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周記400字篇一
對于“共享”這個詞,或許在以前,人們對于它就是一個“陌生人”。而在近年來,隨著共享單車、雨傘、書店……的出現,人們對于這個詞已是耳濡目染了。共享資源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親近,使生活在大都市中的我們不會因為突發狀況而措手不及。
記得在去年,我們金山區也發放了一批共享單車,那一輛輛整整齊齊的共享單車被擺放在各邊街邊的停車位上。突然出現在我們生活里的共享單車就如同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又如同一個個精神煥發的青少年,使過往的人們好奇地停住腳步仔細打量一番;使街道變得生機勃勃;使川流不息的.馬路變得和諧。那時我們對于共享單車并不熟悉,那時家家戶戶討論的話題中又多了一個新名詞“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剛搬來的幾天人們仿佛把它們當成了一個藝術品,只是觀賞。慢慢地,由于共享單車的操作方便,騎行方便,停放方便的三大優點成了我們身邊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同時也由于它的低碳環保成了地球媽媽的“好孩子”。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在外面吃飯后的回來路上,我有些走不動了。爸爸就給我掃了一輛共享單車讓我騎“滴!”隨著一聲清脆的響聲,共享單車的鎖開了,我興高采烈地騎了上去。雖說我的騎車技術已是熟練生巧了,但當我第一次面對一輛陌生的共享單車時,我的心中百感交集,一陣微風拂到我的臉上,我為現在科技如此發達的社會而感到自豪與欣慰,可心理總還是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
那時的共享單車是人們最熱門的討論話題,它的方便性讓人們對它愛不釋手,每一位騎著共享單車在繁華的街道中穿梭的人都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可是好景不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頓時發現我們街道邊的共享單車越來越少,有的少胳膊少腿成了“廢車”;有的隨出停放使交通秩序混亂;噴漆,私家鎖,小廣告這些原本不屬于共享單車的物件卻隨處可見;新聞上報道關于破壞共享單子的事例也越來越多。這不禁引起我們的沉思,為什么會這樣呢?共享單車明明是我們生活的一個意義非凡的朋友,如今怎么就離我們遠去了呢?前不久,我就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新聞,兩名男子將共享單車扔入湖中,這必然引起了廣大網友的譴責,但在譴責別人的同時,我們每一個人是否如同你對待自己的新車一般小心翼翼;當你騎完后你是否真的把它放到規定位置……這也許應讓我們每一個人認真的思考。現在很多人都在討論共享電車的管理問題,漏洞等這是應該改進的東西,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國人民素質的提高:如果大家都能好好珍惜,秉持“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民,那么共享單車就能最好的為我們服務。
共享它是一個寶貴的資源,它是我們最難得的朋友,更是人與人只見信任的紐帶。請大家在感受它帶來的便捷時,不要忘了珍惜它,這同樣也是我國人民素質的體現。
高中生周記400字篇二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雪也不例外。雪是好的,但它也有壞的一面。
雪是好的。有什么事物能像雪一樣,那么純潔,那么無暇呢?恐怕沒有吧。的確,雪確實是世界上最無暇,最純潔的東西。
雪能夠凈化人類的心靈,這是任何一種事物都達不到的。
雪,從半空中飄飄揚揚地落下來,落在它想落的地方,沒有人阻攔它。
它落在孩子的鼻尖上,立刻就融化了,融化成了一滴小水珠,掛在了孩子的鼻尖上,涼涼的。
它落在人們的手心里,接在一瞬間,在人們還沒來得及觀察它的樣子時,它便向人們調皮的一笑,轉身一變,變成了一顆晶瑩的“鉆石”。
雪,能滋潤萬物,而無聲音,頗似春雨。
大的雪,落在了麥田里,給麥苗蓋上了一層厚厚的被子,還對它們說:“快睡覺!快睡覺!來年有一個好收成!”
