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當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讀后感的時候卻不知道該怎么下筆嗎?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讀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衛科波菲爾》讀后感高中篇一
當含著淚翻過書的最后一頁,我才深刻地感受到這個故事所帶給我的震撼和感動。我很愿意回想起這個故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處描寫,因為它們是那么地生動鮮活,仿佛就發生在我的身邊。
從一個嬰兒的出生寫起,我就看到了他的不平凡,他具有那么鮮明獨特的個性和棱角分明的情感。他曾帶著不幸和厄運一步步走來,但他從未在意過,因此他的成長過程不只是這些痛苦回憶,還有歡樂和幸福。他愛過、恨過;他尊敬過、同情過;他也后悔過、慚愧過,他的明辨是非,愛憎分明是令我敬佩的,他的形象是真實的,人格是豐滿的。
?
他堅持原則,從不是虛偽的,因此在他的努力下,最終他擁有了親情、愛情、友情,以及穩定的生活,并且這些情感和物質條件在磐石上建立起來,堅不可摧。曾經的失落、絕望、痛苦,以及生活的殘酷讓他認識到了世間的百態。因此他在成長、成熟,當他真正擺脫了稚嫩和天真,真正擁有事業和家庭時,上帝告訴他,他其實是個幸運兒。
大衛作為故事的敘述者,也理所當然地成為故事的主角,但實際上,每個人物都是故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
外表冷酷無情,內心溫柔慈祥,嘴巴如利劍,內心卻如柔軟的羽毛,雷厲風行的守護者——這是對特洛伍德姨婆的最好形容。她讓我知道,人的外表和內心,或許有很大的差別,而有些愛寬廣細膩,卻不易表達。
米考伯一家,一直都在摯愛的國土上,與貧窮欠款為伴。但他們從未放棄過,他們為了愛,為了家庭,不離不棄,生死相依。讓我看到了執著、堅強和樂觀,當他們在一片新的土地上逐漸安頓下來后,命運會夸贊他們,佩服他們,他們的苦熬終于到了盡頭。
?
斯特朗博士,這位以龜行的速度編
字典
的和藹學者(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愛上了一位年輕的,可以當自己女兒的姑娘。他們的婚姻很奇怪,有著很大的阻力,但愛情是無私的,愛情是奉獻的,愛情是犧牲的。因此,愛情也可以是超越年齡界限的,所以最終,他們的結局是完美的。有一種人,他們生于大海,為大海而活著,他們的內心如大海般寬廣,如礁石般堅硬,他們淳樸、他們熱情、他們善良,他們就是亞茅斯漁船上的一家。他們生活在一起,互相之間的情感如海一般深,當分離迫近,他們毫不畏懼。相反,他們為了再次的相聚,甚至愿意拋棄一切。就如佩格蒂先生,他離開大海,踏上征途,只為尋找那個迷路的親人……
他們的偉大都是對愛最好的詮釋。對于他們的故事,大衛或許參與,或許僅以旁觀者的身份敘述,但毫無疑問,愛教會了他很多。
他知道有些愛是瘋狂的,就如他對斯蒂福思的崇敬和愛戴,就這樣毫無了解的瘋狂的愛慕,最終為他的朋友帶來了災禍;有些愛是殘酷的、虛幻的,就如他對母親的愛。他也懂得了,有些人只適合相愛,就如他和朵拉,這兩顆年輕的燃燒著火焰的心,相碰,相互取暖,無比激烈,但最后還是分離。而有些人卻適合相守,就如他和愛格妮斯,她一直是他人生的路標,指引他前進,就像大衛自己所比喻的,愛格妮斯是教堂的彩色玻璃,她是他的吉神。
與愛和善所對立的,就是傷痛和罪惡。
有些傷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人們淡忘,而有些卻如疤痕,伴隨一個人的一生。艾米莉就是后者的承受者,擁有美麗相貌的她原本可以平安幸福地生活,但由于自心的虛榮或者一時的天真、輕率,釀成了無法補救的后果,這人生的苦果是她親手摘下的,而苦果的酸澀卻使她永遠也無法忘記,畢竟她傷害了愛她的人,她始終不能原諒自己。
那個瀟灑冷酷的少年,擁有讓所有人為之傾倒的能力,甚至讓身為讀者的我也為之淪陷,但歲月滄桑,人的心是會因環境的變化,或者周圍人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因此,他早已不是從前那個高傲、義氣的斯蒂福思了,當真相大白時(他騙走了艾米莉,并將她拋棄),無疑暴露了他惡的本性。
希普母子的陰險狡詐、卑鄙貪婪,謀得斯通姐弟的心狠手辣等,都充分體現了人性的缺陷是這個世界動蕩不安的罪惡的源泉。
同時,故事所暴露出的社會狀況也很深刻。十九世紀的英國,存在著很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社會現象,教育制度的弊端,司法制度的腐敗,金錢的罪惡,貧富的不均,以及有關兒童、婚姻、家庭、財產、失業等方面的不公和丑惡現象。作者都作出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也深刻地批判了人和人性的異化,并竭力追求人和人性的復歸,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
讀完故事,我不禁有這樣的思考:每個人,從出生開始都在走向山腳,當生命的起點和終點近在咫尺,就像掌心和手背的距離時,就標志著夕陽西下,暮色降臨。當回首一生時,我們不該后悔曾經走錯的路,誤采的野果或是錯過的云彩,至少那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我們的生命因那些悲傷而更加完整,更加明亮和芬芳。
延伸閱讀
《大衛?科波菲爾》,英國作家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于1849至1850年間,分20個部分逐月發表。
全書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2018年-1870年),19世紀英國小說家,出生于海軍小職員家庭,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
作者簡介
李子琪,女,現年17歲,出生于河南省博愛縣城,現就讀于濟源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