們為了謀取任教機會,還要參加由各縣教育委員會舉辦的每年一度的教師錄用考試,通過者可被任命為該縣的試用教師。經過一年試用合格后,方可成為該地區的正式教師。
我國《教師法》規定,取得教師資格的人員首次任教時,應當有試用期。我國教師隊伍在數量充足、普遍達到合格的條件下,應逐步實行聘任制。在實行教師聘任制時,應使資格評定與聘任分家,使教師隊伍通過競爭上崗,達到教師隊伍優化組合的目標。
進修學校教師資格證篇二
(一)教師進修的必要性
重視教師的職后學習、研究和進修,大力開展教師繼續教育,是一種普遍的國際動向,并且是與終身教育、終身學習思潮相聯系的。許多教育學專家認為,教師作為一種專業性職業,只有經過不斷的進修,才能得到并保持專門的知識和技能。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知識在不斷更新,社會在不斷變化,人類正進入一個學習化的社會。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積極主動適應變化發展著的社會,適應發展變化著的兒童的新特點及不斷涌現出的各種新的教育思想、方法、學科。在教師的能力結構中,只有講課(分析教材、備課、授課)的基本規范一項是在就職后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形成的,而其他各項,如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引導、班主任工作、對教育思想的理解,特別是學校管理、教育計劃的制訂和課堂教學藝術等等,都是經過幾年、十幾年的教育實踐之后,通過積累實際教育經驗而獲得的。因此,就職后的不斷學習、研究、進修,與大學期間的培養同樣重要。
教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教師服務成績評定的總趨勢是曲折前進的。在教學的頭幾年,隨著教學經驗的增加,教學效果顯著上升;教學五六年后,教師習慣于已有的教學程序,進步速度不像前一階段那樣快,有逐漸下降的現象。有鑒于此,各國均極為重視教師在職培訓。
(二)教師進修的形式
1.校內進修
校內進修以自修為主,同時配合以教研組和年級組活動、公開教學、全校研討、校外參觀等形式。全校和個人進修可以納入學校和校長的工作計劃。
2.校外進修
校外進修主要是區縣級教育研究單位組織的研修。如以提高年輕教師基礎素質為目的的基礎研修,以提高學科教學水平為目標的學科教育研修,以推廣教育研究成果為目標的專題研修,到國內名牌大學聽講座或脫產進修,以及參加國家教育部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教育管理研討班、教育問題研討班、骨干教師研討班、學科教育研討班等。
3.函授學習與遠程學習
函授學習是在不脫離工作崗位的條件下,以通訊方式為主完成學習任務,假期參加面授集中學習。遠程學習是指收聽收看電視、廣播教學課程,或上網絡學校。它要求按規定時間學習,獨立完成作業,參加統一考試。這兩類學習途徑非常方便和實用。
(三)教師進修與晉升
教師進修學習,取得學分,獲得高一級學歷證書,是教師資格和職級晉升的必要條件。這一機制推動著教師在職繼續學習,促進著教師素質的提高。學校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注意加強和完善相關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