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語文《有的人》教案 有的人導學案答案篇一
導學案心得體會
推薦度: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推薦度: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分析
推薦度: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推薦度: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
推薦度:
相關推薦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能夠說出為人民的人將獲得永生,與人民為敵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
2、通過學習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能夠說出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學習重點:
通過學習本文運用的對比手法,能夠說出這種手法運用的好處。
臧克家(1905~2004)他自幼受祖父、父親影響,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詩文基礎。1925年首次在全國性刊物《語絲》上發表作品,署名少全。他創作的《難民》《老馬》等詩篇,以凝練的詩句描寫了舊中國農民忍辱負重的悲苦生活;長詩《罪惡的黑手》揭露了帝國主義的罪惡和偽善的面目,這些詩是他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已成為我國現代詩史上的經典之作。他除了有意識地學習古典詩詞的結構方法,形成凝重、集中、精粹的風格之外,還苦心追求詞句的新穎、獨到、形象化,但又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語化。
寫作背景:1949年,臧克家來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紀念日,勝利了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第一次公開地隆重紀念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先生。臧克家親自參加了首都的紀念活動,并去瞻仰了魯迅故居,看到了魯迅文章中提到過的“棗樹”“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滿了對魯迅的思念和崇敬,寫了《有的'人》這首短詩。
這首詩主要采用對比的寫法,以鮮明的對比,抒發作者的感情,評價了世界上兩種截然相反的人。認真朗讀詩歌,注意詩歌的朗讀節奏。
(一)課前預習
1、認真朗讀詩歌,注意停頓的節奏。
(1)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2)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3)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4)群眾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2、《有的人》是作者在新中國成立后,為 ,懷著 情感而寫的。
3、“有的人”詩中指 和 的人。魯迅先生屬于
一種人。全文采用對比手法,褒貶鮮明。作者從魯迅生前 ,去世后 這兩點來表現他的偉大。
4、我能理解詩句中的幾個詞語
5、這首詩可以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 節)
第二部分(第 節)
第三部分(第 節)
6、我有幾個問題要與同學交流
(二)合作探究
閱讀提示: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對魯迅先生的崇敬,懷念的思想感情。
1、第一節詩中兩個“活”字和兩個“死”字各有什么含義?
2、這首詩從哪些方面把兩種人作了對比?如何進行對比的?
。
3、我會寫出“騎在人民頭上”和“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中“騎”和“俯”字的妙處。
4、“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我是這樣理解這節詩的。
5、對比是這首詩歌的主要寫法,我認為它的好處是:
(三)拓展延伸
這首詩是紀念魯迅的,為什么不直接以紀念魯迅為題,而取名為“有的人”?
(四)課堂小結:
從這首詩中,我體會出一個這樣的道理。
1、“情愿做野草 , 等著地下的火燒”這句詩表明魯迅先生的態度是( )
a. 對舊社會黑暗勢力的反抗 .
b. 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無比憤恨 .
c. 盼望舊社會徹底消亡 .
d. 情愿把自己的一切貢獻給人民大眾的事業 .
2、“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對這節詩的內容理解不正確的是()
a. 第一個“活”字充滿了作者的鄙夷和輕蔑,第二個“活”字是作者對魯迅偉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贊美。
b. 第一個“死”字充滿了作者的痛恨和咒罵,第二個“死”字表達了作者的惋惜和懷念之情。
c. 概括了兩種人生的不同價值 。
d. 說明人總逃脫不了死的結局 。
3、判斷下列說法正誤 , 正確的畫“√” , 錯誤的畫“×”。
①《有的人》歌頌的是魯迅先生的精神,全詩運用了對比的手法。 ( )
②“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這里的“野草”指的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野草》()
③詩歌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有的人》屬抒情詩。( )
s("content_relate");【有的人六年級上冊語文導學案】相關文章:
《有的人》導學案教學設計
11-21
語文上冊《父母的心》導學案蘇教版
07-17
六年級語文上冊導學學案
06-19
關于六年級上冊語文錢學森導學案
06-08
關于六年級上冊語文《山雨》的導學案
06-19
九年級上冊語文《孔乙己》導學案
06-08
語文練習三導學案
07-30
練習6語文導學案
07-27
語文上冊漢語拼音《j q x》導學案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