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學書法作文500字 我學書法作文開頭篇一
爸爸開口了:“你看看你,人家寫得出那樣好的作品,你為什么字寫得那么差!”我雖然打心底里贊嘆那些作品妙筆生花,但我也不能說好,只是沉著臉,一聲不吭。
今年暑假,媽媽看著我那能把鬼嚇跑的字,氣得暴跳如雷,馬上送我去培訓班學書法。
開始我不太樂意,因為學書法耗時多,還得練到手痛。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習慣,后來就越來越喜歡。每次去培訓班總是早到,不像平時那樣拖拖拉拉。上課也認真多了,積極多了。而且,我不僅在培訓班里練,還在家里練,經常一練就練到凌晨。我現在可是超喜歡練字了,父母都說我“走火入魔”了。
過了幾個星期,我已經不屬于菜鳥那種級別了,但是不管怎樣,字寫得還是不那么令人滿意,都過不了自己這一關。我只好去問我班鼎鼎有名的書法高手——劉星。誰知他還諷刺我:“什么?才練幾個星期就想騰云駕霧做神仙啦!我可是學了一年半才能練成這樣。你這超級大笨蛋都不知怎樣說你了……”
我又把劉星說的和我的疑惑一起講給媽媽聽,媽媽聽后,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學書法不能急功近利。你同學就和你不一樣,懂得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還有大書法家王羲之,他以前也跟你一樣,也有同樣的疑惑和煩惱。后來他遇到了一個賣煎餅的盲人老婆婆。她煎出來燒餅十來個,每個不大又不小,形狀大小都一致,而且餅還不是一個粘著一個的。這樣的燒餅,即使是身體健全的也難以做到。但是,她卻做到了。王羲之問老婆婆是如何做到的,有捷徑嗎?老婆婆回答很簡單,說:‘沒有捷徑,功到自然成嘛,做任何事都一樣。’王羲之領悟了,于是刻苦練習,終于成了東晉著名的書法家。”
我恍然大悟:我也要刻苦練習書法,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從今以后,我一定會把書法練好,把字寫得栩栩如生。朋友們,你們相信我嗎?
我學書法作文500字 我學書法作文開頭篇二
小時候游黃龍洞,偶遇一位大伯手握大筆,在平坦的大道上筆走龍蛇,直引人駐足觀看。出于好奇,我便開始鉆研起軟筆書法這門藝術。
幼兒園中班,家里新添了一支兼毫的毛筆。照著田英章楷書字貼,我開始一筆一劃臨摹起來。右手一把抓起毛筆,緊緊攥在手中,重重地按下了筆尖,準備畫出大書法家般的柔美線條。可結果卻出人意料。墨水,這黑色的小精靈,從筆肚子里流淌出來,溢入薄薄的紙張中。看見白白的宣紙被黑黑的墨汁漲透了,頓時全身顫了一下,隨即豎得高高的毛筆躺倒了下來,筆尖劃出了白紙,潔白的毛氈上頓時沾上了墨跡。我急忙用力捏緊筆桿,以防它滾遍桌子的“大江南北”。猛然間統觀全局,簡直如一條雙尾腹蛇,朝我吐著蛇芯子,似乎在嘲笑我。對比字帖,就更不堪入目了。
外婆見我發起了小脾氣,用她那雙有力的'大手緊握住我的小手,一筆一劃地共同書寫著。我順從著,漸漸地感受到了用筆的力度的變化。外婆一遍一遍地教著,我茅塞頓開,逐漸能從“一”寫到了“十”。
幼兒園大班,每天放學回家都有寫四十個毛筆字的任務。這常常寫得我腰酸背疼。尤有一日,外婆得知我會寫“紅軍”二字時,便讓我反復寫,寫不好再寫。一開始,我渾身是勁,筆畫強勁有力,可太一板一眼了,端正地失去了風格。后來,字越寫越輕飄,輕得都快要飛上了天,沒了骨架。眼見快要完成任務了,最后幾個字“鬼畫符”一般潦草收筆。正要離座,“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一行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簾。是啊!我不能半途而廢。我抬起頭,對照著帖子慢悠悠而有力地寫下每一筆。哪里要提筆,哪里要按頓,哪里要輕輕拂過,哪里要粗而不滲,都一一參照書法大師的杰作,一處一處慢慢地改進。望著自己的“得意”之作,我開心地把剛才艱辛和不易立馬拋到了九霄云外……
一年級,我已經可以在白宣紙上像模像樣地書寫古詩了。
二年級,我的書法可以在學校的藝術節展出了。
三年級……七年了,我還一直堅持著。其間的苦讓我學會了堅持,其間的樂堅定了我的執著。書法,更像一貼良藥,雖苦尤樂!
我學書法作文500字 我學書法作文開頭篇三
我從小就很活潑好動,可我卻鐘愛安靜的書法。
或許是因為電視節目中書法家創作時的行云流水,或許是因為古典名著中書法大師成就的千古絕筆,又或許僅僅因為一份未完成的書法作品……總而言之,我對書法起了極大興趣。
在今年暑假,為了完成一幅作品,我主動報了個書法班,開始了我的書法之旅。我第一次來書法班,就給了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個古色古香的地方,進大門左手墻角有個觀賞水池,里面有荷葉,有假山,有幾條金魚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玩。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絲茶香,清新淡雅。左右墻上掛著各種書法作品,有老師的,有學生的。正在我欣賞之時,一位穿著黑色衣服,身材瘦小的老師走過來,帶我走進了里面一間教室。這就是我上課的地方,后排桌子上放滿了作品紙、毛筆、水性筆等等練字必備的工具,前面幾排則有學生在練字,有老師在教學生寫字,還沒等我看完,老師便把我安排到了一個座位上,開始上課了。可老師沒有立馬讓我寫作品,而是讓我練橫豎撇捺這些基礎得不能再基礎的筆畫,我問老師:“為什么不直接練作品?”老師笑了笑,說:“你先寫好這些吧!”我不信這些基礎筆畫能有多難,結果第一筆太粗第二筆太斜,總是寫不出老師那樣的規范。老師又笑了笑,說:“要想學好書法,這些基本筆畫是必須要練的,懂了嗎?”我點點頭,開始認認真真地書寫起來,就這樣一遍遍地寫,一遍遍地改,我的寫字水平終于有了提高,可我開始驕傲了,讓老師教我如何讓字寫得更快更漂亮。老師告訴我,要腳踏實地,還沒學會走就想跑?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
生活中這樣的事比比皆是。書圣王羲之練毛筆時墨汁染黑了十八缸水,才成就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相聲大師侯寶林將相聲看作畢生的事業,從最基本的說學逗唱開始,刻苦練習,幾十年如一日,才被譽為“世紀相聲大師”。他們每個人,都把一件事情從最普通做到了極致,才會在今天享有這么高的名譽。
俗話說的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哪一個功成名就的背后不是從最簡單,最基礎做起。
學習書法,讓我會學會了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