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一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這舉世無雙、氣魄雄偉的秦兵馬俑。我姓孫,是山西旅行社的一名導游,大家叫我孫導好了。很高興能帶你們來游玩秦兵馬俑。好了,時間不等人,話也不多說,我們立刻出發吧!
據眾所知,秦兵馬俑是一個浩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總面積達2019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么大,坑內兵馬俑近八千個,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里面有3個俑坑,每個兵馬俑都個性鮮明,品種也很多,各拿著各種不同青銅兵器,如:刀、劍、戈等,大家覺得怎么樣?夠不夠雄偉?
大家請往前走,看,我們已經到了一號坑,它的面積最大,有14260平方米,差不多有三十個籃球場那么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坑里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這一號坑上已蓋起了一座拱形大廳。游客們請到大廳上來,再請你們往下看,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你們看,那像不像秦始皇當年統帥的一支南征北戰的大軍呢?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游客們,現在請你們看看左邊,那是騎兵俑,它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足蹬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執弓箭。還有許多兵馬俑我還沒說,如武士俑等。
秦兵馬俑的遺跡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今天的游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配合,有機會我們再見吧!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_導游。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去參觀氣魄雄偉的長城。
我們首先要到這段修住在八達嶺上的長城。長城約一萬三千里長,它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御工程。
待會到長城了,大家要注意安全,不能亂扔紙張,不能在城墻上亂涂亂畫。
現在到長城了,我來帶領大家登上去。好了,現在我們已經在長城上了,大家往腳下看這一塊塊平整的條石鋪在這里,還有成排的垛子。大家知道多姿上的兩個方形的空洞哪個是了望口哪個是射口?對了,大的是了望口,小的是射口。現在我們去了望口看一下風景,看著看著大家一定想了解長城是什么時候修筑的吧?是自公元前一百多年開始,連續不斷修筑了二千多年。幾千年前沒有運輸車,沒有起重機,全靠著古代人民一步步從這崇山峻嶺的地方,抬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的條石,還有這精巧的設計,全部加起來費了多少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我介紹完畢,現在給大家一小時的游覽時間。
時間到了,祝大家以后的旅途愉快。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八達嶺景區觀光旅游。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望各位能在八達嶺度過愉快的一天。
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它像一條巨龍盤踞在中國北方的遼闊的土地上。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華民族的驕傲。游客們,我們已經來到了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兩旁的山上,是蒼松翠柏好像云遮霧障,禽鳥和鳴,溪流淙淙,處處充滿了詩情畫意。您向遠處看,可以發現這里的長城分為南、北兩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龍騰虎躍、氣象萬千,景色十分壯觀。長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綿延。這段長城的墻體是用整齊巨大的條石鋪成,有的條石長達2米,重數百斤。內部填滿泥土和石塊,墻上頂地面的地方鋪滿方磚,十分平整。墻頂外側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擊洞,內側建有宇墻。城墻每隔一段,筑有一個堡壘式的方形城臺。城臺有高有低,高的叫敵摟,是守望和軍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墻臺,高度與城墻相差不多但突出墻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邏放哨的地方。
八達嶺海拔1000米,綿延曲折的長城如巨龍騰飛于崇山峻嶺之上。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勤勞、智慧的結晶,也是古代建筑工程的杰出代表。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遠望,山巒起伏,雄沉剛勁的北方山勢,盡收眼底。長城因山勢而雄偉,山勢因長城更加險峻。
八達嶺也是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的見證,例如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達嶺都是必經之路。說到這里,還有一個故事要講給大家:位于關城東門路旁,有一塊巨石,傳說在192019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經過這里,曾經站在這塊石頭上回望京城,所以這塊石頭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現在這塊石頭已經不那么突出了。
下面就到了烽火臺,又叫烽燧,狼煙臺。是不和長城相連的獨立建筑。一旦敵人來犯,就點燃烽火通報軍情,白天點燃的煙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明朝的時候,還對烽火與敵人的關系作了嚴格的規定:敵人百余個,燃一煙點一炮;五白人,燃兩煙點兩炮;千人以上,三煙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煙四炮;萬人以上,五煙五炮。就通過這種方式,在邊關的軍情能夠飛速的傳遞到皇城大內。
看到烽火臺,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烽火戲諸侯》:周朝有個國君叫周幽王,他有一個美女叫褒姒,她的脾氣很怪,總是不笑,幽王就想辦法。于是他點燃了求救信號(烽火),結果,引得諸侯白來一趟,可褒姒卻哈哈大笑,幽王也很開心。可是,真有敵人來進攻的時候,幽王點燃了烽火,卻不見人來,幽王就被敵人殺死了。游客們,這就是兩個很點型的故事。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開始順勢走下長城。游客們!踏著這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我們會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我們單看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險峻的山嶺。
游客們,現在我們已經下了長城。感謝游客們支持,我們下次再見!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四
游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叫王詩詩,大家叫我王導好了。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黃山的奇松吧。
大家請看,黃山的松樹能在巖石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松是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特別:它的樹干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游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征。等會兒我們還可以在那兒盡情拍照,作為紀念。
黃山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游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五
女士們、先生們:
我叫王溦嘉,大家叫我小王就行了。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參觀,我感到很高興。這里就是聞名世界的故宮博物館,簡稱為故宮,就是昔日的皇家宮殿。
北京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又稱為“紫禁城”(歷代宮殿都象“象天立宮”,以表示君權“受命于天”)。由于君為天子,天子的宮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宮”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宮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20xx年),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成。歷經有清兩個朝代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9999間,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為了突出帝王至高無上的權威,故宮有一條貫穿宮城南北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上,按照“前朝后寢”的古制,布置著帝王發施令,象征政權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宮(乾清宮、交仄殿、坤寧宮)。在其內廷部分(乾清門以北),左右各形成一條以太上皇居住的宮殿—寧春宮,和以太妃居住的宮殿—慈壽宮為中心的次要軸線。出于防御的需要,這些宮殿建筑的處圍筑有高達10米的宮墻,四周有角樓,外有護城河。
故宮御花園,原名宮后苑,今俗稱御花園,占地一萬二千平方米。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殿東北的堆秀山,為太湖石疊砌而成,上筑御景亭,每年重陽節帝后在北登高。
1987年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建筑藝術的經典之作。
朋友們,因為時間倉促,這次對故宮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下次有機會再帶大家詳細的參觀。謝謝合作!
導游詞600字左右 導游詞結尾篇六
大家好!我叫張奕聆,大家可以叫我小張。今天我們游玩的是北京的頤和園,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國的行宮和花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就可以看到許多建筑,有七百多米的長廊,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佛香閣,有金碧輝煌的排云殿,還有碧綠的昆明湖……頤和園可以讓我們了解清朝帝國皇家人們的生活,希望大家能細細游賞。
首先,我們來到的是長廊,它有273間,每個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長廊兩旁有各種各樣的花朵。長廊因為它的長度和豐富精美的彩畫被選入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接下去我們就要來到萬壽山的腳下。佛香閣是頤和園的主體建筑,它聳立在半山腰,是模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的,建在20米的石造臺基上,它高41米。大家可以在此燒香禮佛。
登上萬壽山,就可以看見下面的景色,比如:蔥郁的樹叢,朱紅的宮墻,在湖面緩緩滑過的游船、畫舫……
今天的旅途到此結束,希望各位游客能把這些美好印象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