雪在地上積了厚厚的`一層,孩子們早就厭倦了枯燥的學習生活,沖出了書的束縛,一齊來到了雪地上。一群孩子,不用工具,就只用手,只一會兒,一個雪人的雛形,就做好了。孩子們又從家里拿來圍 巾、胡蘿卜、各色各樣的扣子,給雪人按上鼻子,按上眼睛,圍上圍巾。于是,一個白胖、可愛的雪人就做好了。孩子們便歡喜地回家吃飯,雪人便孤零零地,站在雪地里。經過幾日太陽曬,那原先可 愛的雪人站的地方,只剩下了小小的,幾乎要快曬干的一灘水,旁邊凌亂的放著先前當雪人的鼻子、眼睛、衣服扣的東西。孩子們不是很難過,他們可以再做一個。雪,帶給了孩子們歡樂。
雪是壞的。人們都說:“瑞雪兆豐年。”我不大同意。下大雪時,那些無家可歸的乞丐,就只能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連一個遮擋風雪的木板都沒有。就像唐朝詩人羅隱的《雪》中寫的一樣:“盡道豐年 瑞,豐年事若何?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是啊,雪如果下的適量,而那些乞丐,政府又肯給他們建一個福利院的話,那雪,就是瑞雪。所有人,都會因為這場雪,而高興。
高中生周記400字篇三
每次在我沮喪的時候我便會聽張國榮的那首“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聽完這首歌后后我便會安慰自己,不管怎樣都要做一個堅強的人即便是像泡沫一般。漸漸的我學會的接納自己,從這一周開始我將學會欣賞自己的不完美。
有人說社會是個大熔爐也有人說社會是一個大染缸。不論那一種說法都從某種意義上鼓勵人們,要堅持做自己保持自己的特性。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會有很多種不同的性格,然而人的特性意味著人容易受到外界他人的影響。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完美的,也沒有什么最好之說。所謂的`最好,只不過是在一定范圍內,相對比較好的一種稱呼罷了。但如何做一個相對比較好的人呢?《弟子規》第一段就是有關做人的要求:“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我們可以單從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四個人生目標來理解,就可以簡單的了解這四句二十四個字的真正意義:做人一定要先從自己本身做起,孝順親長、遵守承諾、博愛、仁慈、熱愛讀書學習;之后才能完成自己遠大的人生目標。
有的人孤僻、有的傲慢、有的天真、有的殘忍、 有的謙虛、有的瘋狂、有的平易近人、有的不可理喻、有的仁慈可親……這諸多的個性,完全可以當作是許多個自己,至于做一個什么樣的自己,就要靠你自己選擇了。
我自己有一些個人的認識,現在談出來,希望不要有人受不了:首先,為人要和善,如果別人有做的對不起你的地方,也要懷著寬容之心去原諒他,這就是所謂的“仁”;其次,要對待朋友重情重義,朋友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一定盡自己所能的去幫助他,這就是所謂的“義”;對待長者要尊敬,言談文明、不對別人說一些不文明用語,這就是所謂的“禮”;懂得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時刻保持自己的絕對清醒,懂得要多多數讀好書,這就是所謂的“智”;遵守自己所許下的承諾、說到做到,即使要付出極大的代價也要完成自己所說的話,這就是所謂的“信”。
在我個人看來這“仁、義、禮、智、信”五個字非常的難做到,但是也不是不可達到的,只要我們不斷的努力向著這個方向努力,就有機會達到這個目標,這樣就能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高中生周記400字篇四
晚上,爸爸問:“還有半個西瓜吃不吃?”
看著閑書的`媽媽和玩著的洋洋異口同聲:“吃!”,但沒有人動身去切西瓜。
爸爸一邊走向廚房一邊故意說:“你們兩個,光等著吃,也沒人去切西瓜。”
洋洋立馬回應:“小孩不能拿刀!”
“那媽媽為什么不切?”
媽媽還沒想好找什么借口,洋洋已經幫媽媽擋駕了:“她要看書學習呀!你沒看她在看書嗎?”
這回,爸爸又無言以對了,只好乖乖地把西瓜切了端到了娘倆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