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只圖熱鬧篇一
中國人的血液奔流不息五千年,在東方的土地上散發著滾燙的熱情,子子孫孫延續著血液的流動,世世代代傳承著炎黃的品格。中國人就是這樣一群熱情、好熱鬧的人。子孫滿堂是因為我們家人丁興旺合家團圓,車水馬龍是因為我們這里社會和諧百姓安康。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有熱鬧,哪個地方也肯定會有中國人。
看那圍了好多人,真熱鬧,我要去瞧瞧。原來是有個老太太摔倒了,躺在地上嗷嗷直叫,聲嘶力竭地喊著救命。這是誰把老太太撞倒了,也不知道幫忙扶起來,也不知道這老人的兒女在哪……算了,沒什么熱鬧,不好看,走了。
奇怪!有老人摔倒了怎么這么多人圍著看熱鬧卻沒人去扶?怎么還有人覺得不夠熱鬧不好看就走了?不奇怪。2019年發生了不少這樣的事。一月北京六十歲的老人摔倒了沒人扶,七月廣東七十歲的老人摔倒了沒人扶,九月青島八十歲的老人摔倒了沒人扶……2019年的彭宇案不知究竟刺痛了誰,讓人們在茶余飯后感慨彭宇的故事的同時,指責著一個個看著摔倒的老人不去扶的路人,自己卻悄悄路過那些摔倒的老人,只留下一個熱鬧。
也并非所有人只留下熱鬧,偶爾還是會有人看不慣而去指責。今年甬溫線的動車追尾事故發生后,人們對于官方不能給出合理解釋,聯名舉旗在火車站抗議。各種各樣的言論填滿了媒體的各個角落,好像在那時不發表些自己不滿的看法,不去湊一下這個熱鬧,自己就是那個紅心變成黑心,道德變成盜德的人。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良心有道德的,我們必須泄憤!
泄憤進行時,踩踏著每一句“良心讓狗吃了”沉重地走到小悅悅事件的現場。不論是那個反復碾壓的面包車司機,還是那十八個路人,都被我們罵得狗血噴頭。人們為了證明自己是有良心有道德的,紛紛向那十八個路人和面包車司機大吐口水,泄憤的口水漫過了其他的聲音。我們忽視了別的問題,比如小悅悅的家長在事發的時候在哪里,他們怎么放心讓這么小的孩子獨自走到街上?我們只知道聚精會神地指責別人,可是我想,若我是那十八個路人之一,也許我也悄悄走過,只留下一個目光。
只留下一個目光但心卻常在隱隱作痛。我們在怕什么?我之所以用熱鬧來形容2019年,因為報紙、電視、網絡上天天都在報道那些見義勇為反而被訛的故事,我們不想莫名其妙地就被人樹成反面典型。于是這樣令人痛心的故事就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在我們眼前。媒體贏了。他們發現我們的一個致命弱點,這個致命弱點可以在我們質疑世界的同時帶來更多新聞,駭人的新聞就是媒體的鈔票。這個弱點就是我們熱愛高高掛起看著一個個熱鬧。魯迅論國民的劣根性,之一就是“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而國民的劣根性之二便是人云亦云,一個仰頭看天的人會引來一群人看天。所以在中國,看熱鬧的多,可真正能站出來仗義執言的又有幾個人呢?就算有人出來仗義執言,也往往得不到幫助。
越是少了幫助,熱鬧就越多。所以熱鬧本身就是一個不好的現象。人在遇到困難而得不到幫助的時候就會沒有安全感,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受害人沒有安全感的心理一遍遍地呼吁著關注,也許語言偏激,所以這呼吁的聲音卻嚇退了前來幫助的人,最后沒了來幫助的人。熱鬧就這樣因為冷漠變得越來越多。歸根結底,如果從一開始就有很多人來幫忙,也許引不出那么多熱鬧。
有一句笑話,當有老人摔倒了我們應該全沖上去扶,讓他不知道訛哪個。如果每個人都愿意去扶一把,每個摔倒的人都愿意真誠地道謝,就不會有那么多的熱鬧了。沒有那么多的熱鬧,也就不會再有那么多看熱鬧的人了。相反,中國人的獵奇心理還會有好的作用。若是有人看到了幫助他人的人得到了誠懇的感謝,自己也會愿意幫助他人的。這份熱情就會慢慢傳染延續,助人為樂的人多起來,熱鬧就少起來。熱情怎么還會為熱鬧戲說?
中國五千年的滾燙熱血奔騰不息,炎黃子孫傳承著那份熱情。時間是良好的洗滌劑,時間雙手合十,祝愿清洗了熱情中那些無謂的熱鬧,洗凈了圖熱鬧為一樂的身影,留下最初的美好,傳統美德含笑看著助人為樂在熱血中隨著熱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