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優秀的讀后感文章怎么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一
我仿佛聽見了越發清晰的錚錚馬蹄聲。狼群漸漸消失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勇猛對爭的黑狗,用一只耳朵的代價救出了馬駒,那晚,坡娃抽斷了羊鞭,那匹馬駒從此便在刀光血影中成長,因為戰爭的銅鐘悄悄打響了……
歷經戰火和苦難后,坡娃終于和雪兒重逢了,可在雪兒身上的火印卻成了它終身的羞恥。雪兒變了,它在村民的面前深深低下了頭,直至它贏得了挽回尊嚴的機會,復仇的時刻到了!不管有沒有烙下火印,但在具有人性的雪兒心中,日本鬼子永遠是敵人,它心中唯一的主人就是坡娃,它要為坡娃報仇,它要為所有野狐峪被自己拉的大炮炸死的村民報仇!
“火印”不僅僅是雪兒的恥辱,更是我們中華民族所有人的恥辱。在坡娃和雪兒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無限的光輝,從蘇醒到不屈,從不屈到拼搏,直到至今的偉大復興,雪兒的昂首,是中華民族的覺醒,撕心裂肺扔嘶鳴,是中國人民不屈的吶喊,勝利的召喚是新中國的崛起。
盡管日本軍團充滿了粗暴血腥,但在他們骯臟的人格中,卻還有稻葉的天真無邪,在我們中國人眼中無惡不作、萬惡不赦的日本鬼子中也有人性的美好,比如稻葉對馬兒的關心與無微不至,也有丑惡無比的河野不讓稻葉上前線的情感保存。正是這些,美麗的人性之花才會更加純潔。
《火印》造就了一段不朽的傳奇,一匹馬,一個男孩,一群日本鬼子,合成了一曲動人的人性贊歌,同時也讓我重新領悟到了恥辱與尊嚴。
火印讀后感500字篇二
今天我又看了一遍《火印》。這次看和上次看感覺不一樣,這次讀著讀著我心中五味雜陳,淚水打濕了書頁。
天邊的紅霞包裹著孤鷹翔飛的翼,刺目的夕陽光給青草鍍了層厚重金,羊群潔白的絨毛變幻著深深淺淺的紅,茫茫一片,有如流淌在草野上的霞海。夕陽垂下,山頭僅剩了殘缺的半個圓盤,在那放羊娃高聲的吆喝,和羊兒的綿軟叫聲中,回響著那漸漸遠去,而越發分明的馬蹄錚錚。
翻開《火印》第一頁,我就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雪兒是坡娃從狼群中救回來的一匹小馬,它和坡娃一家在野狐峪過著寧靜的田園生活。戰爭爆發了,雪兒被日軍強行征走,身上烙下了一枚日本軍營的火印。日本軍官河野想要訓練它成為自己的坐騎。但雪兒不肯接受河野的駕馭,它心中唯一的主人是坡娃。由于雪兒的不屈和對抗,它淪為拉炮的戰馬,遭受種種凌辱。歷經戰火和苦難之后,坡娃終于將雪兒帶回野狐峪,但雪兒身上的火印,成為它終身的恥辱。雪兒在村民面前深深地低下了頭,直至小哥駕馭它打敗了河野贏回了尊嚴。
文中的雪兒雖然是只馬,但它非常有靈性,河野教它“懸崖勒馬”,它卻引河野掉下懸崖,它身上體現著尊嚴、智慧、情義。文中的坡娃是本書的主角,我愛他的自信,我愛他的毅力。還有很多的普通人令我感動:當我看到草靈的爸爸站出來,慷慨激昂地反駁時,我潸然淚下,感動于這個善良清醒的人明辨是非,為雪兒辯護。小吃店老板給坡娃提供食物,令我的心暖暖的……書中的河野很殘酷,但也有優點,他不讓稻葉上前線。書中的稻葉對馬兒特別關照。
若是沒有戰爭,村民們在野狐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而閑適,不必擔驚受怕,不必挖地道、不必痛失親人。這也讓我想起日本人發起的九一八事變、南京浩劫、重慶轟炸、喬司大屠殺,日軍發起大炮,中國老百姓死傷無數、家破人亡。所以我們要讓自己強大起來,我們要努力學習,少年強則中國強。
讀這本《火印》,我為善良的人性而感動,為戰爭的罪惡而憤懣,為戰爭帶來的痛苦而悲哀。這是一部打動人心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