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卜居原文篇一
蘇軾《水調(diào)歌頭》賞析
推薦度:
魯迅《吶喊》賞析
推薦度:
蒹葭賞析
推薦度:
魯迅《孔乙己》原文及賞析
推薦度:
經(jīng)典虎年春節(jié)對聯(lián)賞析
推薦度:
相關(guān)推薦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fù)見。竭智盡忠,而蔽障于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①。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決之。②”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③”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樸以忠乎④?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⑤?寧誅鋤草茆以力耕乎⑥?將游大人以成名乎?寧正言不諱以危身乎?將從俗富貴以媮生乎⑦?寧超然高舉以保真乎⑧?將哫訾粟斯,喔咿嚅唲以事婦人乎⑨?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⑩?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與波上下偷以全吾軀乎?寧與騏驥亢軛乎?將隨駑馬之跡乎?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兇?何去何從?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默兮,誰知吾之廉貞?”
詹尹乃釋策而謝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shù)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龜策誠不能知此事!”
①蔽障:蒙蔽阻隔。
②太卜;官名,卜筮官之長。因:依靠。
③端策:放正筮草。拂龜:拂去卜龜殼上的灰塵。這是表示虔誠的準(zhǔn)備動作。策,古代占卜用的蓍草。
④寧……將……:選擇句式。悃(kǔn)悃款款:誠懇忠實的樣子。
⑤勞:慰勞。斯無窮:這樣長遠(yuǎn)下去。
⑥誅鋤草茆:剪除雜草。茆,同“茅”,茅草。
⑦媮生:茍且求生。媮,同“偷”。
⑧高舉:猶高蹈,指隱居。保真:保全自己真實的本性。一作“保貞”。
⑨哫訾(zú_zī):阿諛奉迎。栗斯:戒懼的樣子。喔咿:強(qiáng)笑。嚅睨:強(qiáng)顏順從的樣子。婦人:指楚懷王寵姬鄭袖。
⑩突梯:圓滑的樣子。滑(gǔ)稽:原是一種酒器,轉(zhuǎn)注吐酒不止。形容圓轉(zhuǎn)自如。如脂:像油脂那樣光滑。如韋:像熟牛皮那樣柔軟。如脂如韋,形容柔軟而無骨氣。比喻善于應(yīng)付世俗環(huán)境。
汜:同“泛”。汜汜:浮游無定的樣子。
亢:同“伉”,匹敵。軛(è):車轅前套在馬頸上的人字形曲木。亢軛:猶并駕。騏驥:千里馬。
鈞:三十斤為一鈞。黃鐘:古樂十二律之一,聲調(diào)最洪大最響亮。比喻有才能的人。瓦釜:即砂鍋,平常的炊具,比喻庸才。聲音低沉的砂鍋卻發(fā)出雷鳴般的響聲,比喻無才的庸人占據(jù)高位,顯赫一時。
默默:一作“嘿嘿”。無言的樣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意為尺比寸長,但與更長的東西比較就顯得不足;寸比尺短,但與更短的東西比較卻顯得有余。比喻人或事各有長處和短處,沒有絕對標(biāo)準(zhǔn)。數(shù)有所不逮:指卦數(shù)有所不及知,即卜筮不能解決所有的疑問。逮,及。
《卜居》乃《楚辭》篇名,其意為向神靈卜問自己該怎樣處世。相傳為屈原所作,實際上是楚國人在屈原死后為悼念他而記載下來的有關(guān)傳說。
本文記敘了屈原人生道路的選擇。詩人以排比擬問的方式,把現(xiàn)實生活中兩種對立的人生取向一一列出,再仰仗太仆鄭詹尹占卜來解答何去何從。更為巧妙的是,詩人寓褒貶筆法于排比擬問中。在每一對立的擬問中,實際上都帶有作者鮮明的傾向以及明確的選擇立場。詩人借“孰吉孰兇,何去何從”的'卜問,抒發(fā)了長期郁積在心中的憤懣。對“世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的社會現(xiàn)實,進(jìn)行了有力的抨擊,表達(dá)了詩人的高潔、正直、孤傲和哀憤,展示了人生道路的嚴(yán)峻選擇,至今還有振聾發(fā)聵的啟迪意義。
篇中別用“乎”字,中段又用八個“寧”字、八個“將”字,且六次換韻,顯系騷之遺音。而本篇的排比擬問方式,對后世也影響深遠(yuǎn),如東方朔的《答客難》、班固的《答賓戲》、揚(yáng)雄的《解嘲》,明顯受其澤被。此外,全文以屈原問卜的散句開篇,以鄭詹尹“釋策而謝”答語作結(jié),中間以一連串對立設(shè)問的韻語貫穿,往復(fù)盤旋,富有氣勢。這種體式,對漢賦“設(shè)為問答,以顯己意”的出現(xiàn),具有極大的啟示作用。
忽然端策而請,忽為釋策而謝,正如空中云舒云卷。文人從無生有,自來如此矣。癡人便謂屈平真曾往問卜。
——清·金圣嘆《天下才子必讀書》卷五
“蔽障于讒”四字,是一篇之綱。……靈均竭智盡忠,上不見察于君,下不見諒于俗,無處告語,故劈空撰出問卜公案。以為借龜策之陳詞,庶幾可質(zhì)諸鬼神,以自曰其廉貞,此無聊之極思也。中段八個“寧”字、八個“將”字,語意低昂,隱隱可見。篇中計六易韻,亦騷之遺音。
——清·林云銘《古文析義》卷六
別用“乎”字,與《二招》之用“些”、用“只”皆騷之變調(diào),亦騷體也。而是篇又為《客難》《答賓》《解嘲》諸文開派。其篇法,排比中具條理。
——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十五
s("content_relate");【《卜居》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卜居原文及賞析
07-23
《卜居》的譯文賞析
07-11
《卜居》的原文賞析
01-25
卜居原文賞析
10-12
卜居原文、翻譯及賞析
03-01
《卜居》原文及翻譯賞析
03-02
《楚辭卜居》的原文及譯文賞析
07-10
卜居_杜甫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08-04
《黃鐘·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賞析
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