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除夕的故事作文300字篇一
時間久了,我認為蛋白很好吃,要不然為什么媽媽總是吃的津津有味呢?有一次,我趁媽媽不注意時,用筷子夾了一小塊蛋白放入口中,還沒有嚼就吐了出來,像豆腐一樣軟軟的,還十分咸,一點也不好吃。但為什么這么難吃,媽媽還吃的很香呢?難道媽媽品嘗不出咸味嗎?這個問題在我小小的心里發(fā)了芽。
一次,姥姥中午在我家吃飯,媽媽準備了幾個咸鴨蛋,在餐桌上,我看見媽媽把蛋白全部都放入了自己的碗里,把黃紅色的蛋黃分別放入我和姥姥的碗中,姥姥用筷子擋了一下,把蛋黃放入了媽媽碗中,自己則夾過來所有的蛋白并說:“你不知道我最喜歡吃蛋白嗎?”
吃飯時,我抬頭看了看姥姥,她和媽媽一樣,吃的津津有味,媽媽也想把蛋白夾過來,但都被姥姥擋住了,我忍不住發(fā)問:“蛋白真的那么好吃嗎?你們吃著不咸嗎?”但姥姥笑著說他最喜歡吃蛋黃了,媽媽也微笑著點點頭。
慢慢長大了,我明白了,在餐桌上,天下的每個母親都是“喜歡”吃蛋白的,就像媽媽和姥姥,她們都把美味的蛋黃留給自己,同時也是把愛給了子女。
以后,每當我想起小時候在餐桌上的這件事,感覺愛在心頭綻放,感受到了別樣的溫暖。就像陽光灑滿大地,就像小溪匯入大海。
餐桌上的這件事,讓我懂得了母愛。
除夕的故事作文300字篇二
近十幾年,每到除夕,人們守在電視機旁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文藝晚會,依然形成風俗。
“除夕”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既另換新歲的'意思,“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
“除夕”源于先秦時期的“逐除”。據(jù)《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癆之鬼”。這就是“除夕”節(jié)令的由來。而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有西晉周處的“風土記”等書。“除夕”,在古代還有許多雅稱,如:除夜、逐除、歲除、大除、大盡等。
古往今來,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呼”為“別歲”,除夕夜達旦不眠為“守歲”。“蜀之風俗如此”(蘇軾《歲晚三首序》)。
多少年來,我國還有除夕“吃年飯”的習俗,這頓年飯,南方人多備雞鴨魚肉,北方人則以包水餃來慶祝新年。全家團聚,共進一頓豐盛的晚餐。這也是人們回顧舊歲、憧憬新年的一種形式。
另外,每至除夕12點,人們鳴放鞭炮來驅邪避兇,喜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