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陶藝作品作文篇一
一上課,老師首先給我了一大塊深棕色的“泥巴”,還告訴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師讓我把那塊陶土使勁扔一扔,揉一揉。讓我不要“心慈手軟”,把它想象成一個仇敵。于是,我把這個“仇敵”使勁地又壓又揉,還“轟——轟”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會兒就變得臟兮兮的,沾滿了陶土。然后,老師又讓我取一小塊陶土,并且讓我把它搓成圓形。接著,老師讓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個小洞洞,讓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來老師讓我做一個杯子、碗或者是一個盆呀!我決定做一個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細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個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沒吃飯似的,軟綿綿地“趴”了下去。老師趕緊告訴我“補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開,讓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這才重新“站”了起來。我又把小花盆裝飾了一下,我先搓出了兩根細細長長的“面條”。然后,我把剛剛搓好的“面條”圍在小花盆上。為了讓小花盆看起來更生動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條”擺成了好看的“波浪線”形,還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紋。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個個不同表情的小人臉,并“貼”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師又讓我在小花盆里“種”幾朵花,還可以“養”一些小昆蟲。于是,我便開始動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個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順序一層一層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葉子”和“莖”,并把它們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著,我又做了兩朵“玫瑰花”和兩只“小蝸牛”,并把它們放進小花盆,一個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師拿出手機,給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揚我做的不錯,要給以后來上課的學生看呢!
做陶藝課真有趣!
陶藝作品作文篇二
周日下午,我們德州日報小記者來到了德百物流批發城,不過,我們可不是去買東西的,而是來跟一名大師級人物學習做黑陶。
還沒上樓,我就遠遠地就看見大門上貼了一個醒目的條幅:歡迎德州日報小記者進行陶藝體驗。看到這,我們頓時來了精神。
一位漂亮的阿姨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在她介紹的時候,“大人物”出場嘍。他就是這次活動的主人公——德州黑陶的創始人王憲利。王老師首先給就黑陶名字的由來、黑陶的制作過程以及黑陶是怎樣形成的這些有趣的問題做了精彩的演講。隨后,還拿出了他的幾件作品讓我們參觀,蛋殼陶、無釉開片陶、彩云陶……各種各樣的陶器讓我們大開眼界。尤其是蛋殼陶,王老師說,這個黑陶非常薄,就跟雞蛋殼一樣。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生怕把它打碎了。
接下來,就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我們要開始捏陶泥啦。我被分配到4號桌,教我們的老師是德州學院兩個大哥哥,他們一直笑嘻嘻的,有什么要求都滿足我們。我們望著軟軟的膠泥不約而同地耍起了鬼點子,兩位老師自然就成了“犧牲品”。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里,老師活生生變成了兩只 “大花貓”。不過,他們不但一點兒也不生氣,還“喵喵”的叫著,好像隨時要把我們吃了似的。
隨后,他們手把手的教我們捏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造型,蛇、小蝌蚪、小烏龜……忙碌了一番后,我們的作品都“出爐”了,看著桌子上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我們讓它們開起了“森林大會”……
一下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黑陶的歷史和文化深深地讓我銘記在心,而我們親手制作陶藝的那段有趣的經歷,更讓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