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圓明園作文200字篇一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9),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又圓林風景百余處,建筑面積逾16萬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間建造和經營的一家大型的皇家林園。那里還收藏著各種奇珍異寶,不同年代的歷史文物。但是,在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一空,然后放火燒,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現在圓明園已經化成了一片灰燼。
看到這,你會想為什么英法聯軍來搶圓明園?為什么英法聯軍不搶其他國家?不再其他國家里放肆?也因為那時的中國是一個很弱很弱的國家,沒有兵力,沒有武器。只有一個慘敗無能,落荒而逃不顧百姓的生危的皇帝。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以后,皇帝嚇的逃跑了。只剩下一些大臣在那里,他們也無可奈何,只好用一些錢來打發他們。可是那些貪婪,野蠻,下流無恥的英法聯軍不滿足,他們就把圓明園里的各種奇珍異寶不同年代的歷史文物統統搶走,還放火燒了圓明園。
你又會想當時沒有人反抗嗎?有啊!當然有。可是他們做的都是無用的反抗。因為那時候沒有正規訓練過的部隊,兵器也很落后,人心又不齊,根本都打不過敵人。
所以,我要振興中華,讓中華的明天更加輝煌美好燦爛。現在我要好好讀書,長大后當一名發明家,發明更多更好的兵器,是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我要讓我們的國家不再落后,不再受別人的欺凌。不能讓那些慘敗悲劇從新上演,我要讓它永遠永遠的成為歷史,因為我要振興中華。
說一說我自己吧。
有一次,我語文測驗考了90.5分,班長考了96分。我很慚愧,從那一刻我要認真學習,刻苦讀書。我相信我一定能超越她。結果,功夫不負有心人,下一次測驗我終于超越了她。我很高興,心里暗暗的笑。因為我相信,世上沒有困難,只要你勇于面對,最終勝利是屬于你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就像我們的國家一天天好起來,不就是許多英雄做出的巨大貢獻嗎?所以我們新中國成立了,所以我們打勝仗了,所以我們振興中華了。
我呼吁:讓我們振興中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吧!
評語:書寫有條理,感受深刻,結合自己很恰當。根據所學課文,能夠深刻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段苦難的歷史,加深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為了我們國家的未來、祖國的繁榮昌盛,激發他們學習,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而努力學習為中華強盛而努力奮斗。
圓明園作文200字篇二
今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我來到萬園之園圓明園游玩。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區北部,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建于1709年,歷時150年陸續建成。清王朝傾全國物力,集無數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種植奇花異木集國內外名勝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處。在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國風格的庭院外,長春園內還有海晏堂、遠瀛觀等西洋風格的建筑群。
圓明園,這座昔日壓倒群芳震驚世界的園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綠樹叢中斷壁頹垣,傷痕累累的廢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會點燃你對帝國主義仇恨的火焰,激發你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
來到圓明園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那對威嚴的獅子。它們身上傷痕累累,但雄姿猶存,似乎隨時準備與敢于來犯之敵決一死戰,把他們吞下去似的。走到舊址旁,我看見有一匹石馬屹立在那里,怒視著遠方,它好像在咒罵那些奪我中華之寶,殺我中華兒女,毀我中華園林的帝國主義侵略者。遠瀛觀的斷石柱,在灰藍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著,顯得四周那樣空蕩蕩,那樣無依無靠。這些蒙受了奇恥大辱的廢墟,只管悠閑地、若無其事地停泊著。
此時此刻,我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圓明園內那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熱鬧的買賣街,具有田園風光的山鄉村野。漫步園內,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大肆掠奪,使圓明園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被洗劫一空;另一個強盜縱火焚燒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圓明園,這里火光沖天,三晝夜不熄,煙云籠罩整個北京城。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核心部分——西洋樓遺址西半部,基本保持著殘垣斷壁的原貌,向世人述說著一代名園的興衰榮辱,警醒著中國人“振興中華”、“勿忘國恥”……
啊!圓明園,你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見證,你是一段凝固的歷史,你永遠激勵著華夏子孫為振興中華而奮發向上。
圓明園作文200字篇三
今天,我來到北京之旅的第五站——圓明園。
圓明園,你是我心中之園。走近你的前夜,我查閱了你輝煌的歷史:你是集錦式的,有許多各具特色、不同功能的小園林。它們取材于全國各地的著名園林,并有選擇地進行了再創造,在長春園里還有一組歐式園林和人工水景,可謂集天下園林之關于一園。
盡管導游不止一次地說,早已進入圓明園的遺址了,可我仍然在尋找。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你,曾被雨果稱之為“夢幻藝術崇高典范”的你,如今遍地野草,滿目瘡痍,這是你嗎?雖然很久以前就知道你已成了一片廢墟,但我的心仍禁不住顫抖:你的瑰麗在哪里?你的輝煌在何處?
我漫步在小路上,這是一條從許多靜臥著的巨石間穿過的小路,兩旁是傷痕累累的巨石。凝視著它們,就像跋涉在歷史泥濘的沼澤里,就像在翻鬩厚重的史書。我讀著明清的悲涼與凄楚,讀著戰爭的硝煙與殘酷,讀著愛國者的悲憤與感慨……腳步沉重,心情沉重。
不知不覺,眼前出現一個高大的石柱。百年的孤獨與滄桑巨變塑造了石柱的堅毅,它靜靜地矗立在斜陽里,讓小草撫慰它的傷痕,讓風兒撫摩它的記憶,淡淡地看秋去春來,冷冷地聽雨疏風驟。你是“過來人”了,是么?所以你緘默不語,倔強地屹立,用沉默訴說恥辱的記憶以警示后人?是的,石柱,你不說話,可你在哭泣,你在咆哮,你在期待……凝視著你,我情不自禁地伸開雙臂抱住你,緊緊地!
高亢的解說突然在我耳邊響起:“在建國xx周年那天,白發蒼蒼的老藝人駱玉笙站在石柱的面前聲淚俱下地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也許,這是對你緘默的最好詮釋?
夕陽西下,漫步在這荒草沒脛的.小路上,跋涉在混濁的歷史沼澤里,我在讀著你的過去,我在勾畫著你的未來